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悔改日誌

悔改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人怎能在主面前稱義呢?罪人怎能成爲義人呢?只有靠着基督,我們才能與上帝和睦,成爲聖潔。但是我們怎能到基督面前來呢?現在有許多人在說這個問題,正如五旬節衆人受了感動,自知有罪,就大聲喊着說,“我們當怎樣行。”彼得的回答第一句就說,當“悔改。”此後不久,又有一次,他說:“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

悔改日誌

悔改包含着爲罪痛心並離開罪的意思。但我們若沒有看出罪之爲罪,就不會厭棄罪,除非我們真心遠離罪,我們一生的行爲自然不能有真正的改變。

許多人不明白悔改的真意。許多人爲自己所犯的罪憂愁,且在外表上改過自新,是因爲怕受犯罪所生的苦難。但照聖經的立場講來,這並不是悔改。他們是爲苦難悲哀,不是爲罪孽悲哀。這樣的憂愁,猶如以掃看見長子的名分已經永遠失掉而憂愁一樣。巴蘭見天使持刀立在路中,大吃一驚,怕要遭遇死亡,就承認自己的罪,但心中並未真正悔改,意念也沒有改變,對罪惡更無痛恨之意。加略人猶大賣了他的主以後,未嘗不大聲呼喊說,“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太27:4)

這種認罪,乃是從犯罪者的心靈中,被重大的良心譴責和懼怕刑罰的心理逼出來的。猶大想到將來必有的報應,就滿心懼怕,但他心靈中沒有深切的悲傷痛悔,覺得他已經出賣了無辜的神子,否認了以色列的聖者。埃及的法老遇上主降罰的時侯,也承認他的罪孽,無非是想免得多受懲罰,及至災難一停,卻仍舊反抗天上的主。這些人都是爲罪的結果悲哀,並非爲罪孽本身而痛心。

但人心依順聖靈感化之時,他的良知就會甦醒,能夠辨明上帝的律法是何等聖潔,何等深奧,爲上帝治理天地的基礎。那普照“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的真光,(約1:9)也來照耀他心裏的隱密,顯出一切暗中包藏的各事,使他心中自知有罪,於是罪人體會到耶和華的公義,覺得自己多罪不潔,要站在監察人心的上帝面前,真是可怕。他就看出上帝的慈愛、聖潔的榮美、潔淨的喜樂,他就切慕得着潔淨,與上天修好,恢復往來。

古時大衛王在犯罪後的祈禱,可以表明真正爲罪憂傷的情形。他的悔改是誠實的,是懇切的,他並不想遮掩自己的罪孽,他的祈禱也並不是因爲要想苟免那將要臨到他身上的刑罰而發的。他已看出自己的罪孽是何等的深重,心靈是何等的污穢。他痛恨自己的罪孽,他祈求的,不但是求主赦免,更是求主潔淨他的內心。他渴望得聖潔中的喜樂,與上帝恢復和好,再得與上帝往來。

以下的詩是大衛從心裏說出的話,“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凡心裏沒有詭詐,耶和華不算爲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詩32:1,2)“上帝啊,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求你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並潔除我的罪,因爲我知道我的過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這惡,以至你責備我的時侯,顯爲公義,判斷我的時侯,顯爲清正。我是在罪孽裏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你所喜愛的,是內裏誠實。你在我隱密處,必使我得智慧。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求你使我得聽歡喜快樂的聲音,使你所壓傷的骨頭,可以踊躍。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塗抹我一切的罪孽。上帝啊,求你爲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裏面重新有正直的靈。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你的面,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樂,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我就把你的道路指教有過犯的人,罪人必歸順你。上帝啊,你是拯救我的上帝,求你救我脫離流人血的罪,我的舌頭就高聲歌唱你的公義。”

這樣的悔改,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力量能夠成就的,只有靠着那位昇天又賜人大恩的基督,才能獲得。

許多人誤會之處,就在這裏,因之他們就不能接受基督所賜給他們的幫助。他們以爲若不預先悔改,決不能來就基督,以爲悔改能預備人得到赦罪。悔改固是赦罪之前所必須的,因爲人須有真正憂愁痛悔的心,纔會覺得需要救主。但罪人豈是一定要等到悔改之後,纔可以到耶穌面前來嗎?悔改是要在救主和罪人之間成爲一種障礙嗎?

主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聖經並沒有說罪人須預先悔改然後纔可以答應這個恩召。須知使人真心悔改的能力,是出於基督的德行。彼得曾向以色列人說得很明白,他說:“上帝且用右手將他(耶穌)高舉,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以色列人。”(徒5:31)除非基督的靈感動人的良心,人就不能悔改,正如我們離了基督,就不能得赦罪一樣。

基督是一切正當意念的本源,惟有他才能將抵抗罪惡的意念栽種在人心中,凡人有切慕真理和純潔的意念,及自知有罪的感覺,都是上主的靈感動人心的證據。

耶穌曾說,“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約12:32)有罪的人,需要曉得基督是爲世人的罪而死的救主。我們向十字架仰望上帝的羔羊時,救恩的奧祕就會展顯出來,上主的恩惠於是引我們悔改。基督爲罪人死,就顯出一種人心所不能領悟的情愛。罪人看這樣的大愛,他的心就被軟化,意念也受感動,靈性就生出懺悔。

有時人在覺得被引歸向基督之前,就自愧己罪,改除一部分的惡習慣。但無論什麼時侯,他們立志改良,若出於誠實從善的心意,這就是基督的能力在吸引他們。有一種他們所不知覺的感化力在他們心中運行,良心遂受感動,表面的行爲也就改良了。基督又引他們仰望十字架,叫他們看自己的罪所刺的主,他們的良知就領悟上帝的聖誡,所有自己一生的邪惡,和心中根深蒂固的罪衍,也顯明出來了,他才能明白基督的公義,而慨嘆說:“罪是什麼,竟必須這樣的大犧牲,才能救贖被罪所害的人呢?我們真的需要救主如此的大愛、如此的受苦、如此的自卑,纔不致滅亡而得永生嗎?”

罪人也未嘗不可抵制救主的愛,拒絕基督的吸引,但他若不反抗,就必被吸引到耶穌面前。人一知道上帝救人的計劃,這樣的知識,就要引他站在十字架下,痛悔他所犯使上帝愛子受苦的罪。

那在宇宙萬物間運行的天意,在向人心發言,使他們對於一種自己所未有之事物發生言語所不能形容的愛慕。這種渴慕之情,不是世上的事物所能滿足的。上帝的聖靈在勸導他們,使他們專求那唯一能賜和平安寧之物━━基督的恩惠、聖潔的喜樂。我們的救主,時刻用有形及無形的方法,在那裏感動引導人心,使人離棄那不能使人滿足的喜樂,就是罪惡中的喜樂,而求在他裏面無窮的恩賜。上帝有話對一切徒然想藉世上破壞不能存水之池而解渴的人說,“口渴的人也當來,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啓22:17)

我們心裏愛慕比這世界所有更美之物的人,都當認識這愛慕是上帝向我們心靈說話的聲音。我們當求上帝賜給我們悔改的心,將無窮的慈悲與完全聖潔的基督,顯示與我們。上帝律法的原理,愛上帝愛世人的.原理━━在救主一生爲人方面已表彰無遺了。仁慈,不自私的愛心,是救主生命的精華,我們必先注目於他,有他的真光照耀我們,然後才能看出自己心中的罪狀。

我們雖曾像古時的尼哥底母一樣,自鳴得意,以爲一生都是行爲正直,品格端方,可以不必像平常的罪人那樣在上帝面前自卑。然而基督的真光照透我們內心的時侯,我們就會看出自己是怎樣的不潔,存心是怎樣的自私,怎樣反對上帝,以致一舉一動都沾染污點。那時我們必知自己的義,真象污穢的衣服,必知惟有基督的血,才能洗去罪惡的污穢,更新我們的內心,使之像祂一樣。

上帝的一線榮耀,基督的一毫純潔,穿透了人的心靈,便能清清楚楚地暴露罪的每一個污點,顯明人品格上所有的缺欠和弱點。不聖潔的慾望、寡信寡義的心思、不潔淨的嘴脣,都彰顯無遺了。罪人廢掉上帝律法的不忠行爲,也要暴露在他自己眼前。他的心就在聖靈的監察之下,必大爲憂傷痛苦。他一看到救主聖潔無瑕疵的品性,就不得不自怨自艾了。

先知但以理見了奉差遣到他那裏來的一位天使四圍的榮光,就惶恐不已地感覺自己的軟弱和缺欠。他描寫這奇景的印象說:“我見了這大異象,便渾身無力,面貌失色,毫無氣力。”(但10:8)凡受這種影響的人,必怨恨本身的自私自利,而要藉着基督的公義,求得潔淨的心,俾與上帝的律法和基督的品性相合。

保羅說∶“就律法上的義說,”━━就外表的行爲而論━━他是“無可指摘的。”(腓3:6)然而他一看出律法屬靈方面的性質,他就知道自己是罪人。按着律法的字面,憑人的見解去判斷他外表的行爲,保羅可算是沒有犯罪,但他細察聖誡的真意,按上帝的眼光看自己,他就不得不謙恭俯伏地認罪說,“我以前沒有律法,是活着的,但是誡命來到,罪又活了,我就死了。”(羅7:9)當他認清律法屬靈方面的性質時,罪惡猙獰的形狀,立刻就顯露出來,他的自高之心,就完全消溶。

論到罪惡,在人看來有大小輕重的不同,在上帝看來,也是這樣,然而有時人以爲是無關緊要的小錯,在上帝看來卻沒有一樣是小罪。人的判斷有偏見,不足爲準;上帝權衡一切事,總是照着實情。譬如一個酒徒,人都鄙視他,說他的罪會阻止他進天國,但對那些犯驕傲、自私、貪婪等罪的人,卻往往不加咎責。其實這些罪,都是上帝所最憎惡的,因這些罪恰與上帝的慈性相反,與未曾犯罪的宇宙中所有無私之愛的情勢相逆。陷在較大之罪裏的人,也許會自覺羞恥,貧乏,而需要基督之恩典。但是那驕傲的人卻不覺得自己的缺少,便自閉心門,拒絕基督和祂降世所要賜人的鴻福。

聖經記載那個可憐的稅吏低頭禱告說∶“上帝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路18:13)他看自己是罪大惡極的人,別人也這樣看他,但他知道自己的缺欠,帶着羞愧畏罪的重擔,到上帝的面前來,求祂憐憫,他的心門開着,迎接上帝的靈來運用恩手使他脫離罪的威權。但法利賽人那種驕傲自誇自以爲義的祈禱,適足顯明他的心門是關閉着,不受聖靈感化的,因他如此遠離上帝,就不能覺得自己的污穢,是如何的與上帝完備的聖潔全然相反。他既不覺得缺少什麼,就得不着什麼。

我們若看出自己的罪,就不要等自己改良。如今不知有多少人以爲自己善行不足,不配來就基督。但我們想要靠自己的力量來改良自己嗎?經上說∶“古實人豈能改變皮膚呢?豹豈能改變斑點呢?若能,你們這習慣行惡的便能行善了。”(耶13:23)須知只有上帝能幫助我們,我們不要等候更懇切的勸勉,更好的機會和性情的改善。我們自己本不能做什麼,人必須以真實的現狀來就耶穌。

但我們不要自欺,以爲上帝大有慈愛憐憫,連拒絕祂恩惠的人,祂也拯救。罪的真正凶惡,只有在十字架所發出來的光中才能看出,若有人說,上帝是極仁慈的,所以祂決不丟棄罪人,這樣的人,應當仰望耶穌的十字架。因爲除非基督在十字架上犧牲,世人一定無法可以得救,更不能脫離罪孽污穢的勢力再與聖者交接,不得再享屬靈的生活,基督之願意擔當一切不順服上帝之人的罪,代替罪人受苦,也是爲此。上帝聖子的慈愛、受苦以及受死,都是證明罪惡的兇暴可怕,要使人明白世人若不全心順服基督,必不能逃出罪的勢力,沒有得着更高尚生命的希望。

不肯悔改的人,有時指着那些名義上的基督徒說∶“我的行爲,並不比他們差,他們也並不比我克己,並不比我謹慎,並不比我端莊。他們愛逸樂,好縱慾,和我沒有什麼兩樣。”這種說法,不過是想借別人的過失,作自己不盡本分的藉口而已。但誰也不能藉別人的罪惡與缺點來推諉自己的過失,因爲上帝沒有象人類一樣的給我們一個錯誤的榜樣,祂將無瑕疵的愛子給我們爲模範。人既指摘一般自命爲基督徒者的行爲不對,自己就應當顯出更好的行爲,與更高尚的榜樣。他們對於基督徒既有這樣高的標準,自己卻又不照所明白的去行,罪豈不更大嗎?他們明知什麼是當行的,然而卻不願去行。

要慎防遲延的態度。不要把丟棄罪惡和靠耶穌求潔淨心靈的工夫往下拖延。千千萬萬人的錯處,就在這裏,只因遲延的緣故,便自取永遠的沉淪。作者不必多說人生的短促無常,但遲延着不聽從聖靈懇切勸戒的聲音,明知故犯地在罪中生活━━遲延着不悔改就是在罪中生活━━確是極大的危險,這種危險,普通人還未充分了解。無論怎樣微細的罪,若放縱不改,必有使人永遠沉淪的危險。我們所不能制勝的,終必勝過我們,而使我們滅亡。

始祖亞當夏娃,自以爲吃禁果是一點小事,必不致發生上帝所宣佈那樣可怕的結果。但這件小事,就是犯了上帝永不改變的聖律,遂使人與上帝分離,開了死亡之潮的門戶,讓說不盡的災禍,衝進了世界。歷代以來,常有悲哀的哭聲,不住的從地而起,一切受造之物,莫不同聲嘆息勞苦,這無非是世人背逆上帝的結果。連天上也受了世人背叛上帝的影響。十字架就是一個紀念碑,顯明世人犯了上帝的聖律法,必須有那種驚天動地的犧牲,方可抵贖。我們卻勿把犯罪看爲小事。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

人每次犯罪,每次輕忽基督的恩典,自己都要受到影響,因爲每次的犯罪能使心地剛硬,使意志衰弱,使悟性麻木,以致人不但愈來愈不願服從聖靈仁慈的勸化,連要順從之時也愈來愈困難了。

有許多人良心受譴責之後,就安慰自己,以爲在他們願意棄邪歸正之時,必能隨時實行,以爲雖再三輕看上帝的恩召,仍可時時受聖靈的感動。他們以爲侮蔑了施恩的聖靈,向撒但那邊投誠之後,一旦危機臨頭,仍可在千鈞一髮之際懸崖勒馬,哪知事情並不這樣容易。人一生的教育和經歷,已如此透徹的將人品型成,到那時就難得有人再想領受基督的形象了。

人的品性上雖然只有一點惡癖,心中雖然只有一股邪念,若堅持不改,則福音在他心內所有的能力,終必致完全失效。每次私慾的放縱,都足以加強人厭棄上帝的心。硬心不信上帝,或堅決不看重真理的人,無非是在那裏收他自己所種的結果。全部聖經勸人不可玩忽罪惡的警告中,最可怕的話,莫過於智者所羅門的話了∶“惡人……他必被自己的罪惡如繩索纏繞。”

基督隨時願意從罪中釋放我們,但祂並不勉強人的意志。若是我們不住的故意犯罪,致連意志也完全傾向罪惡,不再有從罪中求解放的思想,又立意不肯接受主的恩惠,那末主還能爲我們做什麼呢? 我們因決意棄絕主的慈愛,就自取滅亡。聖經說∶“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侯,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又說∶“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着心。”

“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這顆常爲喜樂與憂愁所激動的人類之心,這顆漂泊歧途的心,這個藏垢納污欺詐百出的心!人心一切意念、動機和用意,主都知道。我們當按照自己現在罪跡斑斑的景況,投向祂,好象作詩的人,把心門洞開,給那位鑑察萬事的主察看,並且說∶“上帝啊,求你鑑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裏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

有許多人的信仰,不過是理智上的信仰,徒有敬虔的外貌,內心卻未潔淨,但我們的祈求應當是∶“上帝啊,求你爲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裏面重新有正直的靈。”我們待自己的心靈,務宜真實。當懇切堅持,真有如生死關頭的危險臨到時一樣。這是我們自身與上帝之間所要解決的事,而且爲永遠而解決的。倘若我們所有的,不外乎一個假定的空望,結果必不免於死亡。

當存祈禱的態度研究上帝的聖經,這聖經能在上帝的聖律和基督生平的事蹟上將聖潔的大道啓示與我們,除了這道以外,“沒有人能見主”這道能使人自覺有罪,清清楚楚的顯示得救之路。我們當留神側耳,有如上帝的聲音在向自己心靈說話。

我們若看出自己的罪孽是何等深重,若看出自己的真面目,切不可灰心失望。當知主所來救的就是罪人。我們不必自己設法求上帝與人和好,但“上帝在基督裏叫世人與自己和好。”奇哉,上帝的大愛!祂用慈愛循循善誘,在那裏要勸服浪子的心,世上沒有父母能象上帝容忍祂所想要拯救之人那樣容忍子女的過失。沒有人能如上帝那樣用慈心勸戒罪犯;從未有人發出過比上帝更慈憐的話勸勉迷路的人。主的一切應許,一切警告,無非是祂胸中所存莫可言喻之愛的流露。

若撒但來對我們說,我們是個大罪人,那時我們須向上仰望救主,講論祂的功德。我們須仰望祂的光,就可得着幫助;我們有罪,須得承認,但對撒但當說∶“基督耶穌降世,爲要拯救罪人。”(所以我們也可以靠祂的無比之愛而得拯救。有一次耶穌向西門發了一個問題說,有兩個欠債的人,一個欠的錢少,一個欠的錢多,主人將他們二人一齊豁免,請問這兩個欠戶,哪一個當更愛債主。西門答道,“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我們本是大罪人,但基督舍了命,要叫我們能得赦免。祂犧牲的大功,足以獻與上帝,補我們的過失。得豁免最多的人,也必愛主最多,最貼近祂的恩座,頌讚祂的大慈愛,與無限的犧牲。我們愈明白上帝的大愛,就愈能深知罪之爲罪。我們看出上帝爲救我們要垂下的鏈索是何等長,明白基督替我們所犧牲的是何等的無限量,心就不得不變軟,不得不痛悔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