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精選1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反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觀點,梳理出作者的論證層次,體會並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從中受到人文薰陶。

2、積累文中的經典語句和格言。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覆朗讀課文,學習本文合理的運用多種論證方法條理清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的方法,理解這篇演講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並聯系自己的實際,用敬業與樂業的態度面對生活。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合理的運用多種論證方法條理清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的方法,理解這篇演講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教學難點:

品味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精神的主旨,仔細體會演講與口語特色的巧妙結合。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方法:啓發、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

師:同學們如果現在你正面臨着對未來職業的抉擇,你會選擇哪種職業呢?

生:……

師:板書課題

二、走近梁啓超

學生介紹,教師出示補充。

梁啓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爲一起,倡導變法維新,並稱"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宗教及文化藝術、文字音韻等。其著作編爲《飲冰室全集》。這篇文章是樑先生70多年前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爲學生所做的職前演講。

三、 檢查預習,初步感知

1、字詞積累

徵引 旁騖 褻瀆 敬業樂羣 斷章取義

不二法門 言行相顧 強聒不捨

2、通過預習知道作者以敬業、樂業爲話題,先後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先說“有業之必要“然後再說“敬業”“樂業”。

3、尋找中心論點

中心論點在文中第一段最後:“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四、小組合作,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從文中尋找什麼是業?

作者所說的業不僅僅指的是職業,他認爲凡是做事情都是業。

2、什麼是敬業呢?

專一於某種工作不旁及其他的事情就是敬。

①師引導生繼續找句子

“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②繼續引導學生找出相關事例

提示:當大總統“實實在在把總統當做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實實在在把拉車當做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這叫做職業的神聖。”

③引導生分析:覺得第七自然段中說的“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這也是在闡述敬業的含義。

3、什麼又是樂業呢?

能從自己所做的事情中領略到趣味。

五、拓展延伸,感悟人生

1、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對待學習呢?結合“學習”是我們學生的“職業”這個實際,深入解讀,談談感受 。

(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進行自省式閱讀,鼓勵“有獨特見解”“進行個性化表達”)

2、仿寫練習

以“樂學之必要”爲論點,運用舉例子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寫一兩段文字。

六、作業設計

1、反覆誦讀課文。

2、摘抄文中經典語句、格言。

板書設計

敬業與樂業

梁啓超

提出論點:我確信“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論述“有業”的重要性

論述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性 論述“敬業”的重要性

論述“樂業”的重要性

用“責任心”和“趣味”勉勵人敬業樂業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指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並積累所引用的經典、格言,體會演講詞語言的特點。

2.引導學生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分清觀點和材料。

3.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是如何用事例和道理來闡明觀點的。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以讀促思。

2.利用啓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3.組織小組合作探究,進行大膽質疑,辯證地理解課文觀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深入領悟“敬業與樂業”的內涵,聯繫實際引導學生用敬業樂業的精神對待學習和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全文的思路,作者是如何運用事例和道理來證明觀點的。

2.引導學生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內涵,聯繫實際用敬業樂業的精神對待學習和生活。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所提出的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性,並聯系實際正確認識職業與人生價值的實現之間的關係。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朗讀法、賞讀評議法、活動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朗讀來完成的。

2.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

3.在課文解讀中設置好問題角度,激發學生多向思維思考問題。引導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興趣

導語:在一次奧運會中,馬拉松比賽慶祝勝利的典禮早已結束,坦桑尼亞的選手艾克瓦里才吃力地跑進了已經幾乎空無一人的奧運體育場,他是最後一名抵達終點的選手。他的雙腿沾滿血污,綁着繃帶,他努力地繞完體育場一週,跑到了終點。著名的紀錄片製作人格林斯潘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問艾克瓦里,爲什麼要這麼吃力地跑至終點?

這個年輕人輕聲地回答說:“我的國家從兩萬多公里外送我來這裏,不是叫我在這場比賽中起跑,而是派我來完成這場比賽的。”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敬業和責任的深刻內涵,同時他也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敬業與樂業》就是宣講人應該怎樣對待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的一篇文章,這是近代思想家梁啓超先生在職業學校對在校的學生所作的演講詞。讓我們去聆聽先哲的教誨,觀照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領悟人生價值。

展示課件並展示艾克瓦里的圖片素材。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學生思考一個人應該如何對待自己所從事的事業。

(二)整體感知,梳理思路

學生默讀課文,並根據教師設計的相關問題進行思考。

1.作者所認爲的“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中的“如此”是指怎樣的生活?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證“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的?

3.劃出文中表明各段之間起過渡聯結作用的語句,梳理全文的行文思路。

【設計意圖】用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把握全文思路。

(三)深入探究,領悟品味

教師出示問題,引導進行品味。

1.作者在論證“要有業”“要敬業”“要樂業”這些觀點的時候列舉了哪些例子?講了哪些道理?

2.文中引用了大量經典語句、格言,找出並理解這些句子的意思,並說說這些材料所證明的觀點分別是什麼。

3.品味本文演講和口語特色。

(1)文中在引用古籍名言時,怎樣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的?還有哪些語句如話家常?

(2)作爲一篇演講稿,文中哪些內容體現了作者很注意和聽衆進行現場交流?

【設計意圖】1.通過分析作者證明觀點所運用的方法,進一步理清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聯,從而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內涵。2.通過品味語言,瞭解這篇演講詞的語言特點。

(四)質疑問難,思辯拓展

1.教師導語並設計問題:文中作者在談到“要樂業”這個觀點的時候寫到“‘做工好苦呀!’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我們的身邊也常常聽到同學抱怨“學習好苦啊”,如何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勸導他要樂學。

2.文中作者認爲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是同一價值,你同意他的觀點嗎?不同意見的小組擬定一個簡單辯論提綱,展開辯論。

3.小組內交流:你未來的理想職業是什麼?你將怎樣對待這份職業?

【設計意圖】1.通過解析作者的論證過程,引導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表明自己的觀點,並進行充分有力的論證。

2.讓學生能盡情地參與討論,發表看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在思辯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實現課內外遷移,體現大語文教學觀。

(五)佈置作業

對家人或熟悉的人進行訪談,瞭解他們對自己職業或學習的態度,思考自己在學習生活中如何做一個將責任和趣味統一起來的人。

【設計意圖】瞭解不同的人的職業觀,進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把握本文的中心論點及作者的論證思路。

2.把握文章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章的多句名言。

4.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感體驗,理解“敬業樂業”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1.把握文章的論證方法及思路。

2.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感體驗,理解“敬業樂業”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點撥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課時】

一課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意點出“敬業”

二、尋找論點,理清思路

1.學生默讀課文

2.學生勾畫出文中的關鍵句或中心句

預設: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先要說說有業之必要

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的工作

第一要敬業

凡職業都是神聖的,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唯一的祕訣就是忠實

所以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爲必要,又於人生最爲有利

苦樂全在客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

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凡職業也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敬業即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3.將原來的句子縮減爲五句話

預設: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先說說有業之必要

第一要敬業

第二要樂業

樂業即責任心,敬業即是趣味

4.明確論點: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5.理清思路,明確三者的關係:有業——敬業——樂業

有業是基礎,敬業是良好態度,樂業是最高境界

三、合作整理,發現方法

1.分組討論,以“我喜歡第幾段,因爲這一段有( )的論證方法”的句式討論文章的論證方法,要求句式中包含某一段,理由中須涉及到論證方法

2.積累文章中出現的名句,展示,並齊讀

安其居樂其業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羣居終日,言不及義,難矣哉

百行業爲先,萬惡懶爲首

主一無適便是敬

用志不分,乃凝於神

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四、自由討論

1.你認爲你的“業”是什麼?你如何做到敬業與樂業?

2.你覺得學習樂嗎?

五、教師寄語

敬重學業,樂於學業,就會迎來豐收好季節!

【板書設計】

敬業與樂業

敬業與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樂 業

敬 業

有 業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積累“徵引、旁騖、敬業樂羣、斷章取義、不二法門”等詞語。積累記誦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2、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3、學習“總——分一總”的結構。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4、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

過程與方法:

1、在反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找出作者的主要觀點,梳理出作者的論證層次,體會並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從中受到人文薰陶。

2、從文章結構人手,引導學生逐步學會閱讀議論文的方法,理解本文舉例論證的運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梁啓超對人生與事業關係的宣講,培養科學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

二、教學重點:

1、初步學習“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2、學習“總——分一總”的結構。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三、教學難點:

真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旨意。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研討探究法

五、教學課時: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談話:同學們如果現在你正面臨着對未來職業的抉擇,你會選擇哪種職業呢?

看來同學們的理想都非常的遠大,今天我們一起去聆聽梁啓超先生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敬業與樂業》(板書課題)雖然時隔七十多年但想必同樣會給同學們許多啓示。

(二)簡介作者:

梁啓超(1873~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梁啓超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爲我們留下了豐厚的學術遺產,成爲一代宗師。他與康有爲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

(三)演講的基本知識

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衆,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羣衆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鍊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這裏講的是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衆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須瞭解聽衆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對於演講尤爲重要。②思路清晰,節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思考演講稿與一般議論文章的異同

相同點:

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論據分爲: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舉例論證是舉一些事例來闡述觀點,這種方法叫舉例論證(又叫擺事實);

道路論證是講一些道理來闡述觀點,這種方法叫道理論證(又叫講道理)。

不同點:

(1)、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衆現場交流

(2)、語言通俗,如話家常

(四)介紹學習目標:

(五)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朗讀課文,積累字音字形,詞語解釋。圈點勾畫文中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中心論點是什麼?

——中心論點: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作者就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說它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接下來,文中圍繞主旨談了哪幾個問題?它們之間有着怎樣的邏輯聯繫?由此給文章分部分。

——梁啓超引用《禮記》和《老子》中的格言,“斷章取義”歸結出“敬業樂業”的主旨後,分別淡論了“有業”“敬業”和“樂業”三個問題。

——“敬業樂業”的前提是“有業”,“百行業爲先,萬惡懶爲首”強調了“有業”是做人之本。“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致志、心無旁騖,“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爲必要,又於人生最爲有利”。僅有“發憤忘食”的“敬業”還不夠,“樂以忘憂”的“樂業”纔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價值。

文章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

第二部分(第2~8段):論述敬業與樂業的重要。

第一層:(2~5)論述有業之必要

第二層(6、7)論述“敬業”的重要。

第三層:(8)論“樂業”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9段):總結全篇,勉勵人們敬業樂業。

(六)小結:本文作者運用總分總的結構,論述了“敬業樂業”這一中心思想,結構清晰。

附板書:

敬業與樂業

梁啓超

1、提出中心論點:敬業樂業是不二法門總

(2~5)論述有業之必要

2~8論述敬業樂業的重要性(6、7)論述“敬業”的重要。分

(8)論“樂業”的重要。

(9)總結全篇,勉勵人們敬業樂業總

第二課時

(一)檢查上節課內容

1、詞語解釋

2、文章結構

3、文章中心

(二)朗讀2~5段,思考

1、概括內容:

——有業的必要性

2、中心是“敬業與樂業”爲何用4個段落的內容來寫有業的必要性?

——有業是敬業樂業的前提。

3、體會作者運用了什麼方法來論證有業之必要的?

講道理孔子:說明無業的害處

舉例論證百丈禪師:說明世界上還有以有業爲重的人

4、作者徵引儒門佛門這兩段話的用意是什麼?

說明人人都要有正當的職業,人人都要不斷地勞作

5、作者在說明有業的必要性時,運用了什麼結構?

總——分——總

(三)朗讀第6、7段,思考

1、這段文字主要闡述的觀點是什麼?文章分哪幾個層次來論述的?

——要敬業

2、思考:什麼是敬?什麼是業?爲何要敬業?怎樣做纔是敬業?

1)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2)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爲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不只限於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3)一方面,勞動是人爲了獲取生活資料,爲了謀生的手段。另一方面,正因爲勞動,才使得生活有意義。

4)忠實

3、作者運用了什麼方法來論證敬業的重要性

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四)朗讀第8段,思考

1、概括內容:

——樂業的重要性

2、理清作者論證“樂業的重要性”的結構。

作者先擺出司空見慣的反面的現象,進行批駁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費力,與其“皺着眉頭,哭喪着臉去做”,不如尋找出樂趣;然後運用設問句“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爲什麼呢”,轉入論述爲什麼要樂業,列出了四個理由。

4、在這一部分中,作者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

——作者主要運用了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五)朗讀第9段,思考

文中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用自己的話說說“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於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六)小結

看來我們的同學已經領悟了梁啓超先生演講的真諦並深受他的感染,那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對待學習呢?不管在什麼崗位上,只要努力,就會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是金子無論在哪兒都會發光的。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識記理解並積累文中的生字、生詞及經典語句和格言。

2、理清本文的結構,理解本文的主題。

3、學習本文條理清晰的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

對課文中“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的學習。

教學難點:

1、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正領悟。

2、演講與口語特色的體會。

教學方法:

讀議展點練

第一課時

資料補充:演講的基本知識

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衆,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同時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

②思維清晰,節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

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自主學習:

一、問題導學:

1、走近梁啓超(查閱資料,把你知道的有關作者的知識寫在下面)。

2、找出文中生字,通過查字典,能說出生字的音形,找出文中你認爲比較重要的詞語,查出意思,背給同學聽。

3、文中引用了許多古語中的經典詞句,結合文下注釋,弄懂它們的意思。

4、本文是一篇議論文,論點是什麼?

5、作者先後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6、本文在論證論點時,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舉例說明。

7、討論文章結構,理清思路。明確:課文共七段,總體結構是'總一分一總'式:開頭總起全篇;然後分別論述敬業和樂業,兩個分論點平行並列;最後總結全篇。條理清晰,綱舉目張。全文可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段):

第二部分(第段):

第三部分(第段):

二、自學檢測:

(一)填空:

1、《敬業與樂業》選自《》,作者(),中國近代()派代表人物,與其師()一起領導了著名的“()。

2、這是一篇(),一開始,梁啓超就引用國人熟悉的儒家經典《》和道家經典《》中的格言,開宗明義地提出了()的論點,圍繞論點採用的論證方法是()接下來,分別談論了()、()、()的重要性;最後,又用()和()總結全文旨意。

(二)、給下列帶點的字注音。

旁騖()揀擇()銜着()承蜩()佝僂()褻瀆()強聒不捨()粘蟬()層累()

(三)、解釋下列詞語

①斷章取義:

②不二法門:

③安居樂業:

④強聒不捨: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恰當運用事例或道理證明自己觀點的方法。

2.積累經典語句、格言,體會演講詞的特點。

3.結合生活體驗品味哲理,瞭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建立快樂學習觀。

【教學重難點】

1.通過範讀、跟讀、自由讀、表演讀等方式體會演講詞的特點。

2.學習恰當運用事例或道理證明自己的觀點。

(本文教學擬設一系列緊扣文本又貼近生活的話題,在對話中推動學生閱讀、思考和探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

提出疑問:

1.你理解的“業”指的是什麼?職業、工作。

2.“敬業”是什麼意思?專心致力於工作。

3.“樂業”又是什麼意思?快樂地工作。

4.標題是否表達了作者的觀點?否。

二、 飲冰室主人——梁啓超

結合註解1瞭解梁啓超。

補充:(多媒體呈現)

梁啓超自號“飲冰”,取的是莊子內熱飲冰之意,只是數十年的“飲冰”,也未能涼了他的熱血。

“飲冰”與《飲冰室合集》:“飲冰”,語出《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意思是現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飲冰,我難道內心很焦熱嗎?後人以“飲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三、整體感知

要求學生反覆閱讀課文,討論:(多媒體顯示問題)

1.演講中哪句話最能體現作者的觀點?

明確:“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作者先後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明確:作者首先論述有業之必要,因爲“敬業樂業”的前提是“有業”。接着再論述敬業之重要和樂業之重要;最後歸結全文: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既有責任心又有趣味。

四、深入研討

設計如下話題:(多媒體呈現話題)

1.課文是如何論述有業之必要的?(可以先朗讀3、4自然段,正音。)

樑先生引用了孔子的話和百丈禪師的故事,得出“百行業爲先,萬惡懶爲首”的結論,強調“有業”是做人之本。

2.“百行業爲先,萬惡懶爲首”化用自古語“百事孝爲先,萬惡淫爲首”,談談這樣化用的好處。

準確的化用旗幟鮮明地表明瞭講演者的態度,極有感染力。

3.請結合現實談談你對“業”的看法。

示例:(多媒體呈現)

(1)一個人有了職業,好處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獻,充實了生活,也能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踏踏實實的。一旦一個人沒有了職業,他可能會去乞討,就失去了人的尊嚴,更惡劣一點,他可能去幹一些不利於國家、不利於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膽的,肯定沒有快樂。這樣就會影響到社會風氣。所以,有也是必要的。(全面地談到了有業既利於自己,也利於社會,並從反面說到了無“業”的危害。)

(2)當一個人整天無所事事,他就會像一隻離羣的大雁,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在原地不停地徘徊,會感到無比的鬱悶與孤寂,即使他想掩蓋,也不能擺脫他的形隻影單。所以,有業是必要的。(運用比喻手法,生動地描述出無業的悲哀,讓我們明白有業之必要。)

五、拓展延伸作業

聽了同學們的討論,請寫一段文字補充論證有業之必要。(討論可能會一晃而過,要求學生寫出來,有助於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課時

一、知識回放

聽寫詞語:斷章取義、不二法門、理至易明、飽食終日、言行相顧、心無旁騖、趨之若鶩、褻瀆、發憤忘食、老之將至、強聒不捨。

二、繼續研讀課文

1.課文是如何論述敬業之重要的?請勾劃原文句子分析作者的論證思路。

(1)首先解釋什麼是敬?

明確:“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

(2)接着論證“爲什麼該敬呢?”作者用了一個極具感情的詞語來說明職業是可敬的。

明確:“神聖”。

(3)作者還舉了事例來證明“職業的神聖”。

明確:“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4)“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你覺得哪些人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示例:(多媒體呈現)

①居里夫人在實驗室裏勤奮工作,提煉出了鐳,獲得了諾貝爾獎,她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②梁啓超是天地間第一等人。梁實秋在《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中說,他演講到緊張處,就是表演。手舞足蹈,嘆息,狂笑等,樑先生至情至性的演講就如他所說,做一種勞作做到了圓滿,所以他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③邰麗華自小失聰,但這並沒有阻擋她對舞蹈的熱愛。她始終不渝地舞蹈着,一場《千手觀音》向世界展示了靈動優美的舞姿,使世界爲之震撼。她是天下第一等人。

(5)接下來作者又講到“如何敬”的問題,體現這一思路的句子是哪句?

明確:“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

(6)《莊子》“佝僂丈人承蜩”是什麼意思呢?請講述這個故事。

(7)接下來作者又舉了兩個例子——

“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我信得過……同一價值。”

(8)你們贊同這個觀點嗎?

示例:(多媒體呈現)

①我認爲這幾件事並非有同樣的價值。比如說,一個木匠做好的桌子只能使極少數人受益,當它消失之後,給人們帶來的損失也不會太大,而一個共和國的存在與否卻關係廣大人民羣衆的切身利益。價值是不等的。

②我同意梁啓超的觀點。價值是不能有職業的高低來衡量的,同樣是爲社會作貢獻,雖然功勞不一樣,但價值是等同的。如果人們的職業有價值高低之分,那一位清潔工辛勤工作一輩子,他的價值就不如其他人嗎?每一個敬業的人都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就是同一價值。

(這樣的討論有助於培養質疑精神。名家的觀點也不一定全面,我們應該有懷疑精神,要敢於說“我認爲”。不同的職業創造的價值也許會不同,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不能用價值來判定職業的高低,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大樹是可敬的,小草同樣裝點着春天。)

2.課文是如何論述樂業之重要的?

(1)朗讀課文,體會演講的特點。(多媒體呈現演講特點)

①語言通俗,如話家常。“做工好苦呀!”

②注意結合現場氣氛。“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

結合前文,看看還有什麼特點,尤其是引用名言方面。

③引用名言,通俗註解。

(2)樂業之重要。

樑先生首先說明“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人應該“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然後從四個方面論證“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這四個方面可概括爲:睹其變化樂、奮鬥前行樂、競爭得勝樂、杜絕遊思樂。(加點字多媒體呈現)

(3)請爲“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幾個例子。

教師可以自己的教育快樂觀證明職業是有趣味的:“在淺薄浮躁與急功近利的今天,語文給了我一片寧靜的天空,一顆自由的心靈,一份自在的生活,一襲自然的情感。在語文園地裏耕耘,我快樂!”

三、拓展延伸

請結同學們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寫一段文字,談談如何在學習中找到快樂。

【板書設計】

(總)提出中心論點――敬業樂業是生活的不二法門

“有業”的重要性(敬業樂業的前提)

什麼是“敬”

論述“敬業” 爲什麼要敬業

舉例論證

道理論證

(分)論證中心論點

怎樣做到敬業

列舉反面現象,進行批駁

論述“樂業”

爲什麼要樂業

(總)總結全文――敬業和樂業也就是責任心和趣味(人類合理的生活)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這篇講演詞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

2.理解的中心論點,瞭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這篇講演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2.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敬業與樂業》是梁啓超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但 梁啓超 先生所講的內容對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

二、簡介作者

梁啓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爲一起,倡導變法維新,並稱"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宗教及文化藝術、文字音韻等。其著作編爲《飲冰室全集》。

三、指導學生閱讀課文

要求:

1.把不理解的字詞,難懂的語句做上記號;

2.試把每一段的段意歸納出來;

3.課文中多處引用《論語》《禮記》《老子》《莊子》等古代典籍的論述。逐一抄錄這些論述,認真想一想它們的意思。

明確:課文共七段,總體結構是"總一分一總"式:開頭總起全篇;然後分別論述敬業和樂業,兩個分論點平行並列;最後總結全篇。條理清晰,綱舉目張。全文可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論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論述敬業和樂業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總結全篇,勉勵人敬業樂業。

四、學習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一部分。

思考:講演詞開頭交代題目的其用意是什麼?哪句話揭示了全篇論述的中心?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開頭先交代題目的,用意在於說明題目雖然於古籍《禮記》和《老子》裏的兩句話,但跟原文語句的本意不同,是"斷章取義"造出來的。這樣交代既可避免聽者把題目和《禮記》、《老子》裏面語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顯示出論述的科學性,講演的趣味性;同時,提出題目來由,也便於揭示全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講演的綱目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二)學習第二部分。

1.朗讀第三、四段。課文第三、四段是論述"敬業"的重要,可作爲第二部分的第一層。

思考:

(1)作者怎樣闡述什麼叫"敬"?

(2)如何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第三段作者闡述什麼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後,緊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釋:"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然後順理成章地論述凡人類的正當的勞動、正經的事,"其性質都是可敬"的,並舉"當大總統"與"拉黃包車"這兩件事加以證明,側重點在"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第四段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先引用《莊子》中的語句並作闡述,再舉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淨,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這兩組例子,說明無論做什麼都要"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業")。接着從反面論述"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的害處,指出"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爲必要,又於人生最爲有利",並引用莊子、孔子的名言,進一步強調敬業的重要。舉例和引用的自然結合使的說理立於不敗之地。

2.朗讀第五、六段。這兩段論述"樂業"的重要,作爲第二部分的第二層。

思考:作者舉了怎樣的例子來論述"樂業"的重要,又是如何論述"樂業"的道理的?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嘆"做工苦"這個實例,說明要"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很自然地點到了"樂業"的"樂"。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論述"樂業"的道理,分四點說明"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這是作者的經驗之談,令人信服。緊接着又引用孔子的兩句名言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即樂業),"生活纔有價值","這種生活"纔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

四、小結

講演詞的第二部分內容理解的重點是闡述什麼叫做敬業,爲什麼要敬業,怎樣做纔算是敬業。

五、佈置作業

1.探究練習二。

2.選用隨堂練習。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檢查背誦

學生背誦"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二、繼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學生朗讀第七段。

明確:作者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指出"責任心"和"趣味"跟"敬業"與"樂業"的關係最爲密切:"責任心"就是"敬業"廣趣味"就是"樂業"。他認爲做事必須具備責任心和善於"從職業中領略出趣味。"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能夠有責任心、有趣味發揚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專心致志做圓滿,就是"人類合理的生活"。結束句"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嘆的語氣,充滿了對聽講的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強烈而真摯。

三、探究活動

(一)思考:作者在中提出了許多有關敬業和樂業的觀點,你最信服的是哪一點?你有沒有不同意見?說說你持這種意見的理由。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明確:中的觀點如下:

1."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類一面爲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爲勞動而生活。

3.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

4.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6.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9.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爲必要,又於人生最爲有利。

10.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10.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12.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

13.因爲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一步一步的奮鬥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纔有價值。

15.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學生的回答無論是贊同還是不贊同,都可以;關鍵在於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據。目的在於通過討論加深對的理解。

(二)做資料卡片。

讓學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或含義深刻的句子,製成資料卡片,要註明出處以及卡片的類型等;書寫要清楚規範。

四、小結

1.中心意思:這篇講演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論題,深入地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發揚敬業、樂業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

2.寫作特點。

(1)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這篇講演詞開頭提出了論題,中間主體部分分兩層論述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末尾總結全篇。條理很清晰。證明論點的過程,舉了多種論據:有生活中的實例,有古代、外國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親身經歷中卓有成效的經驗,還有古人的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等。這些論據的精選運用,使講演詞具體、生動,富有說服力。

(2)語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講演用簡明的短句,很少用長句;多用口語,明白如話,一聽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時,注重化深爲淺。同時文中多次用了設問句和反問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煉了許多精闢的警句,都使語言顯得概括有力。

五、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六段。

2.選用隨堂練習。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品味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

2、摘錄積累警句格言。

3、初步學習舉例子、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動,引入新課

由本人梁姓引入作者梁啓超。學生讀頁下注。

二、一讀文章,讀通文意

要求: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麼?文章主要談了幾個方面的問題?

三、二讀文章,讀出精彩

1、文章中哪些語句最能打動你的心靈,或者給你的啓發最大?

2、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名言警句,你最喜歡哪些?給大家5分鐘,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裏,背誦最多的句子。

四、三讀文章,聯繫生活

1、我的鄰居經常對他的小孩說這樣的話:“你不好好讀書,將來掃大街去!”請同學們運用文章中作者的語言來批判這種觀點。穿插杜魯門當選總統時,記者採訪其母親時說的一些話。

2、現在有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經常泡網吧,打遊戲。梁啓超在文章中說,“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並且從四個方面闡述了理由。請你也參照這種寫法,說說學習是有趣味的,勸誡這些同學。動筆寫一寫。

五、四讀文章,讀出自己

談談讀了這文章,自己有何收穫。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2、領會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3、大量經典語句、格言的積累。

【教學重點】

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和思路。

【教學難點】

真切領悟“敬業與樂業”的精神實質。

【德育目標】

培養科學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研討探究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俗話說:人各有志。同學們即將初中畢業,老師很想知道大家以後想從事什麼工作。……

到時,你擁有了一份屬於你自己的職業,你是否會因爲是做家政而自卑地擡不起頭或者因爲是個官員就趾高氣揚?或者當你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時就輕易地選擇“跳槽”?我們究竟該怎樣去看待自己的職業,這裏有一篇文章《敬業與樂業》或許會給我們極大的啓示。

二、作者簡介

梁啓超是中國近代維新代表人物及學者,與康有爲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這篇文章是樑先生70多年前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噗該校學生所做的職前演講。

三、整體感知

1、大家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演講者的口吻,初步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自學難懂的句子。

2、作者先後談論了哪幾個問題?

有業、敬業、樂業。

3、用自己的話說說“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於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是皺着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四、合作探究

1、梳理文章思路,想想作者是怎樣把問題說清楚的。

一(1):引出中心論點,“敬業與樂業”。

二(2~5):論述中心論點前的鋪墊,強調“有業”是敬業樂業的基礎。

三(6、7):論述“要敬業”的原因以及怎樣“敬業”。

四(8):論述“要樂業”以及怎樣才能“樂業”。

五(9):總結全文,強調“責任心”和“趣味”的重要性。

2、思考演講稿與一般議論文章的異同:

相同點:

⑴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⑵議論文的結構:引論、本論、結論。

⑶論據分爲: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⑷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不同點:

⑴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衆現場交流。

⑵語言通俗,如話家常。

五、佈置作業

同學們現在作爲學生,學習便是你們的職業,能否反思一下自己在學業中的種種態度和現象,來進一步解讀文中那些耐人尋味的語句?

下節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同學們靠自己的力量疏通了文意並理清了文章思路,還感受了演講與一般議論文的兩點不同,這堂課我們結合“學習”是我們學生的“職業”這個實際,看能否談得更真切些,精彩些!

二、研讀,領會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文中在談到“有業之必要”時,舉了孔子和百丈禪師的兩個例子加以說明,談到“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時,列舉了四個原因加以說明。參照兩種寫法,根據自己的理解,試爲“有業之必要”列舉幾條理由或爲“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幾個例子。

瞭解“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

三、拓展延伸

1、結合“學習”是我們學生的“職業”這個實際,深入解讀,談談感受。

(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進行自省式閱讀,鼓勵“有獨特見解”“進行個性化表達”。)

2、仿寫練習:

既然大家結合自己的學習實際有如此深切的見解,不如讓我們動動筆。以“樂學之必要”爲論點,運用舉例子和講道理的論證方法,寫一兩段文字。

四、作業

摘抄文中經典語句、格言。

五、結語

課堂學習時間終歸非常有限,所以課內學習並非終點。讓我們課外再去讀一些關於“敬業與樂業”的名言或文章,讓這些思想滲透入我們的靈魂深處,在你面對現在的學業唉聲嘆氣時,在你將來面對不喜歡的職業怨天尤人時,希望這篇文章以及課外閱讀的.文章都能給你帶去無窮的力量!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理解“敬業與樂業”的課文主旨,瞭解作者的人生觀,能結合生活中的事例來證明自己的看法。

2、整理和積累文中用以論證論點的大量經典格言警句,體會演講通俗淺顯的語言風格,培養自己的演講能力。

3、理清文章論證結構,瞭解作者是如何運用材料證明觀點的,掌握講道理、舉例子兩種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瞭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

討論、點撥、訓練。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有能夠鼓足幹勁工作並懂得什麼是汗水和疲勞的人,纔會理解歡樂的感情”,他告訴我們工作要有一種執着的敬業精神,要以通過自己的勞動爲人類創造財富爲快樂。今天我們就學習與蘇霍姆林斯基的名字有關的文章《敬業與樂業》(板書)。

二、文題背景及解析

文章題目點明瞭演講的論題。其中“業”並不是侷限於狹義職業,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爲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的”。因此“敬業與樂業”的意義,就不限於正式的課主職業,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於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敬業與樂業》是梁啓超八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以過去八十多年了,但梁啓超先生所講的內容對今天的我們仍然很有教育意義。

三、整體感知課文

1、認真讀課文(結合書下注釋理解字詞)。

2、理解課文層次:

⑴鞏固複習議論文三要素、基本結構:

板書: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議論文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⑵概括內容:

本文分爲三個部分,總體結構是“總──分──總”:開頭總起全篇,提出中心論點,然後先論述“有業”,再論述“敬業”和“樂業”兩個分論點,最後總結全篇。

第一部分(第1段):釋題,提出中心論點。

第二部分(第2~8段):論述“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總結全篇,勉勵人敬業、樂業。

3、課文內容研讀: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

⑴爲什麼作者先在文首交代論題的來源?有必要嗎?

在文首進行說明,可避免聽者把論題和古籍中的語句原意混淆,又顯示了演講的趣味性。同時提出論題來由,也便於揭示全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演講的內容有大致的瞭解。

⑵講演的目的是“敬業與樂業”,爲什麼梁啓超在論證論點之前先說“有業”的問題?他是怎樣介紹“有業”的必要的?

“有業”是“敬業”、“樂業”的前提基礎,對“待業”的態度,決定能否“敬業”、“樂業”。

先引用孔子的話,再用事例證明,然後用自己的話從反面論證了“有業”的必要。

⑶如何理解文中的“業”:

對“業”的理解,不應侷限於職業成人的工作,可以指學生的學習,課外活動等,可以指自己的興趣愛好,學術研究,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

四、歸納本文在寫作上的特點

1、結構條理清晰:

課文開頭提出論點,中間主體部分分兩層論述“敬業”和“樂業”的必要性,末尾總結全篇,提出希望。

2、論證方法的多樣性:

道理論證使演講富有說服力。舉例論證使演講詞具體生動,吸引聽衆。

3、語言淺顯通俗。

五、課堂訓練

1、精讀6、7段,思考下列問題:

⑴文段中引用了誰得名言?說說表達了什麼意思?文中首句有何作用?

引用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意思是專注於某一項工作就是敬業。名言有權威性。語言簡潔而深刻,指導作用大,用在文中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⑵文中舉了什麼事例?說明什麼問題?有什麼作用?

把當總統和拉黃包車這兩項職業進行對比,指出職業無高下貴賤之分,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事例論據能充實議論內容,有力地證明觀點。

2、文中作者所論述的“敬業與樂業”對我們學生的學習有什麼啓示?

點撥:本題考查我們讀後的感悟,應結合文中主要觀點,討論我們應以何種態度投入到學習之中去。

【板書】

中心論點: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要敬業

敬業與樂業有業之必要

要樂業

結論:敬樂人類合理生活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篇11

一、主旨

《敬業與樂業》是近代國學大師梁啓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所作的一次講演。演講針對聽衆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論題,深入地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並殷切希望大家發揚敬業、樂業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

二、結構

這篇演講,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

講演開篇處就提出題目來由,便於揭示全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講演的綱目有一個大致的認識。而第一段末尾的“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更是生動有力地揭示出了全篇論述的中心。是爲文章的第一部分。

然後,作者先後談了“有業”“敬業”“樂業”三個問題。

作者先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前提是“有業”的觀點,並引用孔子的話和百丈禪師的故事,得出了“百行業爲先,萬惡懶爲首”的結論,強調“有業”乃做人之本。

接着,作者論述了“敬業”的重要性,這是第二部分的第1層。

其中第3段,作者主要闡述了什麼叫做“敬”。在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之後,就緊接着配上了作者自己通俗化的解釋:“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然後又順理成章地論述了凡人類的正當的勞動、正經的事情,“其性質都是可敬的”,並舉“當大總統”與“拉黃包車”這兩件事加以說明“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第4段主要是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作者先引用了《莊子》中的語句並對之作了闡述,再舉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淨,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這兩組例子,說明無論做什麼都要“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要敬業)。

接着,作者又從反面論述了“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的害處,並引莊子、孔子的名言,進一步強調敬業的重要性。舉例和引用的自然結合,使文章的說理立於不敗之地。

文章的第5、6段,主要論述了“樂業”的重要性,這是第二部分的第2層。

這裏,作者採用了擺事實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第5段,作者剖析了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嘆“做工苦”這樣一個事例,說明要“從勞動中找出快樂來”,這就很自然地點到了“樂業”的“樂”。第6段,作者深入一步,論述了“樂業”的道理,分四點說明“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這是作者的經驗之談,令人信服。緊接着,作者又引用孔子的兩句名言,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即樂業),“生活纔有價值”,“這種生活”纔算得是“人類理想的生活”。

演講最後,作者言簡意賅地把“敬業與樂業”總結爲“責任心”和“樂趣”,指出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能夠有責任心,有趣味,發揚敬業和樂業的精神,專心致志做圓滿,就是“人類合理的生活”,強調“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結束句“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簡短而感嘆的語句,充滿了對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

三、延伸

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我們應深入思考、探討以下問題。

1.應該怎樣理解文中“業”的含義?

文中之“業”,並不侷限於狹義的職業。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爲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因此,“敬業與樂業”的意義,就不只限於正式的謀生職業,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於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指出這一點,可以擴展梁啓超主張的適用範圍,也有利於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來閱讀本文。

2.怎樣深入理解樑先生所講的“敬業”精神?

可以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定背景來領會梁啓超提倡“敬業與樂業”的良苦用心。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有等級色彩的文化,中國人的職業觀向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們的讀書目的又是“學而優則仕”,“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官本位文化,極度蔑視普通職業,尤其是體力勞動,人們紛紛以出人頭地、顯親揚名爲人生價值的實現。因此,梁氏的“敬業”說,有着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掌握議論文的基本特點及中心論點。

2、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含義。

3、理清作者的思路,體會作者是怎樣層層深入的論述自己的觀點。

【教學重點】

目標1、3。

【教學難點】

目標3。

【教學方法】 

閱讀、揣摩、品味。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提問學生對待自己的學習態度入手。

1、回顧作者:

關於作者梁啓超: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與康有爲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

2、瞭解寫作背景:

《敬業與樂業》寫於1922年,是梁啓超先生在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的依次講演中,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生活原則。

二、整體感知

1、預習提示:

⑴ 怎樣理解“業”的含義?

“業”不侷限於狹義的職業,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於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⑵ 怎樣深入理解“敬業”精神?

敬業,就是要熱愛自己的事業,要幹一行,愛一行,不能蔑視普通職業,尤其體力勞動。

⑶ 論證上的最大特點:

① 引用經典、格言論證自己的觀點。如儒家的《禮記》、《論語》、《老子》、《莊子》等。

② 舉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如:孔子、朱熹、曾國藩。

明確:“合理的生活”指什麼?

要有一份正當的職業,對於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認真的做好,並在做事中發現了樂趣,而不是發牢騷。

2、掌握字詞:(小黑板)    旁騖(wù) 褻(xiè)瀆(dú) 斷章取義(yì)

言行相顧(gù) 強聒(guō)不捨 佝(gōu)僂(lóu)

不二法門: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褻瀆:輕慢,不敬。

駢進:一同前進。

強聒不捨:嘮嘮叨叨說個沒完。強聒,過分羅嗦。   3、細讀課文,思考:

⑴ 掌握文章的中心論點?

⑵ 作者先後談論了哪幾個問題?“有業”“敬業”“樂業”的重要性。

⑶ 文章最後怎樣總結的?

以上提綱挈領性的給學生了提示的問題後板書即可,不必詳細。

三、探究賞析

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裏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理解不同的職業我們應該怎樣對待?)

四、拓展延伸

1、我們應該怎樣理解梁啓超所提出的“敬業”精神?

2、作爲學生,請你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敬業樂業”的理解

五、小結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要爲自己的使命而努力,無論我們將來幹什麼職業,我們都要做到“敬業”,並努力達到“樂業”,這樣才能活出自身的價值,實現自己的人生。

六、佈置作業

相應的資料練習。

七、板書設計

以字詞爲主,隨及板書。

九年級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 篇13

學習目標:

1.瞭解演講的基本知識和作者的相關知識。

2.初步掌握議論文的相關知識。

3.積累“敬業樂業、不二法門、強聒不捨”等詞語。

學習重點:

理解積累“敬業樂業、不二法門、強聒不捨”等詞語。

學習難點:

掌握議論文的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瞭解演講和作者的相關知識。

自學指導一:請大家識記關於演講的基本知識和課本註釋①中作者的相關知識,3分鐘後檢測。

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衆,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羣衆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鍊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

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既要有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衆交流思想和感情的,所以必須瞭解聽衆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

②思路清晰,節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

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二、掌握議論文的相關知識。

自學指導二:請大家理解並識記議論文的相關知識(特別注意家橫向的語句),4分鐘後檢測。

1.議論文是以議論爲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議論文是以理服人。

2.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①論點,就是作者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是文章的靈魂,是完整的陳述性判斷句。一篇議論文,一般只有一箇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分論點是用來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的;論點的位置:一般有四個: a.文題 b.開篇 c.中間 d.結尾;注意:當開始與結尾出現類似的語句時,開頭的爲論點,結尾處的是呼應論點。

②論據,是支撐論點的材料,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理由和根據。主要有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

事實論據包括:有代表性確鑿的事例,史實,統計數據;

道理論據包括:經過實踐的精闢理論、名言警句、民間諺語、公認事理

三、把握重點字詞的音形義。(10分鐘)

自學指導三:識記課本下面重點字詞的音形義,5分鐘後完成自學檢測。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學指導四:這是一篇說理深刻結構層次清晰的演講稿,請大家模仿作者當時演講的情形,輪流進行演講比賽(10分鐘)

課堂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議論文的相關知識和本課的生字生詞,希望大家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並且靈活運用。

當堂訓練: 請大家在當一次演講家,模仿梁啓超先生進行演講。

自學檢測一:

1.演講是以 的方式面對聽衆,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羣衆的手段,而且還是 、 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鍊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

2.梁啓超(1873-1929),近代 ,著名 。 運動領袖之一。

字 號 ,別號 。廣東新會人。與其師康有爲一起領導了“ ”。他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餘萬字。

自學檢測二:

議論文是以 爲主要表達方式,通過 、 ,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其三要素是: 、 、 ;其中, 是一篇文章的靈魂、統帥,而且他的位置一般有四個:文題、開頭、文章中間、結尾。但較多情況是在文章的開頭; 是支撐論點的材料,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理由和根據,一般情況下只有兩個,包括 (如現實事件、歷史事實、統計材料、具體數字等) 和 (包括人們公認的原理、公式、定義、法則、規律、名言警句等) ; 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簡言之就是:論點是要解決“要證明什麼”,論據是要解決“用什麼來證明”,而論證是解決“如何進行論證”的問題。

自學檢測三:

1.給加點的字注音。

教誨( )解剖( ) 駢進( ) 佝僂( ) 層累( ) 揀擇( )

2.根據拼音寫漢字

旁wù( ) 斷zhāng( )取義 xiè( )瀆 強guō( )不捨

3.根據意思寫詞語。

①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

②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

③佛教用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常用來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

④道理極容易明白。 ( )

⑤輕慢,不敬。 ( )

⑥嘮嘮叨叨說個沒完。( )

⑦重重疊疊的層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