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三棵樹》課文賞析指導大綱

《三棵樹》課文賞析指導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1W 次

與前面兩首詩相比,《三棵樹》在語言、形式上,沒有太多鮮明的“詩化”特徵:詩人只是用平白、洗練的口語,書寫了日常生活中一個平凡的場景:“三棵伐倒的樹/棄在小路的邊緣”。或許一般讀者會認爲,詩人關注的應該是那些幻想中的、非現實的事物,但這首詩在風格上卻有一種強烈的“寫實性”,長短不一的詩行,就像是變焦的鏡頭,直接記錄了發生的一切。然而,雖然在形式上、風格上,這首詩相當“散文化”,但我們在閱讀它的時候,仍能感受到一種特殊的詩意,一種讓人悄然動容的'抒情力量。那麼,這種詩意、這種抒情力量,是怎樣產生的呢?這首“散文化”的詩歌,又在何種意義上區別於散文呢?這首詩恰恰是一個很好的範例,可以說明在分行、押韻之外,詩歌與散文之間更爲微妙的區別。

《三棵樹》課文賞析指導

正如上文所言,這首詩有一種強烈的“寫實性”,詩人彷彿是一個細心的觀察者,忠實地描繪了三棵樹的形象。然而,這種“寫實”並不等同於純客觀的記錄,而是處處滲透了詩人的同情和想像,這突出表現在擬人手法的應用上。這首詩通篇都是建立在樹與人的某種類比關係之上的:在一開始,三棵倒在路邊的樹,被比喻成“三條盲漢”,“它們親密地擠在一起交談”,“三條盲漢”這個比喻,不僅形象地表現了樹木的粗壯,也給讀者留下這樣一種懸念:樹怎麼會失明呢?在隨後的詩行中,“樹”不斷被賦予人的知覺、人的情感,它們就像傷殘的人體,在詩人的筆下栩栩如生地呈現,落日的餘暉被比喻爲“一層鮮血”,樹枝與樹葉的接觸、交疊,也被說成是伸向同伴的臂膀,而“兩個傷口像一雙眼睛,表達着哀怨”一句,更有驚心動魄的效果:原來,在詩人的帶動下讀者是一個外在的觀察者,但在這裏,被觀察的對象──樹,彷彿也睜開了眼睛,從紙面上回看讀者。在這一“回看”當中,讀者也被迫捲入了這個事件,像目擊者那樣不再外在於這個事件,而是不得不面對它,感受到一種心靈的衝擊。因而,擬人手法的應用,並不單是一種修辭,服務於新奇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帶來了一種特殊的感染力,讓世界上無生命的事物,也彷彿有了生命、有了知覺和感情,也讓讀者有了一種感同身受的可能。

三棵樹與擬人手法相關的,是詩歌內在情感的潛在變化:在詩歌的開始部分,保持了一種冷靜的旁觀,語調中甚至還包含了一絲幽默,但隨着詩行的展開,詩人的情緒進一步凝重,彷彿隨着觀察的深入,她的態度正如上文分析的,也從“旁觀”變爲一種“捲入”,似乎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分享到樹木的痛苦。在“伐木者把它們遺忘,夜即將來到”之後,這種分享痛苦的情緒達到了高潮,詩人的筆觸也從樹轉向了自己,在與樹木的廝守中,“那樹脂會像火一般把我燃燒”,人與樹在此時已不分彼此。就是在這種高潮中,詩歌戛然而止了,最後黎明到來,“而天明時我們將無聲無息/被一片離別的痛苦所籠罩”,在無聲無息的平靜當中,激烈的情緒表達被抑制了,但也變得更爲厚重、深邃了。

藉助擬人的手法,也藉助態度與情緒的變化,這首具有“寫實”風格的詩作,並非單純描摹了外部的現實,而是在對現實的描繪中,形成了一種更集中、更獨特、更內在的體驗和表達。這充分說明了詩之所以爲詩,在於詩人能夠使語言擺脫一般的日常使用,煥發一種活力,表達出全新的經驗,就像在這首詩中所發生的,“三棵樹”被賦予了生命,詩人引領讀者進入了一個物我交融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