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藏垢納污的成語解釋

藏垢納污的成語解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注音】cáng gòu nà wū

藏垢納污的成語解釋

【典故】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左傳·宣公十五年》

【釋義】垢、污:骯髒的東西。包藏容納骯髒之物。比喻隱藏或包容壞人壞事。

【用法】作定語;形容壞人聚積的場所。

【結構】聯合式。

【相近詞】含污納垢。

反義詞】滌瑕盪垢、藏龍臥虎。

【同韻詞】鶴骨雞膚、死有餘辜、實密似疏、遇人不淑、膽大心麄、體無完膚、熱熱乎乎、平安家書、罪不容誅、蛇入鼠出。

【燈謎】垃圾箱。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楚莊王因爲使臣申舟在宋國被殺,就發兵攻打宋國。宋國派樂嬰齊到晉國求救,晉景公聽從大臣伯宗的藏垢納污的建議,坐視不救,縱容楚國攻打宋國。宋國只好靠自己的力量與楚國協商求和。

【成語示列】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說的罷:“會稽乃報仇雪恥之鄉,非藏垢納污之地。” 魯迅《且介亭雜文附集·女吊》

【成語例句】

1、可是他對三奶奶談話,一個字也沒提起經濟,他只說上海不比家鄉,是個藏垢納污之區,下等女人少有乾淨的,女用人跟汽車伕包車伕養了孩子,便出來做奶媽,這種女人全有毒,喂不得小孩子,而且上海風氣太下流了,奶媽動不動要請假出去過夜,奶汁起了變化,小孩子吃着準不相宜,說不定有終身之恨。

2、聯想到魯迅先生常喜歡引述的一句古話,"夫越乃報仇雪恥之鄉,非藏垢納污之地也",這句話的出典是這樣的,清兵攻下南京時,明宰相馬士英欲避走紹興,紹興文士王恩任就寫信去痛斥他,裏邊便說到了這句話,由此不難推見,浙東人凜然不阿的脾性,實在是由來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