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誰有初一語文:我從 中學到了語文?(作文題目)

誰有初一語文:我從 中學到了語文?(作文題目)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我從生活中學到了語文

蛇口中學 絕世作文選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公園的草地上,曾經出現過這樣的告示牌:“小草在成長,請勿打擾!”擬人化的修辭,使人倍感親切。食堂的告示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詩也進了食堂。旅遊勝地的告示牌:“除了你的腳印,什麼都別留下;除了你的,什麼都別帶走!”,讓人讀了回味無窮。

語文像春天,學習語文就像在春天賞花,萬紫千紅,多姿多彩令人眼花繚亂。花兒的開放是不會有侷限性的,因此,生活中處處有語文。  
書是人們學習語文的首選,它們就像一座座花園,這裏包羅萬象,令人留戀忘返。當然在報紙、影視,甚至可以在遊戲、聊天中輕輕鬆鬆地學到語文,它的影子無處不在。  
生活中,語文早已滲透在每一個角落。  
在校園中,每一句“老師好!”,“同學們好!”;在家中每一句“爸爸好!”“媽媽好!”。無不說明語文早在人們心中紮下了深根。  
校園中的文藝節目中的演說詞,那流利的臺詞,優美的語調,讓人聽了無疑是一種享受,這更加說明了語文的魅力是無窮無盡的。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公園的草地上,曾經出現過這樣的告示牌:“小草在成長,請勿打擾!”擬人化的修辭,使人倍感親切。食堂的告示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詩也進了食堂。旅遊勝地的告示牌:“除了你的腳印,什麼都別留下;除了你的,什麼都別帶走!”,讓人讀了回味無窮。  
隨着時代的高速發展,物品的廣告詞也婉轉含蓄多了。像某電扇商打出的廣告:“我們的名聲是吹出來的。”乍聽之下覺得這東西不是靠質量,而是吹牛吹出來的,但仔細想一想,電扇的確靠“吹”出來的,電扇只有風大才能吸引顧客,沒錯啊。……  
語文確實博大精深,令人嚮往,不怪有些外國人說:“中國的語言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  
生活處處有語文,生活時時有語文。在生活中,我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語文,感受到語文的存在,這種感覺無處不在,大到世界宣言,小到竊竊私語。生活中有活生生的語文,我們要善於從生活中學習語文。  
幾乎人人都說,學語文,應該是學校的事,應該是老師的事,應該是學生的`事。只有在語文課上,纔是學語文,只有打開語文書,纔是學語文。其實,語文與生活緊緊相連,是生活給予了語文生命。如果沒有生活,當然也無須有語文。當我們回憶起我們由呱呱而哭,到牙牙學語,到能夠說出令人忍俊不禁的成熟話語,在這個過程中,誰學過語文?誰有語文老師?沒有“語文書”,可是誰沒有學語文?誰沒有語文老師?誰又沒有打開“語文書”?當我們在複述一個幽默故事時,當我們聚在一起大談一個觀點時,當我們悉心傾聽一個人的幽幽訴說時,當我們沉醉於大衆面前慷慨激昂的演講時,當我們認真地閱讀一本小說時,難道我們不是在學語文嗎?  
語文的學習內容應該是生活的,也必須是生活的;語文的學習形式應該是生活的,也必須是生活的。語文如果離開了生活,就會失去了魅力,失去生氣,就不是真正的語文,至少不是一種活的語文。  
語文離不開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更好的學習語文。  
 
我在生活中學到了語文  
語文無處不在,有人認爲語文是枯燥的,因爲那只是限於書本之中,那的確有幾分枯燥,其實語文是撒滿大地的,如果去找,你會發現,那是非常有趣的。  
樹 林  
當我走進這片樹林,地上鋪滿了金色的樹葉,踩在腳下軟綿綿的,這些不都埋藏着語文嗎?揀兩片落葉,去體會“落紅不是無情物”的精神。是呀!樹葉一生都在爲人類服務,春暖花開,葉子也趕來美化人間;盛夏,它們爲你遮風避暑,;秋天,它們紛紛落下疊成“毛氈”;冬天,它們又深深埋藏在土裏,等來年做很好的肥料。這不正是賦有語文的精神嗎?  
語 言  
當我們呱呱落地之際,周圍便充滿了形形色色的語言,有的文質彬彬,有的普普通通,可這裏面都盪漾着語文之美,這是語文最基礎的東西。江火漁船,美酒佳人,飲酒作詩,是多麼賦有語文色彩啊!  
電 視  
其實在電視節目中,語文也有很多。今天看“開心辭典”,我又瞭解了許多歷史名人,提高了文學素養;我又學會了一句成語、學會了一句詩詞;我又明白了孔子的一句話……語文不都是靠這些一點一滴而積攢下來的嗎?  
遊 戲  
遊戲是語文的濃縮。遊戲的題目都是非常精練的,包括電腦遊戲在內。它用簡短的幾個字句,非常引人入勝的概括了遊戲的精華。看一篇遊戲簡介,也能夠提高自己的閱讀和寫作水平,它用簡明的文字告訴你遊戲的玩法,通俗易懂,便於*作,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這也需要有很高的文學水準。  
其實,語文就在生活中,有些是我們非常感興趣的,只是需要我們去尋找,去領悟,去研究。

誰有初一語文:我從   中學到了語文?(作文題目)

我從山林中學到了語文

又是芳草連天羣鶯亂舞的日子。偷偷約了夥伴,騎着單車,來到一片流翠瀉玉的山林中。
我們的闖入打破了山林的寂靜,無數的鳥鳴響徹耳畔,帶來無法言說的愉悅。我只感覺到,我的心貼近了自然!
曾經無數次悶坐在令人窒息的教室裏,望着窗外吐着黑煙的煙囪,用枯燥的筆觸描寫婉轉的鳥鳴。可我哪裏知道,這裏的天籟之音是絕不能描摹真切的,哪怕是從名家的文章裏體驗到的。曾經無數次抒寫潺潺的流水,用裝着感傷的心懷抒寫凋零的紅花,哪知山林中柔軟的泥土裏總有這樣一個聲音:“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曾經無數次爲自由而歌,爲幸福爲頌,卻從未如此細心地聆聽自然。鳥雀歸巢時,母親喂雛鳥流露出的溫馨;螞蟻共同奮鬥,搬運食物,表現出的頑強與團結;樹木草藤創造出的盤根錯節……一切的一切,又豈能是簡簡單單地從課本中領會得到的?即使是生花的妙筆,也未必能詮釋透這神奇的自然的奧祕。
如果沒有那一次出遊,那一次“膽大包天”的舉動,我不會如此興奮、如此快慰地用行雲般的文筆寫出讓我自己激動不已的文字,不會憑藉這誇我自己,我驕傲而又忠實地說:“在莽莽山林中,我與大自然貼切的相處中,我發現了許多,領悟了許多,我用最純淨的心領悟了這句名言:‘語文的內涵與生活的外延相等。’”
誰敢否認:語文源於生活。

我從廣告中學到了語文
語文,顧名思義就是指語言文化。語文到底是什麼?僅僅是課本上的文章嗎?不是的,在我們的生活中,語文無處不在。語文是用語言來表述的文化。語文既是交際工具,又承載了人類文化,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學習語文能夠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們要培養我們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它是以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爲主幹,至少包括語文知識、語文能力、一般智力、社會文化常識和情感意識與個性等五個要素在內的有機複合體。提高語文素養就是要使這五個要素實現辯證統一,得到全面、和諧、充分的發展。學習語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開發智力,感受社會文化薰陶和陶冶情意、人格的和諧共振,構成了提高語文素養的基本內涵。我們可以開展校園活動,激發興趣,獵取知識,增智益能。教師發揮創造性,並發動學生出謀獻策,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講演比賽、主題辯論會、智力開發競賽、小詩評比、詩歌朗誦、辦報比賽、話劇表演、書法比賽,組織畫展等多種競賽和遊戲,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既是參加者,又是領導者,主人翁意識強烈,學生感到活潑愉快,受益匪淺。另外,我們還可以搞實踐活動,組織參加第二課堂活動,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在第二課堂活動中,感受語文的魅力。

中國的語言文字,因經濟發展以及民族交融得到了進化。我國現在推廣的標準普通話,是漢民族與東北亞其他民族不斷“切磋”的結果。我們的語言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在現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語言變化的速度日趨加快,大量的外來詞語和新名詞不斷涌現,年輕人學得尤其快。伴隨着我國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各種廣告也越來越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走在街上舉目望去,路牌廣告、車載廣告、霓虹燈廣告、商業廣告比比皆是。回到家中,打開電視、收音機廣告撲面而來。現代社會中,廣告已與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廣告作爲商業社會的產物,其作用已不單單是商品告示,在某種程度上,它甚至是時尚和流行的象徵,對於公衆的生活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某些廣告商似是而非的成語新編,如“咳不容緩”、“油備無患”、“鱉來無恙”,牽強附會,毫無美感,無論對產品還是對文字本身,都只有誤導作用,此種廣告用語,應絕對禁用。廣告可以說是一種商業手段,通過一些花言巧語以及一些名人的代言,加強宣傳力,推銷產品。

廣告用語中,有一些比較優美的語言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讓人賞心悅目;但大多數都是運用了一些成語的諧音,或是一些名言或成語的同音異字如:“某當鋪廣告——“當之無愧!”;某帽子公司廣告——“以帽取人!” ;“某理髮店廣告——“一毛不拔!” ;“某打字機廣告——“不打不相識!” ; 某眼鏡店廣告——“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爲了保護您的心靈,請爲您的窗戶安上玻璃。”等。這使我從中學到了語文 ,語文不僅是用語言來表述的文化,還是一種交際、經濟發展的工具。

這也使我感到了另一負面問題。語文給人帶來了美感,但這一些普通的廣告用語卻使人找不到語文的美感,感受不到語文的魅力。還有一些廣告宣傳中出現的“極品、神奇、之最”等等最高級用語,利用大衆媒體作名不副實的虛假宣傳。純屬欺騙誤導消費者,故意製造假相或隱瞞事實真相,使消費者產生錯誤認識並作出錯誤行爲,這類官司也屢屢發生。事實上,早在1997年8月,國家工商局就在《關於“極品”兩字在廣告用語中是否屬於“最高級”、“最佳”等用語問題的答覆》中認定:“極品”兩字與最高級、最佳用語含義相同,屬於絕對化語言。但現實中,已被歸爲“禁止”使用之列的“極品”及其相類似的稱謂卻頻頻亮相於衆多商品及其廣告中。我認爲,諸如此類,向社會、廠商和有關管理部門敲響了警鐘:清除社會文化污染,規範廣告用語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我認爲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從各種各樣的活動中發現語文,並且去體驗它,但也要善於發現一些不好的問題,去評論並發表一些不同的見解,在社會中引起共鳴,去制止它。如上文所講,這些商家玷污了我們的語文,我們應當做出準確的判斷,明辨是非。其實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就體驗了語文,學到了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