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民族團結主題手抄報的資料

民族團結主題手抄報的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W 次

  民族團結主題的資料:國族與民族概念

民族團結主題手抄報的資料

到了近代,中華民族乃中國做爲國家共同體的一個國族概念,由於現代中國自晚清迄今的歷史及政體更變,此概念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意涵及爭論,如孫中山革命時,關於滿族人是否爲要驅逐的外族,還是五族共和之一的民族。“中華民族”一詞的演進也因此反映了近百年來國族與民族主義的相關爭議。“中華民族”其內涵是否爲漢族還是指指國族,成爲對漢本位、大漢族中心的主要疑慮。因此,此詞不同於“華夏”、“漢人”、“唐人”、“炎黃子孫”等於有外顯的種族及文化的象徵,而是有外顯政治象徵,如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號,也反映了做爲國家共同體的國族概念。

華人學者費孝通在《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中認爲:“中華民族作爲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中出現的。”換言之,中華民族並非傳統中國裏的民族,而是中國建立了現代主權國家後,經由“民族自覺”所出現的國族團體。他還認爲,在過去的三千年中,黃河中游出現了一個由若干民族集團彙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稱爲華夏,像滾雪球一般地越滾越大,把周圍的異族吸收進入了這個核心。他擁有黃河和長江中下游的東亞平原之後,被其他民族稱爲漢族。漢族繼續不斷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壯大,而且滲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區,構成起著凝聚和聯繫關係作用的網絡,奠定了以這個疆域內許多民族聯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的基礎,成爲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經過民族自覺而成爲中華民族。"

民族團結的手抄報

史式認爲中華民族是用來指代由古至今主體曾經在中國,在現代可理解爲大中華地區,長期居留且有較深層次的相互交流、融合甚至同化的一批族羣的統稱。

若以公民身份國族定義中華民族,則該詞包含由中華民國憲法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所有國境內的各民族,爲中國人的國族。亦有學者認爲“中華民族”作爲中國民族國家的稱謂,乃爲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族、與國家三種認同的合爲一體。例如芮逸夫曾詮釋孫中山之說,將中華國族、中華民族和中華國家三個稱謂,說是“三位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