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清明的日記

清明的日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有趣的一天又要結束了,相信大家這一天裏都收穫頗豐吧,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爲了讓您不再爲寫日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清明的日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的日記

清明的日記1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準備做青團,一個個圓圓的青團,就表達了我們在清明時的團團圓圓。

做青團的第一部就是準備好做青團的材料,那就是地莓和糥米粉,地莓要摘新鮮的,糥米粉也是要上好的。先把地莓洗淨放入水中煮一會,再將地莓剁細和糥米粉用水勻均地混合在一起。青團的美味主要來於它的餡料,要是餡料好吃,那青團也就好吃了。瞧,我家的餡料中就有肉末、胡蘿蔔丁、豆腐乾碎、面絲、筍絲、蝦皮等一類的蔬菜,再將它們炒好。

開始動工了,我從大團的麪糰中扯下一小塊,可是麪糰實在太粘了,似乎不願和姐弟們分離,我只好使出渾身解數,用力一拉,出來了。怎麼做呢?是不是像玩像皮泥似的,搓圓再說吧!可下面我不會了。看媽媽怎麼做,再說——

只見媽媽揉成一個小球,然後從中心戳出了一個小洞,再從中擴大做到能包多一點的餡料爲止,儘量大,儘量圓。然後,豬肉丁、麪條絲、豆腐乾碎,胡蘿蔔等一股腦兒添加進去,把口子用手沿着輪廓往裏縮,從邊緣慢慢往上面修補,儘量變圓,變薄,直至把餡料完全包在麪糰裏去了,輕輕地按壓頂部。如此,這樣一個青團就完成了。

看着媽媽得心應手地做了一個,我也一心而試,照着媽媽的方法慢慢地做了一個,雖不是太成功,青團的一邊露了餡,但也小有成就感,說到這裏我忍不住想秀一下我的小知識了,在青團蒸煮中,只要青團不粘手,那這個青團就可以吃了。

靠自己的雙手勞動,取得的成果就是的財富。這個清明過得蠻有意思的!

清明的日記2

清明節前一天,我和媽媽決定回老家看望爺爺,因爲爺爺生病了,他很想很想見我一面。媽媽說:“讓爺爺最後的願望快點實現吧!”所以我們一大早就搭上了去老家的大客車。

一路上,我不只是高興,還有悲傷。高興的是因爲我來舟山後還是頭一次回老家看望爺爺,只見路旁的油菜花多像金黃的毛毯呀!車窗外的景色迷人極了。一陣陣春風吹拂着我的臉。一棵棵大樹快速地與我告別。悲傷的是因爲聽到了爺爺生病的消息,心裏很難過。爲什麼老人會生病呢?生病多痛苦呀,要是不生病那該多好呀。不知不覺就到了廬江縣城。

第二天就到了爺爺家,我看到爺爺面黃肌瘦,站在那裏搖搖晃晃。爺爺看見了我,硬撐着像沒生病一樣,我覺得爺爺真堅強。看見爺爺我們一擁而上,緊緊地抱着爺爺不放,我還在他的臉上深深地親吻着,此時的爺爺精神抖擻,我和爺爺一會兒就談笑風生起來,爺爺向我問長問短,我都一一作了回答。看到爺爺眉開眼笑,我也很開心。

分別的那天,我和爺爺依依不捨,我真心誠意地祝爺爺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健康、長壽!

清明的日記3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跟我說要去燒紙來緬懷已經去世的親人,我的親姥爺在媽媽16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爲了表示對親老爺的懷念,每年媽媽都要去後海祠堂燒紙,今年特意帶上我,咱們到了那裏以後,先買一些各種各樣的燒紙和冥幣,然後捧着那一大堆東西,媽媽拿來一支筆,在燒紙上寫了一些字,我問媽媽:“爲什麼要在上面寫字呢?”媽媽回答道:“因爲寫上地址,就能寄到那裏了。”當時我偷偷的樂了,來到燒紙用的鼎旁,滾燙的火考着我的臉,咱們往裏面放燒紙,都燒完了,咱們纔回去。我問媽媽親姥爺真的能收到嗎?媽媽只是說用這種方法來寄託咱們對親人的哀思與懷念。

我終於知道怎麼燒紙了,通過這次清明節,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清明的日記4

今年是清明節小長假實行的第一天,清明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出去掃墓,道路上的車子多得不計其數。我們一家人在去掃墓的路上飽受了這交通擁擠之苦。

一大早我們就出發了,剛出家門的一段路還算暢通,舅舅輕鬆地駕着車快速地前行,媽媽說:“看來這正清明,路上的車子也不多啊,我們可以早去早回啦。”大家都很慶幸,一路上有說有笑的。可好景不長,不一會兒前方就出現了一條汽車長龍,大家都傻了眼,這時喇叭聲也響徹雲霄,大約等了半小時,這車子就像螞蟻在爬一樣,一點一點地在往前挪。我這急性子可忍耐不住了,我拉着媽媽一起下了車去看看這條長龍到底有多長,我們走了很多路都沒看到盡頭,只好頹喪地回到車上,我都急得直跺腳。又過了半小時,車子終於開始往前動了,正高興着呢,舅舅突然來了個急剎車,又堵住了,我懊喪極了,恨不得讓汽車插上翅膀直接飛到目的地。“開了,開了。”妹妹歡呼起來,可開了不到100米就又停下了,就這樣我們一路走走停停,將近折騰了三個小時纔算到了目的地。

這清明節小長假的交通看來還是個不小的問題。

清明的日記5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節,爸爸媽媽帶我回河南老家去掃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陽光燦爛,高速公路兩旁,有嫩綠的麥田、臘黃的菜花、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清明節可隆重了,我們家的祖墳分佈在風景秀麗的清源上,清明時節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大人們準備了很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擔挑着,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後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活動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處祖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得乾淨了很多,接着還要把五顏六色的墓錢插在墳頭的新土中,並用毛筆蘸上紅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這一來,日久未修的祖墳頓時面目一新了。

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香燭,還燒了很多紙錢,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後輩的孝心。最後大家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磕頭祭拜,有的口中還唸唸有詞呢,瞧,表哥念着:“祖先保佑,讓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還有更有趣的事呢,祖先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過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筆就描,慌得爸爸一聲驚叫:“別動!”,原來這行字是留着給奶奶逝世後才能寫上的,我差點闖了禍,趕緊在祖先墳前磕了四個響頭,大人們樂得呵呵大笑……

掃完了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瘸一瘸的,但是這一天過得真有意義,清明節讓我對我們的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

清明的日記6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和爸爸回老家和叔叔嬸嬸們一起去後山墓地給祖公奶奶掃墓。

後山墓地座落在雷州市附城鎮樸札村的西面。我們坐三輪摩托車二十多分鐘纔到達。走進後山墓地,彷彿進入了仙境,那裏林木蔥蔥、鳥語花香,一排排整齊潔淨的墓碑前,早巳站滿了先我們而來的人們。供臺上,擺滿了供品和鮮花,香火燎燒,鞭炮四起,人們在墓前肅然起敬,緬懷着仙去的親人。

我們非常快就找到了祖公祖奶的墓碑,把事先準備好的供品擺好,還放上了茶、酒,點燃了香火,掃墓儀式就這樣開始了。首先是大人們把隨身帶來的紙錢,紙做的電視機、手錶、衣服、收音機等,一一燒給祖公祖奶,接着,我們跪在墓前給祖公祖奶叩頭,告訴祖公祖奶,我們來看您們了,還給您們帶來了禮物和食品,請您們受用。最後還燒了鞭炮,把茶、酒灑在了墓前,看着祖公祖奶刻在墓碑裏和藹可親的照片,我們彷彿站在了祖公祖奶的跟前,看着他們慈愛的目光,聽着他們對我們的教誨……

掃墓儀式結了,我們--不捨的離開了後山墓地。祖公祖奶,每年的今天,我都會來看望您們的!

清明的日記7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視的節日就是清明節了。我與老爸、老媽再次來到我們襄樊烈士陵園。

來到一個個的烈士的墓碑前,向烈士們獻上自己親手做的小白花。在這雄偉而高大的墓碑前我不禁想:這麼多爲國而戰、挺身而出的熱身男兒爲了人民而失去了像金子一樣寶貴的生命。烈士們啊!你們爲了我們現在幸福生活而犧牲,在戰場上,每個人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親人,雖然你們想起了,但你們在戰場的時候,把這份感情放到了一邊,你們爲了我們的祖國,爲了我們全國人民奮勇而戰,你們的這種精神是多麼的高尚,多麼的高貴。我在這時候不禁想起: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誰換來的?是你們,是你們用鮮血換來的,用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珍惜它。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我們將把你們的意志發揚光大,傳遍天下。

同學們,我們是幸運的,我們不是出生在殘酷的戰爭年代,而是蒸蒸日上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報答祖國呢?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爲她發奮努力,爲她增光,爲她添彩。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繼承先烈們的遺志,爲家鄉的建設,爲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的明天!

清明的日記8

清明節,看櫻花北京東路小學四(四)班徐昕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本來,清明節應該看杏花的,可我卻在雞鳴寺看啦櫻花。中午,陽光明媚。爸爸帶我來到啦雞鳴寺的櫻花大道。櫻花大道在清明節三天的小長假中簡直就是一片海洋。那兒是花的海洋,是人的海洋,也是歡聲笑語的海洋。每當風輕輕地吹來時,櫻花樹便伴隨着微風跳起舞來,一會兒搖擺着枝條,一會兒揮舞着枝條。當枝條擺動起來時,櫻花大道上就像下啦一場櫻花雪一樣,雪白的花瓣漫天飛舞,那場面,可美啦。

看着無與倫比的櫻花,我想起啦一個與櫻花有關的傳說。從前,有一位美麗而善良的仙女,叫做櫻。她居住在日本的上空/有一次,天上的兩個神仙因一點誤會大打出手,搞得日本居民整天生活在兵荒馬亂的日子裏。櫻作爲日本的守護神看着日本的居民死於非命,便用自己的生命消除啦兩個天神的誤會。從此,日本的人們過上啦好日子。日本人爲啦紀念這位用生命守護他們的仙女,把她死後化作的那一棵樹開的花當作“國花”,就是櫻花啦。現在,每當看到清白美麗的櫻花時,便想起這個美麗的傳說。

同學們,你們一定要好好愛護櫻花樹,讓櫻花開得更加燦爛炫目哦。

清明的日記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就在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與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爲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與我們一樣,幸福與快樂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與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悽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漸入了我的視線,鳥兒唱着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挑紅,遍地的金燦燦的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又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這又昭示着逝去的人新生命的開始,一個充滿了期望與祝福的開始。

這就是一個春的季節,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一個新的生命開始的季節。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

清明時節,這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

清明的日記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懷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懷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爲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悽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漸入我的視線,鳥兒唱着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挑紅,遍地金燦燦的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又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這又昭示着逝去的人新生命的開始,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開始。

這是一個春的季節,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一個新的生命開始的季節。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

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

清明的日記11

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一片灰濛濛的,彷彿這才能更好地顯出它淡淡悲哀和絲絲憶念的味道。

幽嶺浸環起紫煙,瀟灑自如空來去,雨萍風荷點山春。手捧白菊,滿把悠情寄后土。惶惶空山依依情,點點清淚悠悠愁。遠山隱在雲霧裏,近樹籠罩在青煙前。好一個寂寞的旅行,好一個悽迷彷徨的畫面。擡頭遠望,墓地隱然見:百墳拱起,千碑林立。一片荒涼,一片悽迷,一片死寂。

風雨愁煞人,懷土帶愁,雜草笑貌,竟無言以對,唯有心底瀰漫幽幽的愁緒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長已矣,存者永懷悲。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爲什麼“斷魂”?因爲“古墓花影白楊樹,盡莫生離死別處。”古往今來,人性中的某一些總是共同的美好的感情。人事也會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爲逝者,而逝者往往對世間有所眷戀。

有人對我說過,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地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親人的這種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腦海中再次浮現他們的笑容,心中總該會有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N十年以後,這感覺仍不會減弱。也因如此,清明成爲了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

對親人的綣綣思念,灑下所有的淚,回憶就不僅僅是生活的負擔。再次體會到人世間的溫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揚起前進的風帆。

年年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憂愁。這憂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讓咱們承載着思念,向大地微笑,來年,仍是這樣的`心情,久久的,不散……

清明的日記12

今天是清明節,一大早,老爸老媽與其他親戚朋友們,吃完早飯就拉着我上山拜祭祖先去了。

我們到了山腳下,要開始爬山了,在上山的路程中,路面特別滑,我滑倒了好幾次,再加上有許多山地離下面的地面高了許多,需要一個人先爬上去再拉另一個人上去才行,有時候在下面的那個人太重了還有可能把上面那個人拉下來呢!在上山的小路旁邊的草叢裏一般都會有許許多多的大坑,老媽告訴我這一些大坑是新中國成立之後被尋找寶藏的祖先挖出來的,所有大坑中都十有八九是埋藏過寶藏的。

我們來到了第一個祖墳,這一個祖墳下面是一位婆婆,我還記得,在我五歲那年,我在給她的墳墓上香之後,從上面滑了下來,結果扶了一下墳墓前面刻字的地方,一個東西從上面掉了下來,老媽說:“那個可是婆婆在天之靈戴的帽子,現在你把它弄壞了我們又要重新買一個給婆婆了!”

“弘宇!”我的堂哥在叫我,“你在想什麼呢,我們去給婆婆上香吧!”我從回憶中又回到了現實的世界裏,這一次,我小心翼翼的給婆婆上香,那香上面冒出的煙把我的眼睛薰得眼花繚亂,連續打了好幾個噴嚏,那種感覺特別難受,鼻子也酸酸的。

我們來到了最後一個祖墳。從這個地方望下去,可以看到半個徐家村,我問老媽:“爲什麼要把公公埋在這呢?”老媽說:“這個地方是公公自己選的,他說在這裏可以看到子孫後代在開心的生活。”

我們拜祭完祖先後就下山了。

清明的日記13

清明節是踏青春遊的好時節,在這一天,人們都會走出家門,去感受春天的氣息。

我跟媽媽來到了天外村廣場,這裏的人非常多,有的在放風箏、有的在拍照留念、有的在賞花……廣場的西側開滿了花,迎春花好像知道春天來了,一朵朵黃色的小花競相開放,爲春天增添了幾份生機。櫻花也綻開了笑臉,一簇簇櫻花把整片山坡全都染成了粉色。整個廣場,都像花海般絢爛。

我們沿着山路,繼續往前走。不遠處,幾棵高大的柳樹已經吐出了嫩綠的枝芽。它們把一旁的湖水,當做了梳妝的鏡子,隨着溫暖的春風輕輕地搖擺。湖水碧綠清澈,魚兒們作成羣結隊地游來游去,彷彿也被這春天的景色所吸引。

我們被沿途的景色所吸引,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黑龍潭旁。潺潺的溪水向遠方流去,兩岸的桃花迎着春光盛開。遠處,高聳的山間,流水像是從天上來,落入深不見底的黑龍潭,潭水泛起層層波紋。這世外桃源般的景色,怎能不讓人陶醉?

也不知走了多久,我們來到了長壽橋。站在橋上,向山下望去,一片片樹林翠色*流。遠處的山峯怪石嶙峋,雄偉山河一覽無遺。

清明踏青讓我欣賞到了春天的景色,讓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滋味。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讓我們去領略春天的精彩吧!

清明的日記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節,今天是20xx年4月4日,爸爸、媽媽帶我到福田公墓給爺爺、奶奶掃墓去了。

我們在家裏準備了酒、點心,接着又去鮮花店買了菊花和百合,我們本來想買10支菊花,可鮮花店的阿姨告訴我們說:“給去世的人買菊花要買單數,不能買雙數”。所以我們就買了9支菊花,這下我又學到了一個小知識。我們買完花以後,爸爸就開車帶着我們出發了。我們在車上一路上看見了很多拿着鮮花的人,這些人大概也是去掃墓的,他們的神情都很嚴肅,可能也都在思念自己的親人。

我們挺順利的來到了福田公墓。福田公墓的環境特別好,綠樹成蔭,松柏環繞,鮮花盛開。我想,讓去世的人在這裏安息吧!

一進門,發現掃墓的人非常多,人們都帶着悲傷的心情來到了墓地,祭奠他們的親人!我和爸爸、媽媽來看我的爺爺、奶奶。

很快我們來到了爺爺、奶奶的墓碑前,爸爸先用乾乾淨淨的毛巾認認真真地擦起了墓碑,擦乾淨墓碑後,我和爸爸一起把鮮花、酒和點心放在了爺爺、奶奶的墓碑前,接着和爸爸、媽媽一起給爺爺、奶奶三鞠躬,爸爸、媽媽和我都哭了。我們還在爺爺、奶奶的墓碑前灑了菊花瓣,讓鮮花陪伴我親愛的爺爺、奶奶。掃完墓,我哭着離開了福田公墓。

今天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清明節讓我明白了: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奶奶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清明的日記15

今天的天氣十分晴朗,但卻不是什麼好日子,因爲今天是清明節,我的爸爸和媽媽帶我去鄉下掃墓。

我們乘車到了老家,下了車來到了一個公墓區裏,這裏有一個墓就是我爺爺的。我對爺爺的印象已經十分模糊,爺爺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聽奶奶說,在我和姐姐、妹妹中爺爺最疼我了。我對爺爺唯一的印象就是,老家門前路的盡頭有一條小河,爺爺經常帶上我拿上魚竿去釣魚。爺爺的樣子我只有一點朦朦朧朧的印象,只有看到爺爺的遺像時才能想起來。記得爺爺去世那天,我家裏來了許多人,他們都在哭,姐姐也哭了,可是我那時還小,不知道他們爲什麼要圍着爺爺哭,在我看來爺爺只是睡着了,不久以後就會醒來。可爺爺並沒有醒過來,而是永遠睡在了墳墓裏。

我的爸爸跪在那兒給爺爺燒紙錢,我也在幫忙,可是腦子裏還是在胡思亂想,爺爺現在在哪裏?在那兒生活的好嗎?,這些問題我當然不會知道答案,可卻包含着我對爺爺的思念。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寄託了我們對逝去的親人懷念,可時光不能倒流,他們已經離我們遠去了,但他們會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