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長春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藏羚羊跪拜》教學反思大綱

長春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藏羚羊跪拜》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長春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藏羚羊跪拜》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長春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藏羚羊跪拜》教學反思

長春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藏羚羊跪拜》教學反思1

課程結束後,老師一致評價說這堂課有濃郁的人文色彩,對這一點,我是沒料到的,人文精神是一種高境界,得到這樣的讚譽,我自然非常高興我始終認爲,語文首先要教會人思考,這種思考厚積薄發,退則獨善其身,進則對社會良好的氛圍起到推動作用,在此基礎上,利用語文的情感力量去感染學生,其間穿插一些知識點,結合自己的教學心得把語文的精髓儘可能地傳授給學生。既然這次得到肯定,我也更有信心堅持下去了。在備課時,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設計和思考:

一.教材處理環節

二期課改明確強調“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三個維度的有機統一,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思維,這個過程的操作對我而言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我把本節課教學安排定位爲:細節描寫分析+以學生預習和充分發揮爲主,教師引導爲輔+樹立保護動物,慈悲爲懷的情操。課前我曾對其中某個環節苦思良久,只爲了追求上課過程能接近行雲流水的境界,這一點我深受魏書生老師和李鎮西老師的影響,語文課堂是整體把握和局部分析的有機結合的產物,不能像剝筍一樣使課文支離破碎,也不能囫圇吞棗而忽略了字裏行間所展露出的情感和思想精髓。所以我注重對學生訓練整體把握的思維的同時,更強調學生自學這一關——預習的指導,相對而言,這一關的良好把握在這節課中的確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學生環節:

學生是課堂的中心,沒有學生思想積極參與的課堂是不可思議的,而要使學生的思維靈動起來,就必須對學生有深度的瞭解,即“備學生”,主要是對學生的知識層次及情感層次有清醒的認識,使上課能兼顧到每一個人。首先,我讓學生充分預習並設計了相關預習作業,使我對學生讀後的感受有了一定的瞭解;其次,我從學生的作業中尋找到了切入口,如有同學說“男兒膝下有黃金,羊明知道要死,爲何還要屈辱地去跪”,我就有了靈感,從“跪”入手,導入課文,結果學生反應熱烈;儘管這樣,學生有時的反應是超乎教師的想象的,這節課讓我大腦很緊張,因爲,思想之花確實色彩斑斕,讓人驚訝,學生好多次的發言有很多閃光點,我知道,我必須將他們抓住引發學生集思廣益,進而進行昇華,我有我的大致思路,但適當時候必須爲他們而彎腰讓步,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爲本” 備的二期課改的理念精髓。

三.備自己:

一個教師必須對自身有深度的瞭解包括:知識結構,情感取向,性格特徵,自身在教材處理上的優缺點。我選擇這樣一篇文章是有我的道理的:首先我是一個有着深度焦慮情懷的環保主義者,我深深地爲不斷惡化的自然環境而心焦;其次,我因此而格外關注這方面的知識,知識儲備相對較厚;第三,真感情是好文章,我發自內心的講解加上我說話比較有感染力,應該對這樣的文章駕馭得不錯;在上課的過程中,一切進展得比較順利,唯一讓我緊張的是同學的反應的確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如倪立冰認爲“藏羚羊的跪拜不是神聖的”等,當出現類似問題時,我認爲教師應該秉着一顆正常的心態去讚賞學生的閃光點,同時,教師也要有相應的知識儲備去隨機應變,這種應變不是強詞奪理,敷衍了事,而是將自身的知識在這一刻厚積薄發出來,即爲解惑。同時我也感到了自身在技藝和學識上的不足,在和學生緊張的思想交匯中我忘記了對重要環節的總結,其實這個環節我之前就準備好了,可惜可惜!還有不足之處,板書不是很規範,教師的話語中的潛在霸權時不時會流露出來,容易讓膽小的學生對交流望而卻步。路漫漫其修遠兮,探索是永無止境的。

四.備時代精神:

語文是有着深厚的社會情感價值功能的,某種程度上對人有思想薰陶作用,本文的情感價值取向是不言而喻的,由羊之愛到生物界的母愛話題,由老獵人懺悔中所體現的慈善情懷到人類對待動植物所應該擁有的情感,這裏面的話題之多實在不是一堂課所能解決的;我們的課堂不僅是傳播知識與方法的地方,也是深入貫徹“兩綱精神教育”的最佳場所,本節課正是對“母愛和生命意識”這個主題的一次深度探究。

這節課是我在語文教學歷程上的一次嘗試,在二期課改的浪潮中,我也戰戰兢兢地想嘗試着做一名弄潮兒,嘗試只是開始,對我而言,這沒有止境!

課程結束後,老師一致評價說這堂課有濃郁的人文色彩,對這一點,我是沒料到的,人文精神是一種高境界,得到這樣的讚譽,我自然非常高興我始終認爲,語文首先要教會人思考,這種思考厚積薄發,退則獨善其身,進則對社會良好的氛圍起到推動作用,在此基礎上,利用語文的情感力量去感染學生,其間穿插一些知識點,結合自己的教學心得把語文的精髓儘可能地傳授給學生。既然這次得到肯定,我也更有信心堅持下去了。在備課時,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設計和思考:

一.教材處理環節

二期課改明確強調“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三個維度的有機統一,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思維,這個過程的操作對我而言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我把本節課教學安排定位爲:細節描寫分析+以學生預習和充分發揮爲主,教師引導爲輔+樹立保護動物,慈悲爲懷的情操。課前我曾對其中某個環節苦思良久,只爲了追求上課過程能接近行雲流水的境界,這一點我深受魏書生老師和李鎮西老師的影響,語文課堂是整體把握和局部分析的有機結合的產物,不能像剝筍一樣使課文支離破碎,也不能囫圇吞棗而忽略了字裏行間所展露出的情感和思想精髓。所以我注重對學生訓練整體把握的思維的同時,更強調學生自學這一關——預習的指導,相對而言,這一關的良好把握在這節課中的確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學生環節:

學生是課堂的中心,沒有學生思想積極參與的課堂是不可思議的,而要使學生的思維靈動起來,就必須對學生有深度的瞭解,即“備學生”,主要是對學生的知識層次及情感層次有清醒的認識,使上課能兼顧到每一個人。首先,我讓學生充分預習並設計了相關預習作業,使我對學生讀後的感受有了一定的瞭解;其次,我從學生的作業中尋找到了切入口,如有同學說“男兒膝下有黃金,羊明知道要死,爲何還要屈辱地去跪”,我就有了靈感,從“跪”入手,導入課文,結果學生反應熱烈;儘管這樣,學生有時的反應是超乎教師的想象的,這節課讓我大腦很緊張,因爲,思想之花確實色彩斑斕,讓人驚訝,學生好多次的發言有很多閃光點,我知道,我必須將他們抓住引發學生集思廣益,進而進行昇華,我有我的大致思路,但適當時候必須爲他們而彎腰讓步,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爲本” 備的二期課改的理念精髓。

三.備自己:

一個教師必須對自身有深度的瞭解包括:知識結構,情感取向,性格特徵,自身在教材處理上的優缺點。我選擇這樣一篇文章是有我的道理的:首先我是一個有着深度焦慮情懷的環保主義者,我深深地爲不斷惡化的自然環境而心焦;其次,我因此而格外關注這方面的知識,知識儲備相對較厚;第三,真感情是好文章,我發自內心的講解加上我說話比較有感染力,應該對這樣的文章駕馭得不錯;在上課的過程中,一切進展得比較順利,唯一讓我緊張的是同學的反應的確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如倪立冰認爲“藏羚羊的跪拜不是神聖的”等,當出現類似問題時,我認爲教師應該秉着一顆正常的心態去讚賞學生的閃光點,同時,教師也要有相應的知識儲備去隨機應變,這種應變不是強詞奪理,敷衍了事,而是將自身的知識在這一刻厚積薄發出來,即爲解惑。同時我也感到了自身在技藝和學識上的不足,在和學生緊張的思想交匯中我忘記了對重要環節的總結,其實這個環節我之前就準備好了,可惜可惜!還有不足之處,板書不是很規範,教師的話語中的潛在霸權時不時會流露出來,容易讓膽小的學生對交流望而卻步。路漫漫其修遠兮,探索是永無止境的。

四.備時代精神:

語文是有着深厚的社會情感價值功能的,某種程度上對人有思想薰陶作用,本文的情感價值取向是不言而喻的,由羊之愛到生物界的母愛話題,由老獵人懺悔中所體現的慈善情懷到人類對待動植物所應該擁有的情感,這裏面的話題之多實在不是一堂課所能解決的;我們的課堂不僅是傳播知識與方法的地方,也是深入貫徹“兩綱精神教育”的最佳場所,本節課正是對“母愛和生命意識”這個主題的一次深度探究。

這節課是我在語文教學歷程上的一次嘗試,在二期課改的浪潮中,我也戰戰兢兢地想嘗試着做一名弄潮兒,嘗試只是開始,對我而言,這沒有止境!

長春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藏羚羊跪拜》教學反思2

經過多次修改,教研組內教師的多次關心,終於形成上課稿,教案在一次次修改,一次次的糾結。分析下來,我幾次教案的實質內容是保持不變的,一直在變的是形式及教學流程。

第一次教案是導入後梳理文章情節,先品讀藏羚羊的跪拜,分析藏羚羊的形象。其次分析老獵人的形象。

第二次教案是用填空的形式:這是 的藏羚羊, 的老獵人來分析文中的兩個人物形象。

通過兩個問題來把握文章主旨:

1、文中結尾老獵人發現他獵殺的是一隻懷孕的藏羚羊,如果是一隻不懷孕的藏羚羊能給老獵人心靈帶來震撼嗎?

2、文中是一個老獵人,如果是年輕的`獵人,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有這麼大嗎?

第三次教案便是上課教案。同樣是先概括文章內容,再分析人物形象,最後初步理解文章主旨。但在分析人物形象時先學習跪拜的段落,接着是藏羚羊的形象,最後老獵人的形象。

一、備課須備學生。

語文備課需要研讀教材,吃透教材,但學情分析必不可少。如果備課內容過於簡單,學生的一節語文課便會毫無收穫,且長期下去學生對語文課也會失去興趣,因爲他們對語文課已經沒有任何期待。太難的教學內容容易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學生無法參與進課堂,這樣也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的第二次教案,問題有一定深度,並且帶有發散性思維,但對於六年級學生明顯這樣的問題不太適合他們。這樣的教案在八年級上課,學生的反應很熱烈,學生有很多想象的空間。但在六年級上課時,班級中僅有幾個好同學能與我互動,這樣的課成了我與這幾位同學的語文課,而班中的大部分同學似乎被我們隔絕在對話之外。很明顯,這樣的課是失敗的。因此,在備課時,我們需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語文水平及基礎,好的教案是在學生現有基礎上略有提高,問題是學生思考後能回答或者小組互動老師引導後能回答出的問題,這樣學生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二、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集體的智慧是巨大的。

這次上課我終於體會到了牛頓的“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含義。備好課後,語文組內的教師不斷提出改進意見:朗讀教學法;利用表格梳理文章內容;教學流程的先後順序,板書的修改等。教案一次次修改。在總結大家建議的同時,我對文本的解讀也越來越深入。比如,文章情節的三部分,文章中老獵人遇羊前的善及文章結尾“善”的不同。我根據老師們的建議以及自己的實際情況,最終確定教案。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自己一個人備課一個人上課常常會走上盲人摸象的侷限,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教案及課堂效果的不足,集體備課則有效地避免了這樣的弊端。當在備課時對於部分內容百思不得其解時,我向其他老師請教,大家一起思考,最終總會有滿意的解決方案。同樣,集體備課也客觀地反映了教師自身的一些不足,備課組內教師提出的客觀建議也讓我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在教學上的缺陷,這些都以利於我在今後的教學之路上走得更遠。

三、教學銜接用語須嚴謹。

走上工作崗位已有六年,第一年學校要求上課寫詳案,因此我會仔細斟酌教學環節間的過渡語,在平時的上課,似乎從來沒有意識到教學環節間還有“過渡語”,幾句話便將上一環節過渡到下一環節,學生也能聽明白我的要求,聽不明白可以課堂上再重複囉嗦兩遍,只要學生能明白我的指令即可。課後也從未思考過我這樣上課有何不妥之處。但這次上課卻不一樣,雖然寫了詳案,仔細考慮過每句課堂用語,但似乎無論如何修改,我對自己的過渡語總是不滿意。這才意識到平時自己的課堂用語,自己的環節過渡語是多麼的隨便而又缺乏語文的美感,好的過渡語應該是既讓學生清楚老師的要求又具有美感的。學生也能從教師的過渡語,教師的課堂用語中獲得美的享受。

總之,對於我一節好課是必須經過千錘百煉的雕琢的,但也許我能將平常的隨堂課也能如此精雕細琢,並及時反省自己的教學過程,下次再遇到這樣的課時,我會淡定、沉着、輕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