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名人典型事例積累摘抄

名人典型事例積累摘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名人典型事例積累摘抄1

這傢伙從出生起,就吃不飽,趕上大多數中國人餓得半死的年代。每逢開飯,他匆匆把自己那份吃完,就盯着別人的碗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公然地搶奪堂姐碗中的那份食物,搶得雙淚長流。

名人典型事例積累摘抄

那是1960年的春天,能吃的東西似乎都吃光了。草根、樹皮、房檐上的草。有一次學校拖來了一車好煤,他拿起一塊就放在嘴裏嚼,同學們也跟着一起嚼,都說越嚼越香。一上課,老師在黑板上寫,他們就在下邊嚼煤,咯咯嘣嘣一片響,全都一嘴烏黑。

1976年,他當了兵,從此和飢餓道了別。從新連分到新單位時,精粉的小饅頭,他一次就吃了八個,肚子裏還有空,但不好意思再吃了。炊事員對食堂管理員說:“壞了,來了大肚漢了。”

後來,日子好過了,一上宴席,他卻仍是迫不及待,生怕撈不到似的吃。好多朋友攻擊他,說他吃起飯來奮不顧身,埋頭苦幹,好像狼一樣。

他一次一次牢牢記着,少吃,慢吃,吃時嘴巴不響,眼光不惡,夾菜時只夾一根菜或一根豆芽,像小鳥一樣。

他也想痛改前非,但一見到好吃的,立刻便恢復原樣。每當他從電視上看到鱷魚一邊吞食一邊流淚的可惡樣子,馬上就聯想到自己。

當然,僅僅有飢餓的體驗,並不一定就能成爲作家,他能成爲一個作家,是因爲有個“右派”大學生說他認識一個作家,寫了一本書,得了成千上萬的.稿費。聽說作家每天吃三頓餃子,而且還是肥肉餡兒的,咬一口,那些肥油就唧唧地往外冒。

他不相信天下竟有富貴到每天都可以吃三頓餃子的人,但大學生用蔑視的口吻對他說:人家是作家!懂不懂?作家!

從此,他就知道了,只要當了作家,就可以每天吃三次餃子,而且是肥肉餡兒。那時,他就下定了決心,長大後一定要當一個作家。

爲了能一天吃上三頓餃子,他寫出了的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後來被張藝謀導演看中,改編成電影《紅高粱》,並且在西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結果,這部小說一下子捧紅了三個人:張藝謀、鞏利、莫言。

他,就是作家莫言。

名人典型事例積累摘抄2

河北省定州市,不僅保存着文物古蹟雪浪石和東坡槐,而且一直在傳唱着地方戲曲“定州秧歌”。這些,都與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東坡有關。

蘇東坡,號東坡居士,生於四川眉山縣,嘉佑年間進士。宋朝熙寧年間,他上書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被貶。後又因“愛性剛偏,黑白太明”,敢直言諫君,於元佑八年,又由禮部尚書貶爲定州知州(刺史)。那時,定州北臨契丹,是宋朝的邊防重鎮,蘇東坡上任後,首先整飭軍紀,修建引箭社,以鼓舞士氣。他在定州任職雖然只有八個月,但做了大量利國利民的好事,至今傳爲佳話。

蘇東坡在定州勤於察訪民情。一天,他來到定州城北的蘇泉、西坡、大西丈、小西丈村一帶巡訪,看到這些地方地勢低窪,沼澤片片,茂密叢生的雜草掩蓋着肥沃的泥土。於是,他便想到盛產水稻的老家四川眉山,如來個“南稻北移”,定會將定州變爲富庶之地。於是,他責成專人,到南方運來稻種,並親自向農民傳授水稻的插秧、栽培和管理技術,使昔日的荒野水灘開出了一塊塊稻禾競秀的水田。

過了些日子,蘇東坡下鄉巡訪又路過這裏,聽到插秧的農民在唱:“蛟子咬哇螞鱉鑽,撓窪苦哇插秧難,眼看水荒變成了米糧川。唱不盡的插秧歌,心裏喜滋滋的甜。”生動樸實的'歌詞和活潑動聽的曲調,吸引了這位既擅長詩畫,又精通音律的大文豪。於是,他將詞曲記錄下來,稍加整理,定名爲“插秧歌”。自此,插秧歌在定州北部男女老幼間傳唱不息。後來,蘇東坡又填過幾首“插秧歌”歌詞,以“水上白鶴驚飛處,稻田千里盡秧歌”的詞句,描繪當年秧歌在定州一帶的普及情況。“插秧歌”開始時民間歌舞,後發展爲有人物、有情節的河北地方戲曲“定州秧歌”。

蘇東坡在定州除鼓勵農民改良土壤、治理荒灘外,還廣爲植樹造林。他非常喜歡北方的大槐樹。這種樹木質堅實,枝葉茂盛,夏季裏黃花滿枝清香怡人,並且耐嚴寒抗風雪。蘇東坡曾在定州他的“雪浪齋”院裏栽種了兩棵。此樹雖歷經千載,但至今枝繁葉茂,東面那棵的側枝向兩側伸展,猶如鳳凰展翅;西面那棵則挺拔高聳,猶如神龍遊天,故定名爲“神龍”、“舞鳳”,成爲當今定州市一大景觀。現在,“神龍”歷經千載風雨已有“龍鍾之態”、“舞鳳蔥蘢如蓋”。樹下邊還挖有一口“龍井”,正好將架轆轤安在枝椏上。

至於蘇東坡在定州修建的“雪浪齋”,更是有名的一景。它是蘇東坡的故居,具有北方建築的樸實、幽深;又有江南園林建築之精巧、典雅,乃北宋羣體建築的代表之作。

名人典型事例積累摘抄3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十分勤奮好學。由於家裏很窮,所以他白天務必幹許多活,掙錢養家。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

但是,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匡衡心痛這浪費的時間,內心十分痛苦。他的鄰居家裏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氣,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

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十分氣憤,但是他更下定決心,必須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藉着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看多一些書的願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

一天,匡衡卷着鋪蓋出此刻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裏白乾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能夠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之後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爲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名人典型事例積累摘抄4

“自古才子出寒門”范仲淹兩歲時喪父,年幼時稠的一點的稀飯都沒有吃過;明朝龍圖大學士宋濂家中一貧如洗;荷蘭畫家梵·高曾貧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常靠弟弟的接濟;蘇聯作家高爾基曾是一名流浪兒……寒門是他們植根的土壤,就是這塊貧…

學習行知思想弘;行知精神—紀念陶行知先生誕辰一百一十週年口張錦賢陶行知先生是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傑出的愛國主義者、民主主義和共產主義戰士、中國民主同盟創雖然疲憊不堪,又飢腸轆轆,但他決不從公款口袋拿一分錢,堅持從十里外步行回校。他提出“建築船舶建造工藝流程簡要介紹本講座從管理者的角度,按照“殼舾塗一體化總裝造船”現代造船管理模式的要求,結合我國船廠的探索實踐,介紹船舶建造在各工藝階段的組織方式、應注意的問題,同時提供對施工狀態的評價標準。一、造船生產管理模式的演變由焊接代替鉚接建造鋼…

“自古才子出寒門”范仲淹兩歲時喪父,年幼時稠的一點的'稀飯都沒有吃過;明朝龍圖大學士宋濂家中一貧如洗;荷蘭畫家梵·高曾貧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常靠弟弟的接濟;蘇聯作家高爾基曾是一名流浪兒……寒門是他們植根的土壤,就是這塊貧瘠的土壤,使他們發育,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終長成參天大樹,開出燦爛的花朵,貧則思變,他們的實力充分的證明了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

孟子曾說過:“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如孟子所說上天將會把重大的責任降給那些敢於吃苦的人,“未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只要你吃得了苦,在挫折面前決不低頭,終有一天你會取得成功。

名人典型事例積累摘抄5

孔子三歲的時候,叔梁紇病逝,葬於防。叔梁紇死後,顏徵在失去庇佑,爲叔梁紇正妻施氏所逐,於是帶孔子庶兄孟皮與孔子至曲埠闕里,過着清貧的生活。孔子長大後,亦不得不爲生活做許多粗活。孔子後來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雖然家庭貧困,但孔子仍然勤奮好學。幼年的孔子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起來,練習行禮演禮,作爲一種遊戲。孔子長成後,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鄉人稱其爲“長人”。季氏曾饗士,孔子也前去,但爲季氏家臣陽虎所絀,於是孔子返回。

傳說,孔子年少而好禮,有一年的秋天,烏雲滾滾,寒風嗖嗖,落葉從樹上紛紛飄下來,隨風翻飛。這時,年少的孔丘正聚精會神的在窗下讀書,由於天氣太冷,他又穿着單薄的衣服,不時地搓着手。坐在一旁的母親心痛地說:“孩子。歇一會兒吧!”

“好啊!”孔子答應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當時行禮用的`器具),不聲不響地出了屋門。

母親忙說:“孩子,外面風大,天又這麼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裏去玩了吧。”

孔丘一臉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親,我這是在祭祀神靈,行大禮呢!”

“你行大禮幹什麼呢?”母親問他。

“如果我現在不學好禮儀,長大就不知道怎麼做人了。”

母親聽了孔丘的話,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在一個禮崩樂壞的年代,孔丘的舉止確實是不同凡響的。

名人典型事例積累摘抄6

1928年,大散文家沈從文被時任中國公學校長的胡適聘爲該校講師。沈從文那年才26歲,學歷只是小學文化,但他以飄逸的散文震驚文壇,當時已很有名氣。

在他第一次走向講臺的時候,除原班學生外,慕名而來聽課的人很多。面對臺下滿堂坐着的'渴盼知識的學子,這位大作家竟整整呆了10分鐘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後來開始講課了,而原先準備好講一節課的內容,被他10分鐘就講完了,離下課時間還早着呢!但他沒有天南海北的瞎扯來硬撐面子,而是老老實實的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課,人很多,我害怕了。”

於是這位老實的“可愛”的坦言失敗,引得全堂爆發出一陣善意的歡笑……胡適知道後,評價這次講課時,對沈從文的坦言與直率,認爲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