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關於讀書的成語的收錄

關於讀書的成語的收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晝耕夜誦:白天耕種,夜晚讀書。比喻讀書勤奮。

關於讀書的成語的收錄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出處】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解釋】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枕經籍書:枕着經,墊着書。形容酷嗜讀書,以書爲伴。

枕籍經史:枕着經典,墊着史書。形容專心一意讀書。

枕典席文:謂以典籍爲伴,勤於讀書學習。

折節讀書:折節:改變過去的志趣和行爲。改變舊習,發憤讀書。

照螢映雪:利用螢火蟲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讀書,形容刻苦地讀書精神

招賢納士: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摘句尋章:摘取、搜尋文章的片斷詞句。指讀書侷限於文字的推求。

鑿壁偷光: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臧穀亡羊:〖解釋〗《莊子·駢拇》載,臧、穀二人牧羊,臧挾策讀書,穀博塞以遊,皆亡其羊。後因以爲典,喻事不同而實則一。

臧穀亡羊:《莊子·駢拇》載,臧、谷二人牧羊,臧挾策讀書,谷博塞以遊,皆亡其羊。後因以爲典,喻事不同而實則一。

源頭活水:原比喻讀書越多,道理越明。現也指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映月讀書:利用月光來照明讀書。形容家境清貧,勤學苦讀。

映雪讀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引錐刺股:錐:錐子;股:大腿。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一介書生:一介:一個。舊時讀書人的自稱或對普通讀書人的雅稱。

一簞一瓢: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搖頭擺腦:腦袋搖來搖去。形容驕傲自得或自得其樂的樣子。亦以形容讀書吟誦的姿態。

洋洋盈耳:〖解釋〗洋洋:衆多;盈:充滿。指宏亮而優美的聲音充滿雙耳。形容講話、讀書的聲音悅耳動聽。

燕頷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讀書人。亦用以稱美志在建立軍功的士人。

尋章摘句:尋:找;章:篇章;摘:摘錄。舊時讀書人從書本中搜尋摘抄片斷語句,在寫作時套用。指寫作時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

雪天螢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讀書。

雪窗螢几《文選·任昉〈爲蕭揚州作薦士表〉“集螢映雪”李善注引《孫氏世錄》:“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晉書·車胤傳》:“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後即以“雪窗螢几”比喻勤學苦讀。

學富五車:五車:指五車書。形容讀書多,學識豐富。

五行俱下:謂讀書敏捷神速。

五行並下:五行文字一併看。形容讀書速度快。

五行並下:五行文字一併看。形容讀書速度快。

五車腹笥:比喻讀書多,學識淵博。

文弱書生:〖解釋〗文弱:文雅而體弱。舉目文雅,身體柔弱的讀書人。

韋編三絕: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徒讀父書:徒:只。父書:父親之言論。白讀父親的兵書。比喻人只知死讀書,不懂得運用知識,加以變通。

孫康映雪:比喻讀書非常刻苦。

宿學舊儒:〖解釋〗指老成博學的讀書人。

碩學通儒:儒:指讀書人。學問淵博,通達事理的學者。

書香門第:舊時指上輩有讀書人的家庭。

書通二酉:比喻讀書甚多,學識豐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據說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於此而學,因留之。見《太平御覽》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後因以此爲喻。

書聲朗朗:〖解釋〗形容讀書聲音清朗而響亮。

書聲琅琅:形容讀書聲音響亮。

書讀五車:形容讀書多、知識豐富。

世代書香:世世代代都是讀書的人家。

士農工商:〖解釋〗古代所謂四民,指讀書的、種田的、做工的、經商的。

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讀書極快。

十年寒窗: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十年窗下:科舉時代,讀書人要取得功名,終年埋頭在書本里。形容十年時間閉門苦讀。

詩禮之家:詩:指《詩經》;禮:指《周祀》、《儀禮》、《禮記》。舊指世代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

詩禮人家:世代讀書以傳統封建禮教爲行爲準則的人家。

三餘讀書:充分利用一切空餘時間讀書。

然荻讀書:然:“燃”的本字,燃燒;荻:蘆葦一類的植物。燃荻爲燈,發奮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七行俱下:讀書,同時讀七行。比喻非常聰明。

牛角書生:比喻勤奮讀書的人

牛角掛書:比喻讀書勤奮。

囊螢照書: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囊螢照讀:用口袋裝螢火蟲,照着讀書。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納士招賢:〖解釋〗招:招收;賢:有德有才的人;納:接受;士:指讀書人。招收賢士,接納書生。指網羅人才。

目不識書:謂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不甚識字或不識字。

磨穿鐵硯:把鐵鑄的硯臺都磨穿了。比喻讀書用功,有恆心。

兩腳書櫥:指讀書很多但不善於應用的人。

立地書櫥: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立地書廚: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淵博

老虎借豬,相公借書:相公:舊指讀書人。比喻東西正合自己的心願,到手後就據爲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愛好。

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擊聲,比喻響亮的讀書聲。指誦讀熟練、順口。也指文辭通俗,便於口誦。

匡衡鑿壁:《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後以“匡衡鑿壁”爲刻苦讀書的典實。

開卷有益:開卷:打開書本,指讀書;部分國:好處。讀書總有好處。

據鞍讀書:在馬背或驢背上讀書。後多形容學習勤奮。

九儒十丐:儒:舊指讀書人。元代統治者把人分爲十等,讀書人列爲九等,居於末等的乞丐之上。後指知識分子受到歧視和苛待。

盡信書不如無書:〖解釋〗泛指讀書不要拘泥於書上或迷信書本。

集螢映雪:集螢:晉代車胤少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映雪讀書。形容家境貧窮,勤學苦讀。

積雪囊螢:積雪:南朝孫康映雪讀書。囊螢:晉代車胤把螢火蟲裝在口袋裏,借熒光讀書。形容刻苦攻讀。

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解釋】積蓄財產,不如學點技術。【示例】【故事】

渾渾沉沉:廣大貌。《淮南子·兵略訓》:“天化育而無形象,地生長而無計量,渾渾沉沉,孰知其藏。”一說,“沉”當爲“沆”字。參閱清王念孫《讀書雜誌·淮南內篇二》。

畫荻教子: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讚母親教子有方。

含英咀華:咀:細嚼,引伸爲體味;英、華:這裏指精華。比喻讀書吸取其精華。

滾瓜爛熟:形容讀書或背書流利純熟。

掛席爲門:漢初丞相陳平,好讀書,在未發跡時,家裏很窮,掛着破席子當門。見《史記·陳丞相世家》。後以“掛席爲門”指隱士居處。亦形容貧窮或居處簡陋。

腹載五車:比喻讀書甚多,知識淵博。

焚膏繼晷: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廢書而嘆: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讀書種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啓後的讀書人。

讀書三到:形容讀書十分認真。

讀書破萬卷:破:突破;卷:書籍冊數。形容讀書很多,學識淵博

讀書得間:間:間隙。比喻竅門。讀書得了竅門。形容讀書能尋究竅門,心領神會。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見:顯現。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

讀不捨手:舍:捨得,願意。讀書讀到有興趣時捨不得放下。

道學先生:〖解釋〗指思想、作風特別迂腐的讀書人。

簞食瓢飲: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大璞不完:指玉既經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態。舊時比喻讀書人做了官,喪失了原來的志向。

脣腐齒落:比喻讀書諷誦極爲勤苦。

春誦夏弦:指應按季節採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後泛指讀書學習

穿壁引光:穿:鑿通;引:引進。鑿通牆壁,引進燭光。形容家貧讀書刻苦。

朝經暮史:經:指舊時奉爲經典的書籍;史:指歷史書籍。一天到晚誦讀經史。形容勤奮讀書。

才貫二酉:二酉yǒu:指大酉山、小酉山。據《太平御覽》卷四引《荊州記》裁:傳說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縣)二山藏書很多。因以才貫二酉形容讀書甚多、學識淵博。《鏡花緣》一六回:“大賢世居大邦,見多識廣,而且榮列膠庠,自然才貫二酉,學富五車了。”

布衣韋帶:原是古代貧民的服裝,後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博覽羣書:博:廣泛。廣泛地閱讀各種書。形容讀書很多。

病國殃民:使國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難。明·桑紹良《獨樂園》楔子:“只因誤用了王安石,創立新法,招呼黨類,病國殃民,天下騷然。”亦作“禍國殃民”。郭沫若《不讀書好求甚解》:“你們的動機不怕就出於利國福民,然而你們的結果必弄到~。”

閉門讀書:關起門來在家裏讀書。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閉戶讀書:關着門在家裏埋頭讀書。

白面書生:指缺乏閱歷經驗的讀書人。也指面孔白淨的讀書人。

白面書郎:〖解釋〗猶白面書生。指只知讀書,閱歷少,見識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白麪儒生:〖解釋〗猶白面書生。指只知讀書,閱歷少,見識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白麪儒冠:〖解釋〗猶白面書生。指只知讀書,閱歷少,見識淺的讀書人。有時含貶義。亦泛指讀書人。

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貧寒的讀書人。許許多多貧寒的讀書人。

傲賢慢士:賢:有才德的人。士:讀書人和有才幹的人。用傲慢的態度對待有德有才的人。

暗室求物:在沒有光亮的房間尋找東西。比喻讀書不得要領,難見成效。

舍策追羊:放下手中書本去尋找丟失的羊。比喻發生錯誤以後,設法補救。語本《莊子·駢拇》:“臧與榖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筴讀書;問榖奚事?則博塞以遊。”陸德明釋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雲:竹簡也。古以寫書,長二尺四寸。”

舌戰羣儒:舌戰:激烈辯論。儒:儒生,舊指讀書人。原指與衆多的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後泛指與許多人激烈爭辯並駁倒對方。

山陬海筮:【出處】清·王晫《今世說·德行》:“宦轍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讀書能爲文者,必枉車騎過之。”【解釋】山隅和海邊。泛指荒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