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黑板報 > 世界糧食日節糧愛糧板報內容

世界糧食日節糧愛糧板報內容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導語:下面分享關於世界糧食日的板報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世界糧食日節糧愛糧板報內容

  【世界糧食日板報資料:糧食的生產】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在捱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自創立以來,不定期地進行了5次"世界糧食調查"。從這些調查的數據得出的結論是:飢餓不但沒有消除,反而在不斷擴大。1946年的"第一次世界糧食調查",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1935~1939年的70個國家(佔世界總人口的90%)爲對象,按"每日平均攝取熱量低於2250卡界定營養不良,得出的結論是:世界人口的大約半數處於營養不良狀態。1952年的"第二次世界糧食調查",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6~1948年的70個國家爲對象,所得出的結論是:總的營養水平比戰前降低,除北美、歐洲、大洋洲外的所有地區均未達到基準水平。1963年的"第三次世界糧食調查",以1957~1959年的80個國家爲對象,得出的結論是:發展中國家60%的人口處於營養不良狀態。1977年的第四次世界糧食調查統計分析了1972~1974年的數據,調查範圍擴大到162個國家。結論是全世界有4.55億人處於營養不良狀態,發展中國家人口的1/4都屬於這個範圍,尤其是兒童和婦女的營養不良更加嚴重。從世界性糧食情況惡化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一個警告。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糧食調查的結果是:112個發展中國家(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億人口處於營養不良狀態。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組織80年代初宣稱,世界穀物產量可以養活60億人口。但就在同一時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億左右,可是卻有4.5億人捱餓。1995年,世界人口增長到57億,捱餓人口數字增加到10億。1972年,由於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的世界性糧食歉收,加上前蘇聯大量搶購穀物,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於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以喚起世界、特別是第三世界注意糧食及農業生產問題。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形勢反而更趨嚴重。據預測,在80年代世界糧食仍將趨向短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關於世界糧食日的決議,正是在世界糧食供求矛盾日趨尖銳的背景下作出的。

聯合國糧農組織把1996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確定爲"同飢餓與營養不良作鬥爭",1997年定爲"投資糧食安全",目的是動員世界力量,增加農業投入,增強糧食有效供給能力。許多國家政府對於舉辦"世界糧食日"的活動都很重視。有的國家首腦在這一天發表演講,有的國家舉行紀念會和發表紀念文章,有的國家科研機構發表糧食和農業科研成果,舉辦科學討論會等,以提高人們對糧食和農業重要性的認識,從而促進糧食及林業、牧業和漁業的發展。

2009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確定爲"應對危機,實現糧食安全",它強調了全球10.2億人營養不良的嚴重困境以及在當前蕭條的經濟環境下幫助飢餓人口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