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狼狽爲奸的成語典故

狼狽爲奸的成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成語】狼狽爲奸

狼狽爲奸的成語典故

【讀音】lang bei wei jiān

【釋義】狼和狽一同出外傷害牲畜,狼用前腿,狽用後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比喻互相勾結幹壞事。

【出自】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十六:故世言事乖者稱狼狽。

【近義詞】同流合污、氣味相投、朋比爲奸

反義詞】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同心協力

【故事】源於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據說狼和狽是一類動物。狼的前腿長,後腿短;狽則相反,前腿短,後腿長。狽每次出去都必須依靠狼,把它的前腿搭在狼的後腿上才能行動,否則就會寸步難行。有一次,狼和狽走到一個人家的羊圈外面,雖然裏面有許多隻羊,但是羊圈既高又堅固,於是它們想出了一個好主意:讓狼騎在狽的脖子上,再由狽用兩條長的後腿直立起來,把狼馱得很高,然後,狼就用它兩條長長的前腳,攀住羊圈,把羊叼走。從此,人們用狼狽爲奸來比喻互相勾結,共幹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