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有關地理電子手抄報內容資料

有關地理電子手抄報內容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導語:地球自誕生以來,風雲變幻,歷經滄桑,處於永恆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有關地理電子手抄報內容資料

  血瀑布

“血瀑布”是南極洲冰川中的一道奇特的景觀,像是撕裂的傷口中流淌出的一條血色的河流。它的形成是由於鐵的氧化,形成富含鐵的液體流出冰川形成的。南極大陸雖然地處南極,但從來都很少有冰存在,因爲向下的風以時速322公里橫掃整個山谷和帶走所有的水分。“血瀑布”就在這裏,它是一座“流血”的冰川。它於1911年由命運多舛的羅伯特斯科特科考隊的成員發現的,其鐵鏽一般的顏色起初被認爲是由於某些藻類的生長所致。但是隨後被證實是由於鐵的氧化。每隔一段時間,冰川噴出清澈的,富含鐵的液體,然後迅速氧化變成我們看到的深紅色。

《探索雜誌》稱:“這些液體來源於400米的冰下富含鹽分的鹽湖,新的研究已經發現有細菌生存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依靠硫和鐵的化合物生活。研究人員稱,自從冰川從湖中誕生,創造了這樣寒冷,黑暗,無氧的生態環境時起,這種細菌菌落已被隔離了約150萬多年。”更令人驚奇的是:科學家認爲,細菌造就的“血瀑布”提供了太陽系中存在類似外星生命的可能,例如火星和木衛二極地的冰蓋之下。

  撒哈拉之眼

撒哈拉之眼又被稱爲“理查特結構”,位於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西南部毛里塔尼亞境內,它的直徑達到48公里,從太空上清晰可見。起初該地形被認爲是由於隕石碰撞所形成的,目前地質學家認爲這可能是由於地質結構上升或侵蝕造成的,這種環型外型的形成至今仍是一個謎團。

這個沙漠地形結構位於撒哈拉沙漠西南部,位於毛里塔尼亞境內的巨大同心圓地貌,是地球十大地質奇觀之一。它的直徑達到48公里,海拔高度約400米,整體相當平坦;看起來就像個菊石,繞地球軌道才得見其全貌。這個“撒哈拉之眼”又被稱爲“理查特結構”(Richat Structure)。

最初理查特結構被認爲是個隕石坑,但構造的中心地勢平坦,沒有發現曾有高溫與撞擊的地質證據;沒有發現火山岩堆積的圓頂,也排除了火山的可能。如今普遍認爲,理查特結構是地形擡升與侵蝕作用同時進行的結果;理查特結構的同心圓狀痕跡則是硬度較高、不易受侵蝕的古生代石英岩;至於理查特結構爲什麼會這麼大、這麼圓,尚未得到公認的解釋。

凱珀斯於3月7日在距離地球表面約386公里的國際空間站上拍攝下這一照片,充分展示了從宇宙中觀地球這一獨特視角的優勢。

近來,宇航員經常對地球進行觀測,以獲得更多科學方面的知識。在此期間,不少宇航員在推特和臉譜網等社交平臺上非常活躍,及時與公衆分享太空中看到的壯美景象。

美國航空航天局還使用他們拍攝的照片來吸引學生以及航天愛好者參與到地理、行星科學以及人類太空飛行等學科研究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