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感冒的典故

感冒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6W 次

“感冒”一詞不見於中醫經典,而是源自於官場。

感冒的典故

南宋年間,館閣(中央級學術機構)設有每晚輪流值宿的值班制度。但總有閣員在值班登記簿上以“腸肚不安”爲由而開溜。

一位名叫陳鵠的太學生,卻反風氣而爲之,標新立異大書“感風”二字。

南宋以前,中醫對病因的表述並不似現在般規範明晰。南宋醫學理論家陳無擇首次把引致百病的病因區分爲六淫,即風、寒、暑、溼、燥、火六種反常氣候變化。這位太學生賣弄小聰明,借來六淫之首“風”,並隨手前綴以“感”,表感受之意。

不料後來卻發生突破性形變。到了清代,陳鵠所創先例,清代官員辦畢公事請假休息,例稱請“感冒假”。“冒”,透出也。意爲官員早先在爲該公務操勞時,已感外淫,隱病堅持,症狀今日終於爆發,不得不請假調養。

現今,“感冒”一詞已成常用語,被人們用來描述咽乾、鼻塞、咳嗽、打噴嚏、頭痛、發燒等傷風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