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關於八種修辭手法的作用

關於八種修辭手法的作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瞭解過修辭手法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種修辭手法的作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八種修辭手法的作用

八種修辭手法的作用

1.比喻: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化無形爲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體, 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

2.擬人:能使讀者對所表達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產生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體、生動的效果。

4.誇張:可以引起豐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徵,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5.對偶: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6.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相同句式構成排比,增加語勢,起強調作用,強烈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議論文往往用排比增加語勢,起到了強調論證觀點的作用。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7.設問:形式爲自問自答。作用是:引起讀者興趣,引起讀者思考。在結構上還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啓下、使條理清晰的作用。

8.反問: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強語氣,起強調作用。

語文各種修辭手法的作用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構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係的標誌)構成。構成比喻的關鍵: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否則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爲生動;化深奧爲淺顯;化抽象爲具體;化冗長爲簡潔。(使語言表達生動形象具體,富有感染力。)

2.比擬

把物當作人來寫(擬人),或把人當作物來寫(擬物),其形式特點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其作用:賦予事物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使表達生動活潑。

3.借代

借代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與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它強調兩事物間的相關點。其作用: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4.誇張

誇張指爲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擴大或縮小或超前。要求使用時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根據,不能浮誇。其作用:突出所描繪事物或情境的特點,加深讀者印象。

5.對偶

對偶就是“對對子”,也稱“對仗”。它必須是一對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意義相關的短語或句子。兩句間的關係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和條件等。其作用有:便於吟誦,有音樂美;增強語言的`節奏感,使語言節奏明快。

6.排比

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常用強調的同一詞語重複出現在各個短語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

7.設問

先問後答。往往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要確定答案。作用: 強調問題,以引起人們注意,啓發人們進行思考。

8.反問

反問的特點也是“無疑而問”,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問號,有的也可打感嘆號,作用:加強語氣,增強表達效果。

9.反覆

同樣詞語或句子反覆出現。作用:

強調內容,加深讀者印象。

10.引用

⑴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時作用:

可以增強語言的權威性與說服力。

⑵引用名人軼事,笑話趣聞時作用:

增強語言的趣味性,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和閱讀興趣。

11.對比

人或事物性質相反的兩方面比較,也叫正反對比。作用:通過對比事物間的差異,以突出強調事物的特點。

常見論證方法及作用舉例論證:通過舉具體的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答題格式:

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答題格式:

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證了……了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引用論證(注: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閱讀興趣。)答題格式:

使用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通過引用……證明……的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讀者往下讀)對比論證。作用就是突出強調。答題格式:

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比喻論證:可把道理講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論證的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更利於讀者明白。答題格式:

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