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2015年感恩教育的手抄報 資料

2015年感恩教育的手抄報 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感恩教育的相關資料:春秋戰國的孝道文化

2015年感恩教育的手抄報 資料

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在尊老敬老方面,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思想體系、倫理道德觀念和基本的規範。《論語》、《孝經》等書記載了孔子在這方面的大量言論。以致中國人之重孝道,幾乎成了區別於其他民族的最大特點。孝作爲華夏民族傳統的道德觀念,經孔孟儒學的發揮,以及歷代帝王的提倡,確實是深入民心,難以動搖。佛教傳入中國,最後也不得不把“無夫無君”的教義改變爲“忠孝”的說教;基督教傳入中國之初,也不得不改變“不能崇拜偶像”的誡條,允許信徒“祭祖”……

孔子在《孝經》中說:“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於孝”;“教民親愛,莫善於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認爲,爲人子女孝順父母,是天經地義的法則,是人們應該身體力行的。可見孔子對孝道的看重與推崇。記載他僅有數千言的《孝經》,以孝爲綱,歷陳“五等之孝”,提出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各個等級所應遵守的基本規範,成爲兩千多年來的文化經典之一。

《論語·爲政》裏也記載了孔子的許多弟子向他問孝的事情。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對子游的發問,孔子說得極有道理。關於如何具體行孝,孔子在這裏突出了一個“敬”字,很是精僻到位!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孔子明確地提出在伺俸父母時,還要做得和顏悅色。他特別強調這個態度問題,主要是在於爲人子女者的孝心是否根於誠篤,要求子女要確實出於敬愛之心,真心實意。

感恩教育手抄報圖

《孔子家語·六本》篇裏還記載着這樣一個件事:曾子犯了小過,斬斷了他父親曾皙以吳國覓來的瓜種,曾皙一怒之下用鋤柄將曾子打昏了。曾子甦醒後問父親:“剛纔我犯了過錯,您老教訓我,沒累着您吧?”之後回房彈琴而歌,好讓父親聽見,表示他捱打後沒有不適,孔子知道後批評說:“一點小事,曾皙不該暴怒杖罰,而曾子也不該委身以待杖罰,如果萬一爲父打死,死得沒有道理,人們就會指責曾皙的不義,這是大不孝!”這顯然是對“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不攻之擊。可見, 古時把孝當成子女對父母百依百順也是對孔孟觀點的曲解。

關於孝孔子還有一句名言:“父母唯其疾之憂。”這句話的意思是,爲子女者要想想自己生病時,父母那種憂愁、擔心的心情。言外之意,不言自明。這句話的深意還在於:爲人子女者除了因病使父母擔憂外,其他的一切都不要讓父母操心,如安全、守法等,作到了這些也是孝。

孔子的弟子曾子受孔子孝道思想的啓示,由事親之孝,擴展爲五倫之孝,認爲做人之道,除尊敬父母師長、供養侍奉外,還要潔身自愛,力爭進取;上則盡忠報國,下則愛人以德。否則:“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儒家之孝,由父母之孝,演繹成五倫之孝,推家及國,以孝齊家,以孝治國,極力推廣孝道的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