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人生感悟 > 只要結果,不要藉口

只要結果,不要藉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人,他們總是爲自己的錯誤找藉口,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爲了不受到別人的指責,但是這樣的結果往往會讓人看到他們的不負責任。

只要結果,不要藉口

無數的人與成功失之交臂,很可能是因爲他們爲自己找到了自欺的理由。像什麼“如果每天不堵車,我就不會經常遲到了”、“現在競爭太激烈了,要是早幾年我也會成爲行業的精英”、“如果我有學歷,我早就成爲這方面的傑出人才了”等等。這些藉口都是自欺欺人的。在你每找一個藉口的同時,你也在不經意間失去了一次機會。


成功人士與那些沒有什麼作爲的人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只要結果,不要藉口。只要稍加留意你就會發現,那些沒有任何作爲,也不曾計劃要有一番作爲的人,經常會有一籮筐的理由來解釋:爲什麼他沒有做到,爲什麼他不做,爲什麼他不能做,爲什麼他不是那樣做的。失敗者在沒有獲得成功後的第一個舉動,就是爲自己的失敗找出各種理由。而成功的人,從不爲自己找藉口,他們注重的是怎麼才能更快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1.不爲失敗找理由

日本松下集團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就是一個從不找藉口的人,他對自己如此,對員工也是同樣要求。他不允許下屬爲工作上的失誤找各種理由,要求他們承認自己的錯誤,發現工作上的問題。他認爲一個只會爲自己的失誤和錯誤找藉口的人是不負責任的人,這樣的人很難在自己的事業上有所成就,他把自己用來找藉口的時間都用在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上,因爲他很清楚,再多的藉口都沒有一個解決方法實惠。這樣做使得整個松下集團從上到下都沒有找藉口拖延的風氣,所以松下成爲日本的精英企業並不爲奇。

經常爲失敗找理由,失敗就成了一種習慣,找藉口也成了一種理所當然的行爲;反之,不給失敗找理由,就是將失敗當成了教訓和收穫,促使我們不斷進取。

  2.不爲自己找藉口

在多哈亞運會上,中國女排以3∶0擊敗越南女排,衛冕冠軍,順利地迎來開門紅。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賽後表示,中國女排的目標就是衛冕,我們就是爲了這個冠軍而來的,傷病不是藉口。雖然中國女排在征戰世錦賽回來後一天也沒有休息,隊伍的傷病情況暫時也得不到有效的改善,但面對亞洲隊伍,這些都不是藉口。“打亞洲隊伍,傷病不應該是藉口,我們也不想找任何藉口”,這就是中國女排的精神支柱,也是她們一直在世界女排比賽中連續衛冕的原因——我們要的是冠軍,不是藉口。

不爲自己找藉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藉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強化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理念。不爲自己找藉口,實際上是在向自己挑戰,是爲自己尋找走向成功的階梯。

  成功屬於找方法的人

成功屬於那些善於找方法的人,而不是善於找藉口的人。

我們通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兩個員工做性質相同的工作,一個加班加點、身心疲憊卻仍然做得不好,而另一個則輕輕鬆鬆地完成任務並得到了上司的賞識。在這裏,方法起了決定性作用。只有方法對了,才能省時省力地完成任務。

好的方法往往能爭取到更大的發展空間。1956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推出了一款性能優越、款式新穎、價格合理的新車。但這款新車的銷售業績遠遠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公司的經理們絞盡腦汁也沒有找到讓產品暢銷的辦法。

剛畢業的見習工程師艾柯卡是個有心人,他了解情況後就開始琢磨怎樣能讓這款汽車暢銷起來。有一天,他向經理提出了一個創意,即在報上登廣告,標題是:“花56元買一輛56型福特。”這是個很吸引人的口號,很多人紛紛打聽詳細的內容。原來艾柯卡的方法是:誰想買56型福特汽車,只需先付20%的現金,餘下部分可按每月付56美元的辦法分三年付清。

他的建議被公司採納,而且成效顯著。“花56元買一輛56型福特”的廣告深入人心,它打消了很多人對車價的顧慮,創造了一個銷售奇蹟。艾柯卡很快就受到賞識,不久他就被調往華盛頓總部成爲地區經理,並最終坐上了福特公司總裁的寶座。

不懼困難,相信自己,找到方法就能令你走出困境,爲你贏得更多的機會,爲你的事業發展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問題不會自動消失,只有方法找對了,你才能成功地解決它。但是方法不是固定不變的,也不是等來的,它往往需要你絞盡腦汁地去思考、琢磨、反覆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