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不差累黍成語解釋大綱

不差累黍成語解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發音:bù chā lěi shǔ

不差累黍成語解釋

簡拼:bcls

類型:褒義成語

結構:動賓式成語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形容絲毫不差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律曆志上》:“度長短者不失毫釐,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權輕重者不失黍累。”

解釋:

不差:

1、無差錯。

2、不錯,不壞。

3、不缺。

累黍:

1、古代以黍粒爲計量基準。累黍,謂按一定方式排列黍粒以定分﹑寸﹑尺及音律律管的長度;同時定合﹑升﹑鬥﹑斛以計容量,定銖﹑兩﹑斤﹑鈞﹑石以計重量。三者互相參校。見《漢書.律曆志上》。

2、指極微小之量。

3、指累積微量。形容絲毫不差。

示例:認真負責,做出來的統計表不差累黍。

東漢 班固《漢書 律曆志上》節選譯文

數就是一、十、百、千、萬,是用來計算統計事物,順應人的性命的規則。《尚書》說:“首先要建立算數來命名萬物。”原本產生於黃鐘的律敷,從一開始,用三來乘,再用三來乘,……經過十二次相乘的數字,得十七萬匕千一百四十七,即一乘以三的十一次方,五行的數字都齊備了。它的計算方法是用竹子,直徑一分,長六寸,用二百七十一枚就形成六角,是一握的數量。直徑就像十二律六陽中黃鐘的十分之一,長度就像六陰中林鐘音律的長度。它的數字是用《周易》中大衍之數是五、十,其用數爲四十九,就成爲陽六爻,從而形成六爻週轉流行的景象。推演歷術、產生律呂、製作器物,用規來畫圓,用矩來畫方,稱量物體,量知多少,窺探幽深,求索隱微,勾畫描繪致深致遠的事物,沒有不用數的。測量長短可以不差毫,容量多少不差圭撮,稱量輕重不差黍累。記數超過了一的`,和超過了十的,長大於一百的,大小超過一千的,演算超過一萬的,計算都在於算數的方法。公佈天下,是小學的準則。職責在於太史,羲和掌管‘蘆。

數者,一、十、百、千、萬也,所以算數事物,順性命之理也。《書》曰:“先其算命。”本起於黃鐘之數,始於一而三之,三三積之,歷十二辰之數,十有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而五數備矣。其算法用竹,徑一分,長六寸,二百七十一枚而成六觚,爲一握。徑象乾律黃鐘之一,而長象坤呂林鐘之長。其數以《易》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九,成陽六爻,得周流六虛之象也。夫推歷生律制器,規圜矩方,權重衡平,準繩嘉量,探賾索隱,鉤深至遠,莫不用焉。度長短者不失毫釐,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權輕重者不失黍累。紀於一,協於十,長於百,大於千,衍千萬,其法在算術。宣於天下,小學是則。職在太史,羲和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