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圓與方程》的教學設計大綱

《圓與方程》的教學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一、教學分析

《圓與方程》的教學設計

1、分析教材

本章教材整體主要分成三大部分:

(1)、圓的標準方程與一般方程;

(2)、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係;

(3)、空間直角座標系以及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圓的方程是在前一章直線方程基礎上引入的新的曲線方程,更進一步要求“數與形”結合。所以學習有關圓的方程時,仍仍然沿用直線方程中使用的座標法,繼續運用座標法研究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係等幾何問題。此外還要學習空間直角座標系的有關知識,以便爲今後用座標法研究空間幾何對象奠定基礎。這些知識是進一步學習圓錐曲線方程、導數和積分的基礎。

2、分析學生

高中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建立起比較好的數形結合的思想,前面學習過直線知識,只是使學生有了用座標法研究問題的基本思路,通過圓的概念的引入及其現實生活中圓的例子,啓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及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探索問題的能力,熟練的掌握解決解析幾何問題的方法-座標法,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研究問題時抓住問題的本質,研究細緻思考,規範得出解答,體現運動變化,對立統一的思想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圓的標準方程與一般方程;利用直線與圓的方程判斷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係;空間直角座標系的基本認識。

難點:直線與圓的方程的應用;會求解簡單的直線與圓的`相關曲線的方程;建立空間直角座標系。

二、教學目標

1、掌握圓的定義和圓標準方程、一般方程的概念;能根據圓的方程求圓心和半徑,初步掌握求圓的方程的方法。

2、掌握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的判定。

3、在進一步培養學生類比、數形結合、分類討論和化歸的數學思想方法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4、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精神、審美觀和理論聯繫實際思想。

三、教學策略

1、教學模式

本節內容是運用“問題解決”課堂教學模式的一次嘗試,採用探究、討論的

教學方法,通過問題激發學生求知慾,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培養積極探索和團結協作的科學精神。

2、教學方法與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合理整合課程資源

採用探究、討論的教學方法,通過問題激發學生求知慾採用多媒體技術,目的在於充分利用其優良的傳播功能,大容量信息的呈現和生動形象的演示(尤其是動畫效果)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加深概念理解有積極作用。製作中,採用交互技術,使課件的機動性得到加強。

四、對內容安排的說明

本章分三部分:圓的標準方程與一般方程;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係;空間直角座標系。

1、建立圓的方程是本節的主要內容之一。根據圓的幾何特徵(主要是動點與定點間距離恆定)建立適當的座標系,再根據曲線上的點所滿足的幾何條件,求出點的座標所滿足的曲線方程。

通過研究方程來研究曲線的性質是解析幾何的另一個主要內容,這就是解析幾何通過代數方法研究幾何圖形的特點,也就是座標法。始終強調曲線方程與曲線圖像之間的一一對應。這一思想應該貫穿於整個圓的教學。

2.通過方程,研究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係是本章的主要內容之一。判斷直線與圓、圓與圓的位置關係可以從兩個方面着手:

(1)。兩條曲線有無公共點,等價於由它們方程聯立的方程組有無實數解。方程組有幾組實數解,這兩條曲線就有幾個公共點;方程組沒有實數解,這兩條曲線就沒有公共點。

(2)。運用平面幾何知識,把直線與圓、圓與圓位置關係的結論轉化爲相應的代數結論。

3、座標法是研究幾何問題的重要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始終貫穿座標法這一重要思想,不怕重複;通過座標系,把點和座標、曲線和方程聯繫起來,實現形和數的統一。

用座標法解決幾何問題時,先用座標和方程表示相應的幾何對象,然後對座標和方程進行代數討論;最後再把代數運算結果翻譯成相應的幾何結論。這就是用座標法解決平面幾何問題的“三步曲”:

第一步:建立適當的平面直角座標系,用座標和方程表示問題中涉及的幾何元素,將平面幾何問題轉化爲代數問題;

第二步:通過代數運算,解決代數問題;

第三步:把代數運算結果翻譯成幾何結論。

五、教學評價

㈠過程性評價

1、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練習緊扣教學目標,內容深淺要分層次,設計的問題要照顧好、中、差。

2、對於方程的推導運用的方法,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主要採用讓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檢測反饋

㈡終結性評價

1、課程內容全部結束後,讓學生分組交流、討論後,選代表談收穫、體會和感想。

2、留課後作業(扣教學目標、分類型、分層次,落實學生爲主體),讓學生認真理解和鞏固,瞭解圓的標準方程和一般方程,以及直線與圓位置關係,做完課後習題,做好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