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巧取豪奪的意思及成語故事

巧取豪奪的意思及成語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3W 次

成語】:

巧取豪奪的意思及成語故事

巧取豪奪

【拼音】:

[qiǎo qǔ háo duó]

【解釋】:

巧取:軟騙;豪奪:強搶。舊時形容達官富豪謀取他人財物的手段。現指用各種方法謀取財物。

【出處】:

宋·蘇軾《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癡虎頭。”

【舉例造句】:

只因他們聰明有餘,但愛心不足,那些聰明又有才智的人,只知巧取豪奪,只知保護自己,只知侵略他人,只知強求,卻不知如何給予。

【成語典故】:

宋朝著名的書畫家米芾(fú),生活放蕩不羈,裝瘋賣傻,人稱米癲。他的書畫,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據說,米芾喜歡收藏古代名貴字畫,收藏的辦法卻常常採取欺騙手段。他只要打聽到誰家有古代字畫,就千方百計把它借來,說是觀賞,其實是臨摹。他可以臨摹得和原作一模一樣,然後把摹本歸還給人家,而自己留下真跡。有時把別人的古代書畫珍本借來,經過精心臨摹之後,故意把真跡和摹本混在一起,讓別人選擇。因爲他臨摹得十分逼真,別人常把摹本當真跡收下來。

米芾除了騙取別人的書畫珍品外,還採取蠻橫的手段去佔有。有一次,米芾乘船時遇見了書畫收藏者蔡攸(yōu)。蔡攸把自己收藏的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的真跡給他看。他一看就不肯放手了,一定要用一幅畫同蔡攸交換。蔡攸不同意,他就苦苦哀求,糾纏不休,最後竟以投河自盡相威脅。蔡攸無奈,只得同意交換。

對於米芾採取的這種騙取佔有別人字畫的不正當手段,當時的人就斥之爲巧偷豪奪。蘇軾在《次韻米芾二王書跋尾》中也說: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癡虎頭。(晉朝畫家顧愷之,小名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