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懷戀春耕耙地那些事的日誌

懷戀春耕耙地那些事的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春風拿起“二月剪”,爲花草樹木裁剪出綠意,揮舞着奼紫嫣紅的墨筆裝飾着各種花兒,池塘邊小河邊的垂柳搖起了春天的舞姿。勤勞樸實的家鄉人拿起鋤頭、鐵鉗,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春耕備播。這天,我到我家後院尋找農具,準備把小菜園的地翻一遍,盤算着種一些蔬菜。我看着牆根下的那個被遺棄的耙,不由憶起了小時候的春耕,想起了耙地的日子。聰明的農家始祖根據種地需要打造出了耙這種農具,用耙齒粉碎坷垃,清除雜草,用耙身撫平土地。

懷戀春耕耙地那些事的日誌

輾轉流年,回眸往昔,土地承包到戶30多年了。小時候,國家剛剛實施改革開放,那時候,耕作機械化還沒有在農村普及,家鄉人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運用手工工具打理土地。幾乎每家每戶根據實力都養有牛馬驢騾等牲口。每年的春耕時節,田間傳來耕牛的 “哞哞”叫聲,伴着農民“嘚駕咦撾籲”動聽的吆喝聲。吆喝牲口的聲音,一直在我耳邊縈繞。起步:“嘚兒”! 提速:“駕!” 轉向,左轉則“咦!”,右轉則“撾!”倒車後退則“捎!”停車:“籲!”緩剎車則聲音悠長“籲——”,急剎車則短促有力“籲!”

在我的印象裏,土地承包後,我家先後餵過兩頭驢做腳力。驢也是懂人性的,一家人依靠着驢來拉拉拽拽。誰餵它次數多,它就聽誰的話。家人們都要操心餵驢最好的草料,還要不時的餵它一些飼料。只有驢子膘肥體壯,才能夠幹活有勁。每到耕地的時候,爹總是餵驢一碗小米。即使一家人少吃點,也要餵飽驢子。說是驢子吃了小米,腿才更有勁,拉起犁來才跑得快。驢子看着爹撒給它的小米,打着響鼻高興地吃着。

一頭驢子勁頭太小拉不動耕犁,爹總是和大伯商洽着,用兩家的驢子合作完成耕地。隨着犁的翻動,空氣中瀰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氣息。深翻完一塊地後,就會用耙把地耙平。農家人根據土壤的墒情,土壤比較溼潤的時候,耙地用一頭驢子就可以了。小孩的身小體輕,驢子拉起來就很是省勁。多劃拉幾次就把地耙平了,土壤也不會被壓的硬實,相對的比較鬆軟,有利於莊稼的發芽成長。

80年代初我九歲,那時坐耙的事就是我了。我樂呵呵坐在耙上,兩腳踏在耙的倆支撐上,用兩隻手緊緊的抓住前沿的兩個鐵耙齒上。可以防備驢子不聽話,或不經意間一停歇,把我從耙上晃一下,摔下去。摔下去也是常有的事。鬆軟的土摔不疼的,然後爬起來接着幹活。爹牽着驢子的同時,不斷朝後瞧一瞧,操控着驢子的步履速度,可以隨時停下來。爹趕着驢子,把地一遍又一遍的耙着。直到把地裏的土坷拉耙散,把地耙平纔算是完工。

要說起耙地的把式,那要說是我的大伯了。我很羨慕大伯套着大黃牛耙地的樣子。土地的`墒情不溼也不幹的時候,這時候就適合勁頭大的牲口了。兩頭驢或一頭牛,或者一頭馬、一頭騾子的勁頭比較足。印記裏,大伯兩腳踏在耙兩邊的支撐上,一手牽着繮繩,可以掌控牛奔的速度,一手拽着牛尾巴,可以掌控身體的安全性。看着大伯吆喝着牛的神氣樣子。我很是羨慕。他運作起來,是那樣的嫺熟。隨着他的兩隻腳兩邊的重心的移動。力度偏向於左腳的時候,耙的左側就會靠前,右側就靠後了;接着,力度偏向於右腳的時候,耙的右側就會靠前,左側就靠後了。隨着大伯的兩隻腳交替的移動,耙過去的地後面留下一道道平行的曲線。我也曾記得,那時候爹說教我們兄妹仨的話:“如果你們不好好學習,就會拽一輩子牛尾巴。”那個年代的農家人,沒有現在的高科技農業技術,耕種土地很是辛苦。因爲種地的苦和累,農家的孩子們都盼望着早日脫離耕種土地的辛苦日子。農家人就把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形象爲“拽牛尾巴”的日子。

萬物土中生,農以土爲本。又一年春耕開始了,趕着驢子耙地的日子永遠載存在了記憶裏,定格在往昔的印記裏。也只有同齡人或者長輩們憶苦思甜給孩子們談及過去的日子的時候,才能追記起來,我很是留戀耙地整地的日子。雖然那時的日子苦了一些,累了一些,但耙地的情景,那是一種打磨的細膩和婉約的美。耕者有其田,享受收穫的喜悅那是一種幸福。在春風春雨裏耕播是農家人寄予的希望所在,等待豐收是一種快事。

作者:高光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