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李三瘦的介紹及由來故事

李三瘦的介紹及由來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三瘦詞人指:李清照

李三瘦的介紹及由來故事

  簡介:

一代詞人李清照有許多不爲人知的雅稱別號,比如易安居士、正宗第一、婉約宗主、李三瘦等,其中,"李三瘦"是較爲奇特且不好理解的一個。

所謂“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詞,來形容花容人貌,並創造了三個因“瘦”而名傳千古的動人詞句。

  三瘦的由來:

在《鳳凰臺上憶吹簫》有“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

悲秋”之句,清代文人陳廷焯評價爲“婉轉曲折,煞是妙絕”;當代詞學大師唐圭璋稱“‘新來瘦’三句,申言別苦。較病酒悲秋爲尤苦。”

在《如夢令》中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之句,黃蓼園在《寥園詞選》中說:“‘綠肥紅瘦’,無限悽婉,卻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

在《醉花陰》中有“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之句。據說,李清照寫好《醉花陰》一詞後,寄給了兩地分居的丈夫趙明誠,“明誠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便3天3夜閉門寫作,得15闋,與李清照的詞混在一起請友人陸德夫賞鑑。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三句絕佳。”

  人物生平:

1084年,李清照誕生於北宋齊州章丘(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明水鎮。

李清照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薰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采出衆。

18歲,與長她三歲的太學生趙明誠

結婚。趙是金石家。前期生活安定優裕,詞作多寫閨閣之怨或是對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漁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樽沉綠蟻,莫辭醉,此話不予羣花比”。1107年移居青州。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與丈夫南渡江寧《金石錄後序》:“既長物不能盡載,乃先去書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畫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無款識者。後又去書之監本者,畫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屢減去,尚載書十五車,至東海,連艫渡淮,又渡江,至建康。”行至鎮江時,張遇陷鎮江府,鎮江守臣錢伯言棄城逃去。建炎二年(1128年)春,始抵江寧府。

南渡後,詞人的生活困頓。1129年丈夫於農歷八月十八日卒於建康,李清照爲文祭之:“白日正中,嘆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謝伋:《四六談麈》卷一紹興元年(1131年)三月,赴越(今)浙江紹興,在土民鍾氏之家,一夕書畫被盜。當年與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飽受打擊,其寫作轉爲對現實的憂患,因此後期經歷了國破家亡、暮年飄零後,感情基調轉爲悽愴沉鬱,如《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紹興二年(1132年),至杭州,再嫁張汝舟,婚姻並不幸福,數月後便離異。

李清照晚景頗爲淒涼,朱彧《萍洲可談》說她:“不終晚節,流落以死,天獨厚其才而嗇其遇,惜哉。”晁公武《郡齋讀書志》亦載:“然無檢操,晚節流落江湖間以卒。”《碧雞漫志》中說:“趙死,再嫁某氏,訟而離之,晚節流蕩無歸。”,卒於1155年(此前另有1151年、1156年等不同說法)。陸游《夫人孫氏墓誌銘》“夫人幼有淑質。故趙建康明誠之配李氏,以文辭名家,欲以其學傳夫人。時夫人始十餘歲,謝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孫氏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卒,卒年五十三,她十歲時即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由此可知,李清照當卒於1151年之後。《宋史·藝文志》中說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詞》八卷,但已經遺失。現有《漱玉詞》輯本,現存約五十首左右。[1]

  藝術手法:

國畫李清照詞不以辭采取勝,而是“用淺俗之語,發清新之意。”通俗中見典雅,具有自然淡雅的藝術風格,達到樸素之美的境界。例如《聲聲慢》開頭連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十四個疊字,具有獨創性,做到了自然樸素,不見鑿痕。尤其是“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心理刻畫,全用白描手法,正是李清照詞語的生命力之所在,是李清照詞被後人吟詠不哀的主要原因。

  歷史評價: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鬚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淵博的學識,而且有高遠的理想,豪邁的抱負。她在文學領域裏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詩歌、散文和詞學理論都能高標一幟、卓爾不凡。而她畢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則是詞的創作。她的詞作在藝術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在詞壇中獨樹一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易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