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博士買驢典故

博士買驢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3W 次

博士,博學之士,博學之人。此典出自《顏氏家馴·勉學》:“博土買驢,書卷三紙,未有‘驢’字。”

博士買驢典故

鄴下有個博學的人,他買了頭驢。書寫買賣合同時,他爲了炫耀自己的學問,竟然寫滿三頁,文中全是華麗的辭藻:描繪了驢子的形態;敘述了自己需要驢子的願望;鋪敘了雙方買賣的'過程;稱讚了賣主的誠實……凡是談到驢子都用“健步”、“蹇衛”等詞代替,而不用一個驢字。這樣的合同當然不合乎制度規範,也是無效的。賣方不肯畫押。博士費了老大的勁,賣弄了自己的才學,卻落個“不好”,十分生氣,於是去衙門申訴。縣官看後,笑道:“應用文字和文學作品是兩碼事,你連這都不懂,真是書呆子,根本算不上是博學之士!”

“博士買驢”比喻廢話連篇、不通人情世故的書呆子。

陳陳相因

此典出自《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劉邦稱帝以來,經過幾十年積聚,漢朝國庫一天天充實起來,從漢文帝到漢武帝,七十多年的時間,一直是政局穩定,秩序井然,百姓衣食充足,谷滿官倉,錢滿府庫,因爲堆積久了,穿錢的繩子也變得腐爛不能使用,官倉裏的糧食一年年、一層層地堆積在那裏,舊的沒有用,新的又堆積上去,以至於堆砌在露天的地方,變得腐爛不能食用。

“陳陳相因”原指皇倉之糧逐年增加,新糧變陳糧。後多比喻因襲舊套,毫無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