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成語 > 《水滸傳》中經典的成語故事大綱

《水滸傳》中經典的成語故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W 次

導語:《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爲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小編收集了書中經典的成語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滸傳》中經典的成語故事

  武松打虎

武松那天在“景陽岡小酒館”連喝了十八碗酒,已經醉得不成人樣,晃晃悠悠、神志不清。酒保勸他住店,告訴他山上來了猛虎,這武松借酒發瘋,把酒保大罵一回,暈暈乎乎就上了景陽岡。

喝醉酒的人最沒出息,武松也是個人,困勁上來只想着睡覺,誰還顧什麼老虎。

話說這武松正躺在石頭上睡覺,突然被一陣猛虎的吼叫聲驚醒,武松不禁一身冷汗。他覺也不敢睡了,提着根梢棒膽戰心驚的躲在大青石後面(這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誰也不會傻到掂着根棍子去和老虎拼命)。那老虎的吼叫聲越來越近,武松躲在青石後面哆哆嗦嗦(已經很不錯了,不信深更半夜把你放老虎跟前,怕是早嚇死了)。突然,聽到那大蟲一聲慘叫。武松大着膽子伸出頭,看見那大蟲竟然被獵人的鋪獸夾子夾住了。武松心裏面這個美呀,哈哈,老天保佑躲過一劫。

那大蟲兩隻眼睛銅鈴般大小,黑夜裏冒着綠光。武松一會也不敢在這上上待着了,這老虎不可能和自己一樣是光棍漢吧,要是再蹦出一隻母老虎來(其實,武松當時也不知道這隻老虎的性別),可就要了命了。

武松一溜小跑往前跑了幾步,突然想到自己什麼禮物也沒有帶給哥哥(那幾年,武松混得夠慘的.,碰到個黑心老闆,一年多沒有給他開工資。在酒館喝十八碗酒,完全是因爲那裏的酒便宜,他好幾年沒有喝過酒了),他想好歹那隻老虎被夾子夾住,與其便宜了獵人不如便宜了自己。

武松膽量果然過人,他手提梢棒湊到大蟲跟前。那大蟲見人過來了,把個鐵架子拖得“嘩嘩”響,可把武松嚇了一跳,這個傢伙要是從鐵夾子裏面掙脫出來,自己可吃不消。

武松再仔細一看不由樂了,敢情那老虎兩條後腿都被夾住了。武松鬥着膽子走上前,揮起梢棒衝老虎頭上就打下去,未曾想到一激動棒子打在樹枝上,老虎沒有打着棒子斷了。武松氣得直跺腳。

武松到底是個聰明人,他看着頭頂這棵大樹有了主意。武松搬起塊大石頭,吭哧吭哧爬到樹上,他舉起石頭衝老虎就砸過去,也就這麼巧,石頭正好砸老虎頭上,老虎一聲沒吭就倒在地上。武松坐在樹上還琢磨,平時投石頭沒有這麼準過呀。

武松多聰明,他從樹上下來後沒有湊到老虎跟前,他怕老虎裝死。武松又從地上撿起幾塊石頭使勁砸向老虎,那老虎紋絲不動,武松這下放心了。他大搖大擺走到老虎跟前,武松心裏想以前光騎過馬從未騎過老虎,今天就過過騎老虎的癮(這裏就看出武松的確是膽量過人,深更半夜、孤山野嶺,誰有膽量爬死老虎身上玩,反正我是不敢)。

這武松光騎着還不算,他伸出鐵錘般的拳頭衝着老虎腦袋一頓猛打。

騎也騎夠了,打也打足了,武松心滿意足的從老虎身上下來,他費盡力氣打開鐵夾子把老虎的兩條後腿弄出來。這武松是真厲害,深更半夜拖着老虎後腿就往山下走。

眼看快要出山了,就看見樹叢中有什麼東西在晃動,再仔細一看竟然露出一個虎頭,定是那母老虎來找丈夫了,武松當時嚇得就暈死過去。

武松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身邊圍了好多獵人,他們頭上都戴着虎皮帽……武松從小就有吹牛的習慣,怎麼肯放過這個機會。

  楊志賣刀

楊志失陷花石綱,被迫流落關西。收拾錢物,欲往東京打點,不想路遇林沖剪徑。衆久慕楊志威名,欲共舉大義,奈何那王倫非愛才之人,楊志又難捨功名,終別了梁山,直奔光明前程而去。不曾想,卻流落東京街頭,衣食無處,被迫賣刀,一時性起,殺了潑皮牛二。 此典婦孺皆知,因覺正史有誤人之嫌,今斗膽試彈。 楊志落魄如斯,卻不甘流落草莽,蓋因其面子情結作怪。“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此話從根源上剖析了楊志命運的結點。世代忠良,雖家道中落,仕途不暢,僅以“小時曾應過武舉”,最終“做到殿司制使官”,卻不敢有違家訓、不思進取,淪爲草寇更是大逆不道了。 楊志的命運同林沖有幾分相似。一心忠孝,卻無用武之地,反遭奸人百般凌辱。“逼上梁山”,實則是一種發自心底的悲愴。然而,若就此以爲楊志節烈、忠義,便大錯特錯了。想那花石綱本是勞民傷財之物,而楊志卻以之爲己任,實屬目光短淺;失職後,三番五次使錢行賄,欲減其咎,重入仕途,更是豬油蒙心;楊志如若真是節烈,怎會行此狗苟蠅營之事?遇梁山英雄相邀,百般推辭,非爲不願,實爲不敢。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豈非正符合楊志豪俠心性?然而,思慮祖上威名,便多了份社會角色,少了份自我角色。然而,最終逼上梁山,還是壓榨出楊志衣襟下的那個“小”來。 既然題爲“賣刀”,刀不得不談。大多的視線將“刀”定義爲引子、道具,然而,“刀”本身也具有象徵意義。我們不妨將其理解爲“尊嚴”,似更爲妥當。刀爲祖上所傳,“寶”並非因其利,更因其所延伸的抽象意義,即“尊嚴”。想那楊志定然不會想到有賣刀的一天,即便想到了,也定然會對自己嗤之以鼻。然而,到了食不果腹,無路可行的境地,刀,還是賣了。尊嚴,原來在生活面前不值一哂? 面子至上的楊志,不能貨賣識家,雖覺悲哀,卻不得不如江湖藝人一樣斬銅錢、吹毛髮地當街現寶,竟偏巧碰上個賴貨。想來,楊志風光時定不拿正眼瞅那牛二的,無奈英雄末路,不得不與之周旋。讓人深覺安慰的時,楊志畢竟還是有點兒血性的,他揮刀的那一刻,纔是其本來面目。“刀斬牛二”時的楊志,竟然恢復了幾分豪情,讓人嘆惋。 可憐那戴着忠孝面具的楊志,尚需藉助牛二這個潑皮來砸碎枷鎖,找回真我。

  逼上梁山

林沖,是北宋汴梁(今河南開封)八十萬禁軍教頭。他爲人忠厚正直、安分守己。 一天,林沖帶着妻子去岳廟進香。途中遇見魯智深在耍渾鐵禪杖。衆人叫好,林沖過去看。魯智深與林沖一見如故,結爲兄弟。這時,侍女錦兒慌忙報信說,林妻在路上被歹徒攔截。林沖急忙向魯智深告辭,去岳廟追歹徒。林沖抓住歹徒舉拳要打時,發現此人原是上司高俅的義子高衙內。高衙內一夥看那女子是林教頭的妻子,害怕打起來不是對手,便假惺惺地勸解:“衙內不認得,多有衝撞。”說罷將高衙內擁走。這時,魯智深趕到,聽明情況便要去追打高衙內,被林沖勸阻。林沖忍下了這口惡氣。 高衙內逃走以後仍不死心,還想霸佔林妻。他與高太尉設計,以看刀爲由將林沖騙進高府,誣陷林沖持刀闖入白虎堂,將他下獄拷打。高俅一夥不便在京公開殺害林沖,便將林沖發配滄州(今河北)充軍,買通差人,陰謀在路經野豬林時將他殺害。魯智深暗中保護林沖,大鬧野豬林,高俅的陰謀未能得逞。 到滄州後,林沖被分配看管大軍草料場。高俅父子賊心不死,又派心腹之人往滄州,火燒草料場。這樣即使林沖不被燒死,也會因草料場失火而被處死。當草料場起火燃燒時,林沖聽到高俅的心腹們得意地談論暗害自己的計謀,他再也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將仇人殺掉。以後,林沖毅然上了梁山,走上了反抗宋朝的道路。 “逼上梁山”比喻被迫進行反抗。也比喻不得不做某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