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關於古代的神話傳說

關於古代的神話傳說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W 次

蒲公追鹿

關於古代的神話傳說

相傳樂漢永平年間,在峨眉山的華嚴頂下面,住着一個姓蒲的老人,大家都叫他蒲公。蒲公祖輩都是靠採藥爲生。一年到頭在峨眉山上到處採藥,結識了寶掌峯下寶掌寺裏的寶掌和尚。年長日久,兩人的交情慢慢好起來。蒲公採藥,常去寶掌和尚廟歇歇腳,寶掌和尚也常到蒲公家裏談古論今。

一天,蒲公正在一個名叫雲窩的地方採藥,忽然聽見天空中傳來了音樂聲音。他忙擡頭一看,只見一隊人馬腳踏五彩祥雲,直往金頂方向飄去。其中有一人,騎了匹既不象鹿又不象馬的坐騎。蒲公心想,這些人能在天上駕雲,不是神也會是仙。於是跟着那片祥雲,往金頂追去,想看看究竟是些啥子人。

蒲公來到金頂,見捨身巖下雲海翻卷,霞光萬道。在五彩光環中,有一人頭戴束髮紫金冠,身披黃錦袈裟,騎了一匹六牙大象,頭上有五彩祥光,腳下是白玉蓮臺。蒲公認不得是哪個,就趕着回來問寶掌和尚。剛到家裏,就見寶掌和尚早已在等他。見他回來就問:“今天你到哪裏採藥去了?怎麼一去就是半天?”蒲公把在金頂看到的事告訴了寶掌和尚。寶掌和尚一聽大喜,忙說:“哎呀!那是普賢菩薩嘛!我就想見普賢,求他指引佛法,走,我們再去一趟!”說完,拉着蒲公就向金頂跑去。走到洗象池,寶掌和尚指着池旁邊一片溼象蹄印說:“你看,這不是普賢菩薩騎的白象在這裏洗過澡麼?”說着更加快了腳步。不一會兒他們就到了金頂。寶掌和尚到捨身巖上往下看,只見巖下一片茫茫雲海中,有一團七色寶光。寶掌和尚說:“那七色寶光就是普賢菩薩的化身,叫做佛光。”

這時,蒲公忽然看見光環中又出現了普賢菩薩的金身,就忙叫寶掌尚看。可是等寶掌和尚看時,光環中卻只出現了自己的身影。蒲公感到很奇怪,就問寶掌和尚:“怎麼光環中只出現你自己的影子?”寶掌和尚對他說“你每天採藥,救人苦難,爲大家做了許多好事,所以感動菩薩,向你現了金身。我做的好事還不如你多,所以不能看見菩薩的金身,只能看見菩薩頭上的寶光。”

以後人們就把能看見佛光當作一種吉祥的象徵。並且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金頂祥光”。

干將莫邪

典出《吳越春秋·闔閭內傳》。

春秋時,吳國有一對善於鑄劍的夫婦,男的叫干將,女的叫莫邪。干將曾經在越國學過鑄劍,和越國有名的鑄劍師歐冶子共拜一師,因此他在吳國鑄劍很有名氣。

當時,吳國的國王名叫闔閭,他是一個崇尚武藝的人,因此也十分喜愛寶劍。一次,越國派使者獻給他三把寶劍,一把叫“除奸”,一把叫“斬邪”,一把叫“魚藏”,吳玉十分高興,把這三把寶劍當作寶貝,收藏起來。

然而,有了越國出產的寶劍,吳王並不滿足。他想擁有吳國劍匠自己鑄造的寶劍。他聽說干將、莫邪夫婦是鑄劍高手,就把他倆召來,對他們說:“聽說你們的鑄劍術十分高明,我要你們鑄造兩把比越國寶劍還要好的劍。”

“好的。”干將、莫邪回答說。

於是,干將、莫邪建造了一個鑄劍場,並從山上採來精鐵,開始鑄劍,還請吳王徵調了三百個童男童女專門爲鑄劍的爐子裝炭鼓風。

干將接連鑄了好幾把劍,呈送給吳王。但吳王經過試驗,都不滿意,說這些劍都比不上他所擁有的“除奸”等三把寶劍。干將辯解說:“大王,鑄煉寶劍,一定要有質地好的精鐵、合適的火候和高超的冶煉術,三者缺一不可。但我現所有的精鐵比不上越國的精鐵,所以雖有高超的技術也無可奈何。”

吳王說:“我吳國怎麼會沒有上好的精鐵,限你三個月,採集上等精鐵,煉出比越國還要好的寶劍來。不然,提頭來見。”

干將回到鑄劍場,將吳王的旨意對莫邪說了。夫婦倆跋山涉水,終於採到了一塊上好的精鐵,又開始鑄劍。

但是,經過兩個月的煅燒,爐中的精鐵一點也沒有熔化。夫婦十分着急。

莫邪說:“看來這是一塊神鐵,要神鐵熔化,一定要有人獻身才們。沒有人獻身,寶劍是鑄不成的。”

干將聽了,說:“我想起來了。我師父最後一次鑄劍時,神鐵不化,師父和師母一起跳入爐中,才煉成了寶劍。”

“他們爲什麼要捨命煉劍呢?”莫邪問。

“鑄不出好劍,越王一樣要處死他。”

莫邪想了想,說:“師父和師母爲鑄寶劍而獻身,做出了榜樣,爲了鑄出寶劍,我也勇於獻身。”

於是,莫邪剪了發,修理了指甲,縱身跳進了熊熊的爐火中。干將含着熱淚,讓三百個童男童女加緊鼓風,燃起更熊熊的烈火。很快,那精鐵漸漸熔化,流入槽中,成了劍坯。

干將又反覆將劍坯煅燒、錘打,終於鑄成了一對舉世無雙的寶俐,雄劍起名“干將”,雌劍起名“莫邪”。

干將把雄劍藏起,把雌劍獻給了吳王,但吳國滅亡後,這兩把寶劍也都失傳了。

後來,“干將莫邪”這一典故,用來指著名的寶劍。

玄女授符

典出《史記·五帝本紀》。

上古時代,軒輾黃帝接替了日漸衰落的神農氏,處理各種事務。

當時有以蚩尤兄弟爲首的部落,不聽從黃帝的命令。蚩尤兄弟共八十一人,他們個個生得奇形怪狀,銅頭鐵額。不僅形象可怕,而且能靠吃沙子、石頭來充飢。因此,他們橫行霸道,濫殺無辜,無惡不作。

黃帝因爲傑出的政績,而受到了萬民的擁戴。黃帝試着用仁德去感化蚩尤兄弟及其部落,但他們依仗自己的力量,對黃帝的仁義德行毫不理睬。

黃帝見用仁義不能感化蚩尤部落,只好起兵征討。但對方力量強大,黃帝又戰勝不了他們。

天下的太平受到了侵擾,黃帝焦慮萬分。

天帝知道了人間的情況,便派九天玄女下凡,去幫助黃帝戰勝蚩尤兄弟。

玄女是人頭鳥身,飛翔着翩翩而來。

黃帝見空中飛來如此異物,連忙伏地而拜。

九天玄女對黃帝說:“我是玄女,奉天帝的命令前來幫助你。你想得到什麼?”

黃帝說:“爲了天下的太平,我希望能戰無不勝,以便征討所有的叛逆之徒。”

九天玄女聽了,嫣然一笑,就按照天帝的囑咐,將兵符戰法傳授給黃帝。

黃帝運用九天玄女教授的兵符戰法,很快率兵制服了蚩尤部落。

後來,“玄女授符”這一典故,用來比喻傳授經策。

延賓置驛

典出《史記·汲鄭列傳》。

鄭當時,又名鄭莊,是漢代陳縣人。他以做俠義之事自豪,很有名氣。

孝景帝時,鄭莊爲太子舍人。按那時的制度,官吏們每五天可以休假一次。每逢過五天一次的例假,鄭莊都在長安各郊區設置馬匹和驛站,用來招待過往的賓朋。賓朋們聽說此事後,紛至沓來,白天黑夜不斷。

儘管如此,鄭莊還惟恐對客人照顧得不夠用到。他常告誡守門人說:

“客人到來,要立刻請進,無論是尊貴還是貧賤,都不要讓在門口等候。

鄭莊對所有的來客都彬彬有禮,能夠以自己的高貴身份恭謙地對待所有的.客人。他非常廉潔,又不置私產,靠俸祿和所得的賞賜來招待諸位友人。但他送人的禮物,不過是用竹籃子裝的少量食品而己,從不奢侈。因此,許多士人和年老者都毫無異議地稱讚鄭莊。

後來,“延賓置驛”這-典故,用來稱頌人喜賢好士,禮敬賓客。

求田問舍

典出《三國志·魏書·陳登傳》。

三國時,有個名士叫許汜。他雖然是個讀書人,但對天下大事並不關心,整天只知道置買田地,購買房產,平時誇誇其談,因此,他很被人看不起。

有一次,許汜來到荊州,見了暫時投靠劉表的劉備。二人在荊州牧劉表那裏,議論天下人物。談到曾在徐州牧手下擔任典農校尉的陳登,許汜說:

“陳登這個人,雖然很有名望之士,但是性情粗野,不能禮賢下士。”

劉備說:“我在徐州住過,與陳登相熟。你說陳登性情粗野,不能禮賢下士,可有什麼例證嗎?”

許汜回答說:“以前我曾經遭受禍亂,四處奔走。有一次我路過下邳,拜見陳登。他見到我很不熱情,沒有一點主客之禮,很長時間不與我說話。到晚上睡覺的時候,他自己睡大牀,讓我睡下牀,真是有些傲慢。”

劉備拈鬚微笑着說:

“許先生雖有國士的名望,如今天下戰亂不已,你本來應在此國難之時憂國忘家,濟世救民,可你卻只顧置買田舍,把國家大事拋在腦後,這正是陳登輕視你的原因啊,更不用說和你促膝長談了。要是我呀,會自己睡在百尺高樓上,讓你睡在地上了,如果是那樣,哪會有什麼上下牀之分呢?”

許汜聽了面色通紅,低頭不語,滿臉羞慚。

後來,“求田間舍”這一典故,用來形容人無大志,只顧置辦家業田產;也指置田歸隱。

如皋射雉

典出《左傳·昭公二八年》。

春秋時,有一個姓賈的大夫,名如皋。他武藝很高強,但長相很難看,所以很久娶不到妻子。後來,他經人做媒,竟然娶到了一個年輕美貌的姑娘做妻子,高興極了。

可是,他的妻子從新婚之夜起,看到賈大夫相貌醜陋,滿心不高興,從不與他說一句話,更不用說露出一點笑容了。賈大夫想方設法逗她,妻子依舊冷若冰霜,一點也不起作用。就這樣,夫妻倆形同陌路,一起生活了三年,賈大夫心中不由十分苦惱。

有一天,賈大夫心中很煩悶,便背起弓箭,備了馬車,準備到附近如皋山林去散散心。他的妻子見了,也不說話,爬上了車子,跟他一起出發。

馬車向着山林馳去。一路上,青山綠水,風景如畫,賈大夫的心情不由開朗起來。而他的妻子仍然板着臉一言不發。賈大夫想逗她說話,她也不理不睬。

正在這時,路邊樹叢中突然飛出一隻美麗的野雞。賈大夫停下車,張弓搭箭,直朝野雞射去,野雞頓時落地。

“啊!好箭法!”他的妻子見了,笑着喝起彩來。

賈大夫沒想到自己一箭射中了野雞,竟使三年不說不笑的妻子笑着喝起彩來,他看着妻子的臉,高興地連野雞也忘了去拾,笑着問:

“愛妻三年來不說不笑,今天怎麼會這樣高興?”

“三年來,我一直嫌你長得難看。但今天看到你箭術這樣高明,武藝如此出衆,我嫁給你也不冤枉了!”妻子回答說。

賈大夫聽了,感嘆地說:“嗨!才能真是不可缺少的呀!如果我箭術不高明,我的妻子大概一輩子也不說不笑了!”

後來,“如皋射雉”這一典故,用來表示以才華來博得女子的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