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那一年,我二十二情感日誌

那一年,我二十二情感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9W 次

每次給自己總結時,都會凝靜着心。數着自己那些不堪回首的日子。因爲我是痛苦的,所以我的心,也是沉重着的。

那一年,我二十二情感日誌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生命中,一直都會更痛苦的事情出現,在你特別憧憬着的未來。

二十二歲那年,我對自己說得最多的話,便是——我能承受多大的痛苦,我就能享受多大的驚喜。

朋友都說,那年,我從天堂掉進了地獄。我一直想着,什麼時候給自己寫本自傳。那一年,定是重重的一筆。

我一直安慰自己說,那些事兒,有些人會碰到,只不過我碰到地比別人的早。有些人也許一輩子都不會碰到。但不管怎樣,我的生命,到底是豐富了些的。

那一年,我一直穿梭在不同的城市間。求生,求學。

那一年,第一個月份,我便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去了一個我在地圖上都很難找到的小城,被剛招我的公司安排的。在那個城市裏,我很不守規矩的在我的工作中遲着到,漫不經心。被我相信過的人欺騙過,我是用一件很委婉的事情證明的,我想,他們是明白的,我在揭穿着他們的陰謀。

那一年,我在春節的火車上,做了一個決定。這是一個可以暫時逃離工作卻又光鮮的決定——去學習深造,家人沒有反對。於是,在半個月之內,我辭了工,且又聯繫好了培訓機構

在藍狐的開班半個月之後,我纔去當插班生,原本以爲成熟了的心智,又在學生身份的時候化爲了零。那時,時間很充裕,人很懶散。我在全班就我一個女生的環境下,承受着男生們間那些不齒的玩笑,很難想象,後來的我,竟也同化了。我經歷着藍狐最特殊的時期——內部矛盾至分裂。短短几天內走了十多位我熟悉的老師,並且總部調回基地,這影響了我很長一段時間。但終歸是恢復了平靜,只是平靜中多了些許不雅的惆悵。

那一年,我本科畢業,畢業設計仗着指導老師是系老大,僥倖過關。其實,畢設我是用心了的。我花了好幾個通宵,把我所學的,所想的,所用的的文字都手動敲在編輯器上。我不否認我的僥倖,但不參實力的僥倖,始終是悲劇。

那一年,我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在兩個男人的感情裏糾葛着。其實那不算是多情,只能說,一個沒有在對的時間裏遇到,一個在異地戀中亂了陣腳。都在心裏走過,就算沒有停留,那心口的疤痕怎敢說沒有在記憶裏劃上一筆。年輕的人,總在不斷的犯錯中成長,沒有後悔,誰沒年輕過呢?

那一年,我去了中國的首都。一個充滿傳奇的都市,那裏,乾燥而擁擠。它沉澱着古老的文化底蘊,喜歡它,可能是它寫滿了歷史吧。感謝朱棣。站在天安門廣場上,感覺一切有些虛幻,曾那座樓,我只在電視上看過哈。或許吧,很多東西,只有經歷過纔會懂,有些地方,只有身處其境纔會有所感觸。

那一年的建軍節,我在長沙的星二上,在將要到達我目的地的前一站,我被扒去了我的皮夾,那皮夾裏有着我所認爲重要的一切身外之物。當下了車,別人才提醒我說,那扒手扒我包時,很多人都看到了,爲什麼就我沒看到呢。呵,有時人生就是這麼地戲劇化。當我看到我空空的手提包時,我的腦袋頓時一片空白,接下來就是邊打電話邊無助地哭。幾分鐘後,才冷靜下來,打電話去銀行口對掛失那些有着數字的銀行卡。之後,每上車,我那少有的警惕性便隨之而來。

那一年,我失去了我的至親,太突然的事,總是無法接受,直到現在都三個多月了,我仍相信,他還是活着的。我沒有見到他的.最後一面,得到消息時,我還在去汽車站的公交上,他們沒有告訴我實情,但我從哭聲中早已猜到,但始終不承認。在長沙南站等車時,我得到了確切的消息,頓時,我眼淚就一直止不住,我真得從未想過,他會這麼早離我們而去。跟他見得最後一面,便是我逃課回校拿畢業證的那天,每至晚睡,便愈加痛苦的思念他。再見面時,我倆已陰陽兩隔,他的遺容那麼安詳,他應該是睡覺了吧,睡一覺就是醒過來的。

很多事,也許你一輩子都不會想到它會在你身邊發生。可它就是發生了,而且就發生在你的身上。你無處可躲時,你只能接受時,你纔會覺得,自己的承受能力竟是那麼的薄弱。比如戴孝頂冤的遊街,比如爲了一個真相眼見着至親在衆目睽睽下尸解,比如家族裏某些有着血緣關係的人幹出一些沒有人性的事。那時,你心頭只有一個念頭,讓自己變得強大,再強大,如你身材這般強大。只有讓自己變得強大之後,你纔有能力去保護那些需要你保護的人,纔有能力不受傷。

於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再無助,再孤寂,你也要挻下去。

那一年,朋友總覺得太少了,知己更是難覓,越來越不想在衆堆裏談論一些天文地理,很多話不能再隨便說了,有些人你也覺得得罪不起了。看着別人的幼稚,你只能一笑了之。對於自己的可笑,也只能去掩飾。對呵,在這大家都忙碌的世界裏,你不是戲子,我也不是小丑,誰願意爲了博取他人一笑而苦中作樂呢?

在成長的過程,總是會要一個人在某個角落,添着傷口。獨自忍受那些不齒。傷痛,無法在文字中闡述,只能細細地化爲經驗,在某個歲月的風塵中,成了堅強,鑽進那顆柔嫩的心。慢慢的,心便不再那麼脆弱。

不知什麼時候起,我們都已成了魯迅筆下的那旁觀者了。呵,這算是誰的悲哀了,只因我們都在獨自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