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求500字的《愛的教育》讀後感兩篇

求500字的《愛的教育》讀後感兩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篇一:讀《愛的教育》有感500字

求500字的《愛的教育》讀後感兩篇

這個寒假,我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在讀時,我感受到了無邊的愛的沐浴。

這是意大利的一名叫亞米契斯的作家在三年級寫的共一個學期的日記,日記裏寫了每月故事中的人物和在學校的同學關愛同學、孝敬父母、熱愛祖國、尊重殘疾人……的精神。例如,《一個不幸事件》中,羅貝蒂爲了救一個快被車撞到的男孩,不幸被軋斷了一條腿;《佛羅倫薩的小抄寫員》中的朱里奧爲了減輕爸爸寫封套的勞累,他準時晚上12:00起來偷偷地寫封套,卻因白天勞累遭到父親誤解;《倫巴第的小哨兵》中一位棄兒受命令做了哨兵,不顧子彈襲擊,爬上樹偵查情況,不幸中彈身亡……而這些事的思想,都出自同一個思想,同一個信念,那就是“愛”。愛的力量是強大的,也是弱小的,需要我們去做,去發現。

我記得還在上幼兒園時,看見了一位殘疾人,他走路手一拐一拐的,腳也跛了。當時我不懂什麼,也學着他的樣子走,覺得好玩,結果小夥伴們都笑掉大牙。現在,我感到很慚愧,因爲我沒有尊重他,如果他知道,一定會讓他心裏永遠留下這樣一道傷口。

在我們生活中,愛是到處都有的。我們也應該學會並做到關愛同學、孝敬父母、熱愛祖國、尊重殘疾人……這樣才能做個好學生,還會得到同學、老師和父母的讚許和尊重,這就是愛的強大力量。

讀完這本書,我發現愛,離我們並不遠,只要我們做到。

 篇二:讀《愛的'教育》有感500字

寒假裏,我看了許多書,我覺得最有意義的就是《愛的教育》了。它講的是:有一個小男孩,他叫安利柯,在他的身邊發生了許多感人的小故事,他把它們都用日記記錄了下來。

其中,我最喜歡安利柯的老師講的每月故事:《爸爸的看護者》這篇文章,它講了農村少年西西洛聽說爸爸病了,一大早起來冒着雨,從農村趕到城市的醫院裏,看望他生病的爸爸。他看到自己的“爸爸”病得重極了,禁不住哭了起來。他無微不至的照料着“爸爸”,或是給他整理被子呀,或是給他趕蒼蠅呀,或是用手摸摸他的頭呀,或是給他喂湯藥呀等等。直到有一天,西西洛正真的爸爸來了,他才發現認錯了人,原來那個病人不是西西洛的爸爸,但是西西洛還是守護在那個病人身邊,後來,因爲他病的太重了,最終還是死了,西西洛才依依不捨地走了。我非常佩服他,他聽說爸爸病了,急着想找到爸爸認錯了人都不知道。他還關心他人,後來他明明知道病人不是爸爸了,還熱情的服侍着他,直到他死了才離開他。

我想:一定要學習西西洛關心父母的品質,我爸爸工作也十分辛苦,他常常是我睡着了纔回來,我早上起來後他就去上班了。於是,晚上睡覺前,我給爸爸熱了一杯牛奶,下面有一張紙條,寫着:“爸爸辛苦了!”第二天,爸爸表揚了我,因爲紙條上雖然只有一句話,但是它代表了我對爸爸的心意,我高興極了!

  篇一:讀《愛的教育》有感500字

愛,像空氣,每天都會在我們的身邊,它在每一個角落。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因爲它的意義已融入生命。例如父母的愛,感恩裏有本日記是與父母共同讀寫的,而現在學生買的本子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或者會有密碼。最簡單的東西會容易忽略,正如這偉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有很多人都會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爲它不僅僅是對個人而言,而是以整個國家爲榮的尊嚴與情感。

《愛的教育》是一部小說,也是一部鉅著,是意大利著名的作家埃·德·阿米琪斯寫的,是他的代表作,原名《心》。是以一個小學四年級學生安利柯的口吻來寫的。《愛的教育》引導我們自己去關注、欣賞、品味、思考生活,讓我們用愛心與作者對話。

埃·德·阿米琪斯不但寫出了愛與被愛的感受,還把一個個人物寫得栩栩如生:純真善良的安利柯,愛保護弱小的卡隆,品學兼優的代洛西,學習用功的潑來可西,待人友善的克萊諦,愛讀書的斯帶地……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日記就是《爸爸的教誨》了。是爸爸告訴“我”在一生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苦難,而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失去媽媽,媽媽對我們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親人之間的愛,是人世間所有感情中最神聖的感情。雖然有的人是殺人犯,但只要他還愛媽媽,心裏就會有一段美好的記憶留着。相反,即使有的人是名人,只要他不愛媽媽,那他就是可鄙可賤的人。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永遠無法用文字來形容的,但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並付出愛,就能真正體會到愛與被愛的滋味,因爲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

  篇二:讀《愛的教育》有感500字

《愛的教育》一書一開始只是看看情節好寫讀書心得,後來我才發現這真是本好書。爲什麼說它是一本好書呢?一是本書刻畫出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如:受人愛戴的卡羅納,令人佩服的德羅西,盛氣凌人的諾比斯,不知廉恥的弗朗蒂等等。他們每個人都有着鮮明的個性:比如從《寬宏大量的品德》一章中就可以看出卡羅納是一個勇敢和寬宏大量的人。他勇於承擔不屬於自己的錯誤,並且讓老師饒恕那些犯了錯誤的人。從《我的同學科列帝》中則可看出科列帝是一個勤奮能幹的人。他一邊替父親料理店裏的事物一邊學習,還要照顧母親。文中的德羅西不僅學習好而且還是一位善良的人,從《7號犯人》這一章的第二段便可看出。像卡羅納、科列帝和德羅西這樣善良、能幹、正直的人在文中有不少。

但是,作者在書中也塑造了不少性格不好的人物。如盛氣凌人的諾比斯,不知廉恥的弗朗蒂和有些虛榮心沃提尼。其中弗朗蒂很是不知好歹,最後搞得被學校開除了;他的母親來學校爲他求情,他還在一旁不知廉恥的笑;哪個人要是倒了黴他就幸災樂禍。這樣的人在文中與那些善良正直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我們做了一次反面教材

讀完《愛的教育》我才發現其實愛就在我們的身邊,只是很少有人會去發現。其實愛往往反映在小事上:冬天出門前媽媽替我圍上圍巾;從外面回來父母遞上一杯水;考試沒考好是父母鼓勵我;學習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老師提醒我們等等,其實愛就在我們生活中。只有善於發現“愛”才能發現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