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關於養蠶日記彙總10篇

關於養蠶日記彙總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這一天裏,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養蠶日記10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養蠶日記彙總10篇

養蠶日記 篇1

4月11日 星期五:

媽媽在網上買了一些小蠶,今天下午放學的時候快遞公司送來了。那個叔叔把盒子遞給我們的時候,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盒子,可惜不是蠶卵。買蠶時賣家說是3月30號出生的小蠶寶寶,那麼現在已有12天,該是二齡蠶了,但看起來還是很小的,只有幾毫米大,顏色是灰黑色的。前面的腿細細的;後面的腿粗粗壯壯的。小蠶雖小卻個個都很強壯,我們找來幾片嫩嫩的桑葉,他們就拼命地吃起來。

小蠶很快就吃飽了,然後就一個個趴在葉片上,昂着頭一動不動地,媽媽說可能他們是這樣“消化食”的吧。

4月14日 星期一

小蠶似乎一天一個樣子。今天,我們摘了許多桑葉,洗乾淨並用紙巾擦乾了。當我們正要喂小蠶的時候,發現只是幾天的功夫,小蠶就已經長得了許多,大概是我們喂得好吧!最大的長10毫米,最小的也有7毫米,顏色也淺了一些。他們現在一個個高昂着頭,左右搖擺地搜尋着桑葉,象一個個嗷嗷待哺的孩子。

原來小蠶很小還看不出有多少條,現在看來大概要有100多條呢,那麼將來會需要很多桑葉的。爲此我們特意找了一棵小桑樹苗種在小區的花園裏,但不知道它能不能活下來?

4月15日 星期二

小蠶現在又長大了很多,變得能吃多了,我們每天都要摘很多桑葉來喂他們。

今天我們又去看了一下那棵小桑樹苗,看它還是沒有“醒”過來,媽媽說剛種下的小樹是要“緩”幾天的。我們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的說道:“要是它能活就好了,那麼小蠶就一定不會餓到了。”想到這時,我又想起父親教我一句話: 只要有信心,事情就可以成功。我告訴了姐姐,然後,我和姐姐異口同聲的說:“我們一定要有信心!它一定能醒過來的,因爲它也是一條小生命啊!”

4月16日 星期三

今天我們去市裏參加舞蹈比賽,媽媽順便去了河西中山小學。媽媽回來時手裏拿着一個塑料包,她說那是彩蠶飼料,是她託中山小學的科學老師代買的。包裏有兩根包裝得像香腸一樣的東西,媽媽說那就是飼料,等蠶到了三齡以後就可以喂飼料了,蠶吃了飼料就會吐出彩色的絲。我和姐姐都期待着看到彩色的絲。

4月18日 星期五

今天早上我發現有一些蠶不吃東西,也不動,身體有些淡淡的發黃,皮膚顯得很緊很亮,嘴的周圍也有一些“發鏽”,呈褐色,我們想它們可能是要蛻皮了吧。

下午放學一到家,我們立刻跑去看小蠶,小蠶果然是在蛻皮。剛巧有一條正在蛻皮,我們仔細地觀察。原來小蠶蛻皮前吐的絲是用來把自己固定住。小蠶的皮是從嘴那裂開的,現在他身子一拱一拱的往前爬了幾下,奇蹟發生了,小蠶就像是在脫衣服,從舊皮當中一點一點鑽了出來。說起來容易,但我想小蠶蛻皮一定是費了他很多的力氣,所以他蛻完皮就趴在那又一動不動了。是啊,這是他又一次脫胎換骨的過程,自然會很辛苦。

剛蛻完皮的蠶,身體有些發白,很嫩的樣子,嘴部的顏色也很淺。現在他們已經足夠大,可以看清他們的長相了。我們仔細觀察,發現他們真的和資料裏說的一樣:身體有十三節;八對足--三對胸足,四對腹足,一對尾足;身體前端分別有一對像眼睛一樣的斑點和一對半月形斑紋;身體兩側還有一溜黑色斑點。他們在盒子裏歇了一陣,等體力恢復了一些,身體的皮膚也不再那麼嬌嫩了。我們拿了一些新鮮的桑葉放在他們旁邊,他們就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4月19日 星期六

今天不上課,早上起來後,剛吃過早點我和姐姐就開始看蠶。

只一天的時間,昨天蛻了皮的`蠶又長大了許多,他們現在看起來有3釐米長了。過了一會兒,媽媽忙完了她的事也來看蠶。媽媽看着小蠶說:“這幾條大的可能就是三齡的了,咱們給他們喂彩蠶飼料吧。”我們拿來彩蠶飼料,剪開一個小口擠出一些放在紙盒裏,又拿出幾條大一些的蠶放進去。可是那些蠶似乎對飼料不感興趣,雖然看起來他們已經很餓了,但就是不吃飼料。媽媽說她在網上了解過,這些從小吃桑葉的蠶,就不愛吃飼料了,就像是如果一直給我們吃漢堡包,再給我們饅頭,我們就不會吃了一樣。好在當我們把飼料抹在桑葉背面,餵給他們時,他們聞了一會兒,就開始吃了起來。我們就用這法子,分出倆個小盒子分別養吃紅色飼料和吃紫色飼料的蠶。

4月21日 星期一

這倆天我們每天都觀察蠶。他們長的很快,大部分蠶都到了三齡,有些已經是四齡了,而且長得很壯,白白胖胖的,有5-6釐米長了。每天他們都會吃很多的桑葉,現在他們吃起桑葉來也非常快,一條蠶只一會兒的功夫就能吃下大半片桑葉。因爲怕我們耽誤學習,所以媽媽承擔下了大部分的養蠶和採摘桑葉的任務,媽媽說每天這些蠶能吃下一百多片葉子呢。

真是辛苦媽媽了!

4月25日 星期五

真是神奇,那些吃了彩蠶飼料的蠶,身體開始發生變化了。吃紅色飼料的蠶身體呈現粉黃色,而那些吃紫色飼料的蠶真的變成了紫色的。他們現在又長大了些,有7釐米多了,而且長得像我的小手指一樣粗細了,媽媽說,他們小時候養的蠶也沒有長到這麼大。每次給他們打掃衛生時,我們就喜歡把他們拿在手上,涼冰冰的,肉乎乎的,很可愛;不過媽媽說那樣對蠶不好,所以不能拿久了。

4月27日 星期日

今天一早看蠶時,已經有幾條開始吐絲了。媽媽用硬紙板剪了一個心形,一個圓形,把一部分吐絲的蠶放上去,他們就開始在紙上一圈一圈的爬,直到他們確認確實沒有角落可以做繭了,才無可奈何地在紙上吐起絲來。媽媽說這樣他們沒有了蠶繭的包裹,就可以很容易的觀察他們的變化了,只是要在他們吐完絲後放在柔軟的盒子裏,好好保護他們,不能讓你過他們受到傷害。另外的一些蠶,媽媽也給他們做了可以織繭的盒架,把他們放進去,很快他們就各自找了一個“房間”,開始織繭。有意思的是,他們有些也很笨,分明還有空着的“單間”,他們卻非要和別的蠶擠在一個“房間”中。

4月29日 星期二

每天觀察那些吐絲的蠶,看到隨着他們不停地吐絲,他們的身體,也在不斷的縮小,像一個年邁的小老太太,很憔悴。現在他們已經不能再像開始那樣精神百倍地在紙板上爬行,只能在身體的周圍用嘴划着越來越小的“8”字。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春蠶到死絲方盡”,我爲他們的精神感動,同時也從心底心疼這些蠶兒。

終於,一條小蠶在紙板上把持不住,掉了下來,他是筋疲力盡了呢。我小心地把他捧起來,放進已經鋪好柔軟的紙巾的盒子了。

蠶兒啊,蠶兒,你好好休息吧!

4月30日 星期三

五一要放幾天假,張老師把她的小蠶拿給我們,讓我們幫她養幾天。她的小蠶好小呀!她一定是太忙了,把小蠶餓壞了,都沒怎麼長。

5月3日 星期六

張老師的小蠶到了我家,有兩條只吃了一天桑葉,就開始蛻皮了,然後就瘋狂地猛吃桑葉,體型也在突飛猛進地增大;只有一條小蠶,大概是因爲吃了張老師喂的帶水的葉子,一直“上吐下瀉”,我看着她不停地在盒子裏痛苦地翻滾,很是難過,心裏甚至想,也許她早些死掉會更好些。哎...

5月5日 星期一

媽媽把幾個蠶繭剪開,讓我們可以看到蠶在蠶繭中的變化,那些沒有在蠶繭中的蠶也可以很清楚的觀察到。現在有一些蠶已經開始蛻皮,變成蛹了。

蠶蛹看起來沒有足,也沒有眼睛,有時候他們會在盒子裏扭啊扭的。早些時候變成蛹的蠶,現在開始有了一些新的變化,在頭部開始有一些要分化出觸鬚和眼睛的樣子。

所有的蠶都已經吐絲了。我們把蠶繭取下來放進大紙箱中,靜靜地等着他們進一步變成蠶蛾。

5月10日 星期六

幾天沒有看蠶了,這天我們忽然聽到一陣“撲棱棱”的聲音,忽然想起那些蠶大概已經變成蠶蛾了吧。打開紙箱,幾隻早出的蠶蛾正在紙箱中“振翅欲飛”,當然他們早已不能飛了。

我們把紙箱底部鋪上白紙,把蠶蛾重新放進去,蠶蛾很快找到了一個異性同伴,開始交尾,完成生命中重要的一步。

5月13日 星期二

今天再次打開紙箱,啊,紙箱底部,密密的一層蠶卵,先產下的蠶卵已經變成黑褐色。這就是一個個新的生命啊!

至此,小蠶完成了他一生的生命歷程。蠶的一生只有30-40天,但在這短短的幾十天中他卻完成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甚至爲了繁衍後代,竭盡心力,付出生命。多麼神奇而偉大的生命啊!

養蠶日記 篇2

4月初的時候,我從網上買了50多粒蠶卵來體驗養蠶的樂趣。不知不覺的,蠶寶寶們現在已經成爲壯年蠶,十多條都結繭化成蛹了。這時間就像飛箭,過得可真快!

還記得蠶寶寶剛呱呱墜地的時候。那時,媽媽說蠶寶寶所需24℃,我爲蠶寶寶的出生很擔憂,奇思妙想用加熱棒、手電筒、火柴……想方設法將溫度調熱。終於有一天,烏黑的`蟻蠶降世了!它們扭來扭去,身體像紙片般脆弱,輕輕一捏就噴發出碧綠的血液,兩隻多愁善感卻又炯炯有神的眼睛小小的,活像兩顆透明芝麻,餓了就靠賣萌討桑葉吃。蟻蠶出“殼”最有趣,卵先被他們捅出個破洞,然後蠶寶寶便奮力爬出卵外,宛如一個人着急想要逃出怪物的魔掌內重獲新生。從遠處望去,這個過程(蠶出卵)真似母親生嬰兒般溫馨可愛。

蠶寶寶不僅出生很好玩,結繭吐絲也同樣引人注目。最大的十條壯年蠶在我做的格子盒裏聲長腦袋東搖西晃,還在空中繞個圈,彷彿是在接收信息電波;又像喝醉酒似的打醉拳。過了整整一個夜晚之後,它們吐出的絲已經做好了蠶繭支撐架,接着他們慢慢爬上自己弄好的“牀”上,蜷縮成一個小球,猶如想要睡覺了一樣,然後他們邊緩速滾動,像滾輪般轉動,邊吐出細絲將自己一層一層包裹起來。再過一段時間後,蠶繭變越來越實心,不再有透明的情況了,而是變得純白色,橢圓形狀。用手握一握或是捏幾下子,都能夠有一種感覺又軟又硬的。

呵,養蠶可真使人有成就又有趣味。

養蠶日記 篇3

五一期間,媽媽帶我去農家樂玩。這裏沒有城市的高樓大廈,鄉間道路兩旁是新的小康住宅樓,三層的小洋樓,米黃色的牆,院內樹木茂盛,枝枝丫丫上處處透着春天的新綠。小村子裏,一家農家樂連着一家農家樂,家家戶戶院裏都停滿了來自城裏的小轎車,這不禁讓人感嘆起如今鄉間生活的變化。

我們幾個來自城市的孩子,在農家的小秋千上蕩了一會兒,注意力不約而同的被農戶的小孫女養的蠶吸引去了。這個農家的小女孩很大方,見我們圍着瞧她養的蠶,就分給我們一人幾隻一起玩。我還是第一次見蠶寶寶呢。這些蠶寶寶,身體呈乳白色,身子長長的、肉肉的。

圓圓的腦袋,胸前有三對帶小爪子的足,用它們捧着桑葉喂到嘴裏,屁股上長着一根小刺,和毛毛蟲長得很相近。“也許蠶寶寶和毛毛蟲是近親呢。”我心裏這麼想着,臉上不禁爲自己的想法露出笑容。喂蠶寶寶和小鳥、小雞不同,喂小鳥小雞時通常我們會在食物旁再備上一杯或一碗水,而蠶寶寶卻不喝水,它們所需要的水分直接通過吃桑葉獲取。

農家的小女孩告訴我們,就連給蠶喂的葉子上都不能沾水,要不,蠶會拉稀和喪命的。我一邊給蠶寶寶喂桑葉一邊觀察,我發現蠶寶寶吃桑葉和我們吃餅差不多,它先用它嘴裏的兩顆大門牙啃一口葉子,接下來就沿着一條線不停地啃下去。

我分到的三條蠶寶寶裏,二條大,一條小.大的二條非常貪吃,只顧悶頭吃喝,別的.什麼都視而不見,而小的蠶則總是擡着頭,伸着脖子,扭着身子,左顧右盼地。一開始,我不敢動它們,可看見一個個比我小的妹妹們把蠶玩於手掌間,我心裏也癢癢的。

於是,我把手指伸過去,碰了碰總是擡着腦袋的小蠶,它更膽小,一下子縮起頭,脖子以上皺巴巴的,我覺得有趣極了。我也像小妹妹們一樣,捉了一隻小蠶放在手背上。它在我手背上,腦袋一會兒左,一會兒右,不停地擺着,不停地蹭着,癢極了,我不由自主地想把它取下來。取下來時,我又有了新發現,它的足上有吸盤呢,輕輕一取,沒取下來反而感覺它趴得更緊了。

喂蠶寶寶真有趣,鄉間之行真有趣。

養蠶日記 篇4

煩惱一:桑葉的煩惱。

蠶寶寶剛出生時很小,只要採幾片桑葉,剪成細條就夠它們吃了;後來長大一點了,撕碎了給它們吃,再後來就要整張整張地喂。蠶寶寶一天天長大長胖,它們的食量也越來越大,我和爸爸、媽媽都來不及採桑葉了。最後外公、舅舅他們也幫着採桑葉,還是不夠,只好又送走了許多蠶寶寶。我真有點捨不得,但又沒辦法。

煩惱二:有蠶寶寶病了,死了。

有一天媽媽回來說他們學校養的蠶寶寶有的突然不吃不睡了,頭大發亮,後來又吐水了,死了不少。爸爸對我說過,蠶怕香味,也怕臭味,霧天的溼桑葉對蠶危害很大,桑葉粘上了雀屎,蠶吃了也會死。後來聽媽媽說,是因爲桑葉上有了農藥,蠶寶寶吃了就死了。我覺得養蠶寶寶必須十分細心才行。

煩惱三:給蠶寶寶換“尿片”。

有一天,我發現蠶寶寶一動不動,拿出一看,原來它死掉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找原因,我們一直認爲可能是壓死或悶死的',必須及時換“尿片”。蠶寶寶吃剩的桑葉、蠶屎和蛻下的皮堆積起來後,會產生溼熱氣體,對蠶寶寶的生長不利。蠶越大換“尿片”的次數越多,我就感到有點煩了。

煩惱四:幫助蠶寶寶“造山”。

有一天,看到一隻蠶寶寶變得透明瞭,它仰起頭不停地前後左右擺動。爸爸說它要結繭了。我讓它結在盒子的角落裏。後來,需要“上山”的蠶越來越多,稻草紮成的“山”已不夠用了。後來還是媽媽想出了好辦法:用紙捲成筒,把硬板紙折成波浪形。這樣問題就解決了。

煩惱五:繭的處理。

收繭的時候到了,我和爸爸一起小心地剝下繭子,按白、黃、淡黃三種顏色分成三堆,黃色的最多。爸爸挑了20個繭作爲種子培育下一代。餘下的好多繭子該怎麼處理呢?不處理的話,十天左右將羽化成蛾,繭子就沒用了。爸爸媽媽先用微波爐試,後來還是外公用先蒸後曬的辦法作處理。媽媽說,慢慢再打聽怎樣繅絲。沒想到收穫也有煩惱。

養蠶日記 篇5

蠶卵很快就買來了,細心的歡爸把蠶卵和養蠶用的小盒子、油紙、白色塑料網、養蠶手冊以及一根鵝毛分發給訂購的孩子。我們歡天喜地地開始了養蠶。

三月初,北方的天氣還是有些微涼。離蠶寶寶理想孵化溫度——20-25度還是有些差距。但,我們還是熱切地翹首期盼着。班級裏每人訂購了20粒蠶卵,這些沉睡的小生命附着在一張紙片上,顏色是黑色的,呈橢圓形狀。據《養蠶知識手冊》介紹,蠶卵在即將孵化出來前顏色會由黑逐漸變成白色。於是,每天放學後,進家的第一件事,我和兒子都要看看卵是不是已經變顏色了?那種急切的勁頭,活脫脫地就像爸爸媽媽們期盼孩子長大一樣。

每天在校的閒暇時間,我和孩子們也會交流彼此蠶卵的變化。慢慢地,一些孩子說家裏的卵已經變顏色了,而沒有變化的同學,只會着急。終於有一天,班級裏的龍同學說他家的蠶寶寶孵出來了,是黑色的小蟲子。同學們無不豔羨,同時也向他取經,如何這麼快就把蠶寶寶孵化出來了。最後,龍同學告訴我們他的訣竅:把蠶卵放在了WiFi盒上!呀!真是一個好辦法。對於北方的初春,天氣還是有些涼,而WiFi盒的溫度略高,而且是恆溫,蠶寶寶自然孵化得快!我和同學們得到這樣的'“法寶”,自然高興不已。我們也按照龍的辦法進行孵化了。

果然,放在WiFi盒子上不久,我的蠶寶寶就孵化出來了。一共20條。只是先後順序不同,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一大家子。(不過後來查資料才知道,蠶寶寶是不分雌雄的)兒子看着這些小生命,歡喜得不得了。

其實這些小傢伙遠沒有想象的可愛,它們黑黑的瘦瘦的身子,身上長滿細毛,和印象中的白白胖胖相去甚遠。但是,手冊上介紹,這是正常的,這個時候它們的名字叫蟻蠶。蟻蠶因爲剛剛孵化出來,樣子非常柔弱,甚至讓人不敢染指,幸虧歡爸想得周到,爲我們購買了一根鵝毛,這樣我們就可以藉助鵝毛把這些小傢伙轉移到桑葉上,讓它們開始最初的生命長成。

養蠶日記 篇6

上週星期五,我在商店買了五隻超級肥胖的蠶,它們一天要吃五張大桑葉。

一回到家,我忙把它們放在一個盒子裏。我在盒子中間放了一張很嫩的桑葉,那些蠶各翻了一個跟斗,馬上爬到嫩葉上,開始狂啃。我觀察了十多分鐘,我放的.那張嫩葉已經被蠶給吃得只剩下葉渣了。我不由得讚歎道:“你們吃得也太快了吧!神蠶啊!”

過了三天,我來看蠶,發現一隻蠶正在睡覺。它睡得真香,連食物到了嘴邊也不知曉。另一隻蠶正在發“老虎威”,在其它蠶身上“踩來踩去”。它還把頭昂起來,好像在說:“請主人給我點吃的吧。”這時我才發現它身邊的桑葉已經吃完了。我連忙從冰箱取出了3片超大桑葉,讓冷氣在室溫中散去。我怕它們腸胃嬌氣,它們萬一吃了拉肚子我就沒轍了。等我把桑葉放進盒子裏,我發現那一隻蠶已在閉目養神了,對到嘴的美味居然毫無知覺了!氣煞我也!

養了3周後,我發現兩隻蠶開始吐絲了。我和媽媽馬上到小區找來樹枝,捆成樹狀。我輕輕地把它們捉到“樹”上面。第二天,我驚奇地發現一個白色的、橢圓型的、半透明的繭吊在丫杈間。我高興得跳起來。媽媽說:“小心點,別把蠶嚇壞了,不然它就把自己弄死在裏面。”我看了看,那兩隻蠶正在一圈一圈地吐着絲。心想:等它們把自己圈起來後,我一定要拿兩團絲來做玩具。然後,我畫了一張養蠶畫:買蠶——蠶吃東西——蠶變肥變大———蠶吐絲——蠶把自己包起來——蠶產卵——變成飛蛾。

養蠶既給我帶來了快樂,又讓我學到了知識。真是一舉兩得!!

養蠶日記 篇7

前幾天放學後,校門口總有很多人擠到一塊兒,都快把門口堵死了,使得校門口特別擁擠,我決定去看看。

我擠入人羣,一看,原來是一位賣蠶的老奶奶,只見她帶着一個筐子,筐子裏有個盒子與一個袋子。袋子裏裝滿了綠油油的桑葉;盒子裏放着很多幼蠶,黑的、白的都有,一條條胖胖的幼蠶在盒子裏蠕動着。我還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可愛的小動物呢。好奇心促使我決定也要養幾條小胖蠶。於是我買了四條蠶,並向老奶奶多要了一些桑葉,那是蠶的食物呢!

我也是“養蠶族”了!我喜出望外,那股高興勁兒簡直要衝上天了。無論幹什麼都要顯顯“養蠶族”的驕傲。有一天,我實在經不住這些小傢伙的可愛模樣的誘惑,直接把這四個小胖傢伙捉出來放在沙發上,逗它們玩。我急不可耐的看看這個,摸摸那個,忙成一團。媽媽見了着急地說:“快把它們放回去,這樣做一不小心會把它們壓死的。”我聽了連忙一條一條地捉。捉了三條,第四條呢?我找呀,找呀,怎麼也找不到。我喪氣了,一屁股坐在沙發上。突然我胳膊上有一種癢酥酥的感覺,一看,“哎呀!”原來那條調皮的胖蠶竟然爬到了我的袖口上,我瘮死了,使勁甩手,一不小心,袖口碰到沙發靠背——慘了,小傢伙變成了綠乎乎的一團,它一命嗚呼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開始小心翼翼的,生怕再把它們弄丟性命。每天一放學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它們。

爺爺從苗圃採來嫩嫩的桑葉,精心地餵養它們。我發現它們在吃桑葉的時候,總是先在桑葉邊緣“挖”一個小圓洞,每個洞都是那麼的`精細。有趣的是,每張被它們吃過的桑葉都是“千瘡百孔”,簡直可以做螞蟻窩了。

終於有一天,蠶兒開始結繭了。黑蠶結了黃繭,它剛開始先找個小角落,然後在旁邊勾出一個“空間”,再在“空間”裏繞着身體吐絲,沒過多久,一個橢圓形的蠶繭就出世了。剩下的兩條白蠶,喂着喂着,竟有一隻神祕地失蹤了,另外一隻也結了白繭。

我望着這一白一黃的小橢圓,心想:你們什麼時候才能鑽出蛾子呀?

養蠶日記 篇8

呀!我盼望着的那一天終於到了,終於發到可愛的蠶寶寶和它的.那一大包桑葉了。我下定決心一定會照顧好它們的。

(一)

放學回家,我放下書包直往房間跑。我和奶奶分工幫蠶寶寶換桑葉:我負責挑出蠶寶寶,把它們放在另外兩片桑葉上,它們摸上去可滑,可舒服了。奶奶負責把蠶拉的屎和快吃光的桑葉清理掉。

終於換好了,這可花了我們不少心思。

(二)

每天,我都會去看看那些被我們養得比原來胖一些的蠶寶寶。從這幾天的觀察中,我知道了蠶寶寶睡覺的樣子是昂着頭的,非常可愛。它們都很愛睡,每次我去看它們的時候總是有幾隻蠶寶寶昂着頭。不去打擾它們,希望它們做個美夢!

(三)

噢!天哪!那是什麼?這天,我在清理盒子的時候發現有一些褐色的皮。有些蠶寶寶身上也有這層皮,還有些蠶寶寶比原來白了很多,也比原來摸起來舒服了很多。我一眼就知道蠶寶寶一定在蛻皮。奶奶養過蠶,我急忙去問奶奶是不是不這樣的,奶奶笑着說是這樣的,我真是喜出望外。

養蠶日記 篇9

“哈哈!我的蠶寶寶們成功晉級,升爲銀衣戰士了。”我的蠶是去年外婆送我的蠶卵孵出來的。剛出來的時候,纔像螞蟻一樣,只有一丁點兒大,渾身黑色。可如今脫了皮,長大了兩倍多。剛開始的時候,一片小葉子都要他們兄弟吃上一天,現在不一樣了,吃無止境,有時還得吃上三片。見到它們吃得乾乾淨淨的葉子,我就會迫不及待地給它們添葉子。“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蠶也一樣,多吃多長點,我還想以後有蠶屎枕頭,蠶絲被呢!

4月14日

今天 ,我的蠶又長大了一倍,真牛!它們更加賣命地海塞,吃了睡,睡了吃。到處瀰漫着細小的“咔嚓咔嚓……”聲,元領老臣已經穿上了祕銀鎧甲,而小的還剛鑽出蠶窩(卵),來到桑葉上狂啃,不過過不了幾天,它們也有後來居上的可能哦!蠶的吃相也十分有趣:頭一搖,“咔嚓”一口,就是一個小洞洞。所謂“好蠶不吃回頭葉”,所以聰明的它會8分鐘環遊養蠶的盒子,找個口味相符的葉子,大吃特吃。不光它們吃相有趣,睡覺的樣子也千奇百怪,站在那一下子就睡着了,有的蠶經過時,它就用它的屁屁把它拱開,繼續睡自己的美覺,瞧,還挺自私的嘛!

4月17日

哇噻!我的.蠶寶寶部分成員套上了炫白鎧甲,我又激動又興奮,不過有一個唯一的缺點:不是能吃,是太能吃了。每天去摘桑葉也不成,樓下的小桑樹被摘空了!不過我還是挺高興,因爲我的蠶寶寶能吃,長得快,真給我臉上貼金。

“春蠶到死絲方盡”,蠶寶寶,你還真是人類的好朋友,真不愧是“天蟲”的稱號。

養蠶日記 篇10

今天,我興沖沖地把一個盒子帶到了學校,裏面有新鮮桑葉鋪成的“地毯”。這是要幹什麼呢?原來,學校要舉行養蠶活動,幹這類事兒我向來是十分積極的。

我拿着盒子,飛一般地跑到班長那兒領蠶,心情激動得可真沒話說了!領到蠶之後,我捧着盒子,慢慢地回到坐位,小心翼翼地認真數了起來,生怕驚嚇了它們。我領到了三十條蠶,可惜其中有一條已經上天堂了。

這些小傢伙真可愛,身體分十節,長了七對腳,一張小小的.三瓣嘴。我一定好好地照顧這些小蠶,就像媽媽無微不至地照顧我一樣,把它們養得白白胖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