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初一上冊語文第一課《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

初一上冊語文第一課《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一上冊語文第一課《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上冊語文第一課《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
  初一上冊語文第一課《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紮實掌握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

2、訓練詩歌的朗讀能力,形成初步的語感。

3、嘗試合作性、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品味詩中重點字詞及語句的深層含義,體會文中所闡述的人生哲理,並能聯繫生活實際加深理解。

4、從本文的學習中,初步形成自己的理想,並培養學生面對理想的正確態度。

  教學重點:

1、理解“山”和“海”的深刻含義。

2、聯繫生活實際,體會文中所闡述的人生哲理。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5’

同學們,你們已經從小學進入了中學,這個時候就是你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新的起點。在這個起點上,相信你們都有着新的憧憬和希望。作爲現代化都市中的孩子,你們追求的是一種什麼東西呢?(請4、5位同學起來發表自己的看法)

剛纔同學們說的都很有道理,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共同的目標。(用課件打出這一句話。)

二、朗讀5’

那麼,處在崇山峻嶺當中,幾乎是與外面的世界隔絕的孩子們,他們所追求的又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王家新的這首詩歌《在山的那一邊》,一起來探討他們的理想,看看從中能得到什麼對我們實現人生理想的啓發。現在請同學們仔細的聽朗讀,認真地想一想,在這首詩中,有哪些句子、詞語是值得我們三思的,把它們找出來。

播放完後,說明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字音,詞意和句子停頓。然後由學生自己朗讀一遍。

三、合作探究,品味詩歌

1、課題

(1)、這首詩歌的題目是《在山的那一邊》,那麼看到這個題目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在山的那邊是什麼?

(2)、爲什麼作者會這樣想?(也就是是什麼原因使作者去想在山的那邊是什麼?)——因爲大山擋住了作者的視線。這裏就涉及到了這首詩的作者王家新,他在童年的經歷。

(3)、作者:王家新,出生在湖北省的武當山下,在他童年的五六年裏,一直沒有走出那山的世界。一片寂靜的校園,一條清澈的小溪以及無數座環抱着的羣山,便構成了他幼小的心靈世界。而作爲一個充滿着強烈好奇心的少年,決不會滿足於這片小小的天地。於是他產生了一種想法,在山的那邊是什麼,併爲着這一個理想進行艱苦地探尋,甚至影響了作者的一生。後來,他把在探尋和奮鬥過程中的所有感受和體驗寫成了一首詩,於是就有了這篇課文《在山的那邊》。

因此我認爲這篇課文對於你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並培養自己爲理想不懈努力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現在就請大家把剛纔找到的,你認爲最有價值的句子找出來,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其中蘊涵着什麼樣的含義。

(4)、品味重點句子。由學生自己來找並發表自己的看法,老師引導,並補充其他沒有找到的。(在課件中打出全文,每一句都使用超連接,以便課堂上靈活運用。)

詳細見書上的筆記。

(5)採用討論的形式,深刻理解“山”和“海”的含義。

  初一上冊語文第一課《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習目標:⑴要求學生藉助工具書和註釋,初步感知詩歌;通過反覆誦讀,達到熟讀成誦。

⑵體會作者“爲理想而奮鬥”的思想情懷;理解作者所創設的詩歌意境,把握本詩主旨。

⑶深入詩歌意境,涵詠體會“山”和“海”的不同含義,體會詩歌蘊含的人生哲理。

2、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出自己對於詩歌的理解與認識,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正確把握詩歌的思想內涵。

3、教育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詩歌的正確方法,激發學生爲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奮鬥的情懷。

  【學習方法】

朗讀、背誦;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用具】

投影儀、錄音機。

  【學習設置】

一、課文感知

《在山的那邊》是詩人在二十多年前寫的一首詩,這首詩抒寫了童年的嚮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啓示人們要實現遠大的理想,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鬥,要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品味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二、課前準備

組織學生認真預習《在山的那邊》詩歌;查字典解決“讀一讀、寫一寫”和註釋中的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讓學生寫“在生活中遇到困難自己是怎樣處理的”練筆,準備上課時在班裏交流。

三、課文導入

同學們,當你進入中學,跨入人生道路一個新的中國時,你一定對未來充滿了新的憧憬和嚮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道路中共同的目標。《在山的那邊》這一課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體驗給我們非常有益的啓示。《在山的那邊》是詩人王家新在二十多年前寫的一首詩。在詩裏,他述說了童年時代美好而朦朧的“夢”──對大海的熱烈嚮往,長大後依然不停地追尋它。二十多年後的今天,詩人雖然已無數次見過童年時所向往的海,但是心目中的那個“海”依然遙不可及。那麼,他心目中的“海”是什麼呢?讓我們來品讀這首詩歌,從中尋求答案。

(出示學習目標並板書課題)

(教師檢查預習,學生交流、鞏固)

四、朗讀課文

《在山的那邊》是一首詩歌,詩歌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在詩中,詩人要用形象而精練的語言來表達他反覆體會的情感。我們要理解詩人的情感,就要有感情地朗讀,體悟“海”與“山’’的象徵意義,領會它們所蘊含的意味。學生先自由朗讀,再聽老師朗讀,在進行讀詩的指導。

五、整體感知

朗讀全文,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詩歌,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往往還有深層含義,探究一下,詩中的“海”與“山”蘊含着什麼意思?作者“爬山”有何象徵意義?

提示:“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羣山”指的是重重困難;“爬山”比喻艱苦奮鬥。詩歌主旨: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的,但是,只要不折不撓地堅持奮鬥,理想境界終將會實現。

六、問題探究

1、爲什麼說是“隱祕的想望”?

2、爲什麼說“山那邊的山啊,鐵青着臉”?

3、“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一句是什麼意思?

4、“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比喻什麼?爲什麼說是“飄來的”?

5、“因爲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爲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這些詩句是什麼意思?

6、“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蘊含着怎樣的意味和感情?

七、體會感知

聯繫上下文,品味下面詩句中加粗的詞語:

1、我常伏在窗口癡想。

(這個詞在這裏是什麼意思?)

2、山那邊的山啊,鐵青着臉。

(這是寫山的顏色嗎?)

  【教學方式】

教師配樂朗讀,學生帶着問題聽讀,然後討論回答、相互評論、補充(可由教師鼓勵學生探究問題,答案不必求統一,讓學生在聽讀討論後對詩歌有初步的瞭解)。在學生(過渡)對詩歌有了大概瞭解,還要品讀詩歌形象而精練的語句,好的詩句總有畫龍點睛處,認真進行品讀。

1、自由朗讀詩歌第二節,思考作者是怎樣看到全新的世界,實現人生理想的?

2、找出你認爲最形象、精練的語句,反覆品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學生自由朗讀後,可四人小組討論,共同探究以上問題)

  【朗讀指導】

教師講授朗讀知識:重音(重讀、輕讀)、語速、停頓。

教師指導朗讀,把朗讀和品味結合起來,通過反覆品讀,更好地領悟詩歌所蘊含的意味,更好地體會詩人的感情。學生可在教師指導朗讀的基礎上齊讀、分讀。

  【佈置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詩句,豐富語言。

2、課後練習:讀一讀,寫一寫。

  【課後記】

朗讀技巧的指導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以讀代講是本課最大的成功之處。

  初一上冊語文第一課《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掌握重點字詞“癡想、凝成、誘惑、喧騰、瞬間”等。

2、過程和方法: 加強合作學習指導,引導和組織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⑴ 聯繫生活實際,感悟生活哲理。

⑵ 樹立理想,培養爲理想而奮鬥的精神。

  【教學重點】 訓練朗讀能力,品味詩歌語言,提高文學欣賞能力。

  【教學難點】 聯繫生活實際,感悟生活哲理。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同學們,如果我們不是生活在四季如春的美麗富饒的江南魚米之鄉,而是生活在大山裏,每天擡頭可見的只有高聳人云的大山,蒼蒼茫茫,連綿不斷,你會想到什麼呢?爲什麼會這麼想?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位從大山裏走出來的詩人,根據自己成長的歷程寫的一首詩《在山的那邊》。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一課《在山的那邊》。

(教師板書課題、作者)

二、初讀文章,感受內容

一讀,辨字音。

重點字詞:癡想、凝成、誘惑、喧騰、瞬間。

二讀,知大意。

給詩歌另擬個小標題,例如:我心中的大海;山裏娃的夢……

三讀,理內容。

從不同角度概括詩歌兩部分的主要內容,例如:

1、第一節西我渴望山那邊的海,第二節寫我追尋心中的海。

2、第一節寫我童年的嚮往和困惑,第二節寫我長大後的感悟和信念。

(朗讀方法可多樣化。自由朗讀,齊讀,男女分節讀等,可視情況靈活運用。力求以形式豐富的朗讀,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對詩的內容有初步的理解和整體的印象。)

三、細讀課文,質疑探究

詩歌的語言是非常凝練而又有豐富內涵的,請找出你喜歡的並認爲含義深刻的詩句細細品味,你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也畫下來一起討論。

(學生以四人小組爲單位進行細讀、討論、交流。教師巡視並參與部分小組的討論。)

讓我們一起交流自己的發現,邊讀邊議邊品味,揣摩詩歌語言的魅力。看誰的眼睛最敏銳,能發現美,能發現問題。

問題:

1、“山那邊的山啊,爲什麼鐵青着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2、“‘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紮下了深根’,這裏的‘種子’是指什麼?飄來的東西是很輕的,怎麼會紮下深根?”

3、“‘山的那邊是海啊,用信念凝成的海’,爲什麼說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

妙詞佳句賞析:

1、“山那邊的山啊,鐵青着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賞析:詩人將大山擬人化了,表面上是寫山的顏色,實際是寫自己的心情難過,這樣寫既形象又生動。

2、“因爲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爲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溼了我的枯乾的心靈”

賞析:詩人確信遠方有海,也就是理想,日日夜夜在鼓舞着“我”不懈地奮鬥,因爲要實現理想必須經歷失敗。“我”對理想非常渴望,有了理想“我”就更堅強了。

四、精讀課文,設計腳本

好詩不厭百回讀。全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正所謂“文貴自得”,“讀中有悟”。試模仿例子,從語氣、語調、重音、停頓、感情等方面,選擇你最喜歡的詩句進行朗讀設計,編寫朗讀腳本,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把對詩歌的深入理解淋漓盡致地演義出來。

例:

1、哦,山那邊/是海嗎?

提示:“是”字重讀,句子呈升調。要讀出充滿疑惑和嚮往的語氣。

2、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提示:“是”“信念凝成”應重讀,要讀出肯定的語氣,突出實現理想的必然性和信念的堅定。

先由學生獨立設計,小組內交流、試讀,然後在班級展示。

明確:第一節情感變化爲嚮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第二節情感變化爲堅定──渴望──充滿信心、樂觀。

最後融合全班的設計成果,聲情並茂地朗讀全詩。

五、體驗與反思

經過這樣反覆的朗讀,你們明白了詩中的“山”和“海”象徵什麼嗎?

詩人成長中的艱難探索一定早已打動了成長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學習中,一定也有無數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這首詩給你的啓示。

六、佈置作業

1、請你把自己的生活經歷用文字表達出來,以“我終於見到了大海”爲題寫一段話。

2、背誦全詩。

  【相關鏈接】

雪花的快樂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裏瀟灑,

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

飛,飛,飛──

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悽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飛,飛,飛──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裏娟娟的飛舞,

認明瞭那清幽的住處,

等着她來花園裏探望──

飛,飛,飛──

啊,她身上有硃砂梅的清香!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徐志摩的詩哲理深刻,內涵豐富,閃耀着理想的光芒,可以將其與課文進行比較閱讀。它們都表現了詩人對理想的執着追求,並且抒發了實現理想時的喜悅心情,同時它們也都藉助象徵手法含蓄地表達詩的主旨。

今天和明天

  【巴基斯坦】卡斯密

誰今天去播下種子,

明天他就能在田裏採集秧苗,

誰今天可恥地意志消沉,

明天他就會痛苦地死掉。

最好在自己的鬥爭中去感受一切。

歡樂、苦難、悲悼,

因爲通向未來的光輝勝利,

道路只有前進的一條!

你若想明天砌座房子,

今天就得準備好石頭,

你若想明天活在世上,

今天就得選擇朋友。

你若想明天獲得自由,

就得一心衝出地獄,

因爲開啓明天的鑰匙,

今天你已經掌握在手!

  【課後記】

朗讀技巧的指導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以讀代講是本課最大的成功之處。因此,一開始教師就要花心思,動腦筋,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從而達到讓學生愛上這篇文章,愛上語文。

以往的常見的教學方式是不管什麼文章,拿過來統統逐段逐句地進行肢解,將文章分割成好幾個知識點:這句話有什麼含義?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好處是什麼?……而這樣的教學方式,帶來的課堂氣氛必然是被動的、沉悶的、壓抑的。而缺少琅琅書聲和學生個性化見解的課堂,也是失敗的。

而學習詩歌,必須反覆朗讀,通過朗讀來感悟詩中的思想感情,理解詩歌的深層含義。

因此通過指名朗讀、全班齊讀、男女分節讀和品讀的形式,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學生自己閱讀、理解、體驗、感悟詩中之情,詩中之韻。“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纔是真正的語文教學。

  初一上冊語文第一課《在山的那邊》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瞭解朗讀詩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

2、整體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和感情。

3、品味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提高文學鑑賞能力。

4、體會重點詞語的深層含義,領會全詩所闡述的人生哲理。

5、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人生。

6、樹立理想,並培養爲實現理想而不懈奮鬥的精神。

  【教學重點】

在朗讀訓練中品味、揣摩語言。

  【教學難點】

理解“山”和“海”的深刻含義,領會全詩所闡述的人生哲理。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通過朗讀,品味詩歌語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已經從小學進入了中學,這個時候就是你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新的中國。在這個中國上,相信你們都有着新的憧憬和希望。作爲現代化都市中的孩子,你們追求的是一種什麼東西呢?誰來說說你們的理想?就是你們以後希望從事哪一項工作?爲什麼?

看來同學們都有理想、有目標啊!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共同的目標。

說實話,其實我在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還真沒好好想過以後準備幹什麼。因爲我們要走的路基本上都很清晰,那就是讀完小學就考初中,讀完初中考高中,讀完高中考大學。我也沒想過要是考不上要怎麼辦,幸好該考上的都考上了。

但在我讀初中的時候,我看過一篇報道,是一個記者問一個牧童:你爲什麼放牛?牧童說,攢錢。記者再問:攢錢幹嘛?牧童說,娶老婆。那,娶老婆幹嘛?牧童說,生娃!生娃幹什麼?牧童想了想,說:生娃,放牛!我那時候就感覺這牧童很可悲,我說不上自己以後要幹嘛,真要問我有什麼理想的話,那就是不要像那個牧童一樣!

幸好,我發現真像那個牧童這麼想的人只是少數,大多數的人還是有理想有追求的。我們今天要講的這篇課文,說的就是一個邊遠山區的孩子的理想和追求。

大家翻開課本第2頁,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詩歌──《在山的那邊》(板書題目、作者)。這首詩呢,是作者根據自己成長的歷程寫成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山的那一邊是什麼;一起來探討,來自邊遠山區的作者,他是如何追求理想的;想想我們能從這當中得到什麼啓發。

二、檢查預習

1、之前已經安排大家回去預習課文了,現在大家先集體朗讀一遍課文,完了我找兩位同學上來給加粗字注音。理解詞義。

癡想 隱祕 凝成 誘惑 海潮 喧騰 攀上 一瞬間

癡想──發呆的想。

隱祕──隱蔽、不外露。

凝成──聚集在一起。

誘惑──使用手段,使人認識模糊而做壞事;吸引、招引。

喧騰──喧鬧沸騰。

一瞬間──一眨眼之間。

2、找同學談談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讀後感

三、朗讀訓練

1、老師範讀。

2、各自練習朗讀,用斜線劃出停頓,用圓點標出該讀重音的詞語。

3、分別找兩個同學朗讀兩大部分,大家點評。

4、集體朗讀。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探究關鍵詞蘊涵的意義,從整體上把握詩歌的象徵意義。

〖教學過程〗

四、課文研討

1、局部品味:

詞句理解,問題探討(學生提問爲主,而後補充)。

⑴ “癡想”在文中的意思?

提示:原意是發呆地想,這裏的意思是,總是神往於大山外面的世界,達到了癡迷的程度。說明“我”從小就不願困居於狹小的天地,立志追求“全新的世界”。

⑵ 如何理解“隱祕的想望”指什麼?爲什麼說“隱祕”?

提示:小時候想望山那邊的海,爬山是爲了望見大海,這個想望並沒有告訴他人,所以說“隱祕”。

⑶ “鐵青着臉”是寫山的顏色嗎?

提示:擬人手法。“我”爬上山頂,滿以爲能夠看見大海了,望見的卻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喪,所以望見那邊的山,看起來就像“鐵青着臉”。山色是青的,只因爲“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鐵青着臉在那裏怪我癡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⑷ “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一句是什麼意思?

提示:“我”原以爲一座山的那邊就是大海,現在明白這是幻想,所謂“零分”就是說幻想全然落空。

⑸ “哭”蘊含怎樣的情感?

提示:滿懷希望,結果大失所望,因此哭;艱苦付出,卻無所回報,傷心而哭;上了當,被媽媽騙了,因委屈而哭……

⑹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中紮下了深根”句中“種子”指什麼?能“飄來”的東西應是輕的,爲什麼能紮下深根?

提示:“種子”比喻媽媽給我的信念。“飄來”寫出童年的我對人生的這裏似懂非懂的神態。但隨着歲月的流逝,我對人生感悟越來越深,所以說“在我的心中紮下了深根”。

⑺ “山頂”的誘惑力在哪裏?

提示:因爲總以爲爬上山頂就可以望見大海,所以每座山頂都是那樣富有誘惑力。

⑻ 爲何隔着崇山峻嶺,作者還能聽到海的“喧騰”?

提示:作者確信遠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實現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盪,鼓舞着“我”不懈地奮鬥,就像聽到大海依然在遠方爲“我”喧騰。

⑼ 如何理解“枯乾”?

提示:“枯乾的心靈”,比喻對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溼了我枯乾的心靈”,就是說,理想滋潤着心靈,使心靈不再枯乾,變得充實而有活力。在體驗失敗或者挫折以後,要總結出自己如何去面對現實。所以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也要勇敢地朝着既定的目標前進。

⑽ “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這節詩的含義?

提示:通往理想的道路不是平坦的、一帆風順的,在前進的路上回會遇到很多困難,但只要有堅定的信念,不向困難地頭和彎腰,最終就必將戰勝困難,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譜寫出燦爛的人生來。

⑾ “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蘊含着怎樣的意味和感情?

提示:先要想爲什麼“照亮”,可以想見這“全新的世界”是光輝燦爛的。再想照亮前後的心情,能體會到那一種驚喜,理想境界的實現使人興奮、驚喜。

⑿ 在第二節詩中,“一次次”變換着出現了三次,集中地突出地寫出了“我”對“追尋”的一種怎麼樣的精神?

提示:執着。

2、概括兩節詩的內容:

提問、總結:

⑴ 第一節詩,寫了我童年時候;第二節詩,寫了我長大後。

⑵ 第一節詩,寫了我的想望和困惑;第二節詩,寫了我長大後的拼搏和奮鬥。

⑶ 第一節詩寫的“山”和“海”就是現實中“山”和“海”,第二節詩中的“山”象徵了困難,“海”象徵了信念。

板書:

第一節:童年時──現實中的“山”,媽媽說的“海”──想望、困惑

第二節:長大後──“山”象徵困難,“海”象徵信念──拼搏、奮鬥

3、整體感知:

揭示詩歌的象徵意義,體現的哲理。

⑴ 標題爲《在山的那邊》,那麼,山的那邊究竟是什麼呢?

提示:海。

板書:

山──海

⑵ “山的那邊是海”,這個“海”是怎樣的“海”呢?在詩歌中找答案。

提示:“用信念凝成的海”、“全新的世界”。

板書:

信念、全新

⑶ 爲什麼說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海是“全新的世界”?課文的導讀提出一個問題──作者真的是在尋找大海嗎?大家想想這個問題。

提示:揭示“海”的象徵意義。

舉例子說明:大家到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沒有?知道這些著名學府是怎麼樣的嗎?這些大學的校園裏你沒有到過,只是你想像中的校園。用詩中的句子來說,這些大學就是你想象中的“海”;所以說,“海”是作者主觀想象的海,並不是自然景物中的大海。但是,當你一踏進這些校園時,學校裏的一切,就會給你一種特別美的感覺,這種感覺用詩中句子來回答──全新的世界。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知道,作者所說的“海”是指人所追求的最終目的,或者說奮鬥目標,即理想。

板書:

海──奮鬥目標、理想的象徵

⑷ 既然說“海”是一個“全新的世界”,那麼,作者爲了實現看到這個“全新世界”的“海”,沿途中經歷了怎樣的艱難險阻呢?

提示:山。

板書:

⑸ “山”又有何特點呢?

提示:“鐵青着臉色”、“無數座山”。

板書:

鐵青、無數

⑹ “鐵青”、“無數”的含義?請舉例說明:爲什麼說山是“鐵青”和“無數”的?揭示“山”的象徵意義。

提示:鐵青:這是擬人手法。“我”爬上山頂,滿以爲能夠看見大海了,望見的卻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喪,所以望見那邊的山,看起來就像“鐵青着臉”。山色是青的,只因爲“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鐵青着臉在那裏怪我癡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無數座山”的象徵意義:要實現理想,得克服長期性和艱鉅性。人們起初往往對此估計不足,一旦達不到預期目的,就大爲失望。這種情況還可能反覆多次。隨着認識不斷深化,才能對長期性和艱苦性有比較充分的認識。詩人告誡人們,不要企望一蹴而就,不要因爲多次奮鬥不能達到目的就灰心喪氣。

由此可見,“山”是指阻攔我們前進的障礙物,我們要實現理想而必須克服的困難和挫折。

板書:

困難、挫折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瞭解詩歌的寫作背景,聯繫學生的生活體驗,感悟人生。

〖教學過程〗

五、體驗和反思

作者在寫完這首詩的20多年之後,寫了一篇文章,叫《山那邊的海──關於<在山的那邊>》,我們課後第5頁,有這篇文章的摘錄。他在文章中說道:

這裏的“山”與“海”,可以從隱喻的意義上來讀解:山,一個實際生活的世界,封閉、灰暗、壓抑;海,一個想像性的世界,開闊、光亮、自由。海,是山川陸地的結束,另一個世界的開始。海,從古到今,都是對人的自由天性、對人的想像力的召喚。

這是作者親自揭示出來的“山”和“海”的象徵意義。

板書:

實際生活的世界:封閉、灰暗、壓抑;

想像性的世界:開闊、光亮、自由

爲什麼作者會寫成這麼一首詩,我們也可以從作者在後來寫的這篇文章之中找出原因。大家來聽我讀上一段:

命運就這樣造就了我們這樣一代。我們這一代,生於五六十年代,從小受的是理想主義教育,經歷過“**”和上山下鄉,在“**”結束後又來到大學校園,有人稱我們爲理想主義的一代,又有人稱我們爲幻滅的一代。理想主義培養了我們的幻想和精神氣質,但我們也是爲“理想”的虛妄付出過最慘重的代價的一代。在我的同代人中,有許多人歷盡磨難而依然保持着理想主義的精神,但也有許多人到後來心如死灰,變得非常迷惘。正是基於對同代人的這種瞭解,我在這首詩的後來這樣寫道:“朋友啊,請相信──”。這是對我的同代人講話,但同時也是對我自身的激勵:相信人生存在着一種更高的境界,相信在翻過無數座山後終會攀上這樣一個峯頂,相信在歷盡磨難後那“最終的海”終會照亮我們的眼睛和生命……

可以說,最後一節詩簡直是人生格言。同學們可以把它抄到資料積累本上,慢慢回味。

作者成長中的艱難探索也許已經打動了成長中的你。在你的生活學習中,一定也有無數座山,等着你去征服或已被你征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說說這首詩給你的啓示。

形式:

1、前後四人分小組討論,各小組推舉一人記錄討論內容,並回答。

2、堂上練筆,題目參照第5頁,研討與練習三。

六、課外作業

1、熟讀課文,品味詩歌的語言。

2、第5頁,研討與練習三。

3、《每日五分鐘》第1課。

七、教學反思

  【板書設計】

山 海

鐵青、無數 信念凝成、全新的世界

奮鬥之路: 漫長、艱鉅

困難、挫折 理想、奮鬥目標

實際生活的世界 想像性的世界

封閉、灰暗、壓抑 開闊、光亮、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