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感知美麗需要距離日誌

感知美麗需要距離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近日,在環球港看了一場某品牌時裝的春裝秀。坐在觀衆席上看T臺走秀,真的是美侖美奐。模特們聖潔高雅,薄如蟬翼的衣裙隨風飄忽,猶如仙女下凡。於是,我拿着相機走向臺側,希望能找到一個更好的拍攝角度,留下模特們美麗的倩影。

感知美麗需要距離日誌

站在T臺的側面看模特走秀,模特們川流不息地從我面前走過。我突然發現模特們上身誇張地向後仰,胯部挺向前方,兩臂在臀部側後襬動,一個一個就像是沒有靈魂、沒有表情的機器人,用千篇一律的怪異姿勢從我的面前走過。這時候,我不由得得反問自己:美嗎?還拍嗎?結果,我一張沒拍,回到了觀衆席,總算找回了一些剛纔失落的美麗。

記得我當兵那一年的春天,杜鵑花開滿了營區周圍的羣山,遠遠望去整座山或是殷紅、或是粉紅,引得我心癢癢的很想去看。等到星期天,向班長請了半天假,約了幾個戰友一起去爬山看花。走了近一個小時的路,才走到山腳。誰知走到跟前一看,很失望。小小的杜鵑很不起眼,沒有幾根枝椏,高度只有三四十釐米,也沒有幾片葉子,只有枝頭的花朵在倔強地綻放着。強勁的山風吹動着杜鵑細細的枝椏,杜鵑嗦嗦地抖動,顯得又倔強又瘦弱。但是,當我擡頭向山上望去時,爲漫山遍野千千萬萬棵杜鵑花構成的或是殷紅、或是粉紅的大片色彩而感到震撼,我似乎看到了團結的力量和集合的美麗。當時我就強烈地感到:美麗的東西不一定能近觀或褻玩,保持那個能觀察到美麗的距離,也許是最明智的'選擇。

美麗常常是聖潔的,脆弱的,近觀或褻玩都將使我們失去對美麗的感覺。記得清朝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的木蘭詞中的那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樣一句充滿着太多的嚮往和美好寄託的話語,因結局的悲涼而使人產生了太多的婉惜和感嘆。想必,這也是納蘭性德的感慨和無奈。人們常說:朋友好做,夫妻難處。其根本原因,也就是因爲夫妻之間再也沒有了當初欣賞對方的距離。

歲月荏苒,一日三餐,當初的驚豔和美麗,隨着夫妻的朝夕相處而飄逝;當初的珍惜和承諾,隨着生活的柴米油鹽而淡忘。於是有人會說,再好的夫妻,也可能會有100次莫名的仇恨和50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再恩愛的夫妻,相處心得也只有三個字:“忍!忍!!忍!!!”

感知美麗需要距離。爲了愛情常青,爲了家庭和睦,爲了那一份曾經的驚豔和美麗,給愛人留一個自由的空間,爲自己留一個欣賞美的距離。也許,這就是我們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的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