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關於人物神情的成語

關於人物神情的成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導語:人物神情是心情的顯現,表現了人物的內心情感。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描寫神情的成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於人物神情的成語

傲睨得志: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願望實現。形容因實現願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原來曹操自破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飲宴,無事少出,國政皆在相府商議。”

傍若無人:好象旁邊沒有人在。形容神情態度高傲自如。

出處:《後漢書·延篤傳》:“雖漸離擊築,傍若無人,高鳳讀書,不知暴雨。”

變色易容:變、易:改變。色、容:臉色、表情。形容驚惶失措的神情。

出處:《戰國策·秦策·範睢說秦王》:“是日見範睢,見者無不變色易容。”

不動聲色:聲:言談;色:臉色。在緊急情況下,說話、神態仍跟平時一樣沒有變化。形容非常鎮靜。

出處:宋·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垂紳正笏,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

不苟言笑:苟:苟且,隨便。不隨便說笑。形容態度莊重嚴肅。

出處:《禮記·曲禮上》:“不登高,不臨深,不苟訾,不苟笑。”

不好意思:①表示礙於情面而只能怎樣或不便怎樣。②害羞;難爲情。

不慌不忙:不慌張,不忙亂。形容態度鎮定,或辦事穩重、踏實。

出處: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三折:“輪起刀來望我脖子砍,不慌不忙縮了頭。”

慘然不樂:表情悽楚的樣子。

出處:唐·陳鴻《東城老父傳》:“自老人居在道旁,往往有郡太守休馬於此,皆慘然不樂。”

茶飯無心:沒有心懷喝茶吃飯。形容心情苦悶。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四回:“忙得鳳姐茶飯無心,坐臥不寧。”

長吁短嘆:籲:嘆息。長一聲、短一聲不住地嘆氣。形容發愁的神情。

出處:《樂府羣珠·無名氏(金字經)》:“短嘆長吁三兩聲。”

惝恍迷離:惝恍:也作:“惝況”,失意的樣子。迷離:模糊不清。指茫然若失而模糊不清的樣子。

誠惶誠恐: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處:漢·杜詩《乞退郡疏》:“奉職無效,久竊祿位,令功臣懷慍,誠惶誠恐。”

愁腸百結:愁腸:憂愁的心腸。百結:極多的結頭。憂愁苦悶的心腸好象凝結成了許多的疙瘩。形容愁緒鬱結,難於排遣。

出處:《敦煌變文集·王昭君變文》:“愁腸百結虛成着,口口口行沒處論。”

愁山悶海:憂愁如山,苦悶似海。形容愁悶象山一樣大,象海一樣深,無法排遣。

出處: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二折:“俺又不曾弄月嘲風,怎攬這場愁山悶海。”

愁雲慘霧:形容暗淡無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憂愁苦悶的局面。

出處:宋·釋道源《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二:“時有圓應長者,出衆作禮問曰:‘雲愁霧慘,大衆嗚呼,請師一言,未在告別。’”

楚楚可憐:楚楚:植物叢生的樣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本指幼鬆纖弱可愛,後形容女子嬌弱的樣子。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松樹子非不楚楚可憐,但永無棟樑之用耳。”

處之泰然:處:處理,對待;泰然:安然,不以爲意的樣子。若無其事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沉着鎮定。也指對待問題毫不在意。

出處: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爰初發跡,遘此顛沛,神情玄定,處之彌泰。”

垂頭喪氣:垂頭:耷拉着腦袋;喪氣:神情沮喪。形容因失敗或不順利而情緒低落、萎蘼不振的樣子。

出處:唐·韓愈《送窮文》:“主人於是垂頭喪氣,上手稱謝。”

從容不迫:從容:不慌不忙,很鎮靜;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鎮定。

出處:《舊唐書·劉世龍傳》“而思禮以爲得計,從容自若,嘗與相忤者,必引令枉誅。”

從容應對:從容:舒緩,悠然。不慌不忙地應付答對。

出處:明·李贄《焚書·雜述·豫約》:“有問乃答,不問即默,安閒自在,從容應答,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從容自若:從容:不慌不忙,很鎮靜;自若:自在,如常,保持原樣。不慌不忙,沉着鎮定。

出處:《舊唐書·劉世龍傳》“而思禮以爲得計,從容自若,嘗與相忤者,必引令枉誅。”

踧踖不安:恭敬而不安。意謂恭敬而不自然的樣子。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五回:“寶玉因賈政在坐,早已踧踖不安。”

嗒然若喪:形容懊喪的神情。

出處:《莊子·齊物論》:“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耦。”

倒三顛四:形容言行無條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八十六回:“你信我奶奶倒三顛四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場,瞞上不瞞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來,揀上色的與他兩套。”

瞪目結舌:睜着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神情緊張或很吃驚。

出處:清·黃軒祖《遊樑瑣記·顧嘉蘅》:“羣知爲廣文子,異而詢之,瞪目結舌不能對。”

瞪眼咋舌:睜着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神情緊張或很吃驚。同“瞪目結舌”。

出處:康濯《臘梅花·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但她們幹那新鮮事兒的氣魄很快就鎮住了大家,叫大家不能不瞪眼咋舌。”

低眉垂眼:低着頭,垂着眼。形容害羞的樣子。

出處:清·陶貞懷《天雨花》第四回:“桂香袖手牀沿坐,低眉垂眼做新人。”

低眉順眼:低着眉頭,兩眼流露出順從的神情。形容馴良、順從。

出處:魯迅《南腔北調集·上海的兒童》:“就是鉤頭聳背,低眉順眼,一副死板板的臉相的所謂‘好孩子’。”

顛顛倒倒:①指神思迷糊錯亂。②指事情不順或言行無條理,不可置信。

出處:《朱子全書》卷六:“向時有一截學者貪多務得,要讀《周禮》、諸史、本朝典故,一向盡要理會,得許多沒緊要底工夫,少刻,自己都恁自地顛顛倒倒,沒頓放處。”《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彼此夙緣,顛顛倒倒,皆非偶然也。”

東扭西捏:扭捏作態,不爽快。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與他,又要減你的價錢,准算過,便有幾兩贏餘,要他找絕,他又東扭西捏,朝三暮四,沒有得爽利與你。”

方寸不亂:方寸:指心。心緒不亂。形容人遇到特殊緊急的情況時能夠從容鎮定。

出處:唐·呂溫《凌煙閣勳臣贊·屈突蔣公通》:“……徇日,方寸不亂。”

規言矩步:比喻言行謹慎,合乎法度。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曩以汝爲古君子,故任汝放誕,未敢侮汝。汝近乃作負心事,知從前規言矩步,皆貌是心非,今不復畏汝矣。”

呼之欲出:呼:叫,喊。形容人像畫得逼真,似乎叫一聲就會從畫中走出來。泛指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描寫十分生動。

出處:宋·蘇軾《郭忠恕畫贊序》:“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忽忽不樂:忽忽:心中空虛恍惚的情態。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興的樣子。

出處:《史記·樑孝王世家》:“三十五年冬,復朝。上疏欲留,上弗許。歸國,意勿勿不樂。”

繪聲繪色:把人物的聲音、神色都描繪出來了。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出處:清·朱庭珍《筱園詩話》卷一:“必使山情水性,因繪聲繪色而曲得其真;務期天巧地靈,借人工人第而華傳其妙。”

繪聲繪影: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出處:清·蕭山湘靈子《軒亭冤》:“繪聲繪影樣翻新,描寫秋娘事事真。”

繪影繪聲: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昏昏沉沉: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樣子。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準備着被兒枕兒,則索昏昏沉沉的睡。”

昏頭搭腦:形容頭腦昏沉,糊里糊塗。

出處: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十一回:“一個新年裏,弄得昏頭搭腦,沒些清楚。”

昏頭打腦:形容頭腦昏沉,糊里糊塗。同“昏頭搭腦”。

出處:老舍《駱駝祥子》九:“祥子幾乎沒有力量邁出大門坎去。昏頭打腦的,腳還在門坎內,藉着街上的燈光,已看見了劉姑娘。”

渾渾沌沌:混雜、不分明的樣子,也指糊塗無知的樣子,形容迷糊,不清醒。

出處:先秦·孫武《孫子·勢》:“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渾渾噩噩:渾渾:深厚的樣子;噩噩:嚴肅的樣子。原意是渾厚而嚴正。現形容糊里糊塗,愚昧無知。

出處:漢·揚雄《法言·問神》:“虞夏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

魂不守舍:舍:住宅,比喻人的軀殼。靈魂離開了軀殼。指人之將死。也形容精神恍惚。

出處:《三國志·管輅傳》裴松之注引《輅別傳》:“何之視侯,則魂不守宅,血不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槁木,謂之鬼幽。”

魂不守宅:指人之將死。也形容精神恍惚。“魂不守舍”。

混混沌沌:迷糊不清的樣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53回:“仍然不知稼穡艱難,混混沌沌的過日子。”

活靈活現: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一般。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五:“再說王氏聞丈夫凶信,初時也疑惑。被呂寶說得活龍活現,也信了。”

活龍活現: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一般。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五:“再說王氏聞丈夫凶信,初時也疑惑。被呂寶說得活龍活現,也信了。”

活神活現:形容生動逼真,像真的一樣。

出處:杜鵬程《年輕的朋友·第一天》:“他把衣袖一挽,活神活現地比劃着說,好像他真的在破壞鐵路一樣。”

活形活現: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一般。同“活龍活現”。

活眼活現: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親眼看到一般。同“活龍活現”。

急赤白臉:心裏着急,臉色難看。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出處:老舍《離婚》六:“她把氣嚥下去,丈夫是好意,可是,何必那麼急扯白臉的呀!”

疾聲厲色: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出處:《後漢書·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疾言倨色:形容對人發怒時說話的神情。同“疾言遽色”。

出處:《醒世恆言·三孝廉讓產立高名》:“[二弟]稍不率教,輒跪於家廟之前,痛自督責,說自已德行不足,不能化誨……直待兄弟號泣請罪,方纔起身。並不以疾言倨色相加也。”

疾言遽色:疾:快,急速;遽:倉猝,急。言語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對人發怒時說話的神情。

出處:《後漢書·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疾言厲氣: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同“疾言厲色”。

出處:明·宋濂《元故祕書少監揭君墓碑》:“接人和而有禮,寡言峻行,未嘗有矜大之色,雖家人不見其疾言厲氣。”

疾言厲色:疾:急速。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

出處:《後漢書·劉寬傳》:“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

疾言怒色:形容對人發怒說話時的神情。同“疾言厲色”。

出處:清·戴名世《張驗封傳》:“爲人寬厚和平,平生未嘗有疾言怒色,有犯者皆不與校。”

假眉三道:方言。裝模作樣。

矯揉造作:矯:使彎的變成直的;揉:使直的變成彎的。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出處:《周易·說卦》:“坎,爲矯揉,爲引輪。”

謹小慎微:謹、慎:小心,慎重;小、微:細小。過分小心謹慎,縮手縮腳,不敢放手去做。

出處:《淮南子·人間訓》:“聖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時。”

謹言慎行:謹、慎:小心,慎重。言語行動小心謹慎。

出處:《禮記·緇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

精神恍惚:恍忽:糊里糊塗的樣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

出處:戰國·楚·宋玉《神女賦〉》:“精神怳忽,若有所喜。”

敬小慎微:敬:謹慎小心;小、微:指細小、不起眼的東西。對細微的事物也採取小心謹慎的態度。形容待人處事非常謹慎。

出處: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聖人敬小慎微,動不失時,百射重戒,禍乃不滋。”

舊恨新愁:新的愁苦和以前未排解的苦悶。

出處:宋·向滈《如夢令·道人書郡樓》詞:“舊恨新愁無際,近水遠山都是,西北有高樓,正好行藏獨倚。”

侷促不安:侷促:拘束。形容舉止拘束,心中不安。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二回:“昭公雖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禮稍減於昔日。祭足亦覺跼蹐不安,每每稱疾不朝。”

舉棋若定:下棋子好像有預斷。比喻行事沉着果斷。

出處:朱德《十月戰景》詩:“戰事從來似弈棋,舉棋若定自無悲。”

哭喪着臉:心裏不愉快,臉上顯出不高興的樣子。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十四回:“那老頭子哭喪着臉,不知說了一句甚麼話,符老爺登時大發雷霆起來,把那獨腳桌子一掀,匉訇一聲,桌上的東西翻了個滿地。”

勞心焦思:勞:費;焦:焦急。形容人爲某事憂心苦思。

出處:唐·杜甫《憶昔二首》一:“張後不樂上爲忙,至令今上猶撥亂,勞心焦思補四方。”

勞心苦思:費盡心機,苦思焦慮。

出處:唐·杜甫《憶昔二首》一:“張後不樂上爲忙,至令今上猶撥亂,勞心焦思補四方。”

老成持重:老成:閱歷多而練達世事;持重:做事謹慎。辦事老練穩重,不輕舉妄動。

出處:《漢書·韋元成傳》:“守正持重,不及父賢,而文采過之。”《宋史·种師中傳》:“師中老成持重,爲時名將。”

斂容屏氣:斂容:收起笑容,態度變得嚴肅。屏氣:閉住氣不敢出聲。比喻有所畏懼而恭敬謹慎,不敢稍微放肆。

出處:《論語·鄉黨》:“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斂色屏氣:收起笑容,屏住呼吸。形容謹慎畏懼,不敢放肆。

出處:宋·歐陽修《江寧府句容縣令贈尚書兵部員外郎王公墓誌銘》:“縣之奸豪,皆斂色屏氣,指權相戒,不可犯公法。”

臉紅耳熱:形容感情激動或害羞的樣子。同“臉紅耳赤”。

綸巾羽扇: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絲綬的頭巾。形容態度從容。

出處: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茫然若失:茫然:失意的樣子;若失:好像失去了東西。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樣子。

出處:先秦·孟軻《孟子·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撫然爲間曰:‘命之矣。’集註:‘撫然茫然自失之貌。’”

悶海愁山:憂愁如山,苦悶似海。形容愁悶象山一樣大,象海一樣深,無法排遣。

出處:元·施惠《幽閨記·三十二纓閨拜月》:“聽說罷姓名家鄉,這情苦意切,悶海愁山將我心上撇,不由人不淚珠流血。”

矇頭轉向:蒙:迷糊,昏迷;轉向:迷失方向。形容頭腦昏迷,不清晰。

出處:老舍《神拳》第一幕第二場:“剛一動手的時候,我有點矇頭轉向的。”

懵懵懂懂:糊里糊塗,什麼也不知道。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託着鉢盂,拑着釘鈀,與沙僧徑直回來。”

迷離恍惚:迷離:模糊,不分明;惝恍:不真切,不清楚。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三》:“惟留二百餘金,恰足兩月餘酒食費,一定迷離惝恍,如夢乍回。”

面不改色:臉色不變。形容從容鎮靜的樣子。

出處:元·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二折:“我這虎頭寨上,但凡拿住的人呵,見了俺,喪膽亡魂,今朝拿住這廝,面不改色。”

面紅耳熱:形容因緊張、急躁、害羞等而臉上發紅的樣子。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可憐裴蘭孫是個嬌滴滴的閨中處子,見了一個陌生人,也要面紅耳熱的。”

面目可憎:憎:厭惡。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厭惡。

出處:唐·韓愈《送窮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志也。”

木雕泥塑:用木頭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靈活或神情呆滯。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九:“兩班文武,如泥塑木雕,無人敢應。”

目瞪口歪:形容氣極時的神情。

目亂精迷:眼花繚亂,神情迷惑。形容所見情景複雜紛繁或怪異多變,令人驚異。

出處: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景樂寺》:“異端奇術,總萃其中。剝驢投井,植棗種瓜,須臾之間皆得食。士女觀者,目亂精迷。”精,一本作“睛”。

拿腔做勢:裝模作樣,裝腔作勢。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那賈環便來到王夫人炕上坐着,令人點了蠟燭,拿腔做勢的抄寫。”

捏腳捏手:放輕手腳走路,動作小心翼翼的樣子。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一回:“唐牛兒捏腳捏手,上到樓上。”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三:“分付已畢,太尉便同一人過去,捏腳捏手,輕輕走到韓夫人窗前。”

捏手捏腳:形容輕手輕腳地走。也形容輕薄的舉動。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三十三卷:“那賊略推一推,豁地開了,捏手捏腳,直到房中,並無一人知覺。”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乘他身邊伏侍時節,與他捏手捏腳,私下肉麻。”

忸怩不安:忸怩:羞慚的樣子。不好意思。心裏慌亂。

出處:茅盾《子夜》七:“在屠維嶽的鋒芒逼人的眼光下,這張長方臉兒上漸漸顯現了忸怩不安的氣色。”

忸怩作態:忸怩:羞慚的樣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樣子。

出處:巴金《談〈春〉》:“倘使小說不能作爲我作戰的武器,我何必化那麼多的功夫轉彎抹角、忸怩作態,供人欣賞來換取作家的頭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