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謎語 > 歷史謎語及詳解

歷史謎語及詳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導語:猜謎語很受兒童歡迎,猜謎語也是一項有趣的益智遊戲。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很經典的謎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歷史謎語及詳解

  經典謎語詳解【1】

謎面:籬落疏疏一徑深 (打一字)

謎底:非

制謎:陳良慶

謎面摘自宋代詩人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中的第二首,全詩原文爲:“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全詩由靜到動,描繪了一幅春意盎然的鄉村景象。

當遇到描寫景象的謎面,且沒有文義扣合的成分時,就無須考慮謎底文字的含義,而是通過想像力,將謎底“象形”化。

“象形”是六書之一,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應用到燈謎中,“象形”就演化成一門面底扣合的手法,稱爲“象形法”。“象形法”是根據漢字的整體或部分的形狀來想象成某個物體,從而達到扣合謎面的目的。

如“蜻蜓點水(打一字)”,謎底爲“汗”,“幹”字即象形爲“蜻蜓”。

“籬落疏疏一徑深”,描寫的是“籬落”和“徑”兩種景物,“籬落”即籬笆,“徑”即小路。籬笆和小路是鄉村特有的景象。可以想象出這樣一個畫面,在一條筆直通幽的小路上,兩旁錯落着稀疏的籬笆。若以“象形法”來扣合本謎,筆直通幽的小路就可以形象化地轉換爲“||”,在小路的兩旁栽種上籬笆,就可形成一個“非”字的形狀。

本謎題材生動,光影交錯,雅緻斑斑,不禁令人浮想聯翩。

  經典謎語詳解【2】

謎面:欲訂城下盟,請君當說客 (打張學友歌曲一)

謎底:想和你去吹吹風

制謎:王福陽

據《左傳·桓公十二年》載:“楚伐絞……大敗之;爲城下之盟而還。”“城下盟”指的是在敵人大軍壓境下被迫訂立的屈服條約,通過簽訂城下盟的方式達到和平休戰的目的。謎面中的“欲訂城下之盟”即表明了一種“想和”的態度。

“說客”,即遊說之士,是勸說別人接受某種主張的人。一個好的說客離不開他巧舌如簧的口才,如戰國時遊說六國“合縱”聯合抗秦的蘇秦,應對“合縱”聯盟主張“連橫”戰略的張儀,他們都是憑藉一張巧嘴就能動搖國家根本決策的人。

在本謎中“說客”即充當一個談判者的角色,目的就是要在不平等的條約下儘量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吹風”就成了談判中至關重要的擔當。

至此,謎底“想和你去吹吹風”應頓讀爲“想和、你去吹吹風”,頓開之後的兩段以“正面會意法”分別與謎面上下句相扣。

本謎構思巧妙,角度新穎,時光交錯間令人耳目一新。

  經典謎語詳解【3】

謎面:殺之儆猴效未奏 (打一菜餚名,三字)

謎底:白斬雞/白切雞

在古老神祕的東方大地上,留傳着一門古老的民間藝術——耍猴,耍猴的操縱者被稱之爲“耍猴人”。耍猴人之所以能把叛逆刁鑽的猴子制服得招之則來,呼之則去,是因爲耍猴人掌握着一門獨特的“祕術”。

對於這門祕術,我是有了解的。相傳,有一個耍猴人買了一隻被訓練過的猴子帶去表演,猴子很會跳舞也會翻跟斗,但就是不聽耍猴人的指揮。無論耍猴人怎麼使勁敲鑼打鼓,猴子只做沒聽見,在一旁抓耳撓腮。

耍猴人想了個法子,抓來一隻公雞,對着公雞又敲鑼,又打鼓。公雞沒學過表演,哪見過這場面啊,光聽到鑼鼓聲早就嚇呆了,蹲在地上動也不敢動。就在公雞和猴子一臉茫然的時候,耍猴人拿起一把刀,一刀就把公雞宰了。這一下可把猴子嚇壞了,聽見鑼鼓聲便忙着跳舞翻跟斗,一點都不含糊,就怕步了公雞的後塵。

於是,雞就成了馴服猴子的犧牲品。這便是成語“殺雞儆猴”的由來。

因此,謎面中的“之”代指“雞”;在本謎中殺雞的目的就是要嚇唬猴子,如果殺雞儆猴未奏效的話,那麼“雞”就是白殺了,謎底“白斬雞/白切雞”正是取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