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黑板報中秋主題

黑板報中秋主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中秋是一個圓,月亮的圓,月餅的圓,以及每個人心中所追求的美好的團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一塊月餅圓圓滿滿,不僅寄託着中國人的無限親情鄉情,也蘊涵着豐富的文化內涵。民俗專家表示,月餅首先是一種文化符號,其次纔是一種美食。中秋吃月餅,應該嚐出它的“文化味”。

黑板報中秋主題

  情感文化。月餅是情感食品。海內外的中國人稱它爲“龍餅”、“國餅”。在中秋佳節,當秋高氣爽、五穀豐登、浩月當空、丹桂飄香,處處是閤家歡樂的喜慶,給人們帶來多少祥和與希冀。“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佳節,人們用吃月餅、送月餅來寄託思念親人、懷想故鄉之情。月餅承載着人們對團圓美滿的祈盼,成了親情、友情、愛情、鄉情的象徵,成了心靈溝通的紐帶。

  景觀文化。中華民族把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稱爲中秋節,認爲這一天晚上的月亮是一年之中最圓最亮的。小小的月餅就是中秋之夜大自然景觀的高度濃縮,剖開月餅,中秋之夜的美景盡收眼底。烏黑、細膩、柔軟的豆沙,棗泥餡,象徵中秋節的夜色,均勻分散在豆沙,棗泥中的“五仁”象徵中秋節夜空中燦爛的星星。而居於月餅餡中的蛋黃,象徵着高懸在中秋節夜空中又圓又亮的明月。

  時令文化。中秋月餅在中華美食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作爲農耕食文化圈的中心圈,我國的農曆八月十五前後,正是人們慶祝一年耕作成果的日子,人們要用最美味的果實做成象徵豐足團圓的食品,共慶勝利,祈禱來年。

  民俗文化。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糉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閤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分享成功和親情。月餅俗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而真正月餅一詞的由來出自唐朝,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食品,相傳我國古代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諺語道出了人民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黑板報中秋主題1

黑板報中秋主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