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莊子》中的20個成語典故

《莊子》中的20個成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鵬程萬里、莊周夢蝶、螳臂當車,這些想象奇幻、構思巧妙的成語,都出自集哲學與文學於一體的《莊子》。你知道嗎?膾炙人口的經典成語背後,都有一個饒有趣味的小故事。今天就和小編一起重溫這些成語,感受其中的浪漫與哲思。

《莊子》中的20個成語典故

朝三暮四

這個故事源於《莊子齊物論》。

有一年碰上糧食欠收,養猴子的人對猴子說:“現在糧食不夠了,必須節約點吃。每天早晨吃三顆橡子,晚上吃四顆,怎麼樣?”這羣猴子聽了非常生氣,吵吵嚷嚷說:“太少了!怎麼早晨吃的還沒晚上多?”養猴子的人連忙說:“那麼每天早晨吃四顆,晚上吃三顆,怎麼樣?”這羣猴子聽了都高興起來,覺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經勝利了。

其實橡子的總數沒有變,只是分配方式有所變化,猴子們就轉怒爲喜。那些追求名和實的理論家,總是試圖區分事物的不同性質,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後不免象猴子一樣,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矇蔽。

朝三暮四的原意是指實質不變,用改換名目的方法使人上當。宋《二程全書·遺書·十八·伊川先生語》:“若曰聖人不使人知,豈聖人之心是後世朝三暮四之術也?”遺憾的是,後來應用這個成語的人,並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處,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後者指的是戰國時期,秦、楚兩大強國對立,有些弱小國家一會兒倒向秦國,一會兒倒向楚國。就象十年前美蘇爭霸時期,有些非洲國家時而倒向美國,時而倒向蘇聯。朝三暮四本來與此無關,但以訛傳訛,天長日久,大家也就習慣把“朝三暮四”理解爲沒有原則,反覆無常了

成者英雄敗者賊

這個故事出於《莊子盜跖》。

在春秋這個社會(其實不限於春秋),小的盜賊被抓起來,而竊國大盜卻成了諸侯。齊桓公小白殺了他的哥哥才當上齊國的國君,當上國君後又把嫂子據爲己有。對這樣的人,著名的賢人管仲卻心甘情願地輔佐他。齊國的大臣田常殺死了齊王,竊取了齊國,自己當了齊王。對這樣的竊國大盜,聖人孔子也毫無愧色地接收了田常送給他的錢。要是議論起來,這種事情真是讓人不足掛齒,可是連聖賢都對他們沒有非議。其實這事有什麼奇怪呢?《尚書》上說:“孰惡孰美?成者爲首,不成者爲尾。”

在後來的社會也是這樣。北宋蘇軾在《孔北海贊序》中說:“世以成敗論人物,故(曹)操得在英雄之列。”可惜的是,莊子、蘇軾這樣的大聲疾呼不常聽到。與此相對的一個成語是“不以成敗論英雄”。作此呼籲者多半是失敗的一方。XX被打敗,逃到臺灣。臺灣的報紙議論起來,就經常用“不以成敗論英雄”這個詞。

實際上,公平地說,莊子的觀點有點脫離實際。俗話說“時勢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時勢”,英雄也好,平民也罷,都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去看待他們,用今人的眼光去看四大發明,肯定覺得技術落後而不是先進,可在當時的科學環境下,是非常了不起的大事。重要看這些英雄們是否促進了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對當時和後代的人民大衆是否做出了大的貢獻。

鵬程萬里/扶搖直上

這個故事出於《莊子逍遙遊》。北冰洋裏有條魚,名字叫做鯤,鯤的軀體,不知道有幾千裏大。鯤後來變成一隻鳥,名字叫做鵬。鵬就是傳說中的鳳凰。鵬的背就不知道有幾千里長。當海風吹起的時候,鵬就飛往南極。它乘着旋風直飛上九萬里高空,鼓動雙翅,彷彿是遮住天空的雲,濺起的水花,就有三千多裏。

後來,人們把一個人有遠大的前途叫做鵬程萬里,把仕途順利稱爲扶搖直上。唐朝詩人李白曾說:大鵬一朝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我國領導人有起名爲萬里的,就是根據這個典故,取鵬程萬里的意思。

記得故鄉有個村子叫“槐樹下”,村裏的人都姓石。甲、乙兩戶人家同時生了兒子。還沒上戶口的時候,有一天,甲、乙兩家的母親(孩子的奶奶)在路上遇見了。甲母就問乙母:“你家孫子起的什麼名字?”乙母說:“叫鵬飛。”甲母聽了搖搖頭說:“不好聽。鵬啊鵬的,跟打槍一樣。”乙母回家後連忙和家裏人商量改名。過了幾天,兩家都去報完戶口了。甲母和乙母又在路上碰到。甲母問:“你家孫子現在叫什麼名字了?”乙母說:“叫石磊。你家孫子呢?”甲母說:“我家孫子啊,他叫鵬飛。”這個鵬程萬里的名字就這樣被甲家騙去了。

無中生有

道家認爲世間萬物都是從“無”開始的。從“無”生出“有”,又從“有”發展成萬物。《莊子齊物論》指出,小到生命,大到宇宙,都有一個開始,在開始之前有一個未曾開始的開始,還有連未曾開始都未曾開始的開始。宇宙之初的形態是“有”,在“有”之前是“無”,還有連“有”和“無”都沒有的“無”。忽然間有了“無”,不知道“有了‘無’”到底是“有”呢還是“無”。

這話聽起來有點玄。不過老子早就說過:“玄而又玄,衆妙之門。”道家認爲:“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應用到《易經》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無窮。但是事物一開始,首先是“無中生有”。

莊子的“無中生有”理論,和現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有相似之處。大爆炸理論認爲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也是時間和空間的開始。在此以前(其實沒有什麼以前),一切都是“無”。

道家對“無”非常看重。老子曾說:一個車輪有三十根輻條,可是中間必須空出來,纔好安放車軸。中間空出來的地方,看起來什麼也沒有,可是正因爲那兒什麼也沒有,纔有放置車軸的用處。一座房子中間必須留有空間,人才能住進去。這個空間彷彿什麼也沒有,可是如果沒有這個“什麼也沒有”的空間,房子就不叫房子了。正是這個空間,使房子具有了人們建築它時所要求的功能。事實上,房子的功能就在這個“無”上。

“無中生有”本來是道家的哲學思想,後來人們用它的字面意思,一般把無中生有形容爲胡說八道。莊子對此也無可奈何。

越俎代庖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傳說中,有一位傑出的領袖叫唐堯。在唐堯的領導下,人民安居樂業。可是唐堯很謙虛,當他聽說隱士許由很有才能的時候,就想把領導權讓給許由。唐堯對許由說:“日月出來之後還不熄滅燭火,它和日月比起光亮來,不是太沒有意義了嗎?及時雨普降之後還去灌溉,對於潤澤禾苗不是徒勞嗎?您如果擔任領袖,一定會把天下治理得更好,我佔着這個位置還有什麼意思呢?我覺得很慚愧,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您來治理。”

許由說:“您治理天下,已經治理得很好了。我如果再來代替你,不是沽名釣譽嗎?我現在自食其力,要那些虛名幹什麼?鷦鷯在森林裏築巢,也不過佔一棵樹枝;鼴鼠喝黃河裏的水,不過喝飽自己的肚皮。天下對我又有什麼用呢?算了吧,廚師就是不做祭祀用的飯菜,管祭祀的人也不能越位來代替他下廚房做菜。”

題意解說

莊子三十三篇裏,由莊子親手執筆而成的,事實上只有內篇七篇。其餘的外篇、雜篇,皆是莊子的門人假託莊子之名所寫。研究莊子的學者,大持此見解。

莊子的生卒年代和一生經歷皆不詳。不過,史記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莊子是宋國蒙縣(現在的河南商邱)人。名周。曾爲蒙縣的漆園吏。他的出生年代大致和梁惠王、齊宣王同時。所以,我們可以認定莊子大約是公元前四世紀後期的人物。

莊子將支配萬物的根本,命名爲“道”。他認爲,以“道”來觀看一切事物,是沒有任何區別的(萬物齊同)。再者,應該和道一體化(也就是說。成爲一個無相的狀態)、來接納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此如才能獲得自由,毫無束縛地生活。達到這種修養境界,就稱爲“心齊”,也叫作“坐忘”。他排斥“人爲”,因爲人爲會損傷自然。所以,在人爲觀點中認爲最無用的東西,實際上,應該是最有用的;莊子針對這個道理,提倡價值的轉換。

後來,莊子和主張自然無爲處世哲學的老子思想融合了,成爲老莊思想的系統。對後世的.生活方式,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明鏡止水

正在流動的水,是無法照出任何相貌的;但是靜止的水,卻像是一面鏡子,能夠虛心坦白地接受一切事物。因此,所謂“明鏡止水”,就是形容能夠以寧靜坦誠的心情面對任何事物的一種心性境界。出典於“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

螳臂擋車

以螳螂舞動鐮刀似的雙臂對抗車子的情形作爲譬喻,勸人不要自不量力。魯國的顏闔性情相當剛烈,有一次被聘爲衛國太子蒯聵的師傅。他從來不曾擔當過如此重要的職位,內心的惶恐可想而知。於是,只好求教於衛國的大臣蘧伯玉大夫,請教如何教導太子。蘧伯玉大夫就針對他的行爲,引用螳螂的例子來規勸他:“任何物體靠近螳螂的時候,即使靠近它的是一輛車子,它也照樣揮動鐮刀似的臂,奮力抵抗,這實在是因爲螳螂無法辨清自己的身分,而太過於相信自己能力的緣故。你現在的情形亦正和螳螂一樣,你太高估了你自己的能力,所以纔會不智地想去當太子的老師。如果你過分地堅持自己的意見,必定會遭受太子的不滿。所以你務必要小心從事。”

每況愈下

戰國時有一個叫東郭子的人,聽說莊子對“道”很有研究,就去向莊子請教,問他“道”到底在什麼地方。

莊子說:“我講的‘道’各處都有,無處不在。”

“那請您具體指明它在哪些地方,可以嗎?”東郭子非常客氣。

莊子不加思索:“在螞蟻洞裏。”

東郭子非常奇怪:“道,是很高尚的東西,怎麼會存在於這麼卑下的地方?”

莊子又說:“‘道’,在稗草、磚瓦碎石之中。”

“這不是愈加卑下了嗎?”東郭子更爲奇怪。

莊子繼續說:“我的‘道’在屎尿之中!”

東郭子聽莊子越說越低下,心裏很不高興。

莊子這才向解釋:“要滿足您的要求,把‘道’的本質說明白,就得像在集市上檢查豬的肥瘦一樣,愈是豬的下部,愈能看出豬的肥瘦。因爲豬腿的下部是最難長膘的,如果腿部也長滿肉,其他部位當然更肥了。所以,我今天告訴您‘道’所在的地方,盡是卑賤的地方,這些地方都有‘道’,那麼‘道’存在於其他的地方,也就不言自明瞭。”

“噢,原來是這樣。”東郭子很佩服莊子的才學。

這個故事出自《莊子·知北遊》。原來的意思是說,越從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實情況。後來意思逐漸轉變爲表示情況越來越糟糕的意思

薪火相傳

人類文明誕生的標誌是火的使用。在西方神話中,火是普羅米修斯從上帝那裏偷來的。偷火的英雄普羅米修斯由於給人類帶來了火,自己做出了犧牲,被上帝懲罰做無盡的苦役。神話歸神話,其實是原始人從雷擊等天然火災中獲取了火種,從此告別了茹毛飲血的野蠻時代,開始了文明的歷史。

由於獲取火種十分不易,古人對火種非常珍惜。部落裏派有專人看守,不時往火堆裏添柴,以防火種熄滅。在古代,照明、取暖、做飯都靠燃燒木柴。木柴在古代叫做"薪"。當薪被點燃的時候,它本身的燃燒是有窮盡的,但前柴燒盡,後柴又燃,火種傳續下去卻是沒有窮盡的時候了。這就叫"薪火相傳"。(見《莊子養生主》)

中國傳統文化的四大文明中唯有薪火相傳是延續至今的文明。在傳統文化中也十分重視“傳承”、“師承”。例如道家傳自老子和莊子,儒家傳自孔子。道教中的全真派傳自宋朝王重陽。

唐朝有一個圍棋國手叫王積薪。“積薪”是收集柴火的意思。相傳有一次他在山裏住宿。半夜聽到店主人:一位老婆婆和她的兒媳婦在黑暗中用口述棋譜的方法在下棋。棋法十分精妙。王積薪暗暗地把棋譜記錄下來,覺得比自己的水平高出很多。到了早晨,婆媳倆都不見了,王積薪才知道她們倆是神仙。這個棋譜後來被稱爲神仙譜。

後來發明了蠟燭,這種文明的延續也被叫做“傳燈”。宋朝的有一部佛教文獻叫《傳燈錄》(釋道原著)。意思是爲佛教做出貢獻的和尚雖然相繼去世,但他們的智慧卻能世代相傳。

呆若木雞

出自《莊子·達生》:“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這隻雞一點兒反應也沒有,像是木頭做的,這樣的雞已經具備了所有的格鬥才能。

東施效顰

出自《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其裏,其裏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其裏。”西施心口疼痛,捂着胸口,皺着眉頭行走,鄰居中有一個醜女看到了,認爲皺着眉頭很好看,回家後也捂着胸口,皺着眉頭行走。

一飲一啄

出自《莊子·養生主》“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人生的命運早在出生之前便註定了。也指做事情都有一定的定數。

得心應手

出自《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動作不快也不滿,心裏想的與手上做的能夠相對應。

勞而無功

出自《莊子·天運》:“是猶推舟於陸也,勞而無功。”就像硬要將船推到陸地上,去運載貨物一樣,是徒勞無功的。

神工鬼斧

出自《莊子·達生》:“梓慶削木爲,成,見者驚猶鬼神。”梓慶用木頭雕成一個鐘形的樂器。這個物件非常精巧,人們看了都認爲只有鬼神才能造出這樣的東西。

昭然若揭

出自《莊子·達生》:“今汝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現在你自己裝扮的很有才幹,使得衆人驚嚇,修養自身以顯示別人的污穢,絲毫不去掩飾,就像舉着太陽和月亮行走一樣。

以火救火

出自《莊子·人間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用火去救火,用水去救水,這是愚蠢至極啊。

從容不迫

出自《莊子·秋水》:“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鰷魚在水裏從容不迫地遊,這是魚的快樂。

屠龍之技

出自《莊子·列禦寇》:“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朱泙漫去屠龍大師支離益那裏學習了屠龍的技藝,花費了千金家產,掌握了技術,但是沒有應用屠龍技術的機會。

內容拓展:

莊周夢蝶典故

莊周夢蝶現比喻撲朔迷離變化莫測的情景,或對往事的追憶。出自《莊子齊物論》

【原文】:

“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蝴蝶與,蝴蝶之夢爲周與?”

【故事】:

有一天,莊周睡覺的時候兩臂擡起又落下,落下又擡起,像鳥翼扇動,臉上還露出嬰兒般甜夢的笑容。他的妻子看到後搖醒他並問:“你在幹什麼?”睡眼惺忪的莊周似乎沒有聽到妻子的詢問,突兀地問道:“我是什麼?”

“你不是我的丈夫莊周嗎?”妻子驚詫不已。

“不、不、不不”,莊周仍然是恍兮惚兮地,“我是想問--我是誰?”

“你是莊周啊”,妻子更加惶惑不解。

“不,不不,我不是莊周,莊周只是我做得一場夢,我實際上是一隻蝴蝶。”

“怕是你在做夢吧,那麼我現在讓你醒醒吧”,說完妻子擰了莊周一把。

莊周感嘆地說:“既然我是莊周,那麼剛纔就是一場夢了,在夢裏,天是那麼的藍,花是那麼的豔,空氣是那麼的清新,風是那麼的輕柔!我是一隻漂亮的蝴蝶,煽動翅膀,飛呀飛呀,穿過樹林草叢,飛過那麼悠閒,那麼愜意,壓根不知道我是莊周。”

“可是我現在仍然不能確定:我本身就是莊周,只是在夢中才是蝴蝶呢?還是我本身就是一隻蝴蝶,只是在夢中才是莊周?”

寓意】:

這則寓言是表現莊子齊物思想的名篇。寓意人們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則無往而不快樂。

莊周與蝴蝶那必定是有區別的。這就叫做物、我的交合與變化。在這裏,莊子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人如何認識真實。如果夢足夠真實,人沒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夢。

《莊子》中的成語

扶搖直上、鵬程萬里——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御風而行——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

越俎代庖——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大相逕庭、不近人情——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

肌膚勝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

形如槁木——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大言炎炎——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朝三暮四——狙公賦芧,曰:『朝三而莫四。』衆狙皆怒。

莊周夢蝶——昔者莊周夢爲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遊刃有餘——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躊躇滿志——提刀而立,爲之四顧,爲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旁門左道——故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盜亦有道——故跖之徒問跖曰:「盜亦有道乎?」

脣亡齒寒——脣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聖人生而大盜起。

人人得而誅之——爲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

獨來獨往——出入六合,遊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

善始善終——善夭善老,善始善終,人猶效之,又況萬物之所繫,而一化之所待乎!

莫逆之交——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爲友。

唯命之從——父母於子,東西南北,唯命之從。

冥冥之中——冥冥之中,獨見曉焉。

勃然作色——謂己道人,則勃然作色。

虛與委蛇——吾與之虛而委蛇,不知其誰何,因以爲弟靡,因以爲波流,故逃也。

不徐不疾、得心應手——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相濡以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吐故納新——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爲壽而已矣。

見笑大方——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井蛙之見——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夜以繼日——夫貴者,夜以繼日,思慮善否,其爲形也亦疏矣!

望洋興嘆——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

何罪之有——然且不免於罔羅機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

君子之交淡若水——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亦步亦趨——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哀莫大於心死——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失之交臂——吾終身與女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

不知天高地厚——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

化腐朽爲神奇——臭腐復化爲神奇,神奇復化爲臭腐。

無所不在——莊子曰:「無所不在。」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捉襟見肘——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分庭抗禮——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敖之容。

變化無常——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

大同小異——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

葉公好龍——葉公子高之好龍,雕文畫之,天龍聞而示之,窺頭於匾,施尾於堂,葉公見之,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其似龍非龍也。

對牛彈琴——莊子郭象注:“是猶對牛鼓簧耳。”

能者多勞——巧者勞而智者憂。

螳臂擋車——女不知夫螳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小巫見大巫——小巫見大巫,拔茅而起,此其終身弗如也。

支離破碎——夫支離其形者。

每況愈下——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也,每下愈況。

沉魚落雁——毛嬙麗姬,人自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