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小學數學研修日誌【推薦】

小學數學研修日誌【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日誌一:

小學數學研修日誌【推薦】

  一、營造民主氛圍,使學生敢問

小學生思想活躍、求知慾旺盛,對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這就是問題意識的種子。然而,這顆種子能否萌芽,取決於是否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和氛圍。在現實課堂教學中,許多學生還存在無疑可問,即使有疑也不敢問,或者根本就沒有機會問。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沒有真正轉變教育觀念,對問題的培養意識重視不夠。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我認爲,作爲一個小學教師除了應具有和藹可親的態度,大方的儀表,清晰而富有激情的言語等,還必須樹立新的教師觀,尊重每一個學生,倡導“思維無禁區”。在教學中營造積極、寬鬆、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鼓動學生大膽質疑、提問。如有學生提問時,立刻爲他大聲喝彩:“問得好!”或者說:“我怎麼沒想到這一點?”當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後,要笑容滿面地向全體學生說:“這麼好的問題,哪位同學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二、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想問

所謂問題情境,是把學生置於研究新的未知的問題氛圍之中,使學生在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中學習數學。它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習知識的載體。教學中,應有意創設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地進行數學學習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置身於該情境中,猶如身臨其境,從而產生強烈的問題需求和迫切的探究心理,使他們樂於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1.創設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積極性的最直接因素。小學生的興趣源於好奇。教學中,應注意創設充滿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努力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數學問題情境中,寓抽象的數學問題於新奇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在濃厚的興趣中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新知。如在教學“體積概念”之前,可爲學生講述烏鴉喝水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烏鴉原來是喝不到水的,後來爲什麼喝到水了?放入的石子與水位升高有什麼聯繫?這一現象說明了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根據回憶故事和逐步解答教師設計的問題,學生馬上就會想:“對!這是什麼原因?”這就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很想找到問題的答案。

2.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

數學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問題情境,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問題就在自己身邊,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教學“圓的認識”時,我設計如下情境(課件出示):一隻小猴子先後騎上車輪分別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橢圓形、圓形的車子在路上行駛,只有圓形輪子的車子能平穩行駛。一路上,小猴子上下顛簸的樣子非常滑稽可笑,學生興致盎然,帶着“車輪爲什麼要設計爲圓形”的疑問,迫切地投入到新知的學習中去。

3.創設富有開放性和挑戰性的問題情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創設一些富有開放性和挑戰性的問題情境,正確引導和培養學生合理的成就需要,激發學習動機,增強自信心。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麪積的比較”時,把學生置於客廳裝修的情境之中使學生產生參與設計的慾望,進而思考:我們能解決哪些方面的裝修?讓學生知道地板的鋪設應考慮客廳地面的面積,踢角線的問題要用周長的知識。

三、指導質疑方法,使學生善問

學生具備了敢問和想問的能力後,不一定就能把問題問得貼切,問得有高度。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大膽質疑,鼓勵他們最大限度地發現問題。

1.注重示範,通過教師的“舉一”引導學生“反三”

教師可選取一些較爲典型的題目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分析。如“按比例分配”例題教學後,學生很自然地提出質疑:此類題可否用歸一法解、用分數法解,以後還能用其他方法解嗎?通過這樣的訓練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爲學會質疑打好基礎。

2.向常規解法發問

經常鼓勵學生對常規解法質疑、評價、拓展思路,以尋求獨特、新穎的解題方式。如比較3/4和6/7的大小,一般學生都是毫不猶豫,就用通分的方法去解決,很少學生會提出將3/4變爲6/8,判斷出3/4比6/7小,所以應鼓勵他們積極去探索。

3.向教師發問,提高學生質疑能力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了質疑習慣後,教學中給學生留有質疑的空間,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質疑的狀態。如教學“分數的意義”時,新課結束後,讓學生對本課知識質疑。學生問:“老師,爲什麼一張紙的二分之一是半張紙,兩張紙的二分之一是一張紙,四張紙的二分之一是兩張紙,同樣是二分之一,紙的張數卻不一樣?”老師則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拒理力爭,問題自己提,規律自己找,結論自己總結,提高學生質疑能力。

4.向生活發問,提高學生質疑水平

數學來源於生活,存在於生活,並且應用於生活。教師要儘可能把數學問題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從生活中搜集相關的數學知識,引導學生髮現一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在發現中質疑,在探究中質疑。如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時,佈置學生事先到商店調查商品價格的表示方法;教學“元、角、分”時,創設購物環境,讓學生實際運用,用已有數學知識分析生產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等。

總之,在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在寬鬆、自由、和諧的學習環境中敢問、想問、善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和發展。

 日誌二:

衆所周知,備課的目的是爲了更好地教學,教學的目的是爲了學生掌握相關知識,掌握知識的目的是爲了進行有效的運用。

"運用"是一個能動的概念,它是由知識演變爲能力,進而發展成爲素質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同時也是不以一章一節內容爲劃分區域的全面綜合的過程。

由此可見,要想備好數學課,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因材施教

數學教材和其他各科相比,具有相對穩定性,幾年如一日的現象可以說是司空見慣。這爲我們更好地探討教材與教材、章與章、節與節、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提供了極爲有利的條件。沒有聯繫就沒有數學,縝密的數學體系,有着其他任何學科都無法比擬的內在聯繫:公式、法則的推導,定理、公理的引入,數與形的結合,立體感的建立等等無一不是普遍聯繫的經典之作。

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數學能力通常有一般能力和專業能力之分,其中,一般能力有:觀察、理解、記憶、運用等能力;專業能力包括: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證明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等。不同能力的培養往往須要用不同的方法。因此,我們在傳授知識之前,一定要將能力要求加以明確,做到有所側重、有的放矢。

全面實施因材施教方略每個學生有每個學生的特點,想用一個教案來將所有的學生"九九歸一",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教案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這就要求教案內容應具有相當的"梯度"。這種"梯度"要能讓基礎好的學生"吃不了,兜着走"--給他們留一些有思考性的問題,以作爲課堂內容的延續;讓基礎相對差一點的學生"吃得香,不肯走"

 二、內容與方法的有機統一

備課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將課本中的相關內容進行合理安排、優化重組是十分必要的。

爲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備課時一定要遵循"以人爲本、按需分配"的原則,找準"教"與"學"的切入點,激發、培養、並滿足全體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由此可見,教師備課的過程實質是"導演"利用多種"道具"形成多樣可觀可感的信息源的過程。唯有課程安排巧妙、課堂設置合理,才能給學生以多種感官上的良性刺激,對他們進行適當的誘導,使其在愉快教育、適度緊張等心理狀態的共同作用下,全面、快速地提高心智。

三、數學模型與實際運用 "數學模型"是格式化了的解題模式

模型的建立過程,實際上就是對已有知面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爲學生能儘快地擁有儘可能多的知識、技巧與能力,做好內容、方式、方法上的準備。

有時一段畫龍點睛的文字、一個出神入化的圖形、一組不同尋常的公式、一條始料未及的思路均有可能成爲一篇優秀的教案。事實上,教案的風采往往在她內在的"神韻",而不在其"形式"。如果我們把目光僅僅放在"形"上,則很容易犯"形而上"的錯誤,得"形而下"的苦果。我們完全有理由這樣認爲:"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藝術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學藝術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