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周王避債臺的典故

周王避債臺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典源出處《漢書·諸侯王表序》:“分爲二週,有逃責 (債)之臺,被竊鐵之言。”服虔注:“周赧王負責 (zhai),無以歸之,主迫責急,乃逃於此臺,後人因以名之。”晉·皇甫謐《帝王世紀》:“周赧王雖居天子之位,爲諸侯所侵逼,與家人無異。貰(shi) 於民,無以歸之,乃上臺以避之,故周人因名其臺曰逃債臺。”《史記·周本紀》注引此文前有“名誕”二字。

周王避債臺的典故

釋義用法東周末年,王室衰微,周赧王雖有天子之名,但被諸侯削弱凌逼,與一般百姓差不多,欠了平民的債,無法歸還,逃到高臺上躲債。後人將此臺稱爲避債臺。後以此典形容人負債極多。

用典形式

【債築臺】 清·黃遵憲:“失民更爲叢驅雀,畢世難償債築臺。”

【避債臺】 明·湯顯祖:“去官只有耕田手,處世都無避債臺。”

【臺高極天】 清·黃遵憲:“括地難償債,臺高到極天。”

【周赧築臺】 清·王夫之:“周赧築臺深避債,魯哀徙宅再忘妻。”

【債臺高築】 清·黃遵憲:“海客歡呼土民怨,債臺高築與天平。”

【周王避債臺】 清·丘逢甲:“愁城欲藉酒杯開,中有周王避債臺。”

【築臺逃文債】 清·錢謙益:“築臺未許逃文債,作廟還應祀酒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