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唐代詩詞 > 羅隱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羅隱

羅隱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羅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於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鹹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爲《讒書》,益爲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啓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鏐,歷任錢塘令、司勳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羅隱的詩全集 唐代詩人羅隱
羅隱詩詞全集

七夕·絡角星河菡 中元夜看月、 題新榜(在浙幕,沈崧得新榜示題其末)、 席上歌水調、 鎮海軍所貢(題不全)、 杏花、 竹下殘雪、 春風、 題磻溪垂釣圖、 感弄猴人賜朱紱、 題杜甫集、 錢塘遇默師憶潤州舊遊、 薛陽陶觱篥歌、 宮詞、 晚泊宿松、 蟬、 移住別友、 詠白菊(一作羅紹威詩)、 病中題主人庭鶴、 遇邊使、 早行、 庭花、 堋口逢人、 答宗人袞、 八駿圖、 長明燈、 中秋不見月、 湘妃廟、 岐王宅、 寄剡縣主簿、 題段太尉廟、 姥山、 投浙東王大夫二十韻、 許由廟、 四頂山、 投宣武鄭尚書二十韻、 人日新安道中見梅花(其年以徐寇停舉)、 江南別、 酬丘光庭、 南園題、 幹越亭、 送陸郎中赴闕、 早登新安縣樓、 淮南送司勳李郎中赴闕、 江北、 淮南送工部盧員外赴闕、 江南、 送朗州張員外、 燕昭王墓、 送盧端公歸臺盧校書之夏縣、 淮口軍葬、 淮南送節度盧端公將命之汴州端公常爲汴州相公從事、 哭張博士太常、 送汝州李中丞十二韻、 邊夜、 酬高崇節、 過廢江寧縣(王昌齡曾尉此縣)、 金山僧院、 途中送人東遊有寄、 寄聶尊師、 聖真觀劉真師院十韻、 西川與蔡十九同別子超、 帝幸蜀(乾符歲,一作狄歸昌詩)、 寄洪正師、 蟋蟀詩、 望思臺、 大梁見喬詡、 秋蟲賦(以下補遺)、 韋公子、 聽琴、 謾天嶺、 韓信廟、 芳樹、 竹、 華清宮、 空城雀、 小松、 北固亭東望寄默師、 江南行、 青山廟(子胥廟)、 南康道中、 巫山高、 書淮陰侯傳、 狄浦、 牡丹、 鷺鷥、 病驄馬、 龍泉東下卻寄孫員外、 王夷甫、 野花(一作羅鄴詩)、 晚眺、 重九日廣陵道中、 簡令生日、 送蘄州裴員外、 言、 重過三衢哭孫員外、 東歸別常修、 北邙山、 下第寄張坤、 丁亥歲作(中元甲子)

羅隱介紹

羅隱(833—910年1月26日),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人。大中十三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鹹通八年乃自編其文爲《讒書》,益爲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啓三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鏐,歷任錢塘令、司勳郎中、給事中等職。後梁開平三年十二月十三日(910年1月26日)去世。羅隱小時候便在鄉里以才學出名,他的詩和文章都很出衆,爲時人所推崇,他和同族另外兩個有才的被合稱“三羅”。

在唐朝末年,羅隱和許多人一樣也想借助科舉考試踏入仕途,一展宏志。但羅隱雖然名聲很大,卻六次沒有考中,於是改名爲羅隱。羅隱的才學確實出衆,就連當時的宰相鄭畋和李蔚都很欣賞他,但由於他的試卷裏的諷刺意味太強,人也很狂妄,這使他在講究謙虛的中國古代社會裏非常孤立,考官們對他很反感。有次他投考時,正遇上大旱,皇上下詔求雨做法,羅隱便上書進諫,說水旱災害是和天地一樣共存的,無法立即消除,他勸皇上應該用心祈禱,那麼百姓的莊稼受災再重也會感激陛下的。最後說,先皇和大臣們都不能爲陛下出力,何況做法的又是幾個無名之輩,他認爲此法不可取。羅隱的話太直率,有些諷刺的意味,最後皇上也沒有聽他的。

羅隱生平

天祐元年(904年),羅隱奉吳越王錢鏐命,從瑞安乘木船而上溯江口,步行至莒江滌頭村(今屬泰順縣新浦鄉)尋訪寓賢吳畦(原平章事諫議大夫)出山輔政。此爲飛雲江瑞安至泰順江口航運最早一次記載。

羅隱的諷刺散文的成就很高,堪稱古代小品文的奇葩。收在《讒書》裏的諷刺小品又都是他的“憤懣不平之言,不遇於當世而無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回《讒書》跋)。羅隱自己也認爲是“所以警當世而戒將來”的(《讒書》重序)。如《英雄之言》通過劉邦、項羽的兩句所謂“英雄之言”,深刻地揭露了那些以救民塗炭的“英雄”自命的帝王的強盜本質。最後更向最高統治者提出了警告(意彼未必無退遜之心、正廉之節,蓋以視其靡曼驕崇,然後生其謀耳)。類似這樣的光輝思想在羅隱的雜文中是不時流露的。《說天雞》、《漢武山呼》、《三閭大夫意》、《敘二狂生》、《梅先生碑》等篇,也都是嘻笑怒罵,涉筆成趣,顯示了他對現實的強烈批判精神和傑出的諷刺藝術才能。魯迅在《小品文的危機》一文中對晚唐小品文在唐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有非常精闢的見解。他說:“唐末風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輝。但羅隱的《讒書》,幾乎全部是抗爭和憤激之談;皮日休和陸龜蒙,自以爲隱士,別人也稱之爲隱士,而看他們在《皮子文藪》和《笠澤叢書》中的小品文,並沒有忘記天下,正是一榻糊塗的泥塘裏的光彩和鋒芒。”

羅隱在唐末五代詩名籍甚,有一些精警通俗的詩句流傳人口,成爲經典名言。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家財不爲子孫謀”“今朝有酒今朝醉”“任是無情也動人”等等。又如諷刺小詩《雪》:“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爲瑞不宜多!”瑞雪兆豐年,但對貧苦的人民說來,卻成了災難。他的詠史詩《西施》一首也寫得比較好:“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第一句多少有一些宿命論的意味,但他反對把吳王夫差的亡國歸罪於西施,的確是對傳統成見的有力翻案。許多人喜歡他的《贈妓雲英》一詩。《唐才子傳》中有一段故事,原文如下:隱初貧來赴舉,過鍾陵,見營妓雲英有才思。後一紀,下第過之。英曰:“羅秀才尚未脫白”隱贈詩云:“鍾陵醉別十餘春,重見雲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羅隱才高,雲英色藝兼美,如何是不如人呢?只是社會沒有給他們機會吧?每次讀此詩都會感動,可能是遭遇與他們也相似吧。明代屠中孚說:“若《答雲英見誚》及《題新榜》二絕,真堪爲之涕落。”(《刻羅江東集序》)

傳說,地仙羅隱是“真龍天子”。玉皇大帝怕他當了皇帝,會搗亂乾坤,就派天兵天將換了羅隱的仙骨。當時羅隱咬緊牙關,渾身的仙骨都被換掉了,只有牙牀骨沒換得去,雖做不成皇帝,卻留下了一張“聖賢嘴”。說來也怪,羅隱說什麼就靈驗什麼,大家既想討他說好話,又怕惹他講壞話。關於羅隱的神奇故事,水地民間流傳不少。

羅隱堵河

玉林有條南流江,北流有條北流江,據說從前是同一條大河的。後來爲什麼又分成兩條江呢?提起這南 北流向的二條江來,跟羅隱大有關係呢!

羅隱從廣東來到廣西,見一條滔滔不絕的大河,像條兇猛的蛟龍,從大容山頂向南海流去。河牀很高,每逢大雨河水上漲,常淹沒兩岸田園,沖毀村莊;若遇天旱,河水低落,又很難把水汲上來澆灌莊稼。因此,沿河一帶的百姓生活困苦,向來厭惡這條大河。羅隱瞭解到百姓這一疾苦,決心把大河堵截起來,改變它的流向,讓兩岸的人們過上好日子。羅隱向山神要一座石山,挑過來連夜趕路,走走歇歇,歇歇走走。走了七七四十九里路,過了八八六十四個彎,終於來到大河將要入海的地方。他試探着把石山往河裏一堵,覺得河水的來勢兇猛,難以改變流向。於是又提起山挑着往回走,想揀個合適的地方再堵截起來。走着走着,突然聽到“喔喔喔”的雞啼聲,羅隱急忙將石山往河灣一塞,河水被堵截起來了,溢起來的一股繼續向南流去,另一股卻轉往北流去了。從那時候起,這大河便分成了南流和北流的兩條江。水患減少了,沿岸百姓的生活也從此一天天好起來。

再說羅隱聽到雞碲,知道石山再也不能挑走了,堵在那河灣處又感到不大適當,心裏很是不樂。望着夜空,他掐指算算。子時還沒有到,怎麼雞就啼了?羅隱感到奇怪,就找來附近村子的社壇伯公問:“剛纔是誰家的雞啼?”社壇伯公回答:“誰家的雞也沒有啼呀!”“那是什麼怪聲?”羅隱追問着。社壇伯公“噗嗤”一聲笑了,說:“是我學雞啼的”。羅隱十分生氣,給他嚐了兩個耳光,喝道:“你平日作威作福,白要百姓供奉祭,卻不爲村裏積點功德,反而酒醉飯飽之後,陰陽怪氣亂叫,幾乎壞我大事。聽着!從今起,村中無你食宿地,村頭路尾你棲身。”

後來社壇伯公總算有了悔改,他日夜巡遊村莊,爲百姓驅邪扶正,保佑平安。村民念他這些積德,就在村邊建了一座社壇,逢年過節供奉三牲酒醴,可始終沒有給社壇伯公蓋廟宇。羅隱還爲社壇伯公寫了一副對聯

社殿有塵風自掃

壇門無鎖月來關

吃豬肉

一天傍晚,有一羣村民正在閒淡吃喝,忽然見羅隱走過來,一些人怕惹禍招災,都四散跑開了。羅隱感到奇怪,上前問一個還沒有走的伯爺公:“剛纔你們談論些什麼?”伯爺公說: “連年歉收,大家很久都沒有吃肉了。剛纔我們閒談,想吃一頓足夠的豬肉。”羅隱笑笑說: “這有什麼難,你叫各位明天等着。”

伯爺公走後,羅隱走到路邊拐彎的地方拉屎:偏巧縣太爺打遭回府,路過轉彎處見有人竟敢拉屎擋道,不禁大怒,立即喝令衙役捉住重責四十大板。羅隱爭辯說:“我拉屎關你屁事,吃了再走!”衙役氣得暴跳如雷,舉棒就打羅隱。羅隱往旁邊一蹲,衙役直撲了個空,一個趔趄,跌了個“餓狗搶屎”。羅隱見衙役啃了滿嘴屎,笑道:“真沒用,竟吃不完我羅隱一泡屎。”縣太爺一聽說是羅隱,慌忙下轎上前賠不是,點頭哈腰地說:“羅隱相公,剛纔我們有眼不識泰山,請別見怪,望多多包涵!”羅隱板起臉說:“限你明天送五頭大肥豬到村裏來,不然……”還沒讓羅隱說完,縣太爺就搶着說下去:“哎喲,我求求你別說了,區區小事,一定照辦。”

縣太爺回去後,老怕羅隱會說他壞話,第二天一早,就差人送去了五頭大肥豬。就這樣,村裏的男女老少,都美美地吃上了一頓豬肉。

酸死了

有個財主得了一個孫子還不滿足,他想再要幾個,以圖“兒孫滿堂”。爲孩子辦“對歲灑”的時候,財主想討羅隱講一句“孫多”的應驗話,就三邀四請他來赴宴。這一天,財主家賓客盈門,大擺筵席。財主特地叫廚師給羅隱辦一席,做了滿桌的“酸菜”。什麼甜酸鯉魚、甜酸排骨、滷酸扣肉等,真是五花八門,樣樣關酸。財主親自陪羅隱入席。菜上來了,財主說:“小孫週歲,承蒙各位光臨,特備水酒一杯,不成敬意。請!”衆賓客舉杯動筷,狼吞虎嚥。老財主頻頻勸酒,滿面春風,可是羅隱卻酒肉不嘗。財主問:“羅相公,這幾道菜難道不合你的口味?”羅隱笑而不答,財主夾了一塊甜酸鯉魚送到他面前,羅隱不便推辭,夾起來就咬了一口,就皺眉噴鼻,嘴巴吸得嘖噴地響。財主忙問: “這味道是不是酸(孫)多?一衆賓客還不等羅隱回答,七嘴八舌地就答到:“酸(孫)多!酸多!”財主一聽這阿諛奉承的吉利話,直樂得眉開眼笑,又夾一塊滷酸扣肉送到羅隱面前,滿以爲他吃了也說句“酸(孫)多”。誰知羅隱一咬那塊滷酸扣肉,大叫道:“哎喲!酸死了!”

真怪,宴席還沒有散,財主的孫子果真死了。一場慶喜的“對歲酒”,竟變成了晦氣的“喪家酒”。

路鋪茶

挑擔趕圩的人,常在途中的路鋪(茶水店)歇息喝茶水。有時候即使喝了沒有燒開的茶水,也不致於壞肚子,爲什麼呢?傳說是羅隱的“聖賢嘴’說了這樣的話:“路鋪茶水不燒開,喝了肚子也不壞。”

一次,羅隱經過一個路鋪,當時天氣十分炎熱:他走進鋪內歇息,向店主人討碗茶水解渴。店主正往竈內添柴加火,說:“茶水還沒燒開呢,請等一會兒。”眼看柴草快燒完了,可水還沒燒開,急得店主團團轉。他東找一些,西挪一點,但始終都沒有把茶水燒開。羅隱見店主急得滿頭大汗,又加上自己渴得很,就說:“別找柴草燒了吧!”店主說:“茶水若不燒開,過往行人喝了,豈不壞肚子?”羅隱再也忍不住口渴,用木勺往鍋裏舀了一大碗,蕩了幾下,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店主擔心地說:“等一會肚子痛,你可別埋怨我。”羅隱抹了抹嘴,笑着說:“放心,路鋪茶水不燒開,喝了肚子也不壞。”

說也奇怪,從此途中的路鋪茶水,有時即使沒燒開,過往行人喝了,也是不會壞肚子的。有些路鋪的店主索性設置一桶生水,免費讓過路人喝。

羅隱轉世

羅隱那張“聖賢嘴”,說話靈驗的事,終於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想凡間有這樣的奇人,怎麼得了?於是派雷公電母,風神雨神四處捉拿,一定要把羅隱殺掉。

一日,羅隱從一個村莊經過,忽然大風大雨。他指着天說:“指指風,指指雨,羅隱避在瓦窯裏。”羅隱邊說邊走進附近的一個破瓦窯裏去,風不颳了,雨也不下了。可是接着又是雷聲隆隆,電光閃閃,羅隱隨口說:“好在瓦窯是我藏身之地。”他把“藏”說成“葬”,話音剛落,一聲霹靂震天響,雷電把羅隱擊昏了過去。不久,又是大風大雨,破瓦窯崩塌了,羅隱就這樣被埋葬在窯裏。

再說村裏有個員外,員外家有一位千金小姐。這小姐生得聰明伶俐,才貌出衆,雖年方十八,但尚未嫁人。員外把這個獨生女視爲掌上明珠。一天,員外發現小姐面容消瘦,神思恍惚,請來醫生給她看病。醫生診完脈悄悄對員外說:“你家小姐有喜啦!”員外慌了手腳,急忙找夫人商量。夫人責罵女兒行爲不軌,小姐放聲大哭。夫人又追問丫環,丫環說:“小姐一向行爲正直,深閨未出,從未乾過見不得人的勾當。”夫人再三扒根問底,小姐把想起來的事,一五一十說了出來。

原來,在兩個月前,有一天,小姐讀書睏倦,就隨丫環到後花園遊玩。小姐見園中柑桔滿枝頭,一股香味惹得口水直流。丫環揀了一隻又熟又大的摘給小姐。說來也怪,吃了那隻柑桔後,小姐不知不覺的就有了身孕,並常在夢中與一個書生同牀共枕。

夫人聽了,感到怪事就出在那棵柑桔樹。她叫員外派人把樹連根扒起來。那棵柑桔樹的根很長,一直挖到牆外一里多的破瓦窯裏,發現一具屍體。死屍還沒腐爛,像一個喝了酒熟睡的人一樣,滿面紅光。員外叫人把屍體挖起來,置了棺材,重新安葬在後花園內。

過了幾個月,小姐生下了一個男孩,嬌小活潑,員外和夫人見了,十分喜愛,當成小孫撫養。後來,員外打聽到破瓦窯那具屍體是羅隱,而小姐又是吃了柑桔懷孕的,就給小孫取名“甘羅”。

羅隱故事傳說

天降麪粉與落雪
  傳說有一年冬天,羅隱又京試落第了,他的心情十分沮喪,再加上囊中羞澀,只得在長安街市上賣字餬口。一天,他連買墨條的錢也沒了,於是就到處溜達。到了晌午,肚子實在餓得堂不牢了,就走進店家討口飯吃,可是,進了好幾家店,店老闆都像是前世欠他多還他少的說:“朝廷俸祿天天加,自己都吃得上頓沒下頓了,年紀輕輕的懶漢骨頭,出去出去!”羅隱走出第4家小吃店後,仰首對天吶喊道:“天哪,我前世作了什麼孽了呀,老天爺,你就下點麪粉給我吃吧。”話音剛落,但聽得北風呼嘯,灰濛濛的天上,驟然漫天飄下了白茫茫的麪粉。一時間,長安大街上的人們紛紛拿着畚箕和掃把,走出家門在搶奪上天賜予的麪粉了。那些個老闆都手執衛身棒,指揮着他們各自的傭人,“快點!快點!”還沒過十幾分鍾,搶麪粉的人們就開始大動干戈了,霎時,街面上呈現出一片打鬧的混亂局面。正在這當口,一隊騎着白馬的官兵來了,他們手中揮舞着馬鞭,對着雜亂的人羣猛抽過去。其中爲首的對大家大聲喝令:“所有的人聽着,天上落下的麪粉就是皇糧,你們必須全部交給我們。否則,格殺勿論。”看到這些,羅隱後悔自己開了金口,即將釀成慘禍。於是,又對着蒼天大喊道:“天哪,我寧願自己餓了,落麪粉快好落歇了”。說來真神奇,羅隱的這麼一句話,天上落下的麪粉,馬上變成了會融化的雪了。原來是上天把羅隱的“好落歇了”,聽成了“好落雪了”。

羅隱戲秀才
  據傳,羅隱年青時就很有文才,能夠出口成,但由於家裏窮,不得不經常外出做短工度日。清明邊的一天,他幫東家種田,天上飄起了濛濛細雨,便跑回東家屋裏吃點心,東家就捧來一壺酒和一盤米粿,就在這時,東家來了三個秀才,於是,東家就招呼他們一同就餐。秀才們瞧不起眼前這位種田的小夥計,故意七嘴八舌地對羅隱提出刁難的話題說:“面對此時此景,不妨各人做一首詩,表示自己的心情,才能動手動口——做得出,有得吃,做勿出,只能乾瞪眼。可否?”羅隱心裏暗暗好笑,卻有意爲難的說:“這恐怕不容易吧。”

三個秀才得意地放肆大笑說:“這是我等用餐前的規矩,反正有話在先,做得出,飽口福,做勿出,流口涎。”於是,其中一位立馬拂袖先吟:“清明時節雨紛紛,秀才下鄉覓詩文。吃個米粿喝杯酒,來年一定登龍門!”

羅隱聽罷,點點頭又搖搖頭說:“貴人倒胸有大志,可惜志大才疏。”沒等羅隱說完,第二位又迫不及待的吟上了:“清明時節雨淋淋,秀才下鄉祭祖墳。磕頭乾嚎多辛勞,黃酒米粿解煩悶。”

羅隱失聲笑道:“原來是個假孝子!”此時,第三位秀才早按捺不住了,就擺擺手搶着高聲念道:“清明時節雨飄飄,秀才下鄉訪姣姣。吃飽喝足轉一圈,覓得佳麗藏金屋。”

羅隱嗤地笑道:“失敬失敬,足下原來是位登徒子。”秀才們卻不理會羅隱的奚落,一個勁地催他作詩。羅隱揮揮手說:“莫急——莫急,我的詩長着呢,諸位可要耐心聽着噢,勿要中間打斷,不然,我就要做不下去的。”秀才們以爲羅隱做不出,故作託詞,便一齊說道:“不打斷,不打斷,你儘管往下做!”羅隱輕咳一聲,從容吟道:“清明時節雨滴答,種田老倌肚餓煞。喝杯老酒潤潤喉,吃個米粿填肚角”——羅隱一仰脖子喝完了酒,嚼着米粿繼續往下念:兩個三個不夠飽,再加四、五、六、七、八”……他邊念邊吃,沒等秀才們反應過來,就把一盤米粿吃得淨光,爾後,打個飽嗝,續了最後兩句:“填飽肚子下田去,哪有閒空瞎搭白!”說罷揚長而去,剩下三個秀才坐在那兒乾瞪眼。

羅隱碑林羅隱碑林位於浙江省富陽市新登境內。爲弘揚中化民族文化,追念先賢,示教後人,一九九五年,富陽市 政府擇址新登鎮葛溪帝賢明山北山腰興建羅隱碑林,碑廊內樹立一批花崗岩碑,鐫刻當代著名書法家劉海慄等題寫的書法藝術精品。 碑林裏面有兩個露天的院子,分上下兩個臺階,四周鐫刻着當代著名書法家劉海慄等題寫的四十多塊書法藝術精品。走廊牆壁上有十幾塊黑色大理石分別雕刻着我國當代書法家篆寫的羅隱詩句。沿院子兩邊走廊往上走四十多個臺階,便是羅隱紀念廳。紀念廳內有一座兩米多高的羅隱石雕像,雕像旁邊有一塊黑色大理石碑,上面雕刻着由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蔣正華篆寫的羅隱詩句。

羅隱出衆的才學

羅隱的才氣還是非常出衆的,也被當時的人所推崇,當初認他爲叔叔的羅紹威,就很喜歡羅隱的,他自己還寫詩,而且將自己的詩謙虛地命名爲《偷江東集》。割據青州的王師範經常派人送信送財物給羅隱,求他贈詩,等得到後,大喜不已,愛不釋手。有個朋友中了進士,羅隱寫詩祝賀,朋友的父親卻說:“兒子及第我並不高興,高興的是得到羅公詩文一篇。”可見羅隱在當時的名氣之大,但這名氣也成了他及第的大障礙。羅隱一生作品很多,著作有《讒書》、《淮海寓言》、《湘南應用集》、《江南甲乙集》、《靈壁子》等。 羅隱的詩很有境界,對人生的認識也很深刻,如《孟浩然墓》批判了當時社會對書生的冷遇:“數步荒榛接舊蹊,寒郊漠漠雨悽悽。鹿門黃土無多少,恰到書生冢便低。”墳墓的高低顯示了人死後禮遇的高低。

還有比較出名的《自遣》,對他和當時一些有才華而不能報國的志士的無奈心理做了描述,有的句子至今還被一些人引用,但已經是斷章取義了。羅隱在《自遣》中寫道:“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其他的詩中也常有佳句出現,如《蜂》中“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籌筆驛》的“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將思想和藝術完美地結合起來,詩藝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除了詩外,羅隱的文章也很出名,主要是《讒書》中的小品文,在序言中羅隱自嘲地寫道:“我來到京城七年,飢寒交迫,幾乎不像一個正常人了。丁亥年的正月,拿過這本書來自己罵自己:‘他人用書得榮譽,你卻拿它自取其辱;他人用書取富貴,你卻因此得貧困。’所以,我的書不過是自己讒媚自己罷了,就叫讒書吧。”羅隱的兒子塞翁,官至節度使推官,擅長畫羊,當時人視爲一絕。羅隱的《讒書》中有一篇《題神羊圖》估計就是在兒子的畫上寫的,他對當時的不良風氣進行了諷刺,大意是:“堯的時候有神羊,是觸不直辨是非的。後人卻將羊角的形狀畫得怪異,以爲這樣纔是神羊。哼!堯的羊和今天的羊本來就是一樣的。原來的羊純樸,現在純樸之風已經敗壞了,羊也變得貪婪狠毒,人也墮落了。所以現在的羊角歪了,就不能像原來那樣觸不直辯好壞之人了。” 羅隱有才,但他初期的失敗主要是因爲他太狂妄了,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好像天下除他之外再無有才之人,但失意使他的詩才朝着另一個諷刺的方向有了大發展。假如他稍微收斂一些,恐怕在當時會有更大的作爲,但這樣,那個有才氣有傲氣的羅隱就不會出現了。朱溫也久聞羅隱盛名,用右諫議大夫的官職召他去,被羅隱回絕。同時他還建議錢鏐討伐後梁,滅掉叛逆唐朝的朱溫。他說:“王是唐朝之臣,發兵北伐義不容辭,縱使不能成功,也能保住杭州越州之地,稱帝於東方。怎麼能向北稱臣,做羞辱之人呢?”錢鏐以爲羅隱被唐朝長期壓制,會怨恨唐朝,這時見他並不計較個人得失,而是以道義爲重,對他的人品很是欽佩,雖然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北伐,但對羅隱更器重了。