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楊桃》教學設計(通用10篇)

小學三年級語文《楊桃》教學設計(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作爲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楊桃》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語文《楊桃》教學設計(通用10篇)

小學三年級語文《楊桃》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2、通過理解教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繫,培養學生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4、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5、培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重點、難點

1、聯繫全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2、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繫,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課時安排:

2課時。

一課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學生自學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果實嗎?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板書:畫楊桃)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1)誰畫楊桃?

(2)怎樣畫楊桃?

(3)畫楊桃的過程當中發生了什麼事?

(4)作者爲什麼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二、初步感知,瞭解內容

投影出示思考題: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利用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讀生字詞。

2、指讀課文。

本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詞意思?怎麼理解的?(交流)

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想當然:憑主觀想象,認爲事物應該是這樣。聯繫課文內容,父親經常叮囑“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憑主觀想象,畫走了樣。

四、質疑

提出不懂的問題。(常識性問題師生當堂解決。有關課文內容理解的問題師生梳理歸納。)

五、佈置作業

l、熟記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由於老師的仔細觀察,善於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從而懂得看問題或做事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獨立思考,善於從事物中得到啓發,進行認真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2、練習“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3、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作者在畫楊桃時發生了什麼事,其中包含着一個道理,究竟是什麼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1)這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板書是……就……不要)

(2)“想當然”是什麼意思?你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什麼叫“想當然”?

(3)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這兩個自然段講了什麼?討論:

(1)第二自然段分爲幾層?

(2)找一找哪幾層是回答“我”爲什麼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重點理解作者爲什麼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①老師根據桌上的楊桃講解現在看到的楊桃就象五角星一樣。

②出示投影片,一橢圓形帶棱的楊桃。

③實物演示,讓從不同角度看的學生說出自己看到的樣子。(讓學生親自實踐看一看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是什麼樣子,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內容。)

④說出作者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⑤“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結合父親的話講一講什麼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是通過提示,幫助學生理解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第二個原因。)

讓學生把兩個原因結合起來講。(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學習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讀第四至六自然段。

(1)出示討論題:

①開始同學們認爲這幅畫畫得怎麼樣?後來又有什麼變化?

②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2)指導朗讀,注意語氣的變化。

(3)用上“因爲……所以……”說一說同學們的認識爲什麼發生了變化?(進一步明確學生態度發生變化的原因。)

4、學習第七自然段,自由讀這一自然段。

提問:

(l)老師的話裏共有幾句話?

(2)前兩句告訴了我們什麼?

(3)舉例子說說怎麼就叫角度不同,樣子不一。(板書角度不同,樣子不一。)

(4)同一事物,當別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時,應該怎樣做?

(5)什麼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麼,就是什麼,不要受別人影響。)

在逐句分析這一自然段的基礎上,再讀並試背誦。

5、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齊讀。

提問:

(1)老師和父親的話哪些地方相似?

(2)爲什麼說老師和父親的話對我來說一生受用?(板書:一生受用)

(3)父親和老師所講的畫畫上的事。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麼做?(板書要……不要,是……就)

誰能用“要……不要”說一句話?

三、總結全文

1、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爲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2、齊讀例數第一、二自然段並試背誦。

板書設計:

5、畫楊桃

附:

近義詞:審視—審察半晌—半天教誨—教導

反義詞:和顏悅色—疾言厲色熟悉—陌生

1.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

這是因爲,他發現“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別人卻說“不像”,這種現象引起了他的深思。

2.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

這四句話可分成兩層意思。前兩句用畫楊桃這個例子說明: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後兩句告訴學生懂得了這個道理之後應該怎麼做。這四句話句句講的是畫畫,但道理不僅用於畫畫,而且適用於一切事物,一切問題。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的不同時,不要急於下結論,認爲別人錯了,很可能別人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去想的。我們自己做事或者看問題,不能想當然,“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就是應該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小學三年級語文《楊桃》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學會本課生字詞語。

2、體會出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

3、情感和態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事實,尊重他人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本課教學重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從課文內容體會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楊桃

導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實物或課件)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果實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接着,讀讀我們的資料袋,看誰能最快了解。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件與楊桃有關的事,請認認真真看老師寫課題。(板書:畫楊桃)

1、齊讀課題。

2、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1)我是怎樣畫楊桃?

(2)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3)作者爲什麼要寫畫楊桃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二、初讀課文

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邊讀邊思考上述問題,並想想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請提出來。

三、彙報交流

1、指名讀生字,並說說還在哪些詞中見過它們。

2、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讀流利。

3、交流課文內容說說本文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4、提出自己的疑問,簡單的.問題請同學讀書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留待進一步讀書解決。

四、品讀父親的話。

1、指讀名,能說說嗎?從這一段中你讀懂了什麼?誰還想說說你讀懂得內容。相機理解“想當然”,引導學生說出父親對我要求嚴格,嚴中充滿關愛、認真,它反覆叮囑。理解“叮囑”

師隨機板書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

2.看大屏幕加提示語自由練讀。父親怎樣說這段話的?

父親()說: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3.指名讀。認真聽他那裏讀的好?

4.評完後賽讀。

5.最後齊讀,記住父親的話。

我記住父親的話了嗎?你從哪裏知道的?

看大屏幕,自己讀讀下面兩句話,體會他們的意思一樣嗎?

1)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的畫,自己覺得畫的很準確.

2)我看,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指名說。一生讀,其他生聽再體會,再說區別。

師小結:少了“認認真鎮,老老實實”表達的意思就大不一樣,所以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

五、快樂寫字

l、熟記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生字叮囑:“囑”書寫時注意“禹”的豎和提是兩筆寫成的。嚴肅:“肅”的下面的筆順是先兩邊後中間熟悉:“熟”的右上是“丸”,而不是“九”“悉”的上面不是“採”,而是一撇加“米”

3、師生共同點評學生書寫生字。

小學三年級語文《楊桃》教學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生字“肅”。正確讀寫“叮囑、前排、靠邊、準確、審視、講臺、神情、嚴肅、半晌、輪流、和顏悅色、熟悉、角度、相似、教誨”等詞語。

2、體會課文哪些地方寫得真實具體。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4、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二、教學重難點:

聯繫課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三、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同學們,你認識這種水果麼?(楊桃)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關於“畫楊桃”的故事。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想不想看故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語句)讀完的同學豎起大拇指。

2、出示詞語:叮囑、審視、半晌、教誨。

這是課文中的生字,誰來讀一讀?他要是讀對了,請同學們跟他大聲讀出來。 “教誨”,你能給它找個近義詞嗎?(教育、教導)找近義詞也是理解詞義的好辦法。

3、出示四字成語:神情嚴肅、和顏悅色。這兩個成語你會讀嗎?

4、會讀真棒!可是這當中有一個字寫的時候可不容易,它的筆順要特別注意啦!就是嚴肅的“肅”,請你跟我一起書空。跟我讀“sù”,嚴肅。拿起你的筆在田字格中寫一個字,注意寫字姿勢。

(三)講讀2—12自然段,體會情感

1、這裏的“神情嚴肅”和“和顏悅色”都是描寫誰神情的詞語?(老師)圖畫課上,什麼事讓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了呢?請同學們接下來再一次默讀課文的2—12自然段,想一想。

誰來說說,什麼事使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了呢?(用自己的話說)

師:就是這麼一回事,發生在圖畫課上的一件事。

2、同學們看一看,當我把畫好的圖畫交上去的時候,同學們卻哈哈大笑起來。出示: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指名讀這兩句話。提問:從他的朗讀中,你聽出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笑?(嘲笑、取笑)因爲“我”畫楊桃畫得不像。像什麼?(五角星)

齊讀這兩句話。好一副取笑的架勢呀!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換一種說法不變意思,該怎麼說?(楊桃不是這個樣子的!)我們讀懂了文字背後的`嘲笑和取笑。

3、老師也看了看這幅畫,到我的座位上坐了下來,審視了一下桌上的楊桃。同學們“視”是看的意思,那麼“審視”是什麼意思?(仔細觀察)

4、體會標點的妙用:

老師審視了楊桃,舉起了我的畫問大家。現在是老師,誰來做同學?(師生配合讀)採訪一下,剛剛爲什麼你讀得那麼肯定?(因爲文中的“我”畫得確實像五角星)不假思索就脫口而出。你再觀察一下,這兩句話後邊都有什麼?(感嘆號)

從這樣的對話中,你讀懂了什麼?(“我”畫的楊桃像五角星)五角星型的楊桃就不像楊桃。

5、探究原因:

可是,“我”畫的楊桃爲什麼會像五角星呢?請你們從課文中找找看。(第2自然段“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着我。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這是我親眼看到的,我畫楊桃的時候是怎樣看得?(認認真真)怎樣畫得?(老老實實)。我自認爲我畫得是十分的準確。

(四)講讀第1自然段

1、同學們,“我”爲什麼會把不像平時看到的楊桃的樣子,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畫下來呢?(第一自然段)父親叮囑過我,我老老實實按照父親的叮囑把楊桃給畫了下來。這是我畫的楊桃,我畫的楊桃是自己眼中所看到的楊桃。

2、同學們,老師這有一個楊桃,你看到的楊桃是什麼形狀的?(指名說)爲什麼同一個楊桃,會看到各種不同的形狀呢?(看的角度不一樣,所以看到的形狀就不一樣)

(五)講讀13—18自然段,體會態度轉變

1、同學們可真聰明,可是剛纔嘲笑“我”的同學們知道麼?(不知道)於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看到的結果是什麼樣的?現在我還是那個老師,誰來做那位同學?(師生配合讀)

2、同學們,請你仔細觀察這兩組句子,有什麼相同之處?(同學們說的話是一樣的。)老師想知道,爲什麼剛纔同學們讀得那麼肯定,剛纔你卻讀得吞吞吐吐?(同學們我親眼看到的楊桃真的很像五角星。)那前邊我說的話就(錯了),我剛纔取消他,我真的感到很(後悔、慚愧)所以說起話來就有點吞吞吐吐。

仔細再看看,還會因爲什麼原因你會讀得吞吞吐吐呢?(標點符號不一樣)省略號在這裏表示說話的語氣吞吞吐吐不連貫。同桌之間,一個扮演老師,一個扮演學生,分角色讀一讀。指名展示讀。

3、現在同學們看到了我看到楊桃真是五角星形的。老師看到同學們的態度發生了改變,他的深情由嚴肅變得高興了,看一看第18自然段,你找到哪一個詞表示老師高興了?(和顏悅色)同學們,你會做“和顏悅色”的表情麼?大家一起做來看看。指名讀老師的話。

4、拿出筆畫出老師說的這段話中,你認爲最重要的句子。(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板書:是什麼樣

畫什麼樣)

如果我看到是五角星形的楊桃就畫成是五角星形的楊桃;如果我看到的是橢圓形的楊桃,就畫成橢圓形的楊桃,這就是相信自己的眼睛。

(因此,當我們看見別的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是的,要能站在別人的角度上看問題。

(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看的角度不同,這可是真理啊!看到這句話的時候,老師就想起來一句古詩: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只不過蘇軾在詩中說的是看山,我們說的是看楊桃,道理是一樣的。

看來看去每一句話都十分重要,因爲這是老師對我的諄諄教誨,告訴“我”做人的道理。其實,用我們的話來說,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實事求是,板書:實事求是)同學們,我們看楊桃的時候看到是什麼樣子就畫成什麼樣子,這是實事求是。其實,做任何事情都要實事求是。我們做人更要實事求是。帶着自己的理解,我們再拿起書,把老師對我們的教誨讀一讀(提起楊桃?)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從前面的朗讀中感受到了標點符號的妙用。同樣的文字,用上不同的標點,就會表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課文正是通過這樣對比的描寫,讓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讓我們把這個道理牢牢記住。齊讀課文最後一段。

(七)欣賞圖片

最後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觀賞一下楊桃吧。

小學三年級語文《楊桃》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學習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教誨、審視、和顏悅色、半晌”等詞語。

2、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體驗,自主閱讀,合作學習,體會出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

3、情感和態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事實,尊重他人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難點是從課文內容體會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同學們,我們吃過很多水果。(教師出示楊桃)誰知道這種水果叫什麼?

2、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課文就是《畫楊桃》。板書課題,齊讀。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那麼,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呢,請同學們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聯繫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作個記號。

三、 研讀課文,體會感情。

(一)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課文重點寫了一次圖畫課上老師教我們畫楊桃的故事,課文哪些段落具體寫了這件事?給課文分段。

2、“我”、老師和同學三者看楊桃,不同的人物在看楊桃畫楊桃的時候,體現出不同的態度。 請同學們仔細研讀第二大段,把你的眼睛聚焦在其中一個人的身上,抓取重要的鏡頭來研究研究這個人的態度,可以怎麼研究呢,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變化來研究。

(二)引導學生抓住“我”的動作,神態,體會“我”的實事求是與情感變化。

1、這節課中,“我”眼中的楊桃,是個——“五個角的什麼東西。”作者之所以這樣認爲,是因爲____________。

(1)“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

(2)“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麼東西。

更主要的是因爲:

(3)“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2、是啊,“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滿以爲能夠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讚揚,但結果呢?誰來說說。

(四)引導學生抓住“同學們”的反映。

“有幾個同學”看了作者的畫“哈哈大笑”,(板書:同學哈哈大笑)說明什麼?(說明他們一是沒有考慮到作者看楊桃的角度,二是自以爲對楊桃已十分熟悉。)

1、還有什麼反映? 對比朗讀教師與同學們的兩次對話,體會“同學們”態度的變化。

(1)出示對話。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

“它像什麼?”“像五角星!”

2)發現了嗎?差不多的話課文裏面還出現了一次。仔細觀察,這兩段對話中你看出了什麼?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

“那麼,像什麼呢?”“像……五角星。”

(第一段話中同學們的答句後面都是感嘆號,表示想當然不假思索的語氣;第二段話語中多了兩處省略號,說明同學們的回答支支吾吾,結結巴巴,遲遲疑疑。)

(2)練讀。

(五)抓住教師的神態變化,體會“老師”的循循善誘。

1)同學們的態度爲什麼會產生這麼巨大的變化呢?

2)是老師巧妙的設計的教育了學生,老師請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楊桃,同學們,老師請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一個又一個,這一看,看出了什麼?僅僅是看出真的是像五角星的樣子嗎?

這一看,________;這一看,_______;這一看,_________。

(1)這一看,同學們發現從“我”的角度看楊桃,它確實像個五角星。

(2)這一看,同學們知道嘲笑“我”是錯的。他們的神態發生了變化,一個個臉色通紅,說話結結巴巴。(學生表演朗讀)

(3)這一看,同學們都不好意思了,一個個臉羞得紅紅的。他們請求我的原諒。他們說:“對不起,我們不應該嘲笑你。你能實事求是地畫出你看到的.,是多麼不容易。原諒我們吧!”。

(4)這一看,同學們懂得不能想當然地嘲笑別人。要實事求是,設身處地,尊重別人的看法。

(5)這一看,同學們理解了我。他們嘲笑我的時候,我沒有流淚,而這時候,我卻熱淚盈眶,我的心裏感到暖融融的,因爲我得到了同學們的理解和尊重。

……

是啊,“我”從被誤解到被理解,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這個過程的變化,起主導作用的是老師的教育。誰研究的是“老師”?

老師的態度有過變化嗎?爲什麼從嚴肅變得和顏悅色?

1、出示課文,讀“審視”句:

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後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a、理解“審視”, “審視”是指審慎地觀察。

b、老師爲什麼審視?老師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講桌上的楊桃,是因爲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對我的圖畫感到有點驚訝,也想看個究竟。

(2) 想保護“我”的自尊心。

(3) 對同學們的嘲笑感到不滿,想考證後教育孩子們。

(4) 他是一個嚴謹認真的教師,不是想當然地評價學生,他要根據事實進行評價。

2、理解“嚴肅”?

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同學們的嘲笑像一根根鞭子抽打着我幼小而敏感的心靈,我感到傷心極了。我開始迷惑不解,對爸爸的話語產生了懷疑。我多麼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

我的神情引起老師的注意,他的神情變得嚴肅,他沉默了“半晌”(一會兒)。同學們,你們能猜測一下,在這半晌的時間裏,老師在想什麼嗎?(對隨意嘲笑別人的孩子的不滿,想辦法要教育他們)。

3、理解“和顏悅色”。老師和顏悅色,是因爲(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實事求是的做法得到了同學的認同,同學們從誤解我到理解我 。)

4、作者作畫實事求是的態度,來自於誰的教導?出示父親的話。

a、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1)什麼叫“想當然”?聯繫上下文理解:憑主觀想象,認爲事物應該是這樣。

聯繫課文內容,父親經常叮囑“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憑主觀想象,畫走了樣。

(2)讀後討論,教師和父親的話語那麼相似。讀讀老師的話,他們相同的地方是什麼?(要實事求是地表現自己的角度看到的東西。)他們不同之處又是什麼呢?(老師的話語中又提到要尊重別人的看法。)

四、佈置作業,總結提高

總結:孩子們,孩子們,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先認爲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能使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出示《題西林壁》)學完了這篇課文,我想到了一首詩《題西林壁》,詩人寫廬山,就寫到了從不同角度看,廬山的樣子就不一樣:“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小練筆:同學們,那節美術課雖然結束了,但畫楊桃這件事讓作者和他的同學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這樣的事情嗎?通過學習和聯繫生活實際,你都有哪些體會、感受,從中你明白了什麼道理。請你也拿起筆用概括性的語言寫一寫你的這些體會、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寫在大家準備好的小書籤上。寫好後讀一讀把書籤送給老師或自己的好朋友,讓他們與你共同分享。

3、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小學三年級語文《楊桃》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9個生字,會認本課14個生字。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話的語氣。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識記生字,積累詞語。

2.聯繫課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水果嗎?(讓學生自由舉手說一說)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麼?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1)誰畫楊桃?怎樣畫楊桃?

(2)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3)作者爲什麼要寫畫楊桃這件事?它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二、檢查預習情況,交流重點字詞

1.指讀生字詞,同桌互讀,開火車讀。

2.交流易讀錯生字,教師重點指導。

而:零聲母音節,念“ér”。肅:平舌音,念“sù”。

晌:念“shǎnɡ”,與“響”要區分字形。

嘻:念一聲,“xī”。誨:念四聲,“huì”。

3.學習多音字“倒”,做組詞練習。

4.指導書寫,教學重難點字。

擺:扌+四+去,注意左窄右寬,“四”字中間是兩豎。

嘻:注意右邊“喜”的寫法,“士”不要寫成“土”,第三橫要長。

5.讀“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語。

三、初步感知,瞭解內容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標出自然段序號。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課文主要講“我”和同學們在圖畫課上練習畫楊桃時,“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的樣子,引起了同學們的譏笑。老師通過讓學生輪流到“我”的座位上去看看,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明白了做事應從實際出發。)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全班交流解決。

問題預設:

(1)課文中老師怎樣提的問題?

(2)提的是什麼樣的問題?

(3)同樣是楊桃,爲什麼畫出了不同的樣子?

(4)老師爲什麼不直接把道理告訴學生,而是反覆地提出問題?

(5)爲什麼課文最後說“老師的教誨讓我終生難忘”?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1.看到“我”畫的楊桃,老師和同學們的做法有什麼不同?

2.作者在畫楊桃時發生了什麼事?其中包含着一個道理,究竟是什麼道理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深入理解課文,感悟文義

1.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聆聽並思考:

①這個自然段講的是什麼?(“我”畫楊桃的過程)

②“我”是怎樣畫楊桃的?(理解“認認真真”“老老實實”“準確”等詞語)

③猜測“我”把楊桃畫成了什麼?

(2)同學們仔細找一找,“我”爲什麼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

(從“我”坐的角度看楊桃,楊桃就像個五角星。)

(3)老師出示楊桃實物,請同學們觀察。

(學生親自實踐,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是什麼樣子的.,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第2~17自然段。

(1)朗讀課文,並思考:

①開始同學們認爲“我”的這幅畫畫得怎麼樣?後來又有什麼變化?老師有什麼反應?

②爲什麼有這樣的變化?把有關的句子畫出來。

③用“因爲……所以……”的句式說一說同學們的認識爲什麼發生了變化。

④舉例子說說爲什麼角度不同,看到的樣子不一樣。(板書:角度不同,樣子不一樣)

⑤同一事物,當別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時,應該怎樣做?(當別人看到的或看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忙着嘲笑別人,要學會尊重別人,從他人的角度看問題。)

(2)分角色朗讀課文,指導讀出對話時不同的語氣。

①讀出同學一開始嘲笑的語氣,以及後來不好意思、尷尬的情緒。

②讀出老師一開始嚴肅的語氣,以及後來和顏悅色的態度。

3.學習第18自然段。

(1)爲什麼說老師的教誨對“我”來說終生難忘?(板書:終生難忘)

(2)討論:老師的話只適用於畫畫嗎?(老師的話表明了一個道理:要實事求是,要以不同的角度看問題。這個道理不僅僅適用於畫畫,還適用於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3)按照老師所講的,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應當怎麼做?(板書:不要……要……,要……要……)

誰能用“不要……要……”說一句話?4.老師親自來到“我”的座位上去看楊桃,是想知道()

①從“我”的角度去看,楊桃是不是“我”畫出來的樣子。

②是不是“我”的位置有點偏,因此沒有把楊桃畫準確。

三、總結全文

1.當別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樣時,先不要認爲別人錯了,要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實事求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這樣做,那麼,我們每個人一生都能得到好處,我們要牢記這個道理。

2.齊讀老師說的那段話。

3.說說自己從這篇課文中懂得的道理。

小學三年級語文《楊桃》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會有所不同,必須實事求是地處理問題。

2、學會本課的新詞,理解“教誨、叮囑”的意思。

3、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

第一課時

重點、難點:

學會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難點是從課文內容體會做什麼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經過:

一、導入

今天老師來給大家帶了一樣東西,想看嗎?出示楊桃課件。它是什麼樣子的?介紹楊桃,今天我們不光是看楊桃,還要來學習《畫楊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自學要求:

(1)初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給文章標好自然段。

(2)自學生字詞語,聯繫上下文,想想“叮囑、審視”等詞語的意思。

(3)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交流。

三、重點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是的,課文講的就是一次美術課上畫楊桃引發的事情。課文哪幾部分寫了這些內容.我們先來看課文第2—18小節寫畫楊桃的事情.

1、請同學們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讀課文,要求:

( 1 )仔細讀。

(2)提出不懂的問題。

2、我是怎樣畫楊桃?出示句子。

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指名讀,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談。(可以想象我當時是如何觀察,如何落筆的。)

爲什麼他會畫成五角星的形狀?學生說.課件隨機出示.

出示父親的話,理解叮囑。

(1)、在我這樣的舉動背後,因爲有一個人的話語始終縈繞在我心頭。

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什麼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2)指名讀“父親”的話,父親的話怎麼理解?

練讀父親的話,指名讀讀,評議。(注意抓住提示語,讀出父親的嚴肅、語重心長)

(3)、在我開始要畫畫的時候,我記起了父親的話,

在我畫得粗心大意的時候,我記起了父親的話:

我對父親的話語是如此的'印象深刻,是因爲,能從文中找到一個詞語來說明嗎?叮囑

3、我遵從父親的教誨,認真地看,老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滿以爲能夠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讚揚,但我怎麼也想不到,出示同學的反應的句子。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4、當同學們看到了楊桃變成了五角星時,他們的反應是哈哈大笑,而老師呢?

(1)、出示: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後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

(2)、理解“審視”和老師爲什麼審視。“審視”是指審慎地觀察。老師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來,審視講桌上的楊桃,是因爲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正因爲老師看問題的角度與同學們的不一樣,所以纔有了這樣的這樣的對話: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不像!”同學們___________。(不假思索地大聲說)

“它像什麼?”“像五角星!”大家____________。(異口同聲地回答)

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不……像。”________。(那個同學發現他這時候看到的楊桃真像個五角星,有點難以置信)

“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_O_________。(他遲遲疑疑地說)

6、想象說話。老師請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看楊桃,是老師巧妙設計的教育學生的時機。請你想象當時的情景,同學們這一看,看出了怎樣的結果?

這一看,同學們的心裏會想; 這一看,我的心裏會想。

出示老師的話:

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

讀文章抓最重要的段落,最重要的段落裏面再抓最重要的句子。現在從這裏面往出抓老師的話,認爲哪幾句話最重要?越簡煉越好,你講。

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7、補充出示父親的話:他們的話,是這樣的相似.

四、聯繫生活,想像拓展。

1、同學們,我們已經在這節畫楊桃的美術課上認識了這個班級的老師、同學,還有那個畫畫特別認真的“我”,也瞭解了發生在他們中間的故事。現在,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呢?請選擇其中一個人物,對他說幾句話。

我想對作者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對曾經嘲笑過“我”的孩子們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對循循善誘的老師說:

2、美術課也結束了,但畫楊桃這件事讓作者和他的同學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你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這樣的事情嗎?通過學習和聯繫生活實際你都有哪些體會、感受,從中你明白了什麼道理。請你也拿起筆用概括性的語言寫一寫你的這些體會、感受和明白的道理。

板書:

爸爸-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我-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老師-是什麼樣,畫什麼樣

教學反思

《畫楊桃》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通過這件事,啓發我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新課標要求:引導學生通過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和體會思想感情,鼓勵學生摘抄好詞佳句,積累語言,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對於《畫楊桃》一課,如果按照平常的教法,肯定很枯燥,沒什麼可以說的,因爲文章內容看上去並不難懂。可是要真正讀懂它也並不是件易事。怎樣設計能使學生樂於接受,容易學懂呢?

我主要從讀的角度入手,以讀爲主,朗讀感悟。

《新課程標準》在目標定位中強調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良好的語感,要先靠平時多讀,和運用多種閱讀方法來實現。上《畫楊桃》時,我在學生初讀課文後就安排了讓學生自由表達質疑。孩子們讀書後,都應該有一種“讀完了就想說一說”的衝動。因此,我請學生自主地、自由地站起來說一說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心得。在我的鼓勵下,學生紛紛舉手發言,提出了很多有代表性的問題。這些發言,不但培養了學生自讀自悟、表達質疑的能力和習慣,也使教師瞭解了學生初讀之後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難所在,爲教師下一步的教學,提供了學情參考。從學生的發言和質疑看,他們提出了爲什麼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的樣子?他們理解的重點放在了對父親的話和老師的話的理解上,即“角度不同”和“是什麼樣就畫成什麼樣”上。而同學的兩次回答,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兩次回答內容相同,但是語氣卻不同,我讓學生先說說自己有什麼發現,爲什麼會這樣?這一 環節中,學生在課文中找得很準確,這裏既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讓學生深入體會人物的內心,從中理解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而且在朗讀時孩子們的語氣很好,讓聽得人很容易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心理,讓我很高興,這達到了我對學生文字理解和朗讀的訓練目標。

然而,在教學《畫楊桃》一課時,由於缺乏教學的機智,導致教學過程不是很流暢,一學生在同學們質疑的基礎上解決問題,它講到了兩個方面,學生說爲什麼它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一位學生馬上說了兩個方面,一是小作者的位置不一樣,再一個是受爸爸的話的影響,由於預設沒有想到前後順序,於是自己沒有將課件的使用與這個課堂實際很靈活地結合。

通過上《畫楊桃》一課,我認爲自己需要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機智,深入地研究自己的薄弱之處,提高評價的能力。

總的來說,語文學科的複雜性,決定了語文教學改革的複雜性。不同的課文,必然有不同的教法,怎樣找到最適合“本課”的個性化的教學方法,而又符合閱讀教學以讀爲本、讀思結合的基本規律是最需要思考的。《畫楊桃》一課第一課時的教學,我所安排的文中第二部分所有的疑難之處都通過學生自主的讀、思、說得到解決,沒有一步一步地去推析文章的情節細部,但課文的語言、內涵、重點還是清晰的,整個課始終迴盪着學生琅琅的讀書聲。

小學三年級語文《楊桃》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由於老師的仔細觀察,善於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從而懂得看問題或做事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獨立思考,善於從事物中得到啓發,進行認真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學習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流程:

一、出示書中的兩段對話,朗讀

1、不像!

它像什麼?

像五角星!

2、不……像。

那麼,像什麼呢?

像……五……五角星。

師:讀讀這兩段話你發現了什麼?指讀,聽出了什麼?這兩段話是從畫楊桃文中節選的,同學們體會的對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板書課題:畫楊桃

二、通過這兩段對話,可以讓我們再次回想到文中的場景,

那節圖畫課上(出示: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指讀,師:怎麼看就是認認真真地看?位置、角度?(正對着我)板書:看(認認真真)

師:怎麼畫就是老老實實地畫?(看到的根本不象平時看到的'那樣)板書:畫(老老實實)既然這樣爲什麼還那麼畫呢?

出示: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師;父親說的話在哪?讀讀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麼?什麼是叮囑?你來叮囑讀這段話,你來叮囑…你來叮囑…你要強調什麼?(是…就…不要想當然)怎麼就是想當然?想當然會怎麼樣?父親這樣叮囑我,我又是如何做的?再讀那句話

三、當老師看了我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畫的楊桃之後怎麼做的?老師的做法與同學們有何不同?

指讀(生讀)審視?會怎麼審視呢?審視之後神情嚴肅了有時爲什麼?

老師讓同學們也輪流看了,能形容他們眼中的楊桃嗎?

出示實物,能形容你們眼中的楊桃嗎?

出示:

1、不像!

它像什麼?

像五角星!

2、不……像。

那麼,像什麼呢?

像……五……五角星。

讀讀說說,此時再讀這句話你能瞭解他們想法嗎?

四、剛纔表情嚴肅的老師現在又如何呢?(和顏悅色地說)你認爲老師說這段話了時候會是怎麼樣?(和藹地、親切地、面帶微笑地)對了,這就是和顏悅色。誰來學着老師和顏悅色地讀讀,指讀

師:你想告訴同學們什麼?(生說)老師是很條理地說的,我們一個一個地看

a、角度不同我們回顧課文找文中,我畫楊桃時的角度。讀讀,不由讓我想起了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確角度不同看到的樣子也不同。

b、不忙着發笑什麼是忙着?(想都沒想,沒有站到別人的角度去審視)

c、看到…就…聽聽是否很很熟悉(爸爸說過)的確真的很像

出示:老師的話和父親的話對比讀讀,你覺得哪像(做事情要事實一致、與事實相符,不能想當然)

師:是啊,老師的話與父親的話是那麼相似,他教我們做事要與事實相符這些教誨怎能不使我受益終身呢?

板書:

(認認真真)看

畫楊桃

小學三年級語文《楊桃》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後兩個自然段.

2、正確理解課文的資料,明白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3、學習發現與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養成讀書時畫出重點詞句的習慣.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5課齊讀課題《畫楊桃》。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瞭解了課文的主要資料。請同學們翻開書快速瀏覽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請同學們回想課文中作者提到了哪些人物?(教師板書:“我”、同學們、父親、老師)這篇課文的題目《畫楊桃》那麼他們對畫楊桃這件事各自都有怎樣的看法。請同學們自學課文。能夠選取自己喜歡的人物資料進行學習。並採用聯繫上下文和聯繫生活實際的方法說說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請大家自學。

二、自學彙報

1、當學生彙報到“我”畫楊桃的資料時,說一說“我”是怎樣畫的?(抓住“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的資料進行分析。)老師問:小作者爲什麼這樣畫?生答:因爲父親對他要求很嚴,叮囑他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板書:叮囑)你能說一說你是怎樣理解父親的話的?教師提示:你能舉例子說說怎樣叫“想當然”?

過渡:小作者正是牢記父親的話,所以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那麼怎樣讀父親的話。指導讀父親的話。你還喜歡哪個人物的資料請彙報。

2當學生彙報到老師的資料時。指導重點分析老師的話。

出示老師的話提問:老師說了幾句話,每句話什麼意思,你讀懂了哪句話?學生彙報。

學生講到“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貌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是不是這樣,老師拿出一個楊桃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說一說你看到的楊桃是什麼樣的?爲什麼同樣的一個楊桃大家看到的卻不一樣呢?剛纔同學們理解的十分好。你還理解了哪句話。

學生講到“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着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請你用“不要……要……”練習說話,說的時候最好要有一個前提。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老師最後一句話的意思。老師的話很樸實但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那麼就應怎樣讀老師的話?“和顏悅色”是什麼意思。請大家用這樣的語氣試着讀讀老師的話。讀後找生講評讀的狀況。大家讀的很好那麼你能用最短的時間把這段話背下來嗎。給時間背誦。

3、當學生沒有彙報同學們的看法時,老師引導:剛纔同學們彙報了我和老師對畫楊桃這件事的看法,沒有人選同學們的看法,爲什麼不喜歡這個資料呢?學生說明理由(教師板書:嘲笑)那麼小作者看到同學們的這一反應他會有怎樣的表現,心裏又會想些什麼?練習說一說。同學們說的十分好,當時小作者心裏是很難受。讀到這你想對這些同學說些什麼?小作者聽了你的'話必須會高興的。老師看到同學們的這一反應對他們進行耐心的教育,他的話不僅僅教育了小作者,也教育了同學們,這種教育用課文中一個詞概括是什麼“教誨”(板書:教誨)所以正像小作者最後寫到的“這位老師的話同我父親的話是那麼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一起讀最後一段,請大家快速把這一段背下來。

過渡:畫楊桃這件事讓作者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麼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聽到或遇到過像畫楊桃這樣的事情。請你把這樣的事講給同學聽一聽。通過學習和聯繫生活實際你都有哪些體會、感受,從中你明白了什麼道理。請你也拿起筆用概括性的語言寫一寫你的這些體會、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寫在大家準備好的小書籤上。寫後讓學生讀一讀把書籤送給老師或自己的好朋友,讓他們與你共同分享。

小結:老師學完這篇課文也有一些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老師讀自己寫的話。

當別人的想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妄下結論,要認真分析,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看的,要實事求是。

三、實踐練習:

1、當作者看到同學們的反應後,他有怎樣的表現,心裏會想些什麼?

2、你喜歡文中的老師嗎,爲什麼

3、聯繫生活實際寫一寫《畫楊桃》的讀後體會。

小學三年級語文《楊桃》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實事求是的道理。

教學重點和難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勾畫文中的重點語句,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實物引入,激發興趣

1、出示幾個楊桃實物或圖片,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水果嗎?(板書:楊桃)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它有什麼特點?

2、課件出示有關楊桃的知識簡介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補充板書:畫)學生齊讀課題《畫楊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2、檢查讀書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詞。(自己練讀、開火車讀、齊讀)

(2)、開火車讀生字並組詞。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精讀課文,深入研究

過渡:在這次圖畫課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深入學習。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引出父親叮囑我的話,全班齊讀)

師:什麼是想當然?

生:心裏想什麼就是什麼……

師:大家都答對了一些,但都不夠準確,下面老師舉個例子幫大家理解:(例子)

師:父親就教育“我”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也就是看到什麼就畫成什麼樣。(板書:看到什麼就畫成什麼樣。)

2、聽了父親的教導,在學校的圖畫課上,“我”是怎麼畫楊桃的?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同學們找出描寫“我”畫楊桃時的句子。

師:課件出示該句子“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的很準確。”全班齊讀,回答問題:

(1)我認認真真的看,看到了什麼?(楊桃像五角星)

(2)我老老實實的畫,畫成了什麼?(五角星)

(3)我覺得畫得怎麼樣?(很準確)

(4)再讀讀句子,說說從中體會到了什麼?(體會“我”的一絲不苟)

師: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楊桃的樣子,說說自己看到了什麼樣。

3、可當同學們看到“我”畫的楊桃時,都有些什麼表現?引出老師和學生的第一次對話。

4、老師看了我的畫後,是怎麼做的?(默讀第六自然段,找出描寫老師動作、神態的重點詞句,重點體會老師的`看、走、坐、審視等一系列動作)

過渡:那位老師發現同學們都錯了,可還是那樣自以爲是,所以老師的表情就變得嚴肅了,他就想:如何才能讓學生們認識自己的錯誤呢?於是他就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讓學生輪流到“我”的座位觀察楊桃的樣子,這時老師趁機啓發學生於是出現了第二次對話。

5、通過兩次對話的對比讀,體會不同的心情,教師要引導讀好這一部分。

過渡:通過師生的兩次對話,同學們終於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老師的神情也變得和顏悅色了。

師:哪個同學能說一說和顏悅色這個詞語的意思?

生:高興……

師總結:形容態度和藹可親

6、老師和顏悅色的說了什麼?請同學們在第18自然段中找出來並齊讀一遍,回答屏幕上的問題:

(1)老師的話裏共有幾個句子?(4句)

(2)前兩句講了什麼?(板書:角度不同,樣子不一。)

(3)同一事物,當別人的看法和自己的不同時,你要怎麼做?(讀後兩句話)

(4)什麼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麼就是什麼)

7、老師說的話含義深刻,請同學們讀一讀並背下來。

8、利用板書比較,老師的話和父親的話有什麼相似的地方?(共同說明了一個道理:實事求是。板書:實事求是)

9、這個道理僅僅用於畫畫嗎?它還可以用於哪些地方?

生暢所欲言。

師:這個道理使“我”一生受用。

(四)、總結全文

學了這篇課文後,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我們做事情或看問題時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的不同時,不要急於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堅持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就能終身受益。)

三、板書設計:

11、畫楊桃

父親:看到什麼就畫成什麼樣

老師:角度不同,樣子不一

四、作業設計:

1、背誦老師說的那段話。

2、摘抄文中是你受教育的句子。

小學三年級語文《楊桃》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從課文的重點句、段發現並提出問題,培養質疑能力。

2.引導自主學習,抓住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3.理解老師說的話,弄懂句與句之間的聯繫,學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教學重點:

1.引導提問,培養質疑能力。

2.理解老師的話,弄懂句與句的聯繫。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課文寫的是作者發生在小學四年級一次圖畫課上畫楊桃的事。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

2.昨天,有同學向老師提出,爲什麼用《畫楊桃》來做課題?那如果讓你把課題換一個,你打算怎麼說?

(一件難忘的事;一件耐人尋味的事;發生在課上的一件事;……)

同學們能換成這樣的課題,說明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瞭解,不錯。

二.引導質疑:

導:昨天老師佈置同學們認真讀課文,大膽提問題,現在老師來了解一下,讀課文之後,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你有什麼問題或想法?

1.引導質疑。

2.同桌相互交流討論。

3.指名交流。

4.結合學生回答,梳理板書一些問題:

(1)父親、老師的話相似在哪?作者爲什麼說“一生受用”?

(2)老師的神情爲什麼變了?老師爲什麼不直接說明?

(3)這件事爲什麼這麼難忘?

5.師小結:同學們通過自己認真讀書思考,提出自己感興趣的想法、問題,說明你們已經在主動的學習了。你們提的問題不錯。涉及了文中的重點句段,你們能從重點句段中發現並提出自己不明白、不懂的問題,很好,老師先不解答這些問題,希望在互相交流討論過程中,自己弄懂。這樣記得更牢,印象更深,對嗎?

三.抓重點,理解課文:

1.第二自然段:

(1)圖畫課上,我看到的楊桃是什麼樣的?爲什麼會畫成這樣?文中哪一自然段寫到?(第二自然段)

(2)默讀第二自然段:

(用“——————”劃出我畫的楊桃是什麼樣的'句子。用“~~~~”劃出爲什麼會畫成這樣的句子。)

(3)把劃“——”和“~~~~”的句子連起來讀一讀,體會一下它們之間內在的聯繫。(因果關係)

(4)試着用“因爲……所以……”連句,加深理解。

2.第三至十七自然段:

(1)看了我畫的楊桃,同學們的態度怎樣?(哈哈大笑、嘲笑)老師聽了幾個同學的笑聲和他們的對話後,態度怎樣?老師做了幾件事?

(2)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讀後交流討論。

(3)師生交流歸納:a

審視楊桃

b提出“像不像”“好笑麼”的問題

c請同學們輪流坐我的座位,並問他們“像什麼”

d對同學們說了一段話

(4)相機引導學生自己解答剛纔提出的問題“爲什麼老師的神情變了?老師爲什麼不直接回答?”

3.第十八自然段:

(1)自由讀,認真讀懂每句話。

(2)指導分層。

(3)指導朗讀:a

指名讀b

評一評他讀的怎樣c

引導抓住“不要……要……相信……是什麼樣的……就畫成……”

(4)齊讀這一段話

(5)讀了老師這段話,你懂得了什麼?

(6)解答“老師、父親的話相似在哪?”(找出父親的話,師生分讀父親、老師的話,加深理解)

四、老師過渡總結:

他們的話告訴了作者深刻的道理:畫畫,看到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別人畫的與自己不同,要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來畫。同學們想想,他們的話是不是僅僅講了畫畫的道理?

他們的話還講了做人的道理。當別人的看法、做法和自己的不同時,不要急於下結論,認爲別人的錯了,很可能別人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去想的。我們做事不能想當然,應該實事求是。

作者把這些話牢記着,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一生都得到幫助,得到好處,所以,他說“他們的教悔使我一生受用”。這件事也因此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指導背誦:

(1)說說可以用什麼方法背誦?

(2)自由練習背誦。

(3)指名背誦。

板書設計:

畫楊桃

從重點句段提問:

實事求是

父親

叮囑

不要想當然

印象深刻?

終生受用

老師

和顏悅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

相似在哪?

一生受用?

神情變了?

直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