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關於反思性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關於反思性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4K 次

面對新的課標,面對新的教材,面對新的教學目標和新的評價體系,我們要認真領悟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區別新課程標準與語文教學大綱的異同,吃透語文教材的特點,構建“在實踐中嘗試,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學新模式。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師要進行反思性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日常的教學反思轉變觀念,改進教學策略。所謂反思性教學,就是教學主體(教師)“藉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問題,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統一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使自己成爲學者型教師的過程”。作爲語文教師,不但要成爲課堂教學中的主要載體,還有必要在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充當教研的先鋒。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要注意自己充當的不同的角色:既是學生的教練員,又是學生的陪練員,有時還是學生學習中的夥伴。教師在實踐中感悟教學合理性,爲新的教學實踐提供計劃和行動的依據,是反思性教學的主要特徵。那麼,語文教師如何進行反思性教學?

關於反思性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新知識層出不窮的變革時代。只有不斷學習、不斷豐富文化科學知識,增強學習、學習、再學習的意識;以“終生學習”的'理念來嚴格要求自己,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技術,重新構建自己的素質結構。要遵循中學語文教育教學規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積極探索教育教學改革的途徑,教師在教學實施前,應該對自己的教學活動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因爲教學目標具有導向和控制功能,如果目標定得過高或任意擴展而偏離學生的實際,往往會降低教學效率,不利於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先進的教學理念首先體現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打破原來的照本宣科,提倡“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這是教學中的基本任務。再說語文課,也不一定就是侷限於語文教材,應結合其它學習內容,拓寬學習資源。並且要結合生活,用於生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習資源的整合是一個極爲廣泛的概念,它包括學習的方式、內容等方面。就學習的方式而言,有整體學習、合作學習、個人學習三種。傳統的語文課堂是教師一言堂,是教師的獨白,是一對多的單一交流,而忽視了其他幾種學習方式。語文新課標就是提倡研究性、探討性、自主性的一種學習方式,主張師生、生生、人機等多種互動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僅有的學習資源中獲取最大限度的教學效益。

如在教學《荷塘月色》時,我根據高中階段的三個層次的能力要求,設置了三個目標:

(1)學習並積累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

(2)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體會並把握作者的感情脈絡及傾向;

(3)在整體感受的基礎上,進行力所能及的鑑賞、評價。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反饋,會發現前兩個目標基本上能達到,但第三個目標,卻只有四分之一的學生能達到。第三個教學目標不能面向全體學生,顯然超出了教學要求,於是就要及時進行調整:

(1)知識目標:學習並積累本文優美生動的語言(修飾語、修辭的巧妙運用等);

(2)情感目標:反覆誦讀,體會作者的“淡淡的憂愁和淡淡的喜悅”之情;

(3)技能目標:初步學會鑑賞散文的方法技巧(如抓文眼等)。通過“反思——調整”,教學目標基本上體現了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三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