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手抄報內容:糉子就像把兄弟

手抄報內容:糉子就像把兄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一個糉子,往往是蘆葦的葉子作皮,以純粹的糯米或加入豆沙、臘肉、棗仁等爲餡,包成三角或四角等形狀。蘆葉、糯米來自水生植物,棗仁、豆沙乃來自旱地作物,臘肉則來自圈養動物,它們來自大江南北,但裹在一起,經沸水煮之,竟然愈加親密、和諧。一個糉子頗像一羣結拜兄弟,也許就是看到糉子的“合作精神”和“奉獻意識”,古人才讓它們對人類有更大的擔當,用以避災、祈福。

手抄報內容:糉子就像把兄弟

做這樣的推斷,並非是我惡搞糉子,而是翻看了許多典籍後的“新發現”。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對糉子的註釋是:“糉,蘆葉裹米也。”晉代周處《風土記》稱“用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夏至啖之。”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中“食糉”是這樣解說的`:“民斬新竹筍爲筒糉,練(楝)葉插頭,五彩縷,投江,以爲闢水厄。”而《古今圖書集成》釋端午節“兵罐”之制,推測糉子的原型是“兵罐”,其文曰:“桃符、兵罐二物,船人臨賽擲之以祈福求勝兵罐中所以貯者,米及雜谷之屬。”由此可見,小小的糉子,在不同朝代、不同地區,賦予它的含義也不盡相同。有說是用它投江來避水患的,這與中國年節傳統的風俗利用食物等避災祈福是一致的;也有的說用它祈求獲勝的,這與五月端午賽龍舟大有關聯。總之,糉子的最原始的文化功能是與避災、祈勝等有關。

糉子成爲端午節的節物,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無論是用它來祀神佑護、哀悼先哲,還是饋贈親朋,都說明糉子自古以來在人們的心目中就是一種提升精神的食品。它滋養人們的情感,也校正着人們的眼光:在物慾不斷擴張的時代,糉子這個原始的食品雖然不斷被“科技”要求着改變自己的姿態,但蘆葉、糯米、豆沙、臘肉等之間那種“合作意識”和糉子爲了人類免遭厄運慷慨投江的“犧牲精神”仍傲然於衆食品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