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有關歷史典故《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有關歷史典故《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3W 次

典故是一個漢語詞彙。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三指具有教育意義且大衆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歷史典故《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歷史典故《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篇1

【出處】(明)劉基《誠意伯集·賣柑者言》。

【釋義】外表像金玉,瓤子卻像是破棉絮。比喻外表漂亮,內裏破敗。虛有華美的外表,實質卻一團糟。

【歷史典故】

劉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而且精通天文及兵法,幫助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了大明朝。朱元璋登基當上皇帝以後,便封劉基爲“誠意伯”。

在劉基年輕時,一次外出來到杭州。在家鄉時,他就聽說,杭州有一個賣蜜柑的商人,善於研究水果保鮮和管理,不論冬天,還是夏天,他賣的蜜柑看上去都非常好,生意很興隆。

劉基對此很好奇,也很想親口嚐嚐。一天他找到了這位水果商。到那攤位一看,果然不錯,人們正在爭先恐後地購買。他也擠着買了幾個,迫不及待要吃一個,剝開皮,一看,裏面就像破棉絮一樣,一點兒鮮甜味也沒有。哪裏還能吃?劉基很生氣,拿着剝開的蜜柑質問水果商:“老先生,你賣的蜜柑是讓人吃的呢,還是供人擺着的呀?你這不是騙人嗎?這麼做,也太過分了吧!”

沒想到,那位水果商聽了劉基的話,毫不介意,面帶笑容地對劉基說:“您別生氣。說實話,我賣這個蜜柑就爲的是養家餬口。再者,我賣,您買,這是自由買賣,我沒非要您買啊。我賣這蜜柑好幾年了,買的人很多,就您來找我。您要是明眼人,就來管管這混賬世道,真正搞欺騙的人不是我,而是那些有權有勢的。他們在家坐着虎皮椅,出門坐大轎,或是騎着高頭大馬,頭戴烏紗,身着錦袍。看上去,哪一個不是裝得一本正經的樣子?可是,他們整日干什麼實事了?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下邊官吏爲非作歹,社會盜賊四起,他們不是白白坐着高位,享受豐厚的待遇嗎?這些人,單從外表看,光鮮無比,誰不羨慕?可實際上,他們是大盜賊,跟我賣的蜜柑一樣,外表似金玉,裏邊是破敗絮。那麼,您幹嗎不去問問這些人,爲何單單查問我呢?”

劉基聽了這席話,沉默不語,他漸漸理解了這位水果商人。

回到家裏後,懷着對統治者的諷刺、對社會風氣的憤恨,就寫了《賣柑者言》這篇文章。

【成長心語】

我們經常聽到“做人難,難做人”的感慨,也經常能感受“先做人,後做事”的領悟。可見,做人不是個小問題,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派,堂堂正正,公公正正,纔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基。心底無私天地寬,表裏如一襟懷廣。襟懷坦蕩,光明磊落,就會贏得他人的信賴與尊敬。

歷史典故《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篇2

明朝的時候,杭州有個賣水果的人,很會儲藏柑橘。他保存的.柑橘經過一個冬天和一個夏天都不會腐爛,柑橘皮又紅又滋潤,飽含着水分,像寶石一樣,非常美麗。柑橘的價格雖然很高,買的人卻不少。

有一次,明朝大臣劉基買了他一個柑橘,剝開皮卻臭氣沖天,再看裏面的果瓤,早就幹得像破棉絮了。劉基氣憤地責問道:"你爲什麼弄虛作假欺騙顧客?"

賣柑橘的人笑了笑,說:"我做這個生意已經很多年了,而且就靠這個過日子。我願意賣,人家願意買,誰都沒意見,只有你這位先生不滿意。你可知道,當今世上欺騙人的多着呢!你不想想,那些腰間佩着兵符好像是保衛國家的武將,難道真有孫子、吳起的打仗本領嗎?那些頭戴烏紗帽、神氣十足的人,難道真是治國的人才嗎?其實他們也沒多大本領。人民的疾苦,他們根本就不管;官吏們胡作非爲,他們也不制止。他們只顧自己吃飽了肚子,耗費國家的糧食和錢財,卻不知道羞恥。這些人和我賣的柑橘一樣,看起來非常光鮮亮麗,但是肚子裏什麼能耐都沒有。"

劉基聽了這番話,啞口無言。回到家裏後,他就寫了《賣柑者言》這篇文章,其中就有"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一句。

後來,人們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作爲成語,比喻外表雖然很華麗,可是裏面卻已經一團糟了。

歷史典故《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篇3

【成語】: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拼音】: jīn yù qí wài,bài xù qí zhōng

【解釋】: 金玉:比喻華美;敗絮:爛棉花。外面象金象玉,裏面卻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華美,而裏面一團糟。

成語故事】:

從前,杭州有個賣水果的小販,善於收藏柑橘一類的鮮果。不論經過嚴冬還是盛夏,他保管的水果,顏色仍然像剛摘下來的一樣新鮮。所以,儘管他將水果的價格擡高了十倍,買的人還是很多。

一個人從他那裏買了一個柑子,回家切開一看,發現裏邊的果肉早已變得跟一團棉絮一樣。他氣極了,怒氣衝衝地找到小販,質問說:“你這樣騙人,也太過分了吧!”

小販不慌不忙地回答:“我賣水果已經多年了,從沒有人來責問過我,您怎麼這樣不滿意呢!世界上騙人的事多了,難道就我一人嗎?你也不想想,那些佩戴着兵符將印的將軍,那些穿着蟒袍玉帶的文臣,騎駿馬,坐高堂,一個個好像是國家的棟樑,其實他們真能建功立業嗎?這些人哪個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呢!爲什麼你現在不去責問這些人,倒來責問我這個賣柑橘的呢?”這小販藉着賣水果把封建官僚諷刺、痛罵了一頓。那人聽後不再作聲了。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後來就成了成語。用來比喻那種只有華麗的外表而沒有實際本領的人,或者表面好看卻沒有實際內容的事物。

【造句】

01有些騙子看起來一表人材,正是所謂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02他外貌出衆,一開口卻毫無內涵,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03這本小說的封面精美,內容卻貧乏,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04剖開這個西瓜才知道里面已經腐爛,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05這棟房子的外觀好看,裏面卻是破爛不堪,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06如果你不想成爲一個金玉其外、敗絮其內的人,除了注重打扮之外,也要不斷充實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