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感恩報德的成語故事

感恩報德的成語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古往今來關於感恩報德的成語很多,但那些成語背後的故事,你知多少?下面是關於感恩報德的成語故事,歡迎閱讀。

感恩報德的成語故事

  感恩圖報

春秋時候,吳國的大將軍伍子胥帶領吳國的士兵去攻打鄭國。鄭國的國君鄭定公說:“誰能夠讓伍子胥把士兵帶回去,不來攻打我們,我一定重重地獎賞他。”可惜沒有一個人想到好辦法。

到了第四天早上,有個年輕的打漁郎跑來跟鄭定公說:“我有辦法讓伍子胥不來攻打鄭國。”鄭定公一聽,馬上問打漁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戰車?”

打漁郎搖搖頭說:“我不用士兵和戰車,也不用帶食物,我只要用我這根划船的槳,就可以叫吳國的士兵回去吳國。”

打漁郎夾着船槳跑去吳國的兵營找伍子胥。伍子胥看到打漁郎手上的船槳,馬上問他:“年輕人,你爲什麼會有這根船槳?”打漁郎回答說:“我父親靠這根船槳划船的呢!”

伍子胥一聽,就說:“以前我逃難的時候,有一個打漁的先生救過我,我一直想報答他呢!原來你是他的兒子,你怎麼會來這裏呢?”

打漁郎說:“還不是因爲你們吳國要來攻打我們鄭國,我們這些打漁的人通通被叫來這裏。希望伍將軍看在我父親曾經救過您的份上,不要來攻打鄭國。”

伍子胥聽了以後,說:“你的父親曾救了我,我怎麼會忘記他的恩惠呢?”伍子胥一說完,馬上把吳國的士兵帶回了吳國。

打漁郎高興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鄭定公。一下子,全鄭國的人都把打漁郎當成了大救星,叫他“打漁的大夫”。

  外強中乾

這個成語故事與晉惠公夷吾有關。

我們說過,晉獻公死後,晉國大亂,二公子重耳帶着十幾位家臣逃亡。三公子夷吾後來到了秦國,他對秦穆公說,如果秦國能出兵幫助他回晉國繼承君主之位,就願意把晉國河西地區的五座城池割給秦國作爲報酬。因爲秦穆公娶了夷吾的姐姐,算起來,夷吾也是他的小舅子啦,所以,也便答應了。再說,五座城池,這個誘惑力也不小啊!

但是夷吾回到晉國當了國君之後,卻沒有履行諾言,他讓人告訴秦穆公說道:“大臣們對我說,土地是祖宗的土地,我做爲子孫,是沒有資格隨意送人的。大臣們不讓我這麼做,我只好向您說對不起了。”——秦穆公雖然很生氣,卻也只好算了。

晉惠公四年,(夷吾當君主的第四年)晉國莊稼欠收,發生饑荒,老百姓們缺少糧食,情況十分糟糕。但秦國卻獲得了大豐收。晉惠公便厚着臉皮讓人去告訴秦穆公,說道:“鄙國今年收成很不好,希望您能借些糧食給我們。”

秦穆公便問大臣們:“夷吾那小子來借糧食了,要不要借給他呢?”

五羖大夫百里奚說道:“背信棄義的人是夷吾,而不是晉國的百姓。我希望國君您能以百姓們爲重,將糧食借給晉國。”

秦穆公點了點頭,說道:“您說得對。”於是立即派遣大批船隻,通過渭河,將一批又一批的糧食運送往晉國,八百里的路途上,人聲馬嘶,浩浩蕩蕩,全都是參與運糧食的船隻與車輛。這就是著名的“泛舟之役”,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正式記載於史書的大規模水路運輸事件。

但是,歷史總是喜歡和人開玩笑。第二年,秦國發生了饑荒,而晉國卻獲得了豐收。秦穆公便派人去向晉國借糧。你猜猜結果怎麼樣?

結果居然是:晉惠公夷吾認爲秦國饑荒,應該趁着這個機會立即進攻秦國!於是馬上發兵,並且親自出徵,準備把秦國給滅了!——“背信棄義”與“恩將仇報”這兩個詞用在晉惠公身上,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晉惠公手下有個大臣,叫慶鄭,慶鄭對晉惠公的做法很不滿,說道:“國君您這樣做不對。秦國再怎麼說對我們也有恩。去年我們饑荒的時候,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把糧食借給我們。現在他們鬧饑荒,我們不借糧給他們也就算了,居然還想攻打他們。您這個做法我不敢苟同。”

晉惠公很生氣,把慶鄭罵了一通,還是決定出兵。於是占卜。占卜什麼呢?占卜該由誰來爲晉惠公駕馬車。占卜了好久,居然只有慶鄭纔是吉利的。可是晉惠公說道:“慶鄭對我不敬,不用他。”於是改由步揚駕車。

但是晉惠公的馬卻來自於鄭國。所以慶鄭對晉惠公說道:“主公,您的馬不行啊!古代發生戰爭,一定要用本國的馬駕車。出生在自己的水土上,知道主人的心意,熟悉這裏的道路。現在用外國出產的馬來駕車,從事戰鬥,等到一害怕而失去正常狀態,就會不聽指揮。鼻子裏亂噴粗氣表示狡猾和憤怒,血液在全身奔流,使血管擴張突起(血脈僨張xuè mài fèn zhāng),外表強壯而內部枯竭(外強中乾)。進也不能,退也不是,旋轉也不能,您一定會後悔的。”

晉惠公罵道:“我的馬很好,用不着你來多嘴。”慶鄭只好退下了。

秦穆公聽說晉國來進攻,氣得幾乎高血壓了,因爲他從來沒見過這樣不顧廉恥的人,於是也便發兵,兩軍在韓原這個地方遇上了。(韓原大戰)

雖然秦軍人數少,戰車數量也少,但慶鄭進行了戰前預測,說道:“秦軍個個懷着憤怒之心前來報仇,因此士氣高漲;而我們的士兵卻個個面有愧色,不敢擡頭見人。我們完了。”——晉惠公大怒,以擾亂軍心罪想把慶鄭給砍了,結果左右的人說:“大戰還沒開始,就斬大將,這是不吉利的。”於是晉惠公把慶鄭又罵了一頓。

接下來晉惠公給秦穆公下戰書:“我們晉國有戰車六百輛,足以招待您的士兵。如果您能退兵,這是我們的願望;如果您不退兵,雖然我想回避您,可是三軍將士卻不會允許的。”

秦穆公回信:“去年您想得到糧食,我恭敬地給您了;今年您想打仗,我難道還敢不恭敬地奉命嗎?”晉國使者拿到秦穆公的回信,嘆了口氣,說道:“秦國理直氣壯,我們死無葬身之地了。”

兩軍對壘於龍門山下,秦穆公指着上天說道:“蒼天如果有知,一定會保佑我秦國得勝。”於是擂鼓進攻。晉國人也衝了上來。

秦軍個個懷着憤怒,以一當十,雖然人少,可是戰鬥起來,卻絲毫不落下風。

秦穆公的戰車衝得急了,居然衝進了一團晉軍較多的地方,立時被重重圍住了。隨他而來的衛士一個接一個倒下了——情況十分危急。秦穆公心中又急又怒,叫道:“我今天反被晉國俘虜了,天理何在!”

突然間,西邊幾百個農民執着鋤頭叉子砍刀,穿着草鞋,衝進了戰團,幫助秦穆公把圍困的晉兵殺散。於是,在戰場上,秦穆公殺到哪兒,那幾百個農民就跟到哪兒,時刻保護着他。秦穆公很是感激,當然也十分奇怪。然而戰場之上,也沒時間多問。

晉惠公的馬車遇上了秦國大將公孫枝。公孫枝十分勇猛,一聲大喝,氣勢如雷,爲晉惠公拉車的小馬竟嚇得軟了腿,跑不動了。恰巧慶鄭趕着馬車路過。晉惠公急忙叫道:“慶鄭救我!”

慶鄭叫道:“我一個人不行的。國君您先支撐一會兒吧,我去叫人救你。”便駕着馬車跑去叫人。——於是晉惠公被公孫枝活捉。

國君被捉了,晉軍大敗,秦國人懷着憤怒一場趕殺,晉軍六百輛戰車幾乎損失殆盡,士兵死傷不計其數。

秦穆公得勝回營,這才問起那幾百個農民。

事情是這樣的:早些年,秦穆公丟了一匹千里馬,便讓人去找。結果在一處山腳下找到了,原來那匹馬是被一羣農民偷去殺了吃肉,這個時候正吃得高興哩。手下人回報秦穆公,說可以把那些農民全殺了爲馬報仇。秦穆公說道:“爲了一匹馬殺人,這不是仁慈的做法。我聽說,吃千里馬的肉如果不喝好酒的話,會傷身的。”便讓人給那些農民送去美酒,讓他們就着美酒吃馬肉。這些農民時刻想着報答秦穆公的恩情。他們聽說秦穆公在這裏和晉國人打仗,便就前來幫忙——果然救了秦穆公。

秦穆公嘆了口氣,說道:“農民都知道感恩報德,夷吾真是禽獸不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