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公元前一年是哪個朝代

公元前一年是哪個朝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歷史上的時間分爲公元前後,那麼公元前一年又是哪個朝代呢?下面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公元前一年是哪個朝代,歡迎大家瀏覽。

公元前一年是哪個朝代

公元前一年是哪個朝代

西漢

西漢的選官制度

參見:察舉制、徵召

漢初,官吏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按軍功爵位的高低,選任各級官吏,二是選自郎官,即郎中令屬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議郎等。郎官的職責是守衛宮殿和做皇帝隨從,如果經過一段時間,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額,即可由郎官中選用。軍功地主到武帝時已經沒落。郎官多出自“任子”或“貲選”,難於選拔真正的人才。

因此,漢武帝即位後,爲了擴大統治基礎,在除沿用上述制度外,頒行了一套新的選官制度:

察舉制。漢文帝時已有“賢良”、“孝廉”之選,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武帝時,開始明文規定下來,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舉,經過考覈,任以官職。不久又規定依人口的數量,按比例選舉,取消了資產的限制。這樣使察舉制逐步完善。

“徵召”制。徵召那些有一定能力而又不肯出仕的人,由武帝召見,確有才能,授予官職。與此同時相配合的還有“公車上書”之制,天下吏民上書言事,如有可取者,即以其所長,授以官職。

博士弟子考試成績優異者,也可入仕。公元前124年,漢武帝採納公孫弘的建議,置五經博士弟子,每年考試,凡能通一經以上者,可補文學掌故的官缺,成績得甲等者併爲郎官。武帝通過這些措施,選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從而進一步加強了封建統治機構

西漢的軍事:

爲了鞏固封建統治,西漢建立了比秦朝更爲完備的武裝力量。西漢前期是實行徵兵制,以正卒兩支來守衛京師。一支爲南軍,守衛宮城,歸衛尉率領;另一支爲北軍,保衛京師,歸中尉率領。兩支各有兩萬人。武帝時,各減至一萬人。正卒一年一輪換,不利於保衛京師。武帝着手組建職業兵爲侍從軍和禁衛軍。

期門軍和羽林騎

侍從軍有三支,就是期門、羽林和林孤兒。期門軍是漢武帝於前138年建立的,由侍中、常侍、武騎及待詔隴西、北地等六郡良家子能騎射者組成,共約有一千人,歸光祿勳掌管。因常爲侍從漢武帝而期待於殿門,故有“期門”之名。羽林騎是於太初元年(前104年)選六郡良家子組成,約七百人,亦屬光祿勳。羽林騎原叫做建章營騎,因守衛建章宮而得名。後更名“羽林騎”,取“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之意。羽林孤兒是由戰死者的子弟組成的,因養在羽林官署,教習戰射,而有此稱號。

八校尉

禁衛軍是於元鼎六年(前111年)建立的,共有八支,每支有士卒約七百人,由八個校尉率領,因稱“八校尉”。八校尉爲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賁。八校尉的士卒都由招募而來,是職業兵,這是中國古代有募兵制的開始。這支隊伍後來發展爲西漢王朝的軍事主力,經常用於鎮壓勞動人民或進行民族戰爭。

地方

在地方,有經過訓練的預備軍,根據地區的具體條件,分別設材官(步兵)和騎士(騎兵),這些預備隊皆由郡守和郡尉掌管。常備軍和預備軍的兵員,都由郡國徵調來的“正卒”充任。

漢武帝時期強化了隊伍,增設樓船(水軍)等軍種。隊伍的加強,使中央集權有了更堅強的支柱。同時也加強了對外和對內鎮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