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擱筆的典故

擱筆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5W 次

原作“閣筆”。閣,通“擱”,是放下、停下的意思。原是指寫文章覺得自己不如人而不再動筆。出自《三國志·魏志·王粲傳》裴松之注引《典略》:“粲才既高,辯論應機,鍾繇、王朗等雖各爲魏卿相,至於朝廷奏議,皆閣筆不能措手。”

擱筆的典故

東漢末年的王粲,學識淵博,善於寫作。有一年,王粲來到了長安。當時的'著名學問家、左中郎將蔡邕聽說王粲來求見,慌忙出來迎接,連鞋都穿倒了,可見王粲人雖年輕,名聲卻很不小。後來王粲在曹操手下任職。魏國建立後,他被任命爲侍中,受到魏主的信任。

《典略》中稱,王粲才能很高,辯論時無問不答,隨機應變,鍾繇、王朗雖同時任魏國的高官,但一碰上朝廷的有關奏議等類文書時,這兩人都只能停下筆來,因爲根本不敢着手。

“擱筆”一詞即源於此。現在意思更廣泛一些,表示不再動筆或形容寫作或繪畫時暫時停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