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山西民間的節日風俗

山西民間的節日風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二月二 龍擡頭

山西民間的節日風俗

傳說中,農曆二月初二是萬物復甦的日子。二月二,龍擡頭。是山西民間普遍流傳的不成節日的節日。在山西,老百姓都習慣於在這一天理髮,農村則是剃頭,藉以去掉昔日的穢氣,迎接來年的興旺。一般農村,在二月二時,總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餃子,吃麻花,吃煎餅。

添倉節

添倉節,這是山西特有的節日。添倉節的具體日期是在每年舊曆正月的二十五日。添倉,是指農家往倉房囤子裏增添糧食。是當年要在原有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增加收成,多多增產,這就寄託了人們對於來年糧食豐收的良好願望。添倉節,在山西各地的過節方法也不盡相同。有的地方,添倉節這天,象徵性地往糧倉裏添加糧食,有的地方則在添倉節這一天吃春餅、煎餅,並把餅投入到糧倉,名曰填倉、添倉。有的地方在添倉節,做“雨燈燈”,燈燈用谷面捏成,共捏十二個,小碗大小,每個燈頂端捏一個燈盞,燈盞邊緣捏一個小豁口,每個豁口各代表一年四季中的一個月。燈盞蒸熟後,揭開鍋先看那些月的燈盞裏積的汽水最多,則證明了那個月雨澇。再根據種莊稼在那個月需雨水最多,推斷這一年收什麼,作爲本年安排種植的依據。

桃花節

三月一日爲桃花節,這真是一個特殊的節日。這個節日是在桃花盛開的季節。桃花節時,未婚女子,青年媳婦,甚至小孩子們都在衣襟上系繡花“桃子”,裏面裝有大蒜香草等,用桃紅色布料縫成,用各色絲線綴穗子,象徵青春美好,而且隱喻避災難,因爲桃的諧音“逃”,起到護身符的作用。民間說法是,有了“桃符”,就可以安全渡過這一年了。

寒食節

每逢清明節的前一天,晉中一帶的老百姓家家戶戶不生火,不做飯,這一天吃冷食,當地人把這一天稱作“寒食節”。寒食節,已經延傳了二千多年。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做了晉國的國君,成了晉文公。在他分封大臣時,竟把“割股奉君”的老臣介子推給遺忘了。當派人去請介子推時,介子推已經揹着老母親躲到當時的鄔縣綿山上隱居起來。重耳於是下令焚山,企圖逼介子推母子出山,但事與願違,介子推至死不出山,與其老母抱着一棵樹死於林中。晉文公懊悔不已,即把綿山改爲介山,鄔縣改爲介休縣,而且把放火燒死介子推的那一天,即清明節的`前一天,定爲“寒食節”。

走麥罷

走麥罷,是山西晉南特有的風俗習慣,走麥罷,是新女婿在當地麥收結束後,帶着豐收後的喜悅心情,用新麥磨成的面蒸成一個大月形的角子饃去看丈母孃。包含有祝福岳父岳母家裏幸福安康,豐收的寓意

乞巧節

乞巧節,是農曆七月初七,每逢農曆七月初七的晚上,民間姑娘與少婦有乞巧的風俗。由於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者是女性,人也稱之爲“女兒節”、“少女節”。山西,作爲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的地區,乞巧節的民間風俗也頗爲盛行。在山西晉南一帶,是中國歷史上的古河東地區。往往在七夕這天,習慣用油麪糖果蜜作成巧果和西瓜敬牛郎與織女,爲之乞巧。現在民間,往往在七夕夜全家吃西瓜以示紀念。還有的,七夕夜,姑娘媳婦於自家庭院、村中祠堂、針線包隨帶、燒香擺供,向織女乞巧。

敲鑼兒節

太原市婁煩縣的天池川,有條小河名叫天池河,河兩岸有大小几十個村莊,每逢農曆七月有“過節”的風俗。初一至月底,天天都有過節的村子。遇到過節的日子,和每年過春節一樣,家家戶戶門上貼着對聯。白天,男女老少敲鑼打鼓,穿着新潮的衣服扭秧歌,唱着預祝豐收的小調和祝賀天下太平的歌曲,載歌載舞,歡樂非常;晚間,如辦喜事一般,家家點旺火,放鞭炮,門上掛燈籠,還有八音會挨門逐戶吹奏,一直到深更半夜。因爲“過節”,村村都敲鑼打鼓,所以,當地人把這裏的這一節日取名爲“敲鑼節”。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爲中元節。這個農曆時節,已是氣候轉冷時。民間老百姓迷信色彩嚴重,把這個中元節稱爲“鬼節”。這時候的農村,人們扎紙縶,相繼給死去的親人送夾衣。大部分家庭,在“中元節”來臨之際,要蒸制各種造型的饅頭、麪塑,大部分農民要在這個時節上墳、掃墓、燒錢化紙,對故人示以祭奠,這種風俗,已經延續幾千年。

過 唱

太原郊區,有一種鄉俗,老百姓稱之爲“過唱”。過唱時,鄉里人要請城裏的戲班到鄉間演出。過唱一般一年一次。多選在農曆正月十五、四月初八、六月初六、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左右,其他時間也有,農忙農閒錯開,形成一種比較固定的程式。過唱既是民間的傳統風俗,也是鄉間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還是鄉間串親戚、走朋友的節日,至今仍然“紅火”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