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八面威風成語典故

八面威風成語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出處:元·鄭德輝《三戰呂布》

八面威風成語典故

托賴着真天於百靈鹹助,大將軍八面威風。釋又形容聲勢顯赫、威望極盛的樣子。

故事元朝末年,封建朝廷愈加腐敗,各地農民紛紛舉起義旗:反抗元朝的統治。這時朱元璋已經領兵攻下安徽和陽,準備繼續南下。

在過年那天,他與大將徐達,同乘一條小船,從長江北岸渡過長江。

船主是一對老夫妻,船伕知道船上坐着的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便高聲喊着號子向他慶賀說:“聖天子六龍護駕,大將軍八面成風。”朱元璋明白這是祝賀帝王的話,心裏非常高興,便和徐達輕輕地踢着腳,互相表達慶賀之意。後來朱元璋統一全國,建立了明朝,他成爲歷史上聞名的皇帝明大祖。明太祖找到當年的船伕,給了他封賞,又將他那隻小船塗上硃紅顏色,表示有功。

  解釋:

比喻暗中進行傷人的行爲或詭計。

春秋時,鄭國的鄭莊公得到魯國和齊國的支持,計劃討伐許國。(許國是一個小國,在今河南許昌市。鄭國在許國的北邊,今河南的新鄭就是它當時的都城。)件事情在《左傳·隱公十一年》裏有記載。那年夏天,五月裏,鄭莊公在宮前檢閱部隊,發派兵車。一位老將軍潁[yǐng]叔考和一位青年將軍公孫子都,爲了爭奪兵車吵了起來。潁叔考是一員勇將,他不服老,拉起兵車轉身就跑;公孫子都向來瞧不起人,當然不肯相讓,拔起長戟飛奔追去。等他追上大路,潁叔考早已不見人影了。公孫子都因此懷恨在心。

到了秋天,七月間,鄭莊公正式下令攻打許國。鄭軍逼近許國都城,攻城的時候,潁叔考奮勇當先,爬上了城頭。公孫子都眼看潁叔考就要立下大功,心裏更加忌妒起來,便抽出箭來對準潁叔考就是一箭,只見這位勇敢的老將軍一個跟斗摔了下來。另一位將軍瑕叔盈還以爲潁叔考是被許國兵殺死的,連忙拾起大旗,指揮士兵繼續戰鬥,終於把城攻破。鄭軍全部入了城,許國的國君許莊公逃亡到了衛國。許國的土地於是併入了鄭國的版圖。

象公孫子都那樣趁人不備暗放冷箭的,就叫做“暗箭傷人”。不過,作爲成語卻並不限指以暗箭爲兇器,凡是採取任何不光明的手段暗地裏伺機傷害別人的,都可叫做“暗箭傷人”。 這裏不妨講一講關於宋朝人劉攽[bīn]的故事。

劉攽,字貢父,據說頗有文才,尤其精於歷史的研究,曾參加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鑑》的編寫工作。宋朝邵博的《聞見後錄》中有他的一段故事,看來此人還相當幽默。故事說: 有一次,有一位“中司”(官名,即“御史中丞”,專負彈劾監察之責)想發動同僚攻擊某人。有人問劉攽,某人是否真有什麼劣跡,中司竟要鳴鼓攻之。劉攽很冷淡的回答道:“中司自可鳴鼓兒,老夫難爲暗箭子!”

這裏所謂的“暗箭子”,也就是暗害他人的冷箭。劉攽不願意參與暗害他人的陰謀勾當,所以他說不充當暗箭子。(關於“鳴鼓”的典故,可以參看“鳴鼓而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