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春聯主題手抄報的內容

春聯主題手抄報的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據說貼春聯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爲證,大家看看下面春聯主題手抄報內容,解一下吧!

春節手抄報春聯內容

春聯主題手抄報的內容

春聯主題手抄報的內容 第2張

春聯主題手抄報的內容 第3張

春聯主題手抄報的內容 第4張

春節手抄報春聯內容2

據說五代時後蜀國國君孟昶是個喜歡標新立異國君,在公元964年歲尾除夕,他突發奇想,讓他手下一個叫辛寅遜學士,在桃木板上寫兩句話,作爲桃符掛在他住室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第一句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遺澤。

第二句大意是:佳節預示着春意常在。

由此開始,桃符形式和內容都發生變化,這不僅表現在開始用駢體聯語來替代“神荼”、“鬱壘”,而且還擴展桃符內涵,不只是避邪驅災,還增加祈福、祝願內容。這就成中國最早一副春聯。

到宋代,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已經相當普遍。

王安石《元日》詩中寫“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反映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掛桃符(即今春聯)盛況。

同時,隨着門神出現和用象徵喜氣吉祥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桃符所肩負驅邪避災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內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穀豐登美好心願。

“春聯”一詞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桃符,就想推廣一下。

在一年除夕前他頒佈御旨,要求金陵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

大年初一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

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

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爲這家書寫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裏,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

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由此可見,“春聯”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辦法,頒佈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

春節手抄報春聯內容2

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時候,夜晚出去遊蕩鬼魂必趕回鬼域。

鬼域大門坐落在桃樹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

如果鬼魂在夜間幹傷天害理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

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名字,認爲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

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美好心願。

爲祈求一家福壽康寧,一些地方人們還保留着貼門神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

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象徵,古人認爲,相貌出奇人往往具有神奇稟性和不凡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

所以民間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裏拿着各種傳統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以往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

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爲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