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五年級語文《鯨》教學反思(通用5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鯨》教學反思(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鯨》是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也是一篇說明文,課文主要介紹的是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科學知識,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語文《鯨》教學反思(通用5篇),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小學五年級語文《鯨》教學反思(通用5篇)

小學五年級語文《鯨》教學反思 篇1

《鯨》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文章,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它,既讓學生學到有趣的動物知識,又不失去語文學科的特性,能否有更好的教法或學法,讓學生獲益更多呢?對學生過掌握的資料和興趣愛好應作充分的估計,對課堂做好充分的預設。

另外我覺得,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有利於他們自學習慣的養成。

在教學中,我先重點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以便下面幾個自然段的學習。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可行的,學生樂在其中,充分發揮了潛力,真正做到了低耗高效

本文出現了一些常見的說明方法,但對小學生來說,顯得較爲陌生。由於這些說明方法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我便在適當的時機讓學生初步認識。希望這對他們日後的學習有所幫助。

小學五年級語文《鯨》教學反思 篇2

這一教學片斷我主要是遵循了《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實施旨在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主體性的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我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自主活動中,在積極思維中,達到自悟自得。

一、凸現鮮明形象,促進學生自悟

小學生是通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閱讀中只有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學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能引起學生對課文中事物的關注,才能入境生情,促進自悟。教學中我變以理性認知爲主爲以感性體驗爲主,採用一些必要的的中介手段凸現事物的形象,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換成了栩栩如生的立體畫面,既加深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調動了他們情感的參與,使他們實實在在奪領悟到鯨呼吸的特點。如演一演:以手掌爲鯨,加之語言的描述,演示鯨呼吸的全過程,將靜態的文字變成動態的形象,使學生獲得了真切的體驗。又如畫一畫:動手畫一畫不同種類的鯨噴氣形成的不同水柱,變“話”爲“畫”,再以自己語言進行介紹,又變“畫”爲“話”,從中體驗語言文字的表現力和鯨呼吸的特徵。再如比一比:巧妙引導學生將花園裏的噴泉與鯨噴氣形成的水柱進行比較,使事物的形象更鮮明,本質更突出。這樣,學生的理解會更透徹,體驗也更深刻。

二、落實自主閱讀,促進學生自得

羅傑斯曾說:“自由程度不同愈高的學習,身心投入的程度就愈高。”閱讀本是個性化的行爲,而把學生捆起來齊步走的做法,泯滅了學生的個性,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天賦,也違背了小學生的“選擇性”,教學中,我讓學生享有充分地閱讀自主權和選擇權,經歷一個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習得的過程。如情感的自我選擇:說說你對鯨哪一方面的生活習性最感興趣或印象最深?爲什麼?內容提要的.自我選擇:讀讀課文,說說鯨的呼吸有什麼特點?方法的自我選擇:用你最擅長或最喜歡的方式來展示和介紹鯨某一方面的特點。夥伴的自我選擇:自己想辦法或與別人合作。練習的自我選擇:自己確定畫某類的一頭大鯨或小鯨。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拓展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時空,還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以展現和發展。這種自主選擇正是學生自主意識、自主行爲、自主能力的具體現。

小學五年級語文《鯨》教學反思 篇3

《鯨》是人教版新課標第九冊中的第九課,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文章。課文語言相對平淡,對學生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如何讓學生既學到有趣的動物和知識,又不失去語文學科的特性呢?

我認爲創設一個具體的情境,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精彩的導語創設情境,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課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你們養過小動物嗎?養過什麼?老師也非常喜歡養魚,養過小鯉魚,小金魚。這幾天,我不想養小魚了,我想和朋友一起養條大魚——大鯨魚。你們覺得怎麼樣?我結合課文內容,巧妙地選擇了以“老師想養一條鯨魚”這一生活實際爲話題,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充滿好奇、情緒興奮之中,把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

本文中關於鯨的進化過程是學生理解上的難點。我運用生動、直觀的教學課件,形象直觀地演示鯨的進化過程,並抓住哺乳動物的主要特點與鯨的特點對照,證明鯨不屬於魚類是哺乳動物,從而解決了教學難點。

羅傑斯曾說:“自由程度愈高的學習,身心投入的程度就愈高。”閱讀本是個性化的行爲,而把學生捆起來齊步走的做法,泯滅了學生的個性,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天賦,也違背了小學生的“選擇性”。教學中,我讓學生享有充分的閱讀版主權和選擇權,經歷一個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習得的過程。如情感的自我選擇:說說你對鯨哪一方面的生活習性最感興趣或印象最深?爲什麼?內容提要的自我選擇:讀讀課文,說說鯨的呼吸有什麼特點?方法的自我選擇:用你最擅長或最喜歡的方式如畫畫、表演、朗讀、自我介紹等等來展示和介紹鯨某一方面的特點。夥伴的自我選擇:自己想辦法或與別人合作。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拓展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時空,還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以展現和發展。這種自主選擇正是學生自主意識、自主行爲、自主能力的具體體現。

另外,在教學中我還十分重視情感情景的創設。在課堂上,我極力用親切、平等的口吻與學生交流,對學生的表現給予及時、恰當的評價。在有人說時,我要求其餘學生仔細傾聽,若有不同意見,可以爭辯或補充,對於講得好的學生要給予鼓勵表揚。在學生講的過程中我面帶微笑,耐心傾聽,及時運用語言進行鼓勵。這樣,使他們品嚐到成功的喜悅。使每位學生在民主、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樂於、敢於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既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強化了學生的思維。

總的來說,本節課教學我努力貫徹新課標精神,積極創設教學情景,打破了串講串問、繁瑣分析、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教學格局,展示了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創新的過程,突出了語文學科特色,始終以學生爲主體,注重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探究,在讀中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在學完這一課後設計的有關鯨的小報,真是讓人歎爲觀止。他們在小報中介紹了抹香鯨、齧齒鯨、藍鯨……可見他們對鯨興趣濃厚,課後查找了大量的資料,對鯨的瞭解還真不少!這樣的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效果的確不錯。

課後我感到還有一些人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在指導學生讀課文上不夠到位,範讀一下效果會更好。對學生的激勵性語言運用再準確恰當些,學生就能更好地融入到我設計的教學情景中去。

小學五年級語文《鯨》教學反思 篇4

《鯨》是一篇淺顯易懂的常識性說明文,較之其他類型的課文知識性較強。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進化、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知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課文介紹的鯨的知識,體會所運用的多種說明方法,如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等說明方法,通俗、生動、準確地對鯨的特點加以說明,融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體,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這篇課文層次分明,條理清晰,學生很容易理解,而且學生對鯨這種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很感興趣,但如何避免將常識性課文上成常識課,是我教學本課特別注意的一個方面。

在教學時,考慮到鯨對於學生來講是種不常見的東西,所以我運用了課件,讓學生不僅從書上,更從視覺上深深體會到了鯨的各種特點和生活習性.首先,我讓孩子們初讀課文,抓住要點,引導他們讀通讀熟課文,弄清課文講了關於鯨的哪些內容,接着,讓學生細讀課文,體會特點.組織他們自讀課文,認真體會鯨的特點.之後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深入研讀,並根據選學內容組成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以第一自然段爲例,研究作者是怎樣說明鯨的"大"的.畫出體現鯨大的有關詞句,品味並分析說明鯨大的方法,體會這樣寫的好處.讓學生把第2至第7自然段中所運用的說明方法找出來,讀讀議議,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最後,我根據課後作業題的要求,讓學生既動腦又動手,分別畫出鯨睡覺,呼吸,進食的樣子,在學生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又讓他們進行了生動有趣的"鯨的自述",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這樣通過作業訓練,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技能,從而發揮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

小學五年級語文《鯨》教學反思 篇5

在教學《鯨》這一課時,我讓學生通過填表畫水柱,展示鯨的睡覺過程這一系列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基本瞭解鯨的生活習性及特點;然後讓學生找找本文的說明方法,最後在班上組織一個“巨鯨演講團”,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鯨,以鯨的口吻向大家介紹。這就是我在上《鯨》這一課的教學設計。我覺得,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有利於他們自學習慣的養成。在教學中,我先重點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以便下面幾個自然段的學習。同時,發揮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上做了大膽而有效的嘗試,將課文3~~7自然段都交給學生依照自學提綱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自學,做到有的放矢。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課堂學習之中。最後的小組彙報時,讓學生做小小的解說員,藉助教師給出課件的輔助,順利地完成講解的任務。

上完後,感覺到有些教學目標已落實了,如:學生已瞭解課文內容,也學會了幾種說明方法,但有些教學目標卻沒有好好地落實到課堂中,具體如下:

一、學生基本懂得列數字,打比方這兩種說明方法,也明白這些說明方法的好處,但對“舉例子”這種說明方法卻理解得不是很好,以後在上說明的文章時,說明方法一定要好好讓學生再理解。

二、在設計《鯨》這一課時,我雖結合了單元導讀的要求(瞭解基本的說明方法,並試着加以運用)和課後思考題來設計教案,但卻忽略了這一點,就是學習說明文章時,還要抓住課文的要點,如:這篇說明文每一段開頭一句話有什麼用,是什麼意思,作者怎樣寫這些特點的,段的結構怎樣等,我沒有把這些內容設計在我的教學課堂中。

三、上完課後,我雖有讓學生進行仿寫,仿照文中的說明方法寫“鯨的自述”,更有助於學生去認真觀察。

通過教學本文我最大的收穫是原來以爲較枯燥的說明文也能讓孩子們樂學、願學,看來只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多動腦筋,就能讓各種類型的課文變得生動並容易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