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風聲鶴唳的詩詞典故

風聲鶴唳的詩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9W 次

典源出處《晉書 ·苻堅載記》:“ (苻) 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勍 (qing) 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軍遂奔退,制之不可止。融馳騎略陣,馬倒被殺,軍遂大敗。王師乘勝追擊,至於青岡,死者相枕。堅爲流矢所中,單騎遁還於淮北,……聞風聲鶴唳,皆謂晉師之至。”

風聲鶴唳的詩詞典故

釋義用法公元383年,前秦符堅率軍攻打東晉,在淝水交兵。符堅登壽陽城,見晉軍嚴整,遙望八公山上草木,以爲都是晉兵,臉上現出懼怕之色。後兵敗逃跑,潰兵聽見風聲與鶴鳴,都以爲是追兵。後以此典表示驚慌失措,疑俱自擾。

用典形式

【風鶴】 清·吳梅:“湖山淪小劫,正風鶴長淮兵氣。”

【唳鶴】 清·張景祁:“乍聞唳鶴,健兒罷唱從軍樂。”

【風鶴驚】 清·章靜宜:“汴州城內風鶴驚,汴州城外連軍營。”

【草木風】 唐·杜甫:“三年笛裏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

【疑鶴唳】 唐·劉禹錫:“殘兵疑鶴唳,空壘辨烏聲。”

【鶴唳兵】 清·唐孫華:“腹書竟伏狐鳴火,手蔗頻驚鶴唳兵。”

【八公山下】 宋·葉夢得:“千歲八公山下,尚斷崖草木,遙擁崢嶸。”

【八公草木】 清·錢謙益:“傳語八公閒草木,謝公無事但圍棋。”清·王頊齡:“百粵風煙通馬援,八公草木走苻堅。”

【山頭鶴唳】 明·李東陽:“山頭鶴唳爭回首,城南老氐帶箭走。”

【風聲鶴唳】 清·黃景仁:“地經白馬青絲後,山在風聲鶴唳中。”

【風鶴驚心】 清·吳秉謙:“廬陵昔日建和門,風鶴驚心故壘存。”

【江淮草木】 金·元好問:“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聲自遠。”

【草木爲兵】 唐·張嘉貞:“山川看是陣,草木想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