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噤若寒蟬的成語典故

噤若寒蟬的成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噤若寒蟬的成語典故1

噤若寒蟬的成語典故

東漢時,有一個叫杜密的人,字周甫。他爲人穩重質樸,少年時就顯示出了特有的才華。後來,杜密被司徒胡廣所賞識,任爲代郡太守。杜密爲官清正,執法嚴明,且善於知人善任。

杜密去官回到家鄉以後,對政事依然十分關心,經常向太守舉薦好人好事,批評和揭發壞人壞事。當時,有一個叫劉勝的官吏是杜密的老鄉,也由蜀郡告老還鄉。劉勝的爲人和杜密正相反,他明哲保身,不問政事,對好人好事和壞人壞事,一概不管。

有一次,太守王昱對杜密稱讚劉勝是個清高之士。杜密知道王昱醉翁之意不在酒,名爲稱讚劉勝,實則批評自己好管閒事。便對王昱說:“劉勝地位很高,受到上賓的禮遇。但他知道好人不推薦,聽到壞事不作聲,就像冷天的蟬一樣,啞口無言。他只求自己平安無事,但對國家不負責任。這樣的人其實是個罪人,有什麼可稱讚的!”接着,杜密又說:“我發現賢人就向你推薦,對違法的壞人敢向你揭發,使你能賞罰分明,不也是爲國家盡了一點力嗎!”王昱聽了這番話,很是敬佩,便愈加厚待杜密了。

噤若寒蟬的成語典故2

噤若寒蟬的意思

[釋義] 噤:閉口不作聲;若:像;寒蟬:深秋的知了。不作聲像深秋的知了一樣。形容有顧慮不敢說話。

[語出] 宋·張守《題鎖樹諫圖後》:“嘗怪士處明時;事賢主;履高位;噤如寒蟬;或至導諛以誤國。”

[正音] 噤;不能讀作“jīn”;蟬;不能讀作“dāo”。

[辨形] 噤;不能寫作“襟”或“禁”。

[近義] 緘口結舌 守口如瓶

[反義] 口若懸河 侃侃而談

東漢末年,有個文人叫杜密,剛正不阿,他任太守等職期間,參加過打擊宦官集團鬥爭,他執法嚴明,對宦官子弟有惡必罰,有罪必懲。後被革職回潁川老家。

在家他仍關注國家大事,經常拜會潁川郡守、縣令,暢談天下大事。可是同郡的原在四川任蜀都太守的劉勝辭官回家,與他迥然相反,閉門謝客。

潁川太守王昱找杜密說:“劉勝清高,公卿屢次推舉他任職,他都拒絕了。”

杜密聽出王昱話中有話,提醒他出來做官,直言道:“像劉勝這樣的人應當爲國爲民多做些事情。但是他對好人不予舉薦,對惡人壞事不敢揭露批評,明哲保身,一聲不吭,就像冷天的知了(‘自同寒蟬’),實乃當世之罪人;而我與他相反,讓你賞善懲惡,爲你盡微薄之力。”

用噤若寒蟬造句

1) 在這次作家大會召開之際,俄羅斯獨立政治喜劇作品的蓬勃時代業已接近尾聲雜誌社紛紛關門,作家們噤若寒蟬。

2) 這些人成天叫改革,實際上只是葉公好龍,真要他們提出改革建議時,個個噤若寒蟬。

3) 一股比之風陌揚絲毫不弱的氣勢也是從邱明傑體內卷席而出,與前者猛然相撞!頓時,周圍的武者噤若寒蟬,向着後方暴退而去,似乎唯恐被那兩個“惡魔”。

4) 那一年舉國上下都爲求雨的事奔忙,司天局的歷生們個個如履薄冰,噤若寒蟬也不知道哪一天,上一個不順心自己就會身首異處。

5) 正說話時,商南帶着雷玄子走了進了,高家丐幫長老弟子等衆人看到原來的死敵豔美冷峻一個個都噤若寒蟬。

6) 老大皺皺眉頭,咳嗽一聲,環顧全場,不怒自威,小丐們方纔噤若寒蟬,不敢則聲……

7) 在這關鍵時刻,你要作一個讜論直髮的勇者,還是噤若寒蟬的懦夫?

8) 在校長面前,李芳噤若寒蟬。

9) 有時沉默的確是金,有時卻只是怯懦而噤若寒蟬。

10) 夫妻兩人吵得正凶,卻忽略了臉色發白,噤若寒蟬的孩子,瑟縮地躲在牆角。

11) 這國家如此不自由民主,也難怪大家噤若寒蟬,不敢發表言論。

12) 道不行則隱,莫怪我噤若寒蟬,不談國事。

13) 我們噤若寒蟬地站着,眼看那條蛇逍遙自在地游來游去。

14) 老將軍一生氣,全場立即噤若寒蟬,鴉雀無聲。

15) 平日高談闊論,但該他們說話時,卻又噤若寒蟬。

16) 母親只用眼角一瞄,我們馬上閉緊嘴巴,噤若寒蟬。

17) 持比較樂觀看法的'分析家,這樣的人很多,縱使目前噤若寒蟬,都認爲這種看法是過時的觀點。

18) 哪知她色厲內荏,平日吵鬧不休,真到緊急關頭,她卻噤若寒蟬。

19) 美國的建築市場可能噤若寒蟬,但是在中國、印度的建築工地、礦井和農場中,卡特彼勒的黃色大機器正發揮着幾倍的速度。

20) 我就是了解禍從口出的道理,所以才噤若寒蟬。

21) 冠以愛國之名,反對派隨之噤若寒蟬。

22) 當知識分子對政治都噤若寒蟬時,國家的活力也就喪失掉了。

23) 人羣擠滿了廣場,他們秩序井然,噤若寒蟬。

24) 爸爸正在氣頭上,大家都噤若寒蟬,深怕再惹他生氣。

25) 他冷峻的神色,沉穩的步履,軟綿綿的奧地利口音教人噤若寒蟬卻又隱隱心安,對於午夜下窗戶“梆梆”敲響,窗簾颯然飄起的橋段實在很相襯。

26) 驚惶萬狀兢兢戰戰驚恐失色驚恐萬狀噤若寒蟬。

27) 顧心很想繼續問下去,有過前車之鑑,還是噤若寒蟬的好。

28) 嚇的文東嶽趕忙拱肩縮背,低頭耷腦,噤若寒蟬。

29) 烏商第二句讓都廷百官包括秦帝都噤若寒蟬,接一下來一句更是萬賴俱寂。

30) 此言一出,衆人看出少帥的雷令風行,所有人都噤若寒蟬,他們都用同情的目光望着我。

31) 剛纔還喧騰不已的水手們現如今全然平靜下來,噤若寒蟬,只有偶爾一兩個敢說上幾句,但即便是說,也是相互之間的竊竊私語,遠沒有剛纔那般肆意。

32) 見卓天宇如此威猛,其他三個傢伙頓時噤若寒蟬,再不敢靠近這個腳勁驚人的年輕人,都龜縮在一角。

33) 卻說正在大嚎的大漢看到奔來的王倫,登時便噤若寒蟬,心中更是涼了半截。

34) 殿中弟子都低眉垂眼,噤若寒蟬,幾個老祖吵架,他們恨不能離得遠遠的,別說插嘴,就連看都不想看,就連一向在幾人面前得力的雲清,此時卻也不敢張嘴插話。

35) 童子噤若寒蟬,良久,老者喟然低嘆:此子不凡,今後如非天涯孤客,那必貴不可言。

36) 二宗一門已至,霸道絕倫氣勢震駭的衆修噤若寒蟬,一時間玄寂之地外除了轟鳴不止的大笑外,竟無半點聲音傳出。

37) 經理不在公司的時候,小李便稱孤道寡,目中無人;經理一回來,他便藏頭縮尾,噤若寒蟬。

38) 執政政府鎮壓已導致名左右平民死在城鎮和周圍的村莊,導致衆人噤若寒蟬。

39) 他的話完了,他的幾個支持者拼命地鼓掌,而更多的人卻噤若寒蟬,面面相覷。

40) 比如,她指出,小組頭腦風暴會議和開放式辦公環境往往適合於性格外向者,但或許會產生一效果,使性格更爲內向的同事"噤若寒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